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A基础培优练】
时间:30分钟 总分:51分
(知识点1:天体。知识点2:天体系统。知识点3:特殊行星——地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知识点1、2、3](2024年广西柳州联考)2022年11月8日,夜空中上演了“月全食掩天王星”的天文奇观,即月球全部被地球的影子遮挡,同时月球又将天王星遮挡的现象。下图为“月全食掩天王星”现象各天体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3题。
1.图中各天体( )
A.质量最大的是太阳
B.均由固态岩石组成
C.分别属于四种天体类型
D.构成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
2.与“月全食掩天王星”现象密切相关的条件是( )
A.天体运动速度时刻变化
B.月球的体积小于天王星
C.日地距离远小于地月距离
D.地球、月球、天王星的公转轨道具有共面性
3.相对于地球来说,月球更易遭受陨石袭击,其原因是( )
A.公转速度更快
B.宇宙环境不安全
C.离小行星带更近
D.表面基本无大气层
【答案】1.A 2.D 3.D [解析]第1题,图中天体有太阳、天王星、地球、月球,质量最大的是太阳,A项正确;图中各天体中,太阳、天王星是气体星球,B项错误;太阳为恒星,天王星、地球为行星,月球为卫星,分别属于三种天体类型,C项错误;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该图涉及地月系和太阳系两级天体系统,D项错误。第2题,“月全食掩天王星”现象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地球、月球、天王星的公转轨道具有共面性,此时地球、月球、天王星运行到同一直线上,D项正确。第3题,相对于地球来说,月球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是月球表面几乎没有大气,侵入月球的天体不能被焚毁,D项正确。
[知识点1、2](2024年山东名校考试联盟阶段性测试)2023年10月22日晚,地球迎来了猎户座流星雨。下图为猎户座七颗亮星示意图。据此完成第4~5题。
4.下列关于流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陨星不属于天体
B.流星体能自行发光发热
C.流星体是地球的卫星
D.流星现象发生时会产生极光
5.猎户座的七颗亮星( )
A.都是恒星
B.位置恒定不动
C.与地球距离相等
D.组成一个天体系统
【答案】4.A 5.A [解析]第4题,陨星是流星体未完全燃烧殆尽,坠落到地球表面的残体,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A项正确;流星体不能自行发光发热,其与大气剧烈摩擦从而燃烧发光发热,B项错误;流星体没有围绕地球运转,不是地球的卫星,C项错误;极光与太阳活动有关,与流星现象无关,D项错误。第5题,猎户座的七颗亮星可以自行发光发热,是恒星,其位置在不断变动,与地球的距离不相等,A项正确,B、C项错误;七颗亮星没有相互吸引,没有相互绕转,不是一个天体系统,D项错误。
[知识点2、3](2023年云南部分名校联考)2023年1月17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通过韦伯空间望远镜发现了一颗行星,将其命名为LHS475b。该行星直径与地球相当,距地球约41光年,其绕转的恒星是一颗红矮星 (比太阳温度低很多),但这颗行星的表面温度比地球高。据此完成第6~7题。
6.行星LHS475b属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7.该行星比地球表面温度高,最可能是因为( )
A.质量、体积大 B.大气层厚度大
C.地热资源丰富 D.行星密度大
【答案】6.C 7.B [解析]第6题,据材料可知,行星LHS475b距地球约41光年,其绕转的恒星是一颗红矮星,说明该行星不在太阳系的范围内,银河系直径为10万光年,故在银河系的范围内,C项正确。第7题,该行星绕转的恒星是一颗红矮星,比太阳温度低很多,该行星比地球表面温度高,最可能是因为大气层厚度大,保温作用强,B项正确。
[知识点1、2](2024年重庆开学考试)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搭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8分钟后,“梦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准确进入300千米的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第8~9题。
8.“梦天实验舱”进入预定轨道后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9.下列关于“梦天实验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行中穿过小行星带
B.与月球同属于自然天体
C.发射前属于人造天体
D.进入预定轨道后属于天体
【答案】8.A 9.D [解析]第8题,“梦天实验舱”进入预定轨道后绕着地球公转,属于地月系、太阳系和银河系,其中级别最低的是地月系,A项正确。第9题,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运行轨道之间,飞行中并不会穿过小行星带,A项错误;“梦天实验舱”是人造天体,月球是自然天体,B项错误;发射前并没有脱离地球,因此不是天体,C项错误;“梦天实验舱”进入预定轨道后成为天体,D项正确。
[知识点1、3]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于2021年5月着陆火星表面,开展一系列科学探测任务。读火星与地球基本数据对比表(注:质量和体积都以地球为1),完成第10~11题。
名称 与太阳的距离/ (×106千米) 质量 体积 自转周 期/天 公转周 期/年 表面温 度/K
地球 149.6 1 1 1.00 1.00 288
火星 227.9 0.11 0.15 1.03 1.88 210
10.火星属于( )
A.恒星 B.行星 C.星云 D.彗星
11.地球和火星表面温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距日远近 B.质量、体积
C.自转周期 D.公转周期
【答案】10.B 11.A [解析]第10题,火星围绕太阳系中的恒星——太阳公转,为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之一,故B项正确。第11题,读表可知,与地球相比,火星距离太阳更远,所以其温度比地球低,A项正确;质量、体积主要影响其周围的大气层的厚度,对温度影响小,B项错误;自转和公转的周期主要影响地球或火星昼夜的长短和四季的长短变化,对火星和地球的温度差异影响小,C、D项错误。
[知识点2、3]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82秒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随后,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如图)
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任务。据此完成第12~13题。
12.“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往返的宇宙空间,不属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13.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特殊行星。下列有关其特殊性的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质量和体积小
B.日地距离适中
C.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
D.自身不发光
【答案】12.D 13.B [解析]第12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往返的宇宙空间,属于地球所在的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由于地球不属于河外星系,所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往返的宇宙空间也不属于河外星系,D项符合题意。第13题,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特殊行星,是指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与其相关的自身原因有: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形成了适宜的温度;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形成了适宜人类呼吸的大气;地球上有液态水。太阳系中,八大行星都围绕太阳公转,自身都不发光,所以这是地球普通性的表现,不是地球特殊性的成因。
[知识点2、3](2023年广东学业水平模拟)金星的古称有“启明星”“长庚星”等。当天亮前后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时,称为“启明星”;当黄昏前后出现在西方地平线上时,称为“长庚星”。下图示意太阳系中距太阳最近的四大行星。据此完成第14~15题。
14.“启明星”对应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5.与“启明星”相比,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是( )
A.表层岩石坚硬 B.有适宜的温度
C.宇宙环境安全 D.有稳定的光照
【答案】14.B 15.B [解析]第14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系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图中②表示金星,即材料中所提到的“启明星”,B项正确。第15题,读图可知,图中呈现出的信息是地球和金星距离太阳的远近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星距离太阳过近,而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更为适中,使得地球上具有适宜的温度,比金星更适宜孕育生命,B项正确。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
[知识点1、3](2023年广西桂林期末)2022年5月25日凌晨,木星、火星、残月联袂上演一出“双星伴月”,三者组成一幅“可爱笑脸”(如图所示),用肉眼即可观赏这趣味一幕。据此完成第16~17题。
16.组成图示笑脸中的天体类型是( )
A.流星 B.恒星
C.行星 D.卫星
17.科学家目前尚未在火星发现生命迹象,其原因可能有( )
A.自转、公转的周期与地球差别大
B.气温过低,缺少适宜的温度
C.质量和体积较大
D.大气稀薄,缺少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答案】16.CD 17.BD [解析]第16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木星、火星属于行星,C项正确;残月是月相的一种类型,属于卫星,D项正确;流星是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通常包括宇宙尘粒和固体块等空间物质)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摄动而被地球吸引,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层,并与大气摩擦燃烧所产生的光迹,A项错误;恒星是能够自行发光和发热的天体,B项错误。第17题,火星自转和公转周期与地球相近,且这与火星缺乏生命关系不大,A项错误;火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远,导致火星表面平均温度低于-60 ℃,缺少适宜的温度,B项正确;相比于地球,火星的质量和体积较小,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火星的大气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大气稀薄,缺少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D项正确。
【B素养提升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24年山西吕梁期末)墨子巡天望远镜坐落于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冷湖镇赛什腾山(海拔4 200米左右)。2023年11月,该望远镜发现了两颗近地小行星——2023 WX1和2023 WB2,这是其发现的首批近地小行星。据此完成第1~3题。
1.小行星2023 WX1和2023 WB2所属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2.墨子巡天望远镜追踪研究近地小行星的主要目的是( )
A.获取丰富的资源
B.监测与地球碰撞的可能性风险
C.准备移民小行星
D.探索生命的物质起源
3.墨子巡天望远镜选址青海省赛什腾山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气温低 B.距离天体较近
C.保密性较好 D.空气稀薄洁净
【答案】1.B 2.B 3.D [解析]第1题,小行星2023 WX1和2023 WB2为太阳系内在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运行的小行星,围绕太阳运转,不在地月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属于可观测宇宙,故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为太阳系,B项正确。第2题,小行星2023 WX1和2023 WB2属于近地小行星,距离地球较近,有碰撞的威胁,研究近地小行星可监测其与地球碰撞的可能性风险,保护地球安全,B项正确。第3题,青海赛什腾山海拔高,气温低,但是气温与墨子巡天望远镜的选址无关,A项错误;赛什腾山海拔4 200米,地球与小行星的距离远大于赛什腾山的海拔,地球的地表起伏在天体距离前可忽略不计,B项错误;若是为了保密性好,应将该望远镜建在隐蔽的地区或者不公开具体位置,C项错误;赛什腾山海拔高,大气稀薄,能见度较高,利于天文观测,D项正确。
二、综合题
4.(2023年河南期中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火星1号”基地位于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其戈壁地貌、红色岩体等显著性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与火星较为类似,是“太空C计划”重要组成部分。“火星1号”基地已获批成为甘肃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基地。下表为火星和地球基本数据对比表。
名称 质量 (地球 为1) 体积 (地球 为1) 大气密 度(地球 为1) 公转周期 自转 周期 黄赤 交角 与日平均距离/(×106千米) 平均 温度 /℃
地球 1 1 1 1年 23小时 56分钟 23°26′ 149.6 15
火星 0.11 0.15 0.01 1.88 年 24小时 37分钟 23°59′ 227.9 -63
(1)指出地球和火星公转的共同特征。
(2)根据材料推测火星的自然条件特征。
(3)火星是目前最适合星际移民的星球,试分析原因。
【答案】(1)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2)气候干旱;地表裸露;昼夜温差大;多沙尘暴天气;荒滩、戈壁广布。
(3)地球与火星距离相对较近,利于星际移民;火星自转周期和黄赤交角与地球相似,昼夜交替和四季更替与地球相似;火星具有稳定的大气结构和固体岩石地表。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A基础培优练】
时间:30分钟 总分:51分
(知识点1:天体。知识点2:天体系统。知识点3:特殊行星——地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知识点1、2、3](2024年广西柳州联考)2022年11月8日,夜空中上演了“月全食掩天王星”的天文奇观,即月球全部被地球的影子遮挡,同时月球又将天王星遮挡的现象。下图为“月全食掩天王星”现象各天体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3题。
1.图中各天体( )
A.质量最大的是太阳
B.均由固态岩石组成
C.分别属于四种天体类型
D.构成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
2.与“月全食掩天王星”现象密切相关的条件是( )
A.天体运动速度时刻变化
B.月球的体积小于天王星
C.日地距离远小于地月距离
D.地球、月球、天王星的公转轨道具有共面性
3.相对于地球来说,月球更易遭受陨石袭击,其原因是( )
A.公转速度更快
B.宇宙环境不安全
C.离小行星带更近
D.表面基本无大气层
[知识点1、2](2024年山东名校考试联盟阶段性测试)2023年10月22日晚,地球迎来了猎户座流星雨。下图为猎户座七颗亮星示意图。据此完成第4~5题。
4.下列关于流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陨星不属于天体
B.流星体能自行发光发热
C.流星体是地球的卫星
D.流星现象发生时会产生极光
5.猎户座的七颗亮星( )
A.都是恒星
B.位置恒定不动
C.与地球距离相等
D.组成一个天体系统
[知识点2、3](2023年云南部分名校联考)2023年1月17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通过韦伯空间望远镜发现了一颗行星,将其命名为LHS475b。该行星直径与地球相当,距地球约41光年,其绕转的恒星是一颗红矮星 (比太阳温度低很多),但这颗行星的表面温度比地球高。据此完成第6~7题。
6.行星LHS475b属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7.该行星比地球表面温度高,最可能是因为( )
A.质量、体积大 B.大气层厚度大
C.地热资源丰富 D.行星密度大
[知识点1、2](2024年重庆开学考试)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搭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8分钟后,“梦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准确进入300千米的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第8~9题。
8.“梦天实验舱”进入预定轨道后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9.下列关于“梦天实验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行中穿过小行星带
B.与月球同属于自然天体
C.发射前属于人造天体
D.进入预定轨道后属于天体
[知识点1、3]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于2021年5月着陆火星表面,开展一系列科学探测任务。读火星与地球基本数据对比表(注:质量和体积都以地球为1),完成第10~11题。
名称 与太阳的距离/ (×106千米) 质量 体积 自转周 期/天 公转周 期/年 表面温 度/K
地球 149.6 1 1 1.00 1.00 288
火星 227.9 0.11 0.15 1.03 1.88 210
10.火星属于( )
A.恒星 B.行星 C.星云 D.彗星
11.地球和火星表面温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距日远近 B.质量、体积
C.自转周期 D.公转周期
[知识点2、3]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82秒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随后,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如图)
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任务。据此完成第12~13题。
12.“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往返的宇宙空间,不属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13.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特殊行星。下列有关其特殊性的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质量和体积小
B.日地距离适中
C.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
D.自身不发光
[知识点2、3](2023年广东学业水平模拟)金星的古称有“启明星”“长庚星”等。当天亮前后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时,称为“启明星”;当黄昏前后出现在西方地平线上时,称为“长庚星”。下图示意太阳系中距太阳最近的四大行星。据此完成第14~15题。
14.“启明星”对应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5.与“启明星”相比,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是( )
A.表层岩石坚硬 B.有适宜的温度
C.宇宙环境安全 D.有稳定的光照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
[知识点1、3](2023年广西桂林期末)2022年5月25日凌晨,木星、火星、残月联袂上演一出“双星伴月”,三者组成一幅“可爱笑脸”(如图所示),用肉眼即可观赏这趣味一幕。据此完成第16~17题。
16.组成图示笑脸中的天体类型是( )
A.流星 B.恒星
C.行星 D.卫星
17.科学家目前尚未在火星发现生命迹象,其原因可能有( )
A.自转、公转的周期与地球差别大
B.气温过低,缺少适宜的温度
C.质量和体积较大
D.大气稀薄,缺少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B素养提升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24年山西吕梁期末)墨子巡天望远镜坐落于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冷湖镇赛什腾山(海拔4 200米左右)。2023年11月,该望远镜发现了两颗近地小行星——2023 WX1和2023 WB2,这是其发现的首批近地小行星。据此完成第1~3题。
1.小行星2023 WX1和2023 WB2所属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2.墨子巡天望远镜追踪研究近地小行星的主要目的是( )
A.获取丰富的资源
B.监测与地球碰撞的可能性风险
C.准备移民小行星
D.探索生命的物质起源
3.墨子巡天望远镜选址青海省赛什腾山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气温低 B.距离天体较近
C.保密性较好 D.空气稀薄洁净
二、综合题
4.(2023年河南期中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火星1号”基地位于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其戈壁地貌、红色岩体等显著性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与火星较为类似,是“太空C计划”重要组成部分。“火星1号”基地已获批成为甘肃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基地。下表为火星和地球基本数据对比表。
名称 质量 (地球 为1) 体积 (地球 为1) 大气密 度(地球 为1) 公转周期 自转 周期 黄赤 交角 与日平均距离/(×106千米) 平均 温度 /℃
地球 1 1 1 1年 23小时 56分钟 23°26′ 149.6 15
火星 0.11 0.15 0.01 1.88 年 24小时 37分钟 23°59′ 227.9 -63
(1)指出地球和火星公转的共同特征。
(2)根据材料推测火星的自然条件特征。
(3)火星是目前最适合星际移民的星球,试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