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秋人教八上数学期中临考模拟押题卷02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点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2. 如图,已知,则度数是( )
A. B. C. D.
3. 如图,是的角平分线,,垂足为,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4. 如图,在中,,,是边上的一个动点(不与顶点重合),则的度数可能是( )
A. B. C. D.
5. 如图,∠B=∠C,增加哪个条件可以让△ABD≌△ACE?( )
A. BD=AD B. AB=AC C. ∠1=∠2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6. 如图,AB⊥AF,∠B、∠C、∠D、∠E、∠F的关系为( )
A. ∠B+∠C+∠D+∠E+∠F=270° B. ∠B+∠C﹣∠D+∠E+∠F=270°
C. ∠B+∠C+∠D+∠E+∠F=360° D. ∠B+∠C﹣∠D+∠E+∠F=360°
7. 如图,为的角平分线,于点,,,则的面积是( )
A 5 B. 7 C. 7.5 D. 10
8. 如图,已知∠B=20°,∠C=25°,若MP和QN分别垂直平分AB和AC,则∠PAQ等于( )
A. 80° B. 90° C. 100° D. 105°
9. 如图,在中,,,,,是的平分线,若P,Q分别是和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是( )
A. 2.4 B. 3 C. 4.8 D. 5
10. 如图,AD平分∠BAC,DE⊥AC,垂足为E,BF∥AC交ED延长线于点F,若BC恰好平分∠ABF.则下列结论中:①AD是△ABC的高;②AD是△ABC的中线;③ED=FD;④AB=AE+BF.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
11. 已知△ABC≌△DEF,∠B=120°,∠F=35°.则∠D=______度.
12. 如图,在中,已知为的中线,过点A作分别交、于点F、E,连接,若,,,则________.
13. 如图,在ABC中,CD⊥AB于点D,BE⊥AC于点E,BD=CE,则判定BDC与CEB全等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14. 如图所示,中,,.直线l经过点A,过点B作于点E,过点C作于点F.若,,则______.
15. 如图,牧童在处放牛,其家在B处,两处到河岸的距离相等,即,点是的中点,牧童从处放牛到河边饮水后再回家,则在 _____处饮水所走的路线最短.
16.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B 坐标分别是(1,5)、(5,1), 若点 C 在 x 轴上,且 A,B,C 三点构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 C 点共有_____________个
三.解答题( 满分72分)
17. 如图,B是线段AC的中点,,求证:.
18.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比另一个内角的2倍少,求这个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
19. 如图1,在中,,D是的中点,过点B作,垂足为E,连接交于点F.
(1)猜想与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P是射线上的点,过点C作//交的延长线于点G.
①如图2,若点P在的延长线上,请说明的理由;
②若,则________.
20. 如图,在中,,、分别是、边上的高,,求和的度数.
21. 如图,ABC的顶点A、B、C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利用网格线按下列要求画图.
(1)画A1B1C1,使它与ABC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
(2)求ABC的面积;
(3)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点P到点A、B的距离之和最短(不需计算,在图上直接标记出点P的位置).
22. 如图,已知等边中,点D是的中点,点E是延长线上的一点,且,,垂足为M,求证:点M是的中点.
23. 在等腰三角形中,,,的对边分别是a,b,c,已知,b和c是关于x的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求的周长.
24. 提出问题:如图1,将三角板放在正方形ABCD上,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P在对角线AC上,一条直角边经过点B,另一条直角边交边DC与点E,求证:PB=PE
分析问题:学生甲:如图1,过点P作PM⊥BC,PN⊥CD,垂足分别为M,N通过证明两三角形全等,进而证明两条线段相等.
学生乙:连接DP,如图2,很容易证明PD=PB,然后再通过“等角对等边”证明PE=PD,就可以证明PB=PE了.
解决问题:请你选择上述一种方法给予证明.
问题延伸:如图3,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P在对角线AC上,一条直角边经过点B,另一条直角边交DC的延长线于点E,PB=PE还成立吗?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秋人教八上数学期中临考模拟押题卷02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点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即可求出对称点.
【详解】点P(-2,3)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2,3).
故答案为(2,3).
【点睛】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2. 如图,已知,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性质解答即可.
【详解】解:∵AB∥CD,
∴∠1=∠FGD=113°,
∴∠C=∠FGD-∠2=113°-63°=50°,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解答.
3. 如图,是的角平分线,,垂足为,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垂直的定义,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得,由是的角平分线,则有,然后根据垂直定义得,最后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熟练掌握知识点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
∴,
∵平分,
∴,
∵,
∴,
∴,
∴,
故选:.
4. 如图,在中,,,是边上的一个动点(不与顶点重合),则的度数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只要证明70°<∠BPC<125°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AB=AC,
∴∠B=∠ACB=55°,
∴∠A=180°﹣2×55°=180°-110°=70°.
∵∠BPC=∠A+∠ACP,
∴∠BPC>70°.
∵∠B+∠BPC+∠PCB=180°,
∴∠BPC=180°-∠B-∠PCB=125°-∠PCB<125°,
∴70°<∠BPC<125°.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5. 如图,∠B=∠C,增加哪个条件可以让△ABD≌△ACE?( )
A. BD=AD B. AB=AC C. ∠1=∠2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案】B
【解析】
【详解】选择AB=AC;理由如下:
在△ABD和△ACE中,
∠A=∠A,AB=AC,∠B=∠C,
∴ABD≌△ACE(ASA);
故选B.
6. 如图,AB⊥AF,∠B、∠C、∠D、∠E、∠F的关系为( )
A. ∠B+∠C+∠D+∠E+∠F=270° B. ∠B+∠C﹣∠D+∠E+∠F=270°
C. ∠B+∠C+∠D+∠E+∠F=360° D. ∠B+∠C﹣∠D+∠E+∠F=360°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DMA=∠1,∠DNA=∠2,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量代换求解即可.
【详解】解:连接AD,
在△DMA中,∠DMA+∠MDA+∠MAD=180°,
在△DNA中,∠DNA+∠NDA+∠NAD=180°,
∴∠DMA+∠MDA+∠MAD+∠DMA+∠NDA+∠NAD=360°,
∵∠MAD+∠NAD=360°﹣∠BAF,
∴∠DMA+∠DNA+∠MDN+360°﹣∠BAF=360°,
∵AB⊥AF,
∴∠BAF=90°,
∴∠DMA+∠DNA=90°﹣∠MDN,
∵∠DMA=∠1,∠DNA=∠2,
∵∠1=180°﹣∠B﹣∠C,∠2=180°﹣∠E﹣∠F,
∴∠1+∠2=360°﹣(∠B+∠C+∠E+∠F),
∴90°﹣∠MDN=360°﹣(∠B+∠C+∠E+∠F),
∴∠B+∠C+∠E+∠F﹣∠MDN=270°.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应用,将图形中角的关系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进行转化,再运用等量代换是解题的关键.
7. 如图,为角平分线,于点,,,则的面积是( )
A. 5 B. 7 C. 7.5 D. 10
【答案】A
【解析】
【分析】过点D作DF⊥AB,垂足为F,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然后求出的面积即可.
【详解】解:过点D作DF⊥AB,垂足为F,如图:
∵为的角平分线,于点,
∴,
∴的面积为:;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作出辅助线,从而进行计算.
8. 如图,已知∠B=20°,∠C=25°,若MP和QN分别垂直平分AB和AC,则∠PAQ等于( )
A. 80° B. 90° C. 100° D. 105°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C,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PA=PB,QA=Q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PAB=∠B,∠QAC=∠C,结合图形计算,得到答案.
【详解】解:∵∠B=20°,∠C=25°,
∴∠BAC=180°﹣∠B﹣∠C=135°,
∵MP和QN分别垂直平分AB和AC,
∴PA=PB,QA=QC,
∴∠PAB=∠B=20°,∠QAC=∠C=25°,
∴∠PAQ=∠BAC﹣∠PAB﹣∠QAC=135°﹣20°﹣25°=90°,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9. 如图,在中,,,,,是的平分线,若P,Q分别是和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是( )
A. 2.4 B. 3 C. 4.8 D. 5
【答案】A
【解析】
【分析】作点关于的对称点,连接,过点作于点.利用垂线段最短解决问题即可.
【详解】解:如图,作点关于的对称点,连接,,过点作于点.
是角平分线,与关于对称,
点值上,,
,,,,
,
,
的最小值为2.4.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求最短距离,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找到点关于的对称点,再由垂线段最短是求解的关键.
10. 如图,AD平分∠BAC,DE⊥AC,垂足为E,BF∥AC交ED的延长线于点F,若BC恰好平分∠ABF.则下列结论中:①AD是△ABC的高;②AD是△ABC的中线;③ED=FD;④AB=AE+BF.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答案】A
【解析】
【分析】过点D作DG⊥AB于点G,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及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DB=90°,然后可证△ADC≌△ADB,△DEC≌△DFB,进而问题可求解.
【详解】解:∵AD平分∠BAC,BC平分∠ABF,
∴,
∵BF∥AC,
∴,
∴,即,
∴,即AD是△ABC高,故①正确;
∵,AD=AD,
∴△ADC≌△ADB(ASA),
∴,即AD是△ABC的中线,故②正确;
∵BF∥AC,
∴,
∵,
∴△DEC≌△DFB(AAS),
∴ED=FD,故③正确;
过点D作DG⊥AB于点G,如图所示:
∵AD平分∠BAC,BC平分∠ABF,,
∴,
∵AD=AD,
∴(HL),
∴,
同理可知,
∵,
∴,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个数有4个;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
11. 已知△ABC≌△DEF,∠B=120°,∠F=35°.则∠D=______度.
【答案】25
【解析】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B=120°,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D的度数即可
【详解】∵△ABC≌△DEF
∴∠E=∠B=120°
∵∠F=35°
∴∠D=180°-∠E-∠F=25°
故答案为25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12. 如图,在中,已知为的中线,过点A作分别交、于点F、E,连接,若,,,则________.
【答案】84
【解析】
【分析】根据为的中线,可得,,通过题中条件可求得,根据,可得,,设,则,,故,根据,列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解:为的中线,
,,
,
,
,
,,
设,则,
,
,
根据,列方程,
解得,
.
故答案为:84.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线的性质,根据题中的边长之比得出对应的三角形的面积之比是解题的关键.
13. 如图,在ABC中,CD⊥AB于点D,BE⊥AC于点E,BD=CE,则判定BDC与CEB全等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答案】(或“斜边、直角边”)
【解析】
【分析】由条件BD=CE,BC=CB,则Rt△BDC与Rt△CEB全等,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CD⊥AB,BE⊥AC,BD=CE,BC=CB
∴Rt△BDC≌Rt△CEB(HL)
故答案为:HL或斜边、直角边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理解题意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关键.
14. 如图所示,中,,.直线l经过点A,过点B作于点E,过点C作于点F.若,,则______.
【答案】10
【解析】
【分析】根据AAS证明△AEB≌△CFA,推出AF=BE=3,AE=CF=7,即可求出EF.
【详解】解:∵于点E, 于点F.
∴∠AEB=∠AFC=90°,
∵∠BAC=90°,
∴∠ABE+∠BAE=∠BAE+∠CAF=90°,
∴∠ABE=∠CAF,
∵AB=AC,
∴△AEB≌△CFA,
∴AF=BE=3,AE=CF=7,
∴EF=AE+AF=7+3=10,
故答案为:10.
【点睛】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5. 如图,牧童在处放牛,其家在B处,两处到河岸的距离相等,即,点是的中点,牧童从处放牛到河边饮水后再回家,则在 _____处饮水所走的路线最短.
【答案】
【解析】
【分析】本题轴对称—最短路径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作关于的对称点连接,交于,然后证明,则,,此时为中点,与重合,根据即可求解,掌握知识点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如图,作关于的对称点连接,交于,
∴,
∵,
∴
∵,,
∴,
∵,
∴,
∴,,
∴为中点,与重合,
∴,
此时走的路线最短,
即点为饮水处,
故答案为:.
16.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B 的坐标分别是(1,5)、(5,1), 若点 C 在 x 轴上,且 A,B,C 三点构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 C 点共有_____________个
【答案】5
【解析】
【分析】分别以A、B为圆心,AB为半径画圆,及作AB的垂直平分线,数出在x轴上的点C的数量即可
【详解】解:由图可知:点 C 在 x 轴上,且 A,B,C 三点构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 C 点共有5个
故答案:5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掌握“两圆一线”找等腰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满分72分)
17. 如图,B是线段AC的中点,,求证:.
【答案】证明过程见详解
【解析】
【分析】运行平行线的性质可证∠A=∠EBC,∠DBA=∠C,结论即可得证.
【详解】证明∵B是AC中点,
∴AB=BC,
∵,
∴∠A=∠EBC,
∵,
∴∠DBA=∠C,
在△ABD和△BCE中,
,
∴△ABD≌△BCE(ASA).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比另一个内角的2倍少,求这个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
【答案】或或.
【解析】
【分析】这两个角可能都是底角,也可能一个是底角,一个是顶角,分开来讨论求解即可.
【详解】解:①当都是底角时,设其为x,
则,
解得,,
∴顶角为:;
②当底角比顶角2倍少时,设顶角为x,则底角为,
则,
解得,即顶角为;
③当顶角比底角2倍少时,设底角为x,则顶角为,
则,
解得,
则顶角为:;
故这个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或或.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类讨论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 如图1,在中,,D是的中点,过点B作,垂足为E,连接交于点F.
(1)猜想与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P是射线上的点,过点C作//交的延长线于点G.
①如图2,若点P在的延长线上,请说明的理由;
②若,则________.
【答案】(1);理由见解析
(2)①理由见解析;②1.5或4.5
【解析】
【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可知,则利用,即可证明;
(2)①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所以,得到,所以;
②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当点P在的延长线上时, ,当点P在线段上时,,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小问1详解】
.
∵, D是的中点,
∴.
∴.
∵,
∴.
在和中,,
所以.
【小问2详解】
①∵,
∴.
在和中,∵,
∴.
∴.
∵,
∴.
②当点P在的延长线上时,
由①可知:
∴,
当点P在线段上时,
同理可得BP=CG,
∴,
∴.
故答案为:1.5或4.5.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20. 如图,在中,,、分别是、边上的高,,求和的度数.
【答案】,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多边形内角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先根据等腰三角形得出,则,再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得,再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为求出,最后利用对顶角得出的度数.
【详解】在中,、分别是、边上的高,
.
,
.
在中,,
()
.
在四边形中,
.
21. 如图,ABC的顶点A、B、C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利用网格线按下列要求画图.
(1)画A1B1C1,使它与ABC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
(2)求ABC的面积;
(3)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点P到点A、B的距离之和最短(不需计算,在图上直接标记出点P的位置).
【答案】(1)见解析;(2)4;(3)见解析
【解析】
【分析】(1)分别作出点A、B、C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1、B1、C1即可;
(2)用一个矩形的面积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去计算ABC的面积;
(3)连接A1B交直线l于P,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判断P点满足条件.
【详解】解:(1)如图,A1B1C1为所作;
(2)ABC的面积=3×4﹣×4×2﹣×2×1﹣×2×3=4;
(3)如图,点P为所作.
【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轴对称变换:几何图形都可看做是由点组成,我们在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时,也是先从确定一些特殊的对称点开始的.也考查了最短路径问题.
22. 如图,已知等边中,点D是的中点,点E是延长线上的一点,且,,垂足为M,求证:点M是的中点.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连接,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再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推出,从而得到为等腰三角形,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即可得证.
【详解】证明:如图,连接.
∵在等边中,点是的中点,
∴,.
∵,
∴.
∵,
∴,
∴,
∴,
∴为等腰三角形.
又∵,
∴点是的中点.
23. 在等腰三角形中,,,的对边分别是a,b,c,已知,b和c是关于x的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求的周长.
【答案】7或
【解析】
【分析】因为题目中的等腰三角形没有明确谁是腰和底,因此需要分两种情况讨论:(1)当a为底边时,b和c为腰,即,先解出m的值,进而得出b和c的值,即可得出的周长;(2)当a为腰时,b和c一个为腰一个为底,令,解得c的值,即可得出的周长.
【详解】解:分两种情况计算:
(1)当a为底边时,b和c为腰,即,
b和是关于的方程的两个实数根,
,
解得或,
当时,原方程为,
解得,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时,原方程为,
解得,符合题意.
故的周长是;
(2)当a腰时,b和c一个为腰一个为底,令,
b和是关于的方程的两个实数根,
将代入,得,
解得,
则原方程为,
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知,
则,
故的周长是,
综上可知,的周长是7或.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解一元二次方程,等腰三角形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分情况讨论,避免漏解.
24. 提出问题:如图1,将三角板放在正方形ABCD上,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P在对角线AC上,一条直角边经过点B,另一条直角边交边DC与点E,求证:PB=PE
分析问题:学生甲:如图1,过点P作PM⊥BC,PN⊥CD,垂足分别为M,N通过证明两三角形全等,进而证明两条线段相等.
学生乙:连接DP,如图2,很容易证明PD=PB,然后再通过“等角对等边”证明PE=PD,就可以证明PB=PE了.
解决问题:请你选择上述一种方法给予证明.
问题延伸:如图3,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P在对角线AC上,一条直角边经过点B,另一条直角边交DC的延长线于点E,PB=PE还成立吗?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决问题:证明见解析;问题延伸:成立,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解决问题:对于图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BCD=90°,AC平分∠BCD,而PM⊥BC,PN⊥CD,则四边PMCN为矩形,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得PM=PN,根据四边形内角和得到∠PBC+∠CEP=180°,再利用等角的补角相等得到∠PBM=∠PEN,然后根据“AAS”证明△PBM≌△PEN,则PB=PE;
对于图2,连结PD,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CB=CD,CA平分∠BCD,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BCP=∠DCP,再根据“SAS”证明△CBP≌△CDP,则PB=PD,∠CBP=∠CDP,根据四边形内角和得到∠PBC+∠CEP=180°,再利用等角的补角相等得到∠PBC=∠PED,则∠PED=∠PDE,所以PD=PE,于是得到PB=PD;
问题延伸:对于图3,过点P作PM⊥BC,PN⊥CD,垂足分别为M,N,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BCD=90°,AC平分∠BCD,而PM⊥BC,PN⊥CD,得到四边PMCN为矩形,PM=PN,则∠MPN=90°,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到∠BPM=∠EPN,然后根据“AAS”证明△PBM≌△PEN,所以PB=PE.
【详解】解决问题:如图1,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BCD=90°,AC平分∠BCD,
∵PM⊥BC,PN⊥CD,
∴四边PMCN为矩形,PM=PN,
∵∠BPE=90°,∠BCD=90°,
∴∠PBC+∠CEP=180°,
而∠CEP+∠PEN=180°,
∴∠PBM=∠PEN,
在△PBM和△PEN中
∴△PBM≌△PEN(AAS),
∴PB=PE;
如图2,连结PD,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CB=CD,CA平分∠BCD,
∴∠BCP=∠DCP,
在△CBP和△CDP中
,
∴△CBP≌△CDP(SAS),
∴PB=PD,∠CBP=∠CDP,
∵∠BPE=90°,∠BCD=90°,
∴∠PBC+∠CEP=180°,
而∠CEP+∠PEN=180°,
∴∠PBC=∠PED,
∴∠PED=∠PDE,
∴PD=PE,
∴PB=PD;
问题延伸:如图3,PB=PE还成立.
理由如下:过点P作PM⊥BC,PN⊥CD,垂足分别为M,N,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BCD=90°,AC平分∠BCD,
∵PM⊥BC,PN⊥CD,
∴四边PMCN为矩形,PM=PN,
∴∠MPN=90°,
∵∠BPE=90°,∠BCD=90°,
∴∠BPM+∠MPE=90°,
而∠MEP+∠EPN=90°,
∴∠BPM=∠EPN,
在△PBM和△PEN中
,
∴△PBM≌△PEN(AAS),
∴PB=PE.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