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综合检测卷 课时训练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综合检测卷 课时训练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1-02 15:27:04

文档简介

期末综合检测卷
(本栏目对应学生用书P239)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4年安徽阜阳期末)2023年10月31日7时21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指令,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图1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不同阶段的状态。据此完成第1~3题。
①          ②          ③          ④
图1
1.飞船或飞船返回舱在①~④阶段属于天体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飞船或飞船返回舱在①~④阶段空气密度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太阳活动对飞船影响最大的阶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4年河南信阳期末)2024年4月8日6时49分28秒在台湾花莲县海域(24.24°N,121.96°E)发生4.0级地震,震源深度25千米。据此完成第4~5题。
4.此次地震震源位于(  )
A.地幔 B.地核
C.软流层 D.地壳
5.此次地震发生时,北京市的居民没有明显震感,主要是因为(  )
①震级小 ②震源深 ③建筑物质量高 ④震中距远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23年第二次广东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秦皇岛市拥有丰富的沙质海滩旅游资源。2018年,秦皇岛进行了“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采取近岸海滩补沙和水下沙坝建设等海滩防护措施,整治修复了部分海滩。图2为该市海滩近岸工程设计剖面图。据此完成第6~7题。
图2
6.海滩近岸补沙和建设水下沙坝的主要目的是防止(  )
A.水质变差 B.海岸侵蚀
C.生物种类减少 D.耕地面积变小
7.建坝一年后,甲处出现了泥沙淤积,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搬运 B.冰川堆积
C.海浪沉积 D.流水侵蚀
  图3
孔明灯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品,在古代多作军事用途。图3为燃放孔明灯示意图。据此完成第8~9题。
8.能正确表示孔明灯点燃后灯口下方气流运动方向的是(  )
9.放飞孔明灯存在安全隐患,易引发火灾。为安全起见,放飞时应选择的适宜气象条件是(  )
A.晴朗、多大风的天气 B.阴雨、微弱风的天气
C.多风、无霜冻的天气 D.寒潮入侵时的天气
2022年8月,由于持续高温干旱天气,重庆市多地突发山火。图4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0~11题。
图4
10.飘至重庆市上空的浓烟会造成当地(  )
①大气逆辐射增强 ②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③地面辐射增强 ④太阳辐射增强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1.火灾后重庆市森林面积减少,这对当地雨季时水循环过程变化的影响是(  )
A.④增加 B.⑤增加
C.③增加 D.①增加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季风增强,冰川融化会导致海洋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的盐度和密度差异加大,增强的季风会使浮游生物被翻搅到海洋深处,进而影响海洋的固碳能力。据此完成第12~13题。
12.下列关于海洋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的盐度和密度差异最大的海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盐度:中纬度 密度:赤道 B.盐度:高纬度 密度:赤道
C.盐度:赤道 密度:中纬度 D.盐度:赤道 密度:高纬度
13.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固碳能力上升,盐度差和密度差减小
B.海洋固碳能力上升,盐度差和密度差增大
C.海洋固碳能力下降,盐度差和密度差增大
D.海洋固碳能力下降,盐度差和密度差减小
(2024年宁夏石嘴山期末)2021年7月25日,台风“烟花”在我国浙江和江苏一带沿海登陆。受台风“烟花”影响,华东沿海等地有强风雨天气,浙江、上海等地出现大暴雨,部分城市出现内涝现象。据此完成第14~15题。
14.台风“烟花”来临时,部分城市出现内涝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城市水域面积小,调洪蓄洪能力弱
B.排水技术落后,无法修建完善的排水设施
C.基础设施完善的速度快于城镇化速度
D.不透水路面较多,雨水下渗较少
15.为缓解城市内涝,下列措施可取的有(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减少城市人口 ③控制城市规模 ④铺设可透水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在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据此完成第16~17题。
16.符合材料描述的地点的是(  )
A.撒哈拉地区 B.西欧地区
C.南极地区 D.马来群岛
17.当地的自然植被类型是(  )
A.荒漠 B.雨林
C.落叶林 D.针叶林
(2024年河南信阳期末)土壤容重是指单位体积土壤的烘干重量,粮田土壤适宜的容重范围为1.10~1.30克/厘米3。四川省玉米体系示范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类型以红壤和紫色土为主。下表为四川省玉米体系示范县土壤容重随土壤深度(部分)变化情况。据此完成第18~20题。
土壤深度/厘米 土壤容重/(克·厘米—3)
平昌 仪陇 阆中 简阳 隆昌
5~10 1.50 1.50 1.50 1.42 1.41
20~25 1.68 1.72 1.68 1.51 1.50
35~40 1.66 1.74 1.64 1.58 1.58
18.四川省玉米体系示范县广泛分布的自然植被是(  )
A.热带季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19.四川省玉米体系示范县的典型土壤特征是(  )
A.紧实板结 B.腐殖质层较厚
C.通气透水性好 D.有机质含量高
20.有助于降低玉米体系示范县土壤容重的有效措施是(  )
①增施有机肥 ②小型机械浅耕碾压 ③增加灌溉次数 ④推广深耕深松技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023年山西运城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 溶洞是指喀斯特地貌区的石灰岩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所溶蚀而形成的天然洞穴。图5示意我国亚热带地区某喀斯特溶洞断面。该溶洞具有明显的分层结构,在不同高度分布着三层水平溶洞,从第一层溶洞至第三层溶洞形成时间由早到晚,水平溶洞存在规模差异。
图5
(1)从气候、地形和地质角度简述溶洞的形成条件。(6分)
(2)推测第二层溶洞随时间推移可能发育的地貌景观。(6分)
(3)简述图中第一层溶洞和第三层溶洞发育情况的差异。(8分)
22.(2024年湖北期末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稻城亚丁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中段,海拔高度为2 900米至6 032米。这里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当地居民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侧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
材料二 稻城亚丁房屋模型图(图6)。
图6
材料三 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引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华北山地、黄土高原、川滇山地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是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发育地区。
(1)分析稻城亚丁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的原因。(6分)
(2)用热力环流原理,阐述暖棚是怎样通过1、2两个通风口使内室增温的。(8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横断山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6分)期末综合检测卷
(本栏目对应学生用书P239)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4年安徽阜阳期末)2023年10月31日7时21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指令,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图1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不同阶段的状态。据此完成第1~3题。
①          ②          ③          ④
图1
1.飞船或飞船返回舱在①~④阶段属于天体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飞船或飞船返回舱在①~④阶段空气密度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太阳活动对飞船影响最大的阶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A 2.D 3.A [解析]第1题,飞船在①位置时,处于太空绕地球飞行,属于天体,A项正确;②③阶段进入地球大气层、④阶段飞船返回舱着陆,依附于地球,均不属于天体。第2题,大气密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④阶段飞船返回舱已落地,近地面空气密度最大,D项正确。第3题,飞船进入宇宙,缺少地球大气层保护,受太阳活动影响强,太阳活动对绕地飞行的飞船影响最大,因此①阶段受太阳活动影响最大,A项正确;②③④阶段在地球大气层中,太阳活动影响较小。
(2024年河南信阳期末)2024年4月8日6时49分28秒在台湾花莲县海域(24.24°N,121.96°E)发生4.0级地震,震源深度25千米。据此完成第4~5题。
4.此次地震震源位于(  )
A.地幔 B.地核
C.软流层 D.地壳
5.此次地震发生时,北京市的居民没有明显震感,主要是因为(  )
①震级小 ②震源深 ③建筑物质量高 ④震中距远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4.A 5.C [解析]第4题,结合材料可知,地震发生在花莲县海域,震源深度25千米,海洋地壳平均厚度为5~10千米,所以震源应位于地幔。第5题,由材料可知,此次地震震级为4.0级,震级较小,能量低,①正确;震源深度25千米,小于70千米,为浅源地震,对地表的影响较大,通常会导致较强的地面震动和较大的破坏,②错误;建筑物质量高低与震感大小没有关系,③错误;震中距是衡量地震影响范围的一个重要因素,距离越近,地震的破坏程度通常越大,北京市距花莲县相对较远,再加上震级较小,地震能量不断衰减,因此会没有明显震感,④正确。
(2023年第二次广东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秦皇岛市拥有丰富的沙质海滩旅游资源。2018年,秦皇岛进行了“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采取近岸海滩补沙和水下沙坝建设等海滩防护措施,整治修复了部分海滩。图2为该市海滩近岸工程设计剖面图。据此完成第6~7题。
图2
6.海滩近岸补沙和建设水下沙坝的主要目的是防止(  )
A.水质变差 B.海岸侵蚀
C.生物种类减少 D.耕地面积变小
7.建坝一年后,甲处出现了泥沙淤积,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搬运 B.冰川堆积
C.海浪沉积 D.流水侵蚀
【答案】6.B 7.C [解析]第6题,海滩近岸补沙和建设水下沙坝可以防止海岸侵蚀,保护海滩资源,B项正确。第7题,建坝之后海浪侵蚀减轻,受到沙坝的阻挡,海浪挟带的泥沙会在此沉积,C项正确。
  图3
孔明灯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品,在古代多作军事用途。图3为燃放孔明灯示意图。据此完成第8~9题。
8.能正确表示孔明灯点燃后灯口下方气流运动方向的是(  )
9.放飞孔明灯存在安全隐患,易引发火灾。为安全起见,放飞时应选择的适宜气象条件是(  )
A.晴朗、多大风的天气 B.阴雨、微弱风的天气
C.多风、无霜冻的天气 D.寒潮入侵时的天气
【答案】8.C 9.B [解析]第8题,灯火加热了灯罩内的空气,灯罩内空气膨胀,密度减小,膨胀的空气从灯火两侧溢出,而灯火处温度较高,气流上升,最终推动孔明灯飞起,C项正确。第9题,大风天气易导致火灾蔓延;寒潮入侵的天气,气候寒冷干燥,易诱发火灾。阴雨、微弱风的天气,空气和地面相对潮湿,放飞孔明灯不易诱发火灾,B项正确。
2022年8月,由于持续高温干旱天气,重庆市多地突发山火。图4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0~11题。
图4
10.飘至重庆市上空的浓烟会造成当地(  )
①大气逆辐射增强 ②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③地面辐射增强 ④太阳辐射增强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1.火灾后重庆市森林面积减少,这对当地雨季时水循环过程变化的影响是(  )
A.④增加 B.⑤增加
C.③增加 D.①增加
【答案】10.A 11.A [解析]第10题,弥漫在大气中的浓烟含有大量的水汽和二氧化碳,会强烈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同时也会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产生的地面辐射也就减弱,①②正确,③④错误。A项正确。第11题,据图可知,①为海洋水蒸发,②为水汽输送,③为陆地降水,④为地表径流,⑤为地下径流。火灾后重庆市森林面积减少,森林植被遭破坏,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下降,会导致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即⑤减少,④增加;植物蒸腾作用减弱,③会减少;与海洋水蒸发(①)无关。A项正确。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季风增强,冰川融化会导致海洋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的盐度和密度差异加大,增强的季风会使浮游生物被翻搅到海洋深处,进而影响海洋的固碳能力。据此完成第12~13题。
12.下列关于海洋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的盐度和密度差异最大的海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盐度:中纬度 密度:赤道 B.盐度:高纬度 密度:赤道
C.盐度:赤道 密度:中纬度 D.盐度:赤道 密度:高纬度
13.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固碳能力上升,盐度差和密度差减小
B.海洋固碳能力上升,盐度差和密度差增大
C.海洋固碳能力下降,盐度差和密度差增大
D.海洋固碳能力下降,盐度差和密度差减小
【答案】12.A 13.C [解析]第12题,由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洋的表层海水,由于南、北纬30°附近盐度较高,因此盐度规律是由南、北纬30°附近向南、北方向逐渐减少;海洋的深层海水盐度差异并不大,因此盐度差异最大的是中纬度地区。海水的密度大致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增,海洋的深层海水密度差别不大,因此密度差异最大的海区是赤道附近。第13题,读材料,全球气候变暖将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冰川融化将使海洋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的盐度差异和密度差异增大,A、D项错误;增强的季风将会使浮游生物被翻搅到海洋深处,使海洋的碳元素逐渐减少,固碳能力下降,B项错误,C项正确。
(2024年宁夏石嘴山期末)2021年7月25日,台风“烟花”在我国浙江和江苏一带沿海登陆。受台风“烟花”影响,华东沿海等地有强风雨天气,浙江、上海等地出现大暴雨,部分城市出现内涝现象。据此完成第14~15题。
14.台风“烟花”来临时,部分城市出现内涝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城市水域面积小,调洪蓄洪能力弱
B.排水技术落后,无法修建完善的排水设施
C.基础设施完善的速度快于城镇化速度
D.不透水路面较多,雨水下渗较少
15.为缓解城市内涝,下列措施可取的有(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减少城市人口 ③控制城市规模 ④铺设可透水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4.D 15.D [解析]第14题,城市内涝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不透水路面较多,雨水下渗较少,地表径流量大,D项正确;城市水域面积小,调洪蓄洪能力弱对出现城市内涝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A项错误;浙江、上海等地经济发达,排水技术并不落后,但基础设施完善的速度慢于城镇化速度,导致城市出现内涝,B、C项错误。第15题,为缓解城市内涝,可以提高植被覆盖率和铺设可透水砖,增加下渗,①④正确;是否要减少城市人口和控制城市规模要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和城市发展规律来决定,②③错误。D项正确。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在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据此完成第16~17题。
16.符合材料描述的地点的是(  )
A.撒哈拉地区 B.西欧地区
C.南极地区 D.马来群岛
17.当地的自然植被类型是(  )
A.荒漠 B.雨林
C.落叶林 D.针叶林
【答案】16.D 17.B [解析]第16题,材料中的文字描述的是热带雨林气候区的自然景观,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于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亚马孙平原和东南亚的马来群岛等地。第17题,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景观,植被类型为雨林。
(2024年河南信阳期末)土壤容重是指单位体积土壤的烘干重量,粮田土壤适宜的容重范围为1.10~1.30克/厘米3。四川省玉米体系示范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类型以红壤和紫色土为主。下表为四川省玉米体系示范县土壤容重随土壤深度(部分)变化情况。据此完成第18~20题。
土壤深度/厘米 土壤容重/(克·厘米—3)
平昌 仪陇 阆中 简阳 隆昌
5~10 1.50 1.50 1.50 1.42 1.41
20~25 1.68 1.72 1.68 1.51 1.50
35~40 1.66 1.74 1.64 1.58 1.58
18.四川省玉米体系示范县广泛分布的自然植被是(  )
A.热带季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19.四川省玉米体系示范县的典型土壤特征是(  )
A.紧实板结 B.腐殖质层较厚
C.通气透水性好 D.有机质含量高
20.有助于降低玉米体系示范县土壤容重的有效措施是(  )
①增施有机肥 ②小型机械浅耕碾压 ③增加灌溉次数 ④推广深耕深松技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18.B 19.A 20.D [解析]第18题,根据材料可知,四川省玉米示范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对应的自然植被应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项正确。第19题,读表可知,四川省玉米体系示范县土壤容重偏高,说明了土壤严重紧实,通气、透水性差,A项正确,C项错误;土壤紧实的情况主要是由长期的农业耕作、施肥和灌溉等因素导致的,灌溉导致腐殖质层变薄,B项错误;土壤紧实板结会限制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降低土壤肥力,有机质含量低,D项错误。第20题,增施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通气、透水性,从而降低土壤容重,①正确;小型机械浅耕碾压会进一步压实土壤,降低土壤的通气、透水性,不利于降低土壤容重,②错误;增加灌溉次数可能导致土壤含水率过高,加重土壤紧实程度,影响土壤通气、透水性,③错误;深耕深松技术可以打破土壤紧实层,提高土壤的通风、透气性,降低土壤容重,④正确。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023年山西运城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 溶洞是指喀斯特地貌区的石灰岩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所溶蚀而形成的天然洞穴。图5示意我国亚热带地区某喀斯特溶洞断面。该溶洞具有明显的分层结构,在不同高度分布着三层水平溶洞,从第一层溶洞至第三层溶洞形成时间由早到晚,水平溶洞存在规模差异。
图5
(1)从气候、地形和地质角度简述溶洞的形成条件。(6分)
(2)推测第二层溶洞随时间推移可能发育的地貌景观。(6分)
(3)简述图中第一层溶洞和第三层溶洞发育情况的差异。(8分)
【答案】(1)气候:当地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为流水溶蚀作用提供充足的水源。地形:当地地势起伏大,有利于增强流水侵蚀作用中。地质:以石灰岩为主的地质条件有利于流水溶蚀,形成地下溶洞。
(2)受流水不断侵蚀,内部发生坍塌,空间进一步扩大,溶洞内部发育石笋、石钟乳等地貌景观;如果溶洞顶部受流水或外力作用发生坍塌,还可能形成天坑地貌景观。
(3)第一层溶洞形成时间早,发育时间长,溶洞受流水溶蚀作用时间长,溶洞发育的空间大,洞内发育典型的堆积地貌;第三层溶洞形成时间晚,发育时间短,溶洞受流水溶蚀作用时间短,溶洞发育的空间小,洞内堆积地貌景观不突出。
22.(2024年湖北期末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稻城亚丁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中段,海拔高度为2 900米至6 032米。这里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当地居民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侧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
材料二 稻城亚丁房屋模型图(图6)。
图6
材料三 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引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华北山地、黄土高原、川滇山地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是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发育地区。
(1)分析稻城亚丁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的原因。(6分)
(2)用热力环流原理,阐述暖棚是怎样通过1、2两个通风口使内室增温的。(8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横断山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6分)
【答案】(1)稻城亚丁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故白天太阳辐射强。但当地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不利于热量储存,所以常年气温较低。
(2)暖棚受热多,空气膨胀上升,内室受热少,空气冷却下沉,于是上层空气由气压高的暖棚通过通风口1向气压低的内室流动;下层空气由气压高的内室通过通风口2向气压低的暖棚流动;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
(3)地势陡峭,山高沟深,地形坡度大,利于流水汇集;地震多发,断层发育,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质;多暴雨或冰雪融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