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01 08:4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温故知新
1.二次革命的直接原因(导火线)、领导、时间、失败原因?
直接原因:
“宋教仁案”
领导:
孙中山、黄兴
时间:
1913年
失败原因:
(1)国民党力量涣散;
(2)北洋政府和革命党人力量悬殊;
(3)列强支持袁世凯。
2.革命党人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的活动有哪些?
二次革命(失败)、护国战争(成功)
活动:
3.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
原因:
(1)复辟不得人心,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根本原因)
(2)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3)孙中山等革命派的努力(二次革命、护国战争);
(4)袁世凯众叛亲离,内部矛盾尖锐;
(5)袁世凯失去列强的支持。
4.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什么局面?分为哪三大派系?
局面:
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三大派系:
直系、皖系、奉系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内容主旨:新文化运动冲击了旧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单元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单元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精神、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概念解释
旧民主主义革命:
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旧民主主义革命
导入新课
如果说,百年前“新青年”的使命是“颠覆”,颠覆旧思想、打破旧文化。那么,百年后“新青年”的任务就是“建设”,重建文化自信,维护文化健康。
“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使命,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
习近平总书记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022年课程标准: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知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认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三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
旧文化
旧文化:主要指中国的封建文化。包含儒家思想、封建礼教等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影响的文化思想体系。
男尊女卑
君主专制
跪拜、缠足
……
新文化:指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又叫“新学”或“西学”。
男女平等
自由民主
握手、放足
……
概念解释
学习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口号。(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了解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客观地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3.学习陈独秀、鲁迅等人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增强民主与科学意识,热爱祖国、建设祖国使命感。(家国情怀)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1)政治上:
袁世凯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军阀割据,政治混乱,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材料一 在辛亥革命以前,我们曾经抱着一个美丽的幻想,以为革命后的中国一定是一个民主、独立、统一、富强的国家。但是现实嘲弄了我们,中国人民所碰到的不是民主,而是袁世凯的专制独裁;不是独立,而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蚕食和鲸吞;不是统一、富强,而是军阀们的争权夺利、鱼肉人民。
——吴玉章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1页
(2)经济上: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根本原因)
1.背景:
材料三 袁世凯政府公然下令尊孔读经,倡导复古……尊孔复古逆流的猖獗,带动了封建沉渣泛起,各种迎神拜佛、鬼怪迷信之风复炽。到1915年前后,中国的思想文化界已被闹得一片乌烟瘴气。
——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
(3)思想上:
官方鼓吹尊孔复古,思想腐朽落后。
旧思潮
新思潮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在思想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深受知识阶层欢迎。
(直接原因)
如何才能改变当时中国的状况呢?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
思想文化领域进行革新运动
新文化运动
2.概况:
(1)时间:
1915年
(2)兴起标志: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后改名为《新青年》)
陈独秀(1879—1942)
《青年杂志》封面
法语书写:青年
安德鲁·卡耐基,苏格兰裔美国实业家,被誉为“钢铁大王”,宣扬励志实干。
《新青年》封面
(3)代表人物:
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陈独秀(1879—1942)
胡适(1891—1962)
鲁迅(1881—1936)
李大钊(1889—1927)
(5)主要阵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4)口号:
民主、科学
1917年起任
北大文科学长
1920年起
在北大任教
1918年起任北大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
1917年起
任北大教授
(6)阶级力量:
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上海
北京大学·红楼
《新青年》封面
北京
迁 址
北京大学
蔡元培(1868—1940)
人物扫描
蔡元培,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在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着力营造“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术研究氛围,聘请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京大学任教,使得北京大学不仅成为人才鼎盛、学术兴旺的全国最高学府,也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思想革命: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材料一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节选自鲁迅《狂人日记》
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材料二 有一女子唐氏19岁,奉父母之命许配给并未见过面的张家二郎 ,还未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县长给她修建贞节牌坊进行表彰。
——北京《中华新报》(民国初年)
旧道德草菅人命
旧道德: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礼教。
核心内容:三纲五常
三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新道德: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有关人权自由的西方资产阶级道德思想。
为什么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
“打倒孔家店”
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 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
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核心和精神支柱,只有打倒儒家传统道德才能唤醒民众,才能实现民主政治与民主共和。
相关史事
新文化运动提倡男女平等、个性解放。大学是否应该开放女禁,成为当时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蔡元培、胡适等人都赞成大学开放女禁,很多女性也积极争取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1920年春,北京大学首次招收9名女生入学旁听,开创了中国国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渐渐从黑暗中把西洋人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Democracy
德先生
Science
赛先生
民主:指民主政治、民主意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科学:指科学知识、科学精神。(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
(反专制)
(反愚昧、迷信)
1.思想革命:
(2)提倡民主与科学;
材料一 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
——《新青年》第二卷4号《袁世凯复活》陈独秀
缺乏民主思想
材料二 华老栓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他的儿子患了病,他不去求医,却相信人血馒头可以治病。于是他千方百计去找……只想着尽快把人血馒头取到手,好医治他儿子的痨病。
——鲁迅《药》
缺乏科学思想、迷信
(新文化运动的核心)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2.文学革命:
推到旧文学,倡导白话文
材料一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材料二 胡适:“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打来电报,邀我去做行政院秘书,我不愿从政,决定不去。
请学生们根据我的意愿,用文言文编写一则复电,看看究竟是白话文省字,还是文言文省字?”
新文学:新鲜、平易、通俗的白话文
旧文学:陈腐、雕琢、艰涩的文言文
辜鸿铭: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胡适:干不了,谢谢。
影响:提倡白话文,有利于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
主张以白话文为新文学的语言
胡适(1891—1962)
《文学革命论》
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陈独秀(1879—1942)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知识拓展
过去我们的书面语采用文言文,比较难懂,阅读与书写成了少数读书人的专利。近代以来,要求简化文体、使用口语化的白话文的呼声越来越高,出现了一些宣传白话文的报纸,如《无锡白话报》等。官方告示也有采用白话文的,但总的来说,白话文不是很普及。 新文化运动时,在胡适、鲁迅等人的倡导下,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胡适的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在当时都产生了很大影响。1920年, 北洋政府下令在全国学校使用白话文。
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白话文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3.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李大钊(1889—1927)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接连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新青年》书影
三、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1.性质: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一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 一批受过新思想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抗婚、逃婚、离婚等现象。
——《上海妇女志》
2.评价:
(1)进步性:
①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材料二 毛泽东:“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除了上课、阅报以外,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
——周世钊《湘江的怒吼》
②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1)进步性:
材料三 聚集在《新青年》的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是很难估价的。他们铸成了一代年轻学生的信仰和态度,1919年五四运动后,这些学生是政治上的生力军,并成为现代中国革命的领导者。
——美国学者莫里斯
③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1)进步性:
(2)局限性:
2.评价:
材料四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材料五 钱玄同和刘半农主张用英语或者法语代替汉语,喊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口号。
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存在着对东方文化的绝对否定和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的偏向。
材料六 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
——李时岳
②没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新文化“新”在哪里?
“新”:提倡西方科学民主思想,提倡新道德观和新文学,提倡白话文。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宣扬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批判中国封建旧道德和旧文化的运动。
所谓新文化无他,即外来之西洋文化也;所谓旧者无他,即中国固有之文化也……旧者不根本打破,则新者绝对不能发生。
——汪叔潜《新旧问题》(《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5年)
3.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
——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国家总书记习近平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开放包容,为我所用;
辩证取舍,择善从之。
对待传统文化:
对待外来文化: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1923年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总结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近代化探索)及特点?
19世纪60—90年代中期
地主阶级
洋务派
1898
资产阶级
维新派
1911
资产阶级
革命派
1915开始
先进
知识分子
技术/器物
政治制度
学西方过程: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学西方特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思想文化
课堂小结
新文化运动
兴起:
背景、时间地点、标志、阵地、代表人物、口号
内容:
思想革命:①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②提倡民主与科学
文学革命:反对旧文学,倡导白话文
评价:
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局限性:
性质:
进步性:
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课堂练习
1.1915年,中国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进行了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这场运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2. 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物是( )
A. 蔡元培 B.李大钊 C.陈独秀 D.鲁迅
B
C
3.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 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指( )
A.自由与法治 B.爱国与进步
C.民主与科学 D.公平与正义
4.1917年,胡适提出了“不用典”“不用套语”等主张,陈独秀号召用“国民文学”取代“贵族文学”。由此可知,胡适和陈独秀希望( )
A.保留旧文学 B.废除科举制
C.普及白话文 D.推翻清王朝
C
C
5.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文中的“文化启蒙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新民丛报》 B.《民报》
C.《新青年》 D.《新华日报》
6.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为发端,一批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领域发起了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 )
A.“自强”“求富” B.扶清灭洋
C.民主与科学 D.实业救国
C
C
7.1916年5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钊主张( )
A.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B.提倡人性,反对神学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
8.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并批判了一些旧文学技巧,代之以新技巧。由此可见他倡导( )
A.政治革命 B.文学革命 C.军事革命 D.科技革命
9.《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之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是主要撰稿人。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陈独秀——《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鲁迅——《文学革命论》
C.李大钊——《敬告青年》
D.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B
D
10.中国近代化经历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探索中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为( )
①“民主”“科学” ②三民主义
③变法图强 ④“自强”“求富”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②③ D.④②③①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