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1《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31 20:2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教学目标
语文素养 1. 通过消息与人物通讯的对比,掌握人物通讯的基本特点。 2. 通过学习任务的完成与评价,掌握人物通讯的新闻性与文学性。 3. 通过学习任务的完成与评价,辨析人物通讯的报道立场。 4. 通过学习任务的完成与评价,理解人物通讯引导舆论的宗旨和目的。 人文素养 5.通过本篇人物通讯的学习,学习袁隆平身上的科学品质和劳动精神。 6.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梳理本文每一部分的具体事件和人物精神。 2. 辨析人物通讯的报道立场。 教学难点: 1. 人物通讯中具体事件的精准概括。
教学过程
导入 2000年,袁隆平获得我国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2001年2月22日,记者沈英甲采访了袁隆平,并写下了这篇人物报道——《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课前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 本文的文体是人物通讯,它是新闻的一类,同学们在初中八年级也学过新闻的一类,消息,那么咱们首先通过两种文体的对比来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特点。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表格。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1949年4月22日,毛泽东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报道中心篇幅/内容时效性表达方式消息通讯
学习任务(二) 人物通讯是由具体事件和人物精神构成的,本文分为四个部分,请同学们梳理每一部分的具体事件和人物精神。完成下面的表格。 具体事件人物精神曾记否,到中流击水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饥饿的威胁在退却
学习任务(三) 用精炼准确的语言总结本文的主旨,形式如下: 本文通过写( ) 表达了( ) (要求:字数100字左右。) 学习任务(四) 在大标题“喜看稻菽千重浪”之前加主语,不限于一个,可以多个。 ( )喜看稻菽千重浪 课堂评价学习任务 本节课我们就从这四个学习任务入手,来开启本堂课的学习。 我们先来对大家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1.评价学习任务(一) 在同学们的答案中,我发现了大家遗漏掉或回答不准确的地方,请同学们重点看红色字体。 报道中心篇幅/内容时效性表达方式消息事件较长/精简强 记叙为主 通讯人物较短/丰富弱兼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教师点评:很多同学没有写出两种文体在内容上的区别,消息的表达方式应该是记叙,而很多同学写成了说明。请同学们回顾,记叙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构成的,而说明是说明物体的形状大小,因此消息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 评价学习任务(二),我摘取了五位同学对于第一部分的具体事件梳理出的几种答案,来做点评,同学们可以进行自由发言,评价一下这些答案写得怎么样。 同学1同学2同学3同学4同学5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经历和遇到的困难。袁隆平在青年时期任教时便下决心用科技战胜饥饿,通过不断观察、实践发现真理。袁隆平在试验田中对分离的稻株进行研究,证实了孟德尔的分离规律,坚定培育人工杂交稻的目标。袁隆平发现一蔸形态特异的水稻并对其展开研究。袁隆平在农校任教时精心培育水稻,通过分离规律断定“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同学们对这五位同学的答案做出了点评,非常细致到位。我来做一个总评。 同学1和同学2的答案太过笼统,不够具体。 同学3的表述有错误,不能说“袁隆平证实了孟德尔的分离规律”,而应该是孟德尔的分离规律验证了袁隆平的研究实践。 同学4和同学5的表述不够准确,这一蔸水稻的名称是什么,仅仅是“断定”吗?是不是用“发现”更好呢? 那就请同学们们来明确一下,每一部分的具体事件究竟是什么。请同学们看表格。 小标题具体事件曾记否,到中流击水发现天然杂交稻杂种第一代,但试种失败(7、8)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寻找并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17) 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 用事实反驳对杂交稻的贬斥 饥饿的威胁在退却规划并选育超级杂交稻
分析完具体事件,我们再来看人物精神,同学们普遍反应具体事件概括难,人物精神分析易。真是如此吗?我们来看参考答案与同学们分析出的人物精神一致吗?请同学们看表格。 小标题具体事件人物精神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发现天然杂交稻杂种第一代,但试种失败(7、8) 以科学的态度面对失败 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 寻找并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17) 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 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 用事实反驳对杂交稻的贬斥 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平和大度 饥饿的威胁在退却 规划并选育超级杂交稻 勇于担当,不断进取 (1986、1995、1996、1997、1999、10多年、6000万、7000万、提出、设想、主持、担任、预计、开辟、引导)
可以看到每一部分体现出的人物精神是不同的,但是同学们却辨析不出它们的不同,每一空都写得差不多,比如“担当精神”就出现在了多处,而第一部分中重点要突出的以科学的态度面对失败的精神则几乎没有人写。袁隆平在试种失败之后,虽然有短暂的失望,但他却能以平静的心态,理性的分析,最终获得真理。这不正是他以科学的态度面对失败的有力表现吗? 第二部分这句话来自于原文,只有既尊重权威,又能不迷信权威,才能守正创新,在科研上有所成就。 第三部分的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精神很明显,但文中也提到一个词是平和的语气,也就是在面对舆论的贬斥之时,袁隆平用平和的语气、无可辩驳的事实来反驳。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曾言“非宁静无以致远”,没错,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如果没有平和的心态,就无法潜心做研究,没有包容不同声音的胸怀,是无法在科研这条路上走远的。 重在表现袁隆平的勇于担当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我想请同学们用三分钟的时间再次阅读这一部分,请圈出表格中的数字和词语。 相信同学们再一次读过这部分并找到这些词语之后,你对于他的担当进取精神会有更深的理解。 由学习任务出发进行问题探究 1.探究任务(一)探究人物报道的新闻性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自上而下看学习任务(二)的表格,具体事件的排列,是按照袁隆平研究杂交稻的前后发展过程来安排的,而人物精神也是按照人物思想的不断深入安排的,从树立梦想到初步发现到遇到困难和质疑再到成功之后担当大任,不断进取,人物的精神是在不断地提升,不断地升华。可见,作者在安排这四部分的先后顺序时是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的。这也正是我们这堂课要通过学习任务进行探究的第一个知识点,即人物报道的新闻性。 同学们请看,新闻性包括事件体现的过程线和人物表现出的思想线。 事件——过程线 以事件发展的逻辑,时间、地点变化,前因后果,组织材料。 人物——思想线 按照人物思想的发展,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组织材料。 2.探究任务(二)探究人物报道的文学性——标题 人物报道的另一个重要的特性是它的文学性。 我们先看文章的标题,标题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引用古诗词:“喜看稻菽千重浪”“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比喻:“灵魂”“空气” 拟人:“饥饿的威胁在退却” 效果:增强文章的文学性,使得文章更生动,更具可读性,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再看文章的内容,文中有大量人物细节描写: “挽起裤腿”“把讲义放在田埂上,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观察起来。”“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来!” 效果:在场感、画面感、身临其境;有利于表现人物风貌;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欣喜、期待、失望……) 3.探究任务(三)从学习任务(三)出发结合标题与内容探究人物报道的立场 学习任务(三),总结本文的主旨,这是一个很传统的问题,我仍然选取了五位同学的答案,让我们来共同评价一下。先看这两个答案,请同学们自由发言,说说两位同学的答案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同学1同学2 表达了袁隆平的大胆果断、不惧困难,敢于向权威发出挑战,无私奉献,刻苦钻研,心系祖国与人民的优秀精神品质。 作者高度赞扬了他一丝不苟地对待科学,刻苦钻研、不惧权威,敢于创新,实事求是,坚持探索的精神。
大家会发现主语不同。那么到底应该是表达了谁的观点态度呢,没错,应该是作者。这位同学总结的就很全面了。 那我们来明确一下,作者的观点态度其实就是人物报道的立场了。我们再结合一下标题的用词和内容当中作者的感受和议论,我们可以总结出作者的报道立场。 标题的用词:“喜”“退却” 作者的采访感受及议论: “我跟随在他身后不禁产生了瞬间的错觉” “这种挑战之艰难往往使挑战者身心俱疲,落荒而去。” “它宣示了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和实现途径,开创了水稻研究的新纪元。 “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中国科学家之一,他正在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 本文的报道立场: 赞扬袁隆平的实践精神 赞扬了袁隆平的创新精神 赞扬了袁隆平实事求是、捍卫真理的态度 高度评价了袁隆平的贡献 这些态度都是从袁隆平作为一位科学家的角度来评价的。 我在学习强国上也找到了三篇有关袁隆平的报道,大家来读一下题目。 第一篇《禾下乘凉梦 一梦逐一生——怀念袁隆平》的立场应该是袁隆平如何追逐梦想 第二篇《向袁隆平同志学习 做一粒好种子》的立场是袁隆平如何修身立德,如何将个人融入国家。 第三篇《袁隆平:鲐背之年仍为“稻粱谋”》的立场是袁隆平如何在已是鲐背之年仍然不断学习工作的。 可见,对于同一人物的报道,也可以有不同的立场。 4.探究任务(四)从学习任务(三)出发探究人物报道引导舆论的目的和宗旨 对于本文主旨的总结,除了上面那两种答案之外,还有以下这些答案。同学们来看一下。 同学3同学4同学5让人们感受到袁隆平的伟大。 对广大劳动者的敬佩。激励着当代青年为国、为社会做出贡献。赞叹这祖国大好河山孕育了这一举世瞩目的奇迹。对我国农业成就心怀满满自豪感的情感态度。对中国未来美好前景的展望。
同学5的答案是从哪里看出的呢,我们共同来读一下课文的第16段,请大家注意红色字体。(见课件) “袁隆平不打算退却,他很清楚他拥有的有利条件是其他国家科学家少有的:进行这项研究,中国有中国的有利条件,中国是古老的农业国,又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质资源;有辽阔的国土和充足的光温条件,海南岛是理想的天然温室,育种者的乐园;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可以组织科研写作攻关;有党的正确领导,任何困难都可以组织力量克服。直到今天,袁隆平都对为攻克杂交水稻难关在全国13个省区的18个科研单位进行的科研大协作感慨不已,认为没有这样的大协作,杂交水稻研究绝不会取得今天这样举世瞩目的成果。”(16段) 可以看到作者在行文中表现了作为中国人的强烈的自豪感,自信感,体现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能读到这些感情的同学们,其实已经关注到了一篇人物报道引导舆论的宗旨和目的。 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来总结一下本篇人物报道的舆论导向: 引导人们崇敬袁隆平的科学精神并向他学习; 引导人们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引导人们爱国敬业,增强“四个自信”。 五、课堂总结 (一)在前面的学习任务完成并完善之后,对于第四个学习任务,同学们一定有了更多的答案。 在大标题“喜看稻菽千重浪”之前加主语,不限于一个,可以多个。 答案可以是袁隆平、沈英甲、毛泽东等,也可以是中国人民、世界人民、全人类、劳动人民等,从个人到国家,从个体到群体,袁隆平的研究对世界的影响使巨大的,而本篇人物报道的影响力也是广泛深远的。 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同学们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在对于文本进一步的细读与老师的引导之下,我们达到了以下目标: 1.通过对比初中学过的消息与本篇人物报道,把握人物报道的基本特征; 2.通过学习任务的完成与评价,掌握人物报道的具体事件、人物精神; 3.通过学习任务的完成与评价,了解人物报道的立场及引导舆论的作用; 4.在把握人物报道的立场的基础上,提升媒介素养。 (三)最终目标——提升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新闻传播术语,媒体素养就是一个人认识、评判、运用传媒的态度与能力,是指人们面对传媒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制造能力、思辨性反应能力等。 同学们可能会觉得这个解释比较抽象,难理解,我将这段话概括为一下这六个词语,选材、组材、运用、辨析、评价 、创造,说的更通俗一些,就是在当今这个自媒体时代,同学们要有理性的判断能力,分清是非、是非、黑白,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发表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不利的言论。 课堂小结 学习本单元,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体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七、课后作业 1.阅读《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杨》两篇人物报道,分析总结两篇人物报道的立场; 2.活动任务:请同学们为英雄钟扬设计展板。展板内容包括:钟扬简介(第一组设计),少年英雄(第二组设计),植物学家(第三组设计),科普达人(第四组设计),援藏干部(第五组设计),教育专家(第六组设计),展板里要求有人物的主要事迹、有对人物的评价等 3.从单元学习任务一的话题4中选择一个短语进行阐述(内涵+事例+结论); 4.写作任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华夏祖先神农氏播下的种子,一直生长到如今,让我们每天都咀嚼着远古的味道。 为建国家种子库而献出生命的钟杨曾在演讲中说:“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 袁隆平的墓碑上镌刻着他生前的一句话:“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开国领袖毛泽东曾经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感悟?请从“种下一粒种子”和“做好一粒种子”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能泄露个人信息;⑤不少于800字。 八、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