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教学设计+ 课件+ 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教学设计+ 课件+ 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01 13:22:3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五年级上21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课题 21 古诗词三首 单元 第七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内容分析 五年级学生虽然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情感体验,但由于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裕,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就难以深刻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情感,需教师创设一定的情景加以引导、点拨。
核心素养目标 1.会写“孙”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山居秋暝》,背诵古诗。3.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
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山居秋暝》,背诵古诗。2.能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诗题,解读诗题1.谈话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朝是一个诗的时代,孕育出了一个灿若明星的庞大诗人群体。王维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王维的《山居秋暝》,去欣赏诗中优美的风景。2.板书题目,齐读题目。指导读准“暝”字。“暝”的“日字旁”说明它和太阳有关,4.理解题目:结合注释,说说你从诗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预设:“山居”,山中居所,点明了地点;“秋暝”,秋天的傍晚,点明了时间。所以山居秋暝的意思就是在山里看到的秋天傍晚的景色。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1.自由朗读古诗。2.指名朗读,读准字音。(1)指导识记“浣”字:采用熟字“完”加偏旁的方法识记,注意正音。(2)指导书写“孙”字:左窄右宽,要注意“小”左边的点要穿插到“子”的提的下面。3.指导朗读,感知节奏。教师范读——指名读——齐读。4.感知古诗大意:(1)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圈画诗中所描写的景物。预设:空山、松林、明月、清泉、竹林、浣女、莲叶、渔舟(2)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大致意思。(学生自主讨论交流)诗意:空无一人的山里刚下了一场雨,秋天的傍晚天气很凉,让人感受到阵阵秋意。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洒落下来,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潺潺流过。竹林里传来喧笑声,原来是一群洗衣的女子归来了,莲叶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愿意留在这里,长久居于此地。5.教师小结:诗人用淡淡的几笔就勾画出了初秋薄暮、雨后初晴的山中图景。三、再读古诗,想象诗境1.品读“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1)指名朗读“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2)品味词语“空山”。①“空山”是什么意思?(空旷的山林)②以诗解诗:王维还有几句诗写山林的空旷,“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3)品味词语“新雨”。教师:是什么时候的空山?(新雨后)“新雨”是什么意思?(刚下过的雨)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给人清新如洗的感觉)(4)引导发现:这两句诗与诗题有什么联系?首联呼应古诗的题目,点出了时间、地点、季节。(学生齐读“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5)过渡:在雨后的空山,在秋天的傍晚,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品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1)指名朗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2)引导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预设:仿佛看到了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洒落下来,听到了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潺潺流过。(3)教师点拨:这一联写景,描绘了明月高照、清泉流淌的画面。两句一静一动,“明月松间照”是对景色的静态描写,“清泉石上流”是对景色的动态描写。(板书:景 一静一动)3.品读“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1)指名读。引导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交流)(2)品味词语“竹喧”。①“竹喧”是什么意思?(竹林中的欢歌笑语)②竹林中怎会有喧笑声?(原来是浣衣女子归来时的欢歌笑语)教师点拨:“浣女”指洗衣物的女子,“归浣女”就是指“浣女归”。(3)品味词语“莲动”。①为什么荷叶会左右晃动?②教师点拨:“下渔舟”可以理解为“渔舟下”。原来是有渔舟顺流而下,所以荷叶才会左右晃动。(4)引导发现:“竹喧”“莲动”“归浣女”“下渔舟”都是什么描写?(动态描写)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了山中的人们悠闲自在的生活)(5)教师点拨:这一联描写了人的活动,用洗衣女子的欢歌笑语以及渔舟归来荷叶晃动的场景,衬托出月夜山村的清幽宁静。(板书:人以动衬静)(6)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意境。4.比较读。(1)女生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男生读“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2)教师引导:这两联诗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指导朗读前三联诗句。(1)指导朗读:朗读首联时,要读得轻缓一些,犹如“空山”的静态画面展现在眼前;朗读颔联时,一“照”一“流”,由静到动,语调由轻缓变得活泼些,声音相对响亮明快;颈联由景入事,写人的活动,要读得活泼些,声音相对响亮明快,让人感受到动态场景。(2)学生自由练读后指名朗读。四、走近作者,体会诗情1.品读“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指名读。提问:“春芳”是什么意思?(春天的花草)“王孙”指谁?(原指贵族子弟,诗中指诗人自己)(2)结合注释,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预设: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愿意留在这里,长久居于此地。(3)介绍作者。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祖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其作品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传世有《王右丞集》。宋代诗人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4)背景介绍这首诗当作于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时,此时已是“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终南别业》)的后期了。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唐玄宗时期最后一个开明的宰相张九龄被李林甫等排挤罢官,朝政日趋昏暗,王维的政治热情冷却下来,对政治抱着消极的态度。公元740年(开元二十八年)后,他在终南山构筑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5)引导:王维决定“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从中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2.师生合作朗读全诗。3.背诵《山居秋暝》。4.总结写法:本诗的写作特色是什么?(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讨论归纳)预设:既有动态描写,又有静态描写,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作业设计 背熟《山居秋暝》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
21.古诗词三首
《山居秋暝》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走近作者
王维:(701—761),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对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
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使至塞上》等
大诗人苏轼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摩诘”指的是谁呢?是唐代诗人王维。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王维是一个能诗善画的人,但是我们谁知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究竟是什么样的境界呢?
《山居秋暝》这首诗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这么美的景色,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去领略一下吧!
“山居”,山中居所,点明了地点;
“秋暝”,秋天的傍晚,点明了时间。
在山里看到的秋天傍晚的景色。
《山居秋暝》【唐】王维
mínɡ
解读诗题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准节奏。
学习提示
2.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圈画诗中所描写的景物。
3.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大致意思。
初读古诗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空山
明月
松间
清泉

浣女

渔舟
初读古诗
空无一人的山里刚下了一场雨,秋天的傍晚天气很凉,让人感受到阵阵秋意。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洒落下来,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潺潺流过。竹林里传来喧笑声,原来是一群洗衣的女子归来了,莲叶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愿意留在这里,长久居于此地。
诗意: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歌大意
我会写
“子”的横撇要短,第二笔稍带弧度,横变为一提。
左窄右宽。
易错提示:注意“小”左边的点要穿插到左部提的下面哦。
我会写

míng
山居秋
注意部首是日
《孔雀东南飞》:“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区分形近字:瞑
瞑 注意部首是目
解释:闭眼、昏花迷离。
组词:瞑目

山居秋暝
点明地点。
点明季节。
点明具体时间。
你能说说诗题的意思吗?
秋天傍晚在山居(所见的景物)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唐 王维
山居秋暝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品读课文
解读诗意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刚刚
空旷的山野
交代时间:秋天的夜晚
地点:山中
天气:雨后的清新
紧扣诗题,点出了时间地点和季节。
解读诗意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诗意:空旷的山野刚刚下过一场雨,傍晚天气凉爽,让人感到秋天来了。
你能说说这联诗的意思么?
解读诗意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
以动衬静:“照” 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
这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解读诗意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诗意:明月 照着
的松林间, 的泉水在山石上 。

幽静
清澈
淙淙流淌
动静结合
解读诗意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归来
洗衣服的女子
诗意:竹林里传来阵阵喧哗,那是洗衣物的女子归来了。莲叶纷纷摇动,那是捕鱼的小船在顺流而下。
解读诗意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和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都是写景,有什么不同
颔联表现出山村的自然美。颈联表现出了山村的生活美。颔联侧重写物,颈联侧重写人。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自然
生活


动 (泉水)静(月、松)结合,有声(泉水)有色(月色皎洁、青松翠柏)。表现了山村的自然美。
浣女纯真活泼,渔夫勤劳朴实。表现了山村的生活美。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解读诗意
消散,消失
诗意:任凭春天的花凋谢,我却想久留在这山中 。
春天的花草
自然
空旷的山野刚刚下过一场雨,傍晚天气凉爽,让人感到秋天来了。皎洁的月光从松林的空隙间洒落,清清的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流淌。竹林里笑语喧哗,那是洗衣物的女子归来了,水上莲叶摇动,那是有渔船划过。任凭春天的花凋谢,我却想久留在这山中。
概括诗意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根据对古诗的理解,再来朗读古诗:
品读故诗
诗人通过描绘空山中的清幽景色,表达出自己追求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以及希望留在山中,过上隐居生活的想法。动静结合,色彩绚丽,既有生机,又不失宁静,确实是一篇非常有画面感的山水田园诗。
课文总结
浣衣之女
打鱼之人




寄情山水


明月、松林
清泉、山石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
板书
《山居秋暝》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 和山居村民的 ,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 的满足心情。
怡然自得
美丽风光
淳朴风尚
概括全文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