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教材分析及设计理念: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小学生对岩石不会太陌生,山坡上、溪沟里、小路边、海边到处都有岩石。 对于岩石他们有许多问题,这正是引领学生研究岩石奥秘的兴趣之源。本节课围绕两个探究活动展开:一是进一步观察岩石。对板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等几种常见的岩石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不再只停留在颜色、光滑还是粗糙、是否透明等这些常见的物质属性方面,而是以了解岩石的结构和构造为主要的观察目的,通过新的观察方法和简单的实验,认识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 ,关注岩石的本质特征。二是识别岩石。要求学生在进一步观察岩石的基础上,综合概括不同编号岩石的显著特征,并根据岩石的显著特征,对照岩石资料来识别岩石,最后验证自己的判断,初步了解构成岩石的颗粒,为第三课“岩石的组成”打下学习基础。
本课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当遇到各种不同的岩石时,应该如何观察,如何从已有的经验出发,用科学的方法有序观察,关注岩石的本质特征,能够从观察中获得信息,将信息根据需要进行综合与概括,进行准确的描述。能像科学家一样经历一个科学的观察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既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又能自我构建“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的科学概念。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学生利用感官的观察和借助工具的观察获得岩石构造的感性知识;
2、知道岩石和遇酸反应中的不同特征;
3、初步认识板岩、砂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砾岩等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
4、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
5、根据岩石的特征鉴别岩石的种类。
过程与方法
1、能用多种方法观察岩石,让孩子经历观察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并能根据岩石的特征鉴别岩石的种类。
2、根据需要对岩石进行观察、比较、及查阅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进一步研究和观察岩石,学生对岩石产生浓厚的兴趣。
2、通过组内分工合作,描述汇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质疑意识。
3、培养收集、研究岩石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岩石进一步的观察,知道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并且了解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
教学难点:
根据岩石的特征鉴别岩石的种类。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材料:每组1号页岩、2号砂岩、3号石灰岩、4号砾岩、5号花岗岩、6号大理岩,放大镜、小铁钉各一个、滴管、滴瓶、稀盐酸、水杯、湿毛巾
老师演示实验材料:岩石标本、滴管、稀盐酸、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ppt2—ppt6]
1、师:前段时间李博士在进行探险之旅的时候,发现了6块岩石,ppt展示这6块岩石,你们认识他们吗?
生:有些认识,有些不认识
2、李博士觉得这些岩石很有研究的价值,现在老师就把这6种岩石带到了课堂上,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好吗?(好)
[ppt7]
3、虽然这几种岩石在我们的生活中比较常见,但是我们对它们还不是很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岩石,揭示课题,板书: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二、探索新知
(一)、进一步观察岩石
(1)回顾观察方法
师: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岩石的那些方法?
学生思考回忆,汇报:看、听、摸、闻、用放大镜看、用水泡、用小刀划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板书
(2)探究用看能观察到的特征
[ppt8—ppt9]
1、我们在用眼睛看的时候,借助了放大镜这个工具,那我们看到了岩石的那些显著特征?
学生回顾,汇报:层理、气孔、花斑等,教师引导归纳:这些都是岩石的构造。他们主要包括:颜色、层理、气孔、斑点、条纹、生命痕迹。(及时板书)
2、教师引导学生,其实岩石是由一些小颗粒组成的,那这些颗粒是否都是一样的呢?(不一样)
3、正是颗粒的不都,才会有多种多样的岩石,所以今天我们要观察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显著特点就是颗粒的形态,引导学生讨论研究颗粒的那些性质
4、学生思考,汇报,师生总结:颗粒的颜色、颗粒的粗细、颗粒之间的空隙大小(颗粒的结构)。(及时板书)
5、教师针对板书,提问学生对以上这些特征怎么判断是否清楚?
根据学生回答,逐一讲解:
[ppt10—ppt14]
层理:有的岩石有着像书本一样一层一层叠加起来,这就叫岩石的层理。Ppt图片展示
生物痕迹:古时候的生物遗体被沙石掩埋,不易腐烂的部分与周围沙土一起石化成岩石。Ppt图片展示
斑点:岩石上有各种颜色的点子,PPT人为形成的破损不可以称为斑点
条纹:岩石上有纹路。Ppt图片展示
气孔:岩石有许多小孔。Ppt图片展示
[ppt15]
颗粒粗细:
颗粒比较大:可以看到小石子或卵石
颗粒中等或者比较粗,还有的颗粒比面粉大一些,像芝麻般大小,但我们还是可以凭肉眼分辨出来。
颗粒细:用肉眼几乎不能分辨,只有面粉大小,我们就称它细微颗粒。
颗粒的结构:松散(颗粒之间的距离、空隙比较大)、紧密(颗粒之间的距离、空隙比较小)
6、今天我们的眼睛除了观察这些以外,老师还有一个新的研究办法交给大家,出示盐酸,你们认识它吗?(水),它可不是水,他叫盐酸,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吗?(学生汇报)
[ppt16]
7、教师讲解:盐酸是一种腐蚀性比较强的化学物质,如果不小心滴到皮肤上和衣物上,会腐蚀皮肤和衣物,如果不小心滴到了手上,请马上到水龙头去用水清洗,现在老师将盐酸滴一两滴在岩石(这里用石灰石做演示)上,观察岩石有什么反应,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教师边讲边演示滴盐酸的方法)
提示:盐酸是一种腐蚀性比较强的化学物质,所以往岩石上滴稀盐酸一定要用滴管,每块岩石只滴1-2滴;为了安全,稀盐酸最好装在滴瓶里,且稀盐酸的量不要过多。滴完稀盐酸后的岩石,观察后在清水中清洗干净(用镊子夹取)。
8、学生汇报观察现象:岩石上有气泡冒出来,教师总结:这说明岩石的成分里面有一种叫石灰石的物质,它能和盐酸反应,产生气泡。
(3)总结其他观察方法
1、用摸我们能观察到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汇报:岩石的表面是光滑还是粗糙。
2、用听我们能观察到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汇报:岩石敲打的时候是否有回音
3、用闻能观察到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汇报:闻一闻是否有气味,由于有些气味可能是有毒,所以不能直接闻,我们要扇闻,教师示范学生扇闻的规范动作和要领。
(4)观察岩石
[ppt17]
1、出示实验的要求
2、讲解实验记录表
岩石编号
颜色
有无层理
有无气孔
有无生物
痕迹
有无斑点
有无条纹
岩石的颗粒是什么样的
敲击听声音
硬度(能否被铁钉划出痕迹)
在水中沉浮
是否能被磁铁吸引
滴稀盐酸后的反应
岩石种类
颗粒大小
颗粒颜色
颗粒结构
?
?
?
?
?
?
?
?
?
?
?
?
?
?
?
3、实验员领取实验材料
4、学生实验,老师巡视,给予指导
5、学生汇报:
1号:有层理,颗粒颜色青灰,颗粒大小微细,紧密,遇盐酸不冒泡
2号:? 像许多粗细差不多的沙子黏合在一起,颗粒较粗,灰色,松散,遇盐酸不冒泡
3号:颗粒颜色青灰,颗粒大小微细,紧密,遇盐酸冒泡
4号: 颗粒颜色棕色,颗粒大小碎石或卵石,紧密,遇盐酸不冒泡。
5号:有花斑,颗粒颜色黑、白、肉红,颗粒大小粗或中等,紧密,遇盐酸不冒泡。
6号:颗粒颜色纯白色,颗粒大小粗或中等,紧密,遇盐酸冒泡。
(二)认识岩石
(1)认识岩石特点
[ppt18]
1、我们已经知道了岩石的特点,那你们知道他们的名字吗?多媒体出示资料表,让学生通过对比,找出岩石的名字,学生也可以对照书上的阅读资料
2、学生阅读,找出岩石名称,汇报:1号:页岩、2号:砂岩、3号:石灰岩、4号:砾岩、5号:花岗岩、6号:大理岩
(2)鉴别岩石
1、我们已经认识这些岩石,那你们现在可以给他们分分类吗?
学生思考,汇报
2、教师引导,我们上节课的那些分类方法科学吗?学生思考(不科学)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按照什么分最科学?(颗粒的大小)
4、刚才我发现同学们用来鉴别岩石种类的特征大多和颗粒有关。的确,岩石学家也常常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观察岩石薄片的颗粒组成,对岩石种类做出判断。那么今天,我们可以按颗粒的粗细将今天观察的岩石分分类吗?分类时可以借助记录表。
指名学生分类。
小石或卵石:砾岩
颗粒粗或中等:砂岩、花岗岩、大理岩
细微颗粒:页岩、石灰岩
5、砂岩、花岗岩、大理岩这三块岩石还可以按照颗粒的什么来分类呢?
颗粒松散和紧密
颗粒松散:砂岩
颗粒紧密:花岗岩、大理岩
6、颗粒大小、紧密程度都类似的花岗岩和大理岩也都是各有特点的,谁能用它们的特征来区分一下它们。
花岗岩颗粒有不同颜色,大理岩大多是纯色的。
7、区分石灰岩和页岩
石灰岩遇盐酸会冒泡,页岩不会;页岩有层理,石灰岩没有。
8、课件出示课本上的树状图,进行介绍
9、根据树状图,鉴别我们刚才是否有认识错误的岩石
[ppt19—ppt23]
10、老师介绍其他几种常见的岩石
四、拓展延伸:
1、接下来让我们做一个游戏,我们说出这个岩石的特点,看谁能马上说出这个岩石的名字,好吗?现在同学们思考一下,怎么描述,让我们来起来猜猜
2、学生尝试描述岩石的显著特征,开展说说猜猜游戏
[ppt23]
3、课堂练习
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本
2、阅读岩石资料卡
教学反思: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下《岩石和矿物》单元的第二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探究常见岩石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岩石、研究岩石的兴趣。在备课的时候,我在选择本课的实验材料的时候是从颜色、层理、软硬度、光滑度、成因等方面考虑选择了这六种岩石。对于学生准备的材料,在呈现时间上我也做了一定的考虑,在鼓励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学生准备的材料是我们今后科学教学的日常工作。
这节课的关键部分是教师如何组织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讨论、观察、交流,使其观察和描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当然,从实际上课过程中自己感觉到并未达到这个目的,课并没像自己所想象的那样发展,结果只是简单地演习了一个由“观察方法——观察结果”的过程。这主要是与我的准备不足所导致。
另外我觉得在自己上课时在评价方面做得就有所欠缺。我的评价语言还欠丰富,评价的层面还比较浅。?
课件25张PPT。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岩石观察记录层理青蛙化石树叶化石生物痕迹气孔条纹斑点 粗粒细粒中粒颗粒盐酸是一种腐蚀性比较强的化学物质,
如果不小心滴到皮肤上和衣物上,会
腐蚀皮肤和衣物,如果不小心滴到了
手上,请马上到水龙头去用水清洗! 滴完稀盐酸后的岩石,观察后在清水中
清洗干净(用镊子夹取) 岩石观察记录阅读岩石的资料介绍p68花岗岩:花斑状,由黑、白、肉红等颜色或无色透明的颗粒组
成,颗粒较粗,粗糙,很坚硬。
砾岩:看起来像混凝土,由碎石子或卵石组成,粗糙,硬。
石灰岩:青灰色、灰色或微黄色,颗粒细,光滑,较硬,常
有化石,遇盐酸冒泡。
砂岩:有红、土黄、灰等多种颜色,看起来像许多粗细差不
多的沙子黏合在一起,粗糙,硬。
页岩:有灰、黑、红、棕、黄等多种颜色,颗粒细,较软,
比较光滑,薄层状,常有化石。
板岩:灰色、绿色等,容易分离成层,颗粒细,结构紧密,
比较光滑,硬,敲击有清脆的声音。
大理岩:纯白色、黑色等,常有美丽的条纹,颗粒较粗,比较
粗糙,晶莹润泽,紧密,较软,遇盐酸冒泡。安山岩花岗石石灰岩三叶虫化石沙岩
颗粒粗或中等,结构松散
颗粒很细,滴稀盐酸冒气泡
颗粒粗或中等,结构紧密,晶莹,有的有纹理
微细颗粒,有书页一样的层理,敲击后无砰声
大理岩
页岩
石灰岩
砂岩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