广西钦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钦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0-31 18:3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西钦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2024年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上透露,我国计划于2030年前后发射天问三号探测器,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纵观世界各国目前的进展,我国有望成为首个火星采样返回的国家。完成下面小题。
1.“天问三号”即将探测的天体( )
A.密度很小,具有云雾状外表 B.由炽热气体组成,质量庞大
C.不发光,沿近圆形轨道运动 D.密度小,体积和质量都很大
2.“天问三号”火星探测器进入环火星轨道后( )
①脱离了地月系②脱离了太阳系③始终在银河系④进入了河外星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夏季星空中最容易被注意到的是牛郎星、织女星和天津四(牛郎星距离地球16.7光年,织女星距离地球25.04光年,天津四距离地球大约1410光年)这三颗亮度很高的恒星悬于夜空形成巨大的三角形(“夏季大三角”)。完成下面小题。
3.“夏季大三角”的三颗恒星应位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4.牛郎星的亮度是太阳的10.6倍,科学家推测在牛郎星周围可能有潜在的宜居带,寻找牛郎星系统中宜居行星的主要依据是( )
A.有与地球相近的宜居温度 B.有与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
C.与牛郎星的距离接近日地距离 D.能获得与地球上相同波长的可见光
冲日是指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的现象。2022年12月7日发生了火星“冲日”现象,火星亮度增加,引发天文爱好者争相观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以下会发生类似天文现象的天体是( )
A.土星和水星B.木星和土星C.水星和金星 D.金星和木星
6.“火星冲日”现象体现了行星公转运动的( )
A.方向相同B.轨道近圆C.轨道共面 D.安全稳定
2024年10月10日晚间到11日晚间,受太阳日冕物质抛射爆发影响,地球出现强地磁暴。受地磁暴影响,北京有清晰的极光目击和观测记录(下左图)。下右图为太阳大气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日冕物质抛射( )
A.发生在①层B.发生在①层和②层C.发生在③层 D.发生在②层和③层
8.此次极光现象在我国北京可见,主要是因为( )
A.大气能见度高B.太阳辐射强烈C.地球磁极位移 D.太阳活动强烈
我国西藏阿里地区的冈底斯藏医学院海拔高,自然环境恶劣,地理位置偏远,过去学校的电力供应一直比较紧张,学校建成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后,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供电。下图为“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太阳辐射分为三部分,其中A、B、C分别代表( )
A.红外光、紫外光、可见光 B.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
C.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 D.可见光、紫外光、红外光
10.下列能源来自太阳能的有( )
①煤②石油③水能④核能⑤风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哺乳动物化石、三叶虫化石、恐龙化石和两栖类动物化石。完成下面小题。
11.关于图中四种物种出现的年代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B.丁、乙、丙、甲C.乙、丁、甲、丙 D.乙、丁、丙、甲
12.下列现象符合对应地质时期特点的是( )
A.甲时期全球出现数次冷暖变化 B.乙时期形成金、镍矿藏
C.丙时期各块大陆汇聚形成联合古陆 D.丁时期海洋面积进一步扩大
2020年,研究人员在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涌洞镇距今约4.36亿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滨海涌洞鱼化石,这比重庆发现的最早有颌类鱼化石一袖珍边城鱼(距今约4.23亿年前)早一千多万年。下图示意滨海涌洞鱼复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滨海涌洞鱼化石所在的地层形成于( )
A.太古宙 B.元古宙 C.古生代 D.中生代
14.下列关于该地质年代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被子植物丰富B.爬行动物时代C.金属矿产丰富 D.出现脊椎动物
2022年11月27日,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火山开始喷发,岩浆持续涌向周边地区。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小时里当地已发生了十几次2.5级以上的地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地震发生时,航行在震源附近水域船上的人会感到( )
A.上下颠簸 B.左右晃动 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晃动 D.先左右晃动,后上下颠簸
16.冒纳罗亚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发源地可能位于地球内部的( )
A.上地幔 B.下地幔 C.地核 D.地壳
坐落于山地间的城市常常受到不同热力环流形势的共同影响,不同环流形势在不同时间会存在一定的促进或抑制作用。下图示意某时刻坐落于山地间的某城市城市风与山谷风环流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形成图示时刻该区域环流形势的原因是( )
A.夜晚山坡降温快B.城市降温慢C.白天山谷升温慢 D.郊区升温快
18.该城市夜晚的风速较白天大,主要是因为夜晚( )
A.人类活动干扰减少B.城市风与谷风叠加C.地面释放的热量多 D.城市风与山风叠加
湖南省岳阳市主体位于洞庭湖以东,下图示意2019—2021年6—8月岳阳市各部位气温(均值)逐时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①②③曲线对应的城市部位是( )
A.①城区②郊区③滨湖B.①城区②滨湖③郊区C.①郊区②城区③滨湖 D.①郊区②滨湖③城区
20.据图可判断岳阳市( )
A.夜间热岛效应较弱B.陆风转湖风在上午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 D.湖风转陆风在凌晨
21.关于岳阳滨湖区夏季环流说法正确的是( )
A.背景季风使湖风增强B.热岛环流与陆风相抵消C.热岛环流使湖风增强 D.热岛环流与季风相抵消
22.7月,教室空调制冷效果明显,李老师下课时打开教室门,面部和腿部感受到的气流差异较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李老师感觉到的气流特点表现为( )
A.面部气流较凉,流向室外;腿部气流较热,流向室内B.面部气流较凉,流向室内;腿部气流较热,流向室外
C.面部气流较热,流向室外;腿部气流较凉,流向室内D.面部气流较热,流向室内;腿部气流较凉,流向室外
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下图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臭氧层主要分布于( )
A.对流层底部 B.对流层顶部 C.平流层中下部 D.平流层上部
24.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 )
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B.在高纬度地区递减明显C.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 D.随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而增加
25.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
A.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 B.平流层气温升高 C.酸雨区面积缩小 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
二、非选择题(共50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
(1)写出图中字母A、B所代表的大气层名称。
(2)从组成成分、气温的垂直变化、运动状况、天气等角度,说明A层大气的特点。
(3)B层大气非常利于高空飞行,请简要分析原因。
(4)A层大气高度与地面受热强度呈正相关,请描述A层大气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材料二:青藏高原上空的年平均对流层高度约为15km.而同纬度地区年平均对流层高度约为12km。
(1)读材料一,指出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值最大的区域,依据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判断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中国地形,分析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高度大于同纬度地区的原因。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武汉素有“火炉城市”之称,近年来武汉市正陆续建设通风廊道(图1),给城市装上“中央空调”。城市通风廊道,又叫城市风道,有较强的进风能力,可以加速空气流通,改善城市环境。据武汉市规划局介绍,武汉已总体规划了6大放射性楔形绿色生态廊道为城市“引风”。
材料二补偿空间、通道空间、作用空间是保证城市通风廊道发挥功效的三大要素。图2为城市通风廊道空气流通示意图。
(1)请在图中画出城市通风廊道空气流通过程。
(2)简述通风廊道建成后对武汉市城市环境的主要作用。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3年3月17日21时20分,中国福建海域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周边震感强烈,有房屋遭受破坏,同时福州、厦门、泉州等地也有强烈震感。
材料二:根据地震波划分的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
(1)地震时,地震波传播可能给人们造成生命财产损失,但人们也可以利用地震波传播特性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地震波分为 波和 波。
(2)在左图的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中,D为 界面;F为 界面。
(3)右图中数码代表的圈层名称:①+②是 ;④是 ,被认为是 的发源地;①+②+③是 。
(4)有人用“半熟的鸡蛋”形象地比喻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是否合理?请说出理由。
3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 图1为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示意图;图2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1)由图1概括全球太阳辐射能的空间分布规律。
(2)指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值区和最高值区,并分析其成因。
(3)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除了我们熟知的太阳能路灯之外,还有哪些?并简要说明利用太阳能的好处。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A B C C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C D A A C D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D C B A
26.(1)A为对流层;B为平流层。
(2)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3)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气流平稳;水汽、杂质少,天气晴朗,能见度高。
(4)夏季高,冬季低;低纬度地区高,高纬度地区低。
27.(1)青藏高原。海拔因素: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纬度因素:纬度位置较低,太阳辐射强;天气因素:晴天多,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2)青藏高原年太阳辐射总量大,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多,上升气流强劲,上升高度较大;青藏高原海拔高,上升气流起点高,更容易达到较高处。 28.(1)
(2)让郊区冷湿(新鲜)空气更畅通地流动到市区,缓解中心城区的热岛效应;自然通风可降低建筑物空调和机械通风能耗;有利于污染物扩散,提高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城市局地气候。
29.(1) 横(S) 纵(P)(2) 莫霍 古登堡
(3) 地壳 软流层 岩浆 岩石圈
(4)合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蛋壳)、地幔(蛋白)、地核(蛋黄);或不合理:地球内部地壳厚度不一,地幔还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核分为内核和外核,而鸡蛋分层比较简单。
30.(1)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2)青藏高原最丰富: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四川盆地最少:地形闭塞,气候湿润,水汽充足,多云雾,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
(3)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子显示屏、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灶等。好处:清洁能源,减少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