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2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四、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2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3-07 15:34:14

文档简介

几种常见的岩石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本课是浙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本课前,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岩石》一课的学习,学生对于岩石的基本特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而本课活动中学生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科学的从更多方面观察、识别岩石。丰富学生对岩石的认识。本课教学内容分“进一步观察岩石”和“怎样识别它们”两部分。
与前节课相比,本课将采用更多的方法或观察工具对岩石进行更细致的观察,在观察上不再停留在:“颜色、光滑还是粗糙,是否透明”等物质的性质方面,将更进一步的从岩石的结构、构造如:颗粒、层理等方面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教师引领孩子们对未知名岩石进行分辨、识别。通过本课教学,孩子们不仅认识这几种岩石的特性,还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为今后理解岩石特性与成因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可以用感官、工具观察岩石构造以及颗粒形态,不同种类岩石在构造和颗粒结构上有不同的特征。
(2)不同岩石遇酸所产生的现象不同。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描述、记录几种常见岩石的结构、构造
(2)根据岩石的特征鉴别岩石的种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产生对探究岩石的兴趣;
(2)认识到认真细致观察、比较、记录和描述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科学的观察、记录和描述岩石的特征。
教学难点:
根据岩石的特征鉴别岩石。
教学过程:
导入
1.师:在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各种各样的岩石。老师带来了一块岩石(岩石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现在请个同学快速的观察下这块岩石是怎么样的?
(学生观察并描述岩石的特征)
2.师:这位同学用了什么方法对岩石进行了观察?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观察岩石吗?比如用什么方法?
(学生汇报观察岩石的方法以及所能观察的岩石的特征)
3.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一步研究岩石:(PPT1出示题目《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二、进一步观察岩石
1.PPT2师:我们还可以观察岩石哪些方面的特征呢?
学生描述可以观察的岩石特征
2.提出本课观察项目:
师:除了同学们提出的外,我们还要观察其他的特征,比如:(PPT3出示观察信息记录表)
岩石观察记录表
第 实验小组
岩石编号
岩石的显著特征
新的观察方法
岩石种类
岩石构造
岩石颗粒的形态
滴稀盐酸的反应
层理
气孔
斑点
条纹
生物
痕迹
颗粒
颜色
颗粒粗细
颗粒结构











气泡
不冒
气泡
1
2
3
4
5
6
符合的打“√”
符合的打“√”
3.具体观察指导:
(1)提问:
师:我们从九个项目来观察岩石的特征。对于这些要观察的项目,你们都理解吗,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2)具体指导
①层理:(岩石层之间的分割面称为层理面。 )PPT4
②气孔:(岩石表面有很多的小孔,用肉眼可以直接观察)PPT5
③斑点:(岩石表面不同颜色的斑斑点点,用肉眼观察可以清楚分辨地出。)
④条纹:(出示大理岩图片)
⑤生物痕迹:指的是过去生物的遗迹,有足迹、爬痕、穿孔、粪化石等。(出示化石图片)PPT6
⑥颗粒粗细、结构紧密情况:出示花岗岩图片PPT, 问:一块岩石是岩石是有很多的颗粒组成。如何才能知道颗粒粗细、以及结构的松散情况。(方法:碰撞)PPT7
⑦颗粒颜色:
⑧滴稀盐酸的反应PPT8:
稀盐酸有很强的腐蚀性,为了安全,将5块岩石排在盘中,由一名实验员用滴管一次性滴完;
小心使用稀盐酸,不能飞溅到自己和同学的皮肤、衣服上,如果不小心滴到了手上或桌子上,请用抹布擦干净;
观察后将岩石在清水中清洗,擦干净,放回盘子。
4.提示:这么多的观察任务,哪项放在最后,为什么?
预:滴盐酸放在最后,防止因为滴了盐酸影响对岩石颗粒的观察。
5.分工合作要求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6块常见的岩石并用标签(1-6)标号了。每人观察一块小岩石,边观察边记录,最后一栏的“岩石种类”不用填写。观察完后向你的小组成员介绍你所观察的岩石。
6.动手实验、记录
师:观察实验还有什么疑问?老师对同学们有这么三个要求(PPT9出示:认真仔细、真是记录、伙伴交流)。
师:请材料员上台领取材料,开始观察。
7.学生观察、记录。教师参与到个别小组中进行个别指导
8.整理器材
9.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三、识别岩石
1.识别岩石:
师:刚才同学们交流的非常精彩,使同学们充分了解了这六块岩石不同的结构特征,但这些岩石叫什么名字呢?地质学家们通常会通过对照岩石的资料来识别岩石。我们书本P68就有岩石资料。请同学们将观察结果的统一意见与资料比对,推断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
PPT10出示资料:
花岗岩:花斑状,由黑、白、肉红等颜色或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颗粒较粗,粗糙,很坚硬。
跞 岩:看起来像混凝土,由碎石子或卵石组成,粗糙,硬。
石灰岩:青灰色、灰色或微黄色,颗粒细,光滑,较硬,常有化石,遇盐酸冒泡。
砂 岩:有红、土黄、灰等多种颜色,看起来像许多差不多的沙子黏合在一起,粗糙,硬。
页 岩:有灰、黑、红、棕、黄等多种颜色,颗粒细,较软,比较光滑,薄层状,常有化石。
板 岩:灰色、绿色等,容易分离成层,颗粒细,结构紧密,比较光滑,硬,敲击有清脆的声音。
大理石:纯白色、黑色等,常有美丽的条纹,颗粒较粗,比较粗糙,晶莹润泽,紧密,较软,遇盐酸冒泡。
(学生阅读资料,判断岩石名称)
2.交流汇报
(1)组织学生进行辨别:
师:现在那个小组向大家介绍介绍你们认为这1-6号岩石都叫什么名字。其他同学有什么疑问吗?你们为什么这么认为?
3.介绍其他鉴定方法:
(1)介绍科学家检索法比对岩石
师:在野外,对于一块陌生的岩石,科学家们往往会根据岩石的重要特征,通过检索的方法来识别岩石的名称。
请看P69,思考A:科学家们抓住了岩石的哪些重要的特征进行比对的?
B:科学家按照什么顺序比对岩石的?
(学生阅读资料)
(2)请学生发表意见。
(3)展示科学家检索鉴别岩石的全过程。PPT11
4.鉴别未知岩石
师:(取出另外准备的岩石)这里有一块未知名的岩石,谁愿上台用刚才所学的检索法来鉴别岩石的名称? 要说明自己鉴别的全过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他的鉴别过程是否科学。
(请一学生上台鉴别,介绍自己的鉴别过程;并引领学生开展评价。)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关于岩石,你还有什么问题?还想研究什么内容吗?
(课后阅读课文P81页,思考岩石是怎么形成的。)
板书:
几种常见的岩石
岩石编号
岩石的显著特征
新的观察方法
岩石种类
岩石构造
岩石颗粒的形态
滴稀盐酸的反应
层理
气孔
斑点
条纹
生物
痕迹
颗粒
颜色
颗粒粗细
颗粒结构











气泡
不冒
气泡
1
2
3
4
5
6
符合的打“√”
符合的打“√”
记录单:
岩石编号
岩石的显著特征
新的观察方法
岩石种类
岩石构造
岩石颗粒的形态
滴稀盐酸的反应
层理
气孔
斑点
条纹
生物
痕迹
颗粒
颜色
颗粒粗细
颗粒结构











气泡
不冒
气泡
1
2
3
4
5
6
符合的打“√”
符合的打“√”
作业:
完成配套作业本
引用资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教师教学用书》四年级下册
浙江小学科学论坛http://www.zjxxkx.com/bbs/
反思:
为实施本课有效教学,我想必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对岩石结构以及颗粒特征的观察、判断。
2.正确安全的使用稀盐酸鉴别岩石。
3.理解科学家鉴别岩石的方法。
为解决以上问题,通过典型图片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判断颗粒特征以及对岩石结构的描述。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安全的使用稀盐酸,特别强调学生在使用盐酸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同时在小组内设置组长专门组长监督组成成员科学规范的按照要求进行试验。
在解决了以上问题的基础上,在探究活动中围绕着“突出从学生已有经验和实际出发,引领学生经历一个科学的过程,关注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科学概念”的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当遇到各种不同岩石时,学会如何观察,如何判断。
课件12张PPT。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小学科学(科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还可以观察岩石的哪些方面?岩石观察记录表
第 实验小组稀盐酸使用注意事项1.稀盐酸有很强的腐蚀性,为了安全,将5块岩石排在盘中,由一名实验员用滴管一次性滴完;
2.小心使用稀盐酸,不能飞溅到自己和同学的皮肤、衣服上,如果不小心滴到了手上或桌子上,请用抹布擦干净;
3.观察后在清水中清洗,擦干净,放回盘子。认真仔细、真实记录、伙伴交流 花岗岩:花斑状,由黑、白、肉红等颜色或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颗粒较粗,粗糙,很坚硬。 砾岩:看起来像混凝土,由碎石子或卵石组成,粗糙,硬。 石灰岩:青灰色、灰色或微黄色,颗粒粗,光滑,较硬,常有化石,遇盐酸冒泡。 砂岩:有红、土黄、灰等多种颜色,看起来像许多粗细差不多的沙子黏合在一起,粗糙,硬。 页岩:有灰、黑、红、棕、黄等多种颜色,颗粒细,较软,比较光滑,薄层状,常有化石。 板岩:灰色、绿色等,容易分离成层,颗粒细,结构紧密,比较光滑,硬,敲击有清脆的声音。 大理岩:纯白色、黑色等,常有美丽的条纹,颗粒较粗,比较粗糙,晶莹润泽,紧密,较软,遇盐酸冒泡。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