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
稻作农业的繁荣
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1.原始农业的起源
距今10000年左右;
长江中下游地区栽培的稻,北方地区种植的粟和黍。
黄河、长江及淮河流域;
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水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1)时间:
(4)意义:
(3)农作物:
(2)地点:
原始农业出现的过程
1)什么是农业?
2)原始种植业的出现
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的生产事业
原始农业出现的过程
3)原始畜牧业的出现
猎取野生动物
驯化野生动物
饲养家畜家禽
2.原始人类的定居生活
·随着农业的起源和初步发展,人类开始了定居生活,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 、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知识拓展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发明。远古先民在生活中发现泥土有可塑性,经过火烧后会变得坚硬。受此启发,他们把用泥捏成的容器放在火堆中烧烤,于是最早的陶器出现了。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片经科学测定,可早至约2万年前,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陶器。此外,我国北京、河北、河南、山东、湖南等地,都出土了距今1万年以上的陶器。陶器发明后,人类不仅可以用它烧煮食物,而且能储存食物和饮用水。这有利于人类定居,从事农业生产。因
此,陶器的制作和使用,对人类的生活有重要意义。
<< 相关史事>>
2.地理范围
3.代表遗址
1.稻作农业
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是我国史前稻作农业经济大发展的区域。
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经济被称为:稻作农业
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
河南中部的舞阳贾湖遗址。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的考古发现,为我们揭开了原始农耕居民生活的神秘面纱。遗址总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 ,包含了大量遗存、遗骸、遗迹,以及数以千计的各式器具。遗址上生活着的就是约7000年前的河姆渡居民。
河姆渡人的生活
时间
生活地区
气候条件
房屋建筑
生活设施
生产工具
农业作物
畜牧业
手工业
原始艺术
自然环境
生活方式
生产方式
精神生活
距今约7000年
长江流域 浙江余姚
干栏式建筑
木结构水井
水稻
陶器
猪、狗、水牛
温暖湿润、雨水充沛
玉器、骨哨、象牙艺术品等
磨制石器,骨耜最典型
干栏式建筑遗存
木结构水井
4.河姆渡遗址
思考:河姆渡人为什么要建这种房子?
史料证实
视频资料
5.舞阳贾湖遗址
今河南中部的淮河上游地区,有一处距今约9000一7500年的原始村落遗址——舞阳贾湖遗址。贾湖居民能够制作精致的石器、陶器和骨器。遗址中出土了炭化稻粒和家猪骨骼,证明当时农业和畜牧业已经有了初步发展。墓葬中出土的骨笛,可以发出七声音阶。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能够吹奏的笛子。墓葬中随葬的部分龟甲,上面刻画有符号。
相关史事
贾湖遗址出土的刻符龟甲和骨笛
历史解释
仰韶文化,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 ),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
距今7000-5000年
黄河中中游地区
半坡遗址、河南灵宝西坡遗址等
时间:
地点:
包含文化:
1. 仰韶文化简介
●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概况
(1)时间:
(2)地点:
(3)农作物:
(4)农具:
(5)家畜:
(6)手工业:
(7)住房:
距今约6000年
黄河流域(陕西 西安)
粟、黍
磨制石器、彩陶、弓箭
猪、狗
纺织、制衣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2. 半坡遗址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鱼纹陶盆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与地理因素有关:半坡遗址位于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较大。
房屋特点:遮风挡雨,又能防寒保暖。
半坡居民的房屋建筑
半坡遗址的居住区,有房屋、窖穴、壕沟,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窖场。
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多用木头作柱子,屋内有灶坑)
2. 半坡遗址
课堂
探究
半坡居民的生活用具
半坡居民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是彩陶
半坡居民已经会简单的纺织、制衣。
半坡居民有少量的乐器
半坡居民还有很多装饰品
考古发现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房屋建筑不同的原因?
河姆渡人干栏式建筑
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1.因为河姆渡人居住在长江流域,气候湿热,干栏式房屋可以防潮,还可以防蛇虫猛兽之害。
2.半坡人居住在黄河流域,风大、干旱寒冷,半地穴式房屋可以御寒保暖。
气候环境的影响
今天的黄土高原窑洞
今天的江南水乡吊脚楼
课堂
探究
3. 河南灵宝西坡遗址
②墓葬规模和随葬品看不出显著差别
③氏族成员之间地位平等,没有明显的阶级分化
①出现部落公共场所和公共墓地
观看视频,结合教材13页第一段内容,说说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包含的历史信息。
4.大汶口文化
山东章丘焦家遗址出土的大汶口文化随葬品——成套玉器和成套陶器
大汶口文化简介
距今5000年前后,山东大汶口文化农耕经济已经具有一定水平。这里的原始居民还从事原始手工业,会制作黑陶和白陶。大汶口原始居民有了私有财产。大汶口晚期的墓葬,有的有百余件随葬玉器等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有的却一无所有。这表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加快了迈向文明社会的步伐。
5.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分布于黄河下游山东地区,稍后于大汶口文化。
·制陶技术先进,能够制作更为精美的陶器“蛋壳陶”。
·制作这种陶杯需要使用稳定且能的高速旋转的快轮加工技术,表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山东日照东海峪遗址出土的龙山文化磨光黑陶杯
1、下列遗址中,对研究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化帮助最大的是( )
A.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2、分析“市井”“背井离乡” 等词语我们可以知道,古代我国居民的生活与水井密切相关。下列哪幅图片可以说明这一点( )
C
B
巩固练习
4、民以食为天。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技术。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水稻和小麦 B.水稻和粟 C.小麦和粟 D.水稻和蔬菜
A
B
3.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流域、长江和淮河等流域,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下列那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 )
①农作物的出现 ②家禽、家畜的饲养 ③城市的出现 ④磨制工具 ⑤聚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C
5、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着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原始农耕出现 B.火的使用 C.自然环境的变化 D.能建造房屋
巩固练习
课后活动
巩固练习
5.在河南东南部的淮河上游,有一处距今8000多年的舞阳贾湖遗址,那里出土了炭化稻粒和家猪骨骼。这证实贾湖居民( )
A.已经学会保存火种
B.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C.过着原始农耕生活
D.会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
6.考古发现是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和探究历史真相的重要依据。下列事件属于考古发现的是 ( )
A.北京人能够人工取火
B.半坡人制作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C.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
D.《史记》记载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