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1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四、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1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3-07 15:08:16

文档简介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本课指导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的特征。在观察上,不再只停留在颜色、光滑还是粗糙、是否透明等这些常见的物质属性方面,而是要进一步从岩石的结构、构造等方面进行观察。这是由于岩石是在各种不同地质条件作用下产生的,是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构成的,由矿物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这几种岩石从成因上分类分别属于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在结构和构造上有显著的不同。通过本课教学,不仅认识这几种岩石的特性,还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这将为今后理解岩石的特性和成因之间的关系奠定一定的基础。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进一步观察岩石;二是怎样识别它们。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学生利用感官和借助工具的观察获得岩石构造的感性认识;知道岩石遇酸反应中的不同特征。
(2)初步认识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等记住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
(3)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特征,岩石的特征和它的成因有关。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观察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观察、描述、记录岩石的颜色、结构等显著特征,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
(2)能根据岩石的特征鉴别岩石的种类。
(3)根据需要对岩石进行观察、比较,以及查阅相关资料。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进一步研究和观察岩石,增加学生对岩石研究的兴趣。
(2)认识到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和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点:
通过对岩石进一步的细致观察,能科学地记录、描述几种常见岩石的特征,并能依据资料尝试鉴别它们的种类。
教学难点:
根据岩石的显著特征鉴别岩石的种类。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大量的岩石(在第一课中已经分类)。
2. 教师提供花岗岩、页岩、石灰岩、大理岩、砾岩、板岩的岩石标本,并贴上编号。放大镜、铁钉、滴瓶、稀盐酸。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给岩石开了个展览会,发现有的岩石用手摸上去觉得比较粗糙,有的闻起来有点气味,还有的掂起来比较轻。今天我们来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看看这些岩石有什么特点呢?
二、探究过程
1.进一步观察岩石。
师:除了上节课采用的方法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观察这些岩石?
(1)引导学生从岩石敲打发出的声音、构造、颗粒的形态等方面进行观察。
【PPT2】出示观察记录表
(2)师:你知道记录表上的各项岩石特征的意思吗?
(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层理、条纹、生物痕迹等特征。)
(3)师:岩石颗粒大小的判断标准怎么定呢?颗粒结构松散和紧密如何确定?
(引导学生统一判断标准)
【PPT3-8】
(4)岩石遇酸反应的实验。
讲解:我们还可以通过另一个实验来认识岩石,将“盐酸”滴一两滴在岩石上,观察岩石有什么反应,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教师边讲边演示滴盐酸的方法)
提示:在学生实验前,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盐酸是一种腐蚀性比较强的化学物质,如果不小心滴到皮肤上和衣物上,会腐蚀皮肤和衣物,必须马上到水龙头用水清洗。往岩石上滴稀盐酸一定要用滴管,每块岩石只滴1-2滴;为了安全,稀盐酸最好装在滴瓶里,且稀盐酸的量不要过多。
(5)学生观察实验,并记录在岩石观察记录表中。
(6)汇报交流观察结果,相互补充,形成统一的认识。
2.怎样识别它们。
(1)通过我们对岩石的进一步观察,知道了以上不同编号的岩石分别具有的特点,但是不知道它们是哪种岩石?请大家阅读文中的资料(P68),来识别它们并说说理由。
(2)学生阅读资料并与自己的观察记录作比较。
(3)汇报交流各自判断的结果,说明理由。
(4)引导学生认识岩石学家对岩石种类作出判断的方法,如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岩石薄片的成分和颗粒组成、岩石颗粒的大小和结构。
(5)阅读P69页颗粒情况图,并再次鉴别岩石的种类。
【PPT9】
(6)汇报交流,把认同的岩石的种类名称填入记录表中。
三、小结
每种常见的岩石都有许多特征,我们无法单凭一个特征就能鉴别,需要很多特征综合起来与资料比对,才能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但是记住每种岩石的一些关键特征是一条捷径。
【PPT10】
四、课堂作业
【PPT11】连线题
五、课外延伸
1.阅读单元资料库《岩石的成因和分类》。
2.把收集的岩石进行种类鉴别并贴上标签。
板书设计
2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花岗岩、页岩、石灰岩、砾岩、大理岩、板岩
教学反思:
本单元学生最迫切的是想知道自己收集到的各种岩石的名称,老是缠着老师问来问去。这种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非常有利于教学的因素,它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本课就是要告诉学生,自己来学会鉴别岩石的方法,学生会非常期待。鉴别岩石的第一步就是对岩石特征的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这是必须做的基础工作,关系最后鉴别的正确。除了第一课用到的利用自身感官进行观察方法,学习新的观察方法和手段,比如岩石构造、颗粒形态,以及滴加盐酸后的反应,通过全班讨论和教师指导,集体达成共识,再加以实践。鉴别岩石的第二步把观察获得的岩石特征与资料一一比对,如果与资料完全相符的,就能确定岩石的名称了。鉴别过程要提高效率,引导学生寻找诀窍,可以发现比对过程先找关键性的特征,如果关键性特征不相符,其他特征就用不着比对。
学习了岩石一般的鉴别方法,还要告诉学生科学家使用的其他比较可靠的方法,通过观察岩石薄片中颗粒形态来鉴别岩石。
本课最重要的是教师准备几种本地常见的岩石标本,让学生真刀真枪地学着自己来试一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使学生在课外自发地、持续地自己去鉴别、研究岩石。
课件12张PPT。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 岩石观察记录表
第 实验小组 实验员: 层理   粗粒细粒中粒青蛙化石树叶化石生物痕迹气孔条纹斑点 2号 4号3号5号6号1号花岗岩:花斑状,由黑、白、肉红等颜色或无色透明的颗粒组
成,颗粒较粗,粗糙,很坚硬。
砾岩:看起来像混凝土,由碎石子或卵石组成,粗糙,硬。
石灰岩:青灰色、灰色或微黄色,颗粒细,光滑,较硬,常
有化石,遇盐酸冒泡。
砂岩:有红、土黄、灰等多种颜色,看起来像许多粗细差不
多的沙子黏合在一起,粗糙,硬。
页岩:有灰、黑、红、棕、黄等多种颜色,颗粒细,较软,
比较光滑,薄层状,常有化石。
板岩:灰色、绿色等,容易分离成层,颗粒细,结构紧密,
比较光滑,硬,敲击有清脆的声音。
大理岩:纯白色、黑色等,常有美丽的条纹,颗粒较粗,比较
粗糙,晶莹润泽,紧密,较软,遇盐酸冒泡。
微细颗粒,层状结构,敲击后有清脆的声音
颗粒粗或中等,结构松散
颗粒粗或中等,结构紧密,有不同颜色,坚硬
颗粒粗或中等,结构紧密,晶莹,有的有纹理
微细颗粒,层状结构,敲击后无砰声大理岩
板岩
页岩
花岗岩
砂岩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