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镜头:鲁迅的《药》
华老栓是市镇市民,夫妻辛勤操持着一个小茶馆,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他的儿子华小栓患有严重的痨病,他不去求医,却相信别人说的人血馒头可以治病。于是他拼命积攒铜钱,千方百计去找人血,只想着尽快把人血馒头取到手,好医治他儿子的痨病。至于流血的是谁?为什么被杀?以及人血馒头到底能不能治病?他不用也根本没有想过这些问题。
“人血馒头”真的能治痨病(即今天的肺结核)吗?
当时的人用“人血馒头”治病说明什么?
第12 课 新文化运动
统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12课
新文化运动 时间
开始标志
重要阵地
代表人物
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总览
阅读教材56-57页,在书上勾画概况,梳理基本信息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要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
《青年杂志》封面
法文单词,意思是新青年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艰苦力行的成功者
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
陈独秀在创刊词《敬告青年》中号召国人建设一个青年中国,这个中国应当具有六个特点: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新文化运动发起者
新文化运动 时间
开始标志
重要阵地
代表人物
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总览
阅读教材56-57页,在书上勾画概况,梳理基本信息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
《新青年》和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红楼
《新青年》
北京
上海
杂志社迁址
新文化运动 时间
开始标志
重要阵地
代表人物
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总览
阅读教材56-57页,在书上勾画概况,梳理基本信息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
《新青年》和 北京大学
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北大文科学长
陈独秀
北大图书馆主任
李大钊
鲁迅
北大讲师
新
文
化运
动
F
4
胡适
北大教授
《北大钟声》
胡适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蔡元培
辜鸿铭
1.他们的穿着打扮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2.他们能够齐聚一堂,说明北大的学术氛围如何?
新旧思想的碰撞与并存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新文化运动 时间
开始标志
重要阵地
代表人物
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总览
阅读教材56-57页,在书上勾画概况,梳理基本信息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
《新青年》和 北京大学
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
《新青年》索引
《一个贞烈的女孩子》(夬庵)…………………………第七卷2号
《我们怎样做父亲》(鲁迅)…………………………第六卷6号
《狂人日记》(鲁迅) …………………………………第四卷5号
《药》(鲁迅)……………………………………………第六卷5号
《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卷号不明《文学改良刍议》(胡适)………………………………第二卷5号
《文学革命论》(陈独秀) ………………………………第二卷6号
品味经典,感悟思想
《一个贞烈的女孩子》
一个女孩,因为未婚夫死掉,父亲将她关在屋里。为了贞烈的名声,父亲让女儿饿死。饿到第四天,女孩哭着喊饿,她的父亲循循善诱地说:“阿毛,你怎么这样的糊涂。我自从得了吴家那孩子的死信,就拿定主意叫你殉节,成就你一生名节,做个百世流芳的贞烈女子。又帮你打算,叫你绝粒。我为什么要这样办呢?……这样殉节,要算天底下第一种有体面的事,祖宗的面子上,都添许多光采。”
阿毛饿死后,县官送来了一块匾,上题四个大字“贞烈可风”。
是谁杀死了阿毛?
封建旧道德封建旧文化
旧道德、旧文化: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和封建礼教文化。(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旧道德和旧文化严重束缚了人的独立性,践踏了人(特别是女性)的人格
他们以为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
——唐俟(鲁迅)《我们怎样做父亲》
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三纲
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
三从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的《狂人日记》——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
旧道德和旧文化
讽刺、抨击
封建礼教
导致人民愚昧,麻木
《新青年》索引
《一个贞烈的女孩子》(夬庵)…………………………第七卷2号
《我们怎样做父亲》(鲁迅)…………………………第六卷6号
《狂人日记》(鲁迅) …………………………………第四卷5号
《药》(鲁迅)……………………………………………第六卷5号
《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卷号不明《文学改良刍议》(胡适)………………………………第二卷5号
《文学革命论》(陈独秀) ………………………………第二卷6号
品味经典,感悟思想
①反对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化
高家是一个封建的大家族,在奉行旧礼教的高老太爷主导下,身为长房长孙的觉新被迫放弃和青梅竹马梅芬的爱情,接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娶了素不相识的瑞珏。梅芬后来年纪轻轻便在郁郁寡欢中去世。
后来,高家发生家产之争,老太爷在气愤中去世。此时,瑞珏接近临产,陈姨太却提出老太爷丧事期间不能有血光冲撞,瑞珏无奈只好去了村外破屋待产,最终难产而死。
是什么“吃”了梅芬?
是什么“吃”了瑞珏?
封建专制
愚昧迷信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 陈独秀
“德先生”:Democracy
“赛先生”:Science
民主
科学
口号
(旗帜/核心思想)
《新青年》索引
《一个贞烈的女孩子》(夬庵)…………………………第七卷2号
《我们怎样做父亲》(鲁迅)…………………………第六卷6号
《狂人日记》(鲁迅) …………………………………第四卷5号
《药》(鲁迅)……………………………………………第六卷5号
《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卷号不明《文学改良刍议》(胡适)………………………………第二卷5号
《文学革命论》(陈独秀) ………………………………第二卷6号
品味经典,感悟思想
①反对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化
②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民主和科学(核心)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两首情诗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通俗易懂,
精确直白
文辞优美,
韵味含蓄
你认为新文化运动者会推崇文言诗还是白话诗?
√
镜头:
从前有个秀才到城里闲逛,看到一则征婚启事,上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回家了,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吓死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秀才: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实际: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新青年》从第四卷起就改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刊登新体诗。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
1917年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1917年
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新青年》索引
《一个贞烈的女孩子》(夬庵)…………………………第七卷2号
《我们怎样做父亲》(鲁迅)…………………………第六卷6号
《狂人日记》(鲁迅) …………………………………第四卷5号
《药》(鲁迅)……………………………………………第六卷5号
《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卷号不明《文学改良刍议》(胡适)………………………………第二卷5号
《文学革命论》(陈独秀) ………………………………第二卷6号
品味经典,感悟思想
①反对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化
②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民主和科学(核心)
③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白话文)(文学革命)
新文化运动前后的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材料一:
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登了一则新闻,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 ,还未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夫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材料二:
1922年11月8日《新浙江》登载了大诗人徐志摩和妻子张幼仪的离婚声明。徐志摩爱上了林徽因,于是选择和张幼仪离婚。离婚后的张幼仪开始学习德语,后担任苏州大学德语教授,并投身金融界,成为中国银行第一位女总裁。
新文化运动前后的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旧时大学设有女禁,大学不招女生,严禁男女同校。对此,鲁迅先生幽默地说:“男女同校,皮肉偶尔相碰,有碍男女大防。但男女还是一同呼吸着天地中间的空气。空气从这个男人的鼻孔呼出来,被那个女人的鼻孔吸进去,又从那个女人的鼻孔呼出来,被另一个男人的鼻孔吸进去,实在比皮肉相碰还要坏。要彻底划清界限,不如再下一道命令,规定男女老幼,诸色人等,一律戴上防毒面具,既禁空气流通,又防抛头露面。”
1920年春,北京大学首次招收9名女生入学旁听,开创了中国国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
第一批女大学生
查晓园、 奚浈、 王兰
①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新文化运动前后的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招生,应考者三百余人。校长杨月如先生嘱各举崇拜人物。统计结果如下:
——《考师范之笑话》
上海《时报》
被崇拜者 崇拜人数
孔子 153
孟子 61
1923年12月11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崇拜人物民意测检结果:
——张静如《中国现代社会史》
姓名 票数
陈独秀 173
蔡元培 153
胡适 45
李大钊 25
孔子 1
② 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材料:新文化运动常会与五四运动放在一起,合称为“新文化五四运动”,之后的五四运动会在北京的学生群体中先行爆发,想来也并非毫无来由。
③ 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唯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才能避免‘中毒’,要‘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采用西方语言。
——钱玄同
中国封建制度与文化一文不值,急需改弦更张。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变法维新
自强求富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开端)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技术
制度
思想文化
民主共和
民主科学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