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首 页
主备人
邓晓燕
授课班级
八(11)
教案序号
授课类型
新授型
课题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2、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运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保存食品。
3.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
4.说明细菌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通过做发酵实验和制作馒头、酸奶等食品,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通过观察、探究、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3、通过学习和应用食品保存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原理。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难点
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原理。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
设
情
境
创设情境:展示同学的一段作文。
教师设疑:
1、该段文字中哪些生活事例与细菌和真菌有关?
2、哪些是细菌、真菌对人类有利的呢?哪些是细菌、真菌对人类有不利的呢?请举例说明吗?
1、据短文回答。
2、学生能够举出食品、药品等方面对人类有益的例子。
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我们的生活是和细菌、真菌分不开的。通过对简单问题的思考,交流,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细
菌
、
真
菌
与
食
品
制
作
过渡:我们可以利用细菌真菌在哪些方面为人类造福呢?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首先可以利用细菌和真菌来制作各种食品。
设疑:
请同学们展示课前做的实验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总结出细菌、真菌需要水、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等生长条件
在学生的问答中点拨发酵现象:菌种是酵母菌,糖是它生活需要的有机物,酵母菌在有水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
教师设疑:酵母菌发酵除了产生二氧化碳外,还有没有其他物质产生呢?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闻气味
引导学生总结出酵母菌发酵的原理
生活中还有哪些食品是利用细菌真菌制作的呢?
实验内容展示:
向温水中加糖,加酵母菌,在瓶口上套上气球,就可以把气球鼓起来。(展示课前做的鼓起来的气球)你看到什么现象?你有什么疑问?
质疑:
(1)为什么加水,可以是冷水吗?
(2)为什么加糖?
(3)气球中的气体是什么?
(4)酵母菌有什么作用?
学生猜测气球中的气体是什么。
并设疑:你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
闻气味,得出有酒精产生
发酵原理:
过渡:还有馒头、酸奶、醋、面包等。
由演示实验,调动了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和好奇心,锻炼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之间问答总结出发酵需要适宜的生长条件
学生亲身体验细菌、真菌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分享成功的喜悦,活跃课堂气氛。
细
菌
、
真
菌
与
食
品
保
存
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
细
菌
和
环
境
保
护
引导:食品保存不好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这都是细菌、真菌惹得祸,为了让馒头保存的时间长些,妈妈是怎么做的?
其实食品的保存还有很多方法,请小组交流
过渡: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能选择安全食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自己健康成长。
健康是我们期盼的,但偶尔生病是难免的,很多病
都是由细菌、真菌引起的,它们在防治疾病方面是否是有百害无一利呢?下面请同学交流。
过渡:细菌、真菌不仅可以用来防治疾病,在环境保护中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引导小组交流
畅想未来:如果将来你有条件进行科研,你会利用细菌、真菌在哪个方面造福人类。
倾听、引导,进行合理的评价
生:放在冰箱里
交流后展示
(1)食品腐败的原因
(2)保存食品的方法和原理
总结食品防腐的原理:把食品里的细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
学生讨论得出抗生素的使用。
学生讨论交流
通过师生对话,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将课堂的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使其真正充当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去观察、分析、思索,并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总结提升,进行自评和互评,学会用辩证观点看待细菌、真菌
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教 案 尾 页
板
书
设
计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一、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
二、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
三、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
四、细菌和环境保护
课件24张PPT。 周末,妈妈正在厨房准备着一家五口的晚餐。正在柴、米、油、盐、酱、醋手来手往之间,不小心却切到了手,于是拿了一些消炎杀菌的药膏涂抹后继续做菜。做完菜后,妈妈又开始做起了面包,当作明天的早点。爸爸坐在客厅一边看报一边猛抠“香港脚”,我在房间里喝着酸奶玩着游戏。姐姐的扁桃体正在发炎,所以只能躺在自己的房间里休息‥‥‥阅读一段同学的作文,找出与真菌和细菌有关的地方。你能根据它们与真菌和细菌的不同关系进行分类吗?“香港脚”、扁桃体发炎酱、醋、面包、酸奶消炎杀菌的药膏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演示实验:思考:
1.该实验给酵母菌提供了
哪些生活条件?
2.实验过程中你观察到了
什么现象?推测:气泡中的成分是什么?一、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发酵现象的解释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适于在温暖富含糖的液体环境中生存。当它们利用糖类物质生活时,通过对糖的分解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在培养瓶中可以看到气泡的产生。随着酵母菌数量的增多,产生的气体会使挤瘪的气球胀大。
为什么可闻到酒味?酵母菌 二氧化碳+水+能量二氧化碳+酒精+能量无氧有氧葡萄糖利用发酵的原理还可以制作那些食品?想一想观察与思考:问题1.图中有几种保存食品的方法?
问题2.说出不同方法各依据什么原理?
问题3.除上述的方法外,你还知道哪些方法可以防止食品腐败?①②③④⑤⑦⑥保存食品的其他方法1、冷藏法。2、冷冻法。原理:低温抑菌。
3、使用防腐剂。如用二氧化硫等杀菌。
4、使用射线。如x射线杀菌。 1、什么叫抗生素? 除青霉素外你还知道哪些抗生素? 2、现在很多专家呼吁不要滥用抗生素,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三、真菌与疾病防治 1928年,英国的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抗生素的发现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类药品。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如肺炎,脑膜炎,淋病等。
抗生素<<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大规模培养,使之大量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转基因药品——胰岛素细菌与环境保护1. 变废为宝
有机物 甲烷
2. 污水处理
有机物 二氧化碳+水
杆菌、甲烷菌无氧条件一些细菌有氧条件练 习 一馒头、面包酿 酒酸奶、泡菜制 醋制酱、豆腐乳请将下列食品与对应的细菌、真菌连线干 酵 母啤酒酵母乳 酸 菌醋 酸 菌霉 菌练习1.在酿造和制作面包时,酵母菌起得作用是 ( )
A. 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还可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 B.把葡萄糖转化为乳酸
C. 使牛奶变成酸奶 D.使果汁或粮食发酵,产生酒精
2.食品保存的方法有 ( )
①高温 ②低温 ③保水 ④加工减少水分 ⑤暴露空气中 ⑥隔绝空气
A.①③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⑥
3.抗生素是( )
A.细菌、真菌
B.细菌产生的杀死细菌的物质
C.某些真菌产生的杀死细菌的物质
D.某些真菌产生的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
4.可以用来制酒和发馒头的菌种是( )
A.曲霉 B.酵母菌 C.乳酸菌 D.真菌 ACDB在家长的帮助下,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运用本章学过的知识,制作一种发酵食品,如甜酒、酸奶、泡菜等。课外实践制作发酵食品近看: 看咬开的荷包蛋: 看小汤圆: (二)制作甜酒 制作甜酒
①泡米4小时,酒曲压碎碾成粉,与面粉混合备用;②蒸米15分钟,然后用温水冲凉,沥水装盆,备用;③取洁净瓷盆,铺上一层糯米饭,约1.5厘米厚,然后均匀地洒上酒曲粉;
④如上再铺一层糯米饭洒上酒曲粉后,加入冰糖桂花。然后再铺两层糯米饭和酒曲粉 ⑤最后抹平表面,在中心做个窝,窝内撒些酒曲粉。盖上盖子,保温36小时左右,必要时可用温水盆保持温热。 ①什么是酒曲?甜酒真的是甜的吗?为什么?
②将糯米蒸熟的目的什么? ③将蒸熟的糯米用凉开水冲至30摄氏度的目的是什么? ④在糯米饭的中间挖了一个凹坑的目的是什么?思考甜酒制作过程中有哪二个问题要注意的?思考讨论
再次理解发酵的原理制作甜酒 真菌中的大量酶 酵母菌
淀粉 葡萄糖 酒精+二氧化碳+能量无氧气时:1.为什么要挖个小洞.
2.为什么不能打开瓶子?1)酸奶在室温中放置2—3小时,使酸奶中的乳酸菌恢复活性; 2)将鲜奶加热煮沸5分钟。煮沸时间不能过短。要吃甜酸奶可在煮沸时加一定量的白糖。3)经煮沸杀菌的牛奶,用水冷却或自然冷却到42℃左右。若没有温度计时,可用手摸瓶外不烫手为宜。 4)容器中先放入酸奶。 5)再放入牛奶搅拌均匀;6)用保鲜薄膜密封盖上盖子;??7)放在38-40度左右的温度下进行发酵,夏天室温下放在阳台上即可,温度低时可放入保温瓶或真空煲保温,也可利用电饭锅(将电饭锅开至保温档加热至不烫手40度以下,拔掉插头放入装牛奶的容器); 8)约经5-7小时就可形成凝块(形似豆腐花),这时可移入冰箱内冷藏,不然继续发酵酸奶会越来越酸,有时还会出水。 9)放入冰箱数小时或过夜(冷藏过夜风味更好)。10)从冰箱中取出后搅拌一下即可食用, [原料]?原味酸奶100ML鲜牛奶500ML白糖适量洁净密封的容器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