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句子专题特训营——病句辨析与修改(3)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参加了《朝花夕拾》的阅读分享活动,对我的启发教育很大。
B.“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美化和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与校园环境。
C.我学了浏览法和精读法之后,大大加快了阅读的速度和质量。
D.是否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是否具备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典籍里的中国》通过创新表达,用电视语言彰显了中国典籍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
B.每天读一点好书,不仅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还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C.随着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入轨,掀起了报道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热潮。
D.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行动,规定粉丝群体网络行为,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
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潮”节目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入大众视野。
②河南卫视的《唐宫夜宴》《龙门金刚》、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引导传统文化节目的新风潮。
③通过央视热播《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等节目,使更多人走进博物馆,对祖国辉煌历史文化充满自豪。
④“国潮”的发展与兴起,彰显了大国文化魅力,引发了各国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关注。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双腿瘫痪后,使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B.一个九年前的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
C.他添置了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起蜜蜂了。
D.孩子们的笑脸又在热闹的乡村聚会飘荡。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截止2023年年底,包括风电、太阳能、水电等在内的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已达47%左右,历史上首次超过煤电装机。
B.被称作“中国人的存在与时间”的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它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C.由AI创作的诗歌,不过是一种浅表的类型化文本,丰富生动的审美体验无法让读者实现,只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
D.在2023年10月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上,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相关视频,展示了一段未来在月球上建造基地的构想。
6.下列语段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即使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宁静的夜晚,也会保持一份纯真的情感。
B.当灵感迸发、文思泉涌时,美妙的文辞会源源不断地流泻到笔下,这都源于作者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的积累为基础。
C.长沙地铁4号线宛如一条巨龙串联起长沙城的西北和东南,让长沙地铁线网从“十”字形迈向“米”字形架构,形成“网络化运营”。
D.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天宫课堂”激发了全球观众特别是青少年探求科学规律、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B.近年来,中国的新药研发进展非常显著,目前已成为全球新药研发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C.开展入学检测,旨在以强化学习意识,培养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为目的。
D.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环保型制冷系统和环保型制冷剂的使用,体现和践行了绿色环保、传承自然。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消费者协会3月15日联合京东商城、淘宝网等17家电商企业启动消费绿色维权通道平台。
B.能否切实形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风尚,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养。
C.在这篇文章里,热情地歌颂了新风尚。
D.临近考试,为了让自己浮躁的心沉寂下来,我总喜欢在皎洁的月光下,仰望满天的繁星。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的任务终于基本完成了。
B.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C.一个班级班风的好坏,是搞好班级工作的关键。
D.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几个学校的老师在新生欢迎仪式上向学生代表献花。
B.开展书法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C.历史伟人之所以让后人铭记的原因,在于其思想和人格的不朽。
D.高速公路上的团雾,常常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
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设不仅聚集了当时的能工巧匠,其碑石石料的采集也颇为宏大。
B.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的信息,约75%左右是靠视觉获得的。
C.自古以来,人类生命的诞生、孕育和成长的过程总是充满无数的惊喜和意外。
D.2022年9月18日,各地以多种形式举行纪念活动,铭记悲壮历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1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使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有没有亲身实践,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C.热播电视剧《庆余年》受到广大观众追捧,原因是因为制作精良、演员演技在线。
D.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我们,正享受着互联网的便利,当然,也有必要思考随之而来的问题。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成分残缺,缺主语,可删掉“参加了”:B.句式杂糅,“美化和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与校园环境”应改为“美化了校园环境,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C.搭配不当,“加快”和“质量”搭配不当,可删掉“和质量”。
2.答案:A
解析:B不仅而且语序不当,C少主语,D规范行为。
3.答案:A
解析:解答此类题,可先通读所给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通过压缩句子,分析主要成分之间的搭配情况,来找出病因。B.有误,搭配不当,应把“引导”改成“引领”;C.有误,成分残缺,删去“使”;D.有误,语序不当,应该是“兴起”与“发展”。故选A。
4.答案:C
解析:A.有误,成分残缺,删去“后”或者“使”。B.有误,语序不当,改为“九年前的一个月夜”。C.没有语病。D.有误,搭配不当,改为“孩子们的笑声又在热闹的乡村飘荡”。故选:C。
5.答案:B
解析:A.有误,前后矛盾,可改为“已达47%”或“47%左右”。B.正确。C.有误,语序不当,应改为“无法让读者实现丰富生动的审美体验”。D.有误,搭配不当,可将“一段”改为“一个”。故选:B。
6.答案:A
解析:A.正确。B.有误,句式杂糅,可以改为:这都源于作者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的积累。C.有误,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新格局”。D.有误,两面对一面,应该在“成功”前加“能否”。故选:A。
7.答案:A
解析:A.正确;B.有误,成分残缺,可在“目前”之后添加“我国”;C.有误,句式杂糅,可删除“以……为目的”或将“旨在”改为“是”;D.有误,成分残缺,可在句末添加“的理念”;故选:A。
8.答案:D
解析:A.有误,语序不当,将“维权”与“绿色”五换位置;B.有误,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或在“全面提高”前面添加“能否”;C.有误,缺少主语,删去“在……里”,或在“热情”前添加“他”;D.正确。故选:D。
9.答案:D
解析:A.有误,语意重复,删去“终于”或“基本”;B.有误,否定失当,删去“切忌”或“不要”;C.有误,一面对两面,在“搞好”前面加“能否”;D.正确。故选:D。
10.答案:B
解析:A.有误,语序不当,将“几个”放到“学校的”后面;B.正确;C.有误,句式杂糅,删去“的原因”;D.有误,成分残缺,在句末加“安全”。故选:B。
11.答案:D
解析:A项,成分残缺,可在“采集”后面加上“场面”。B项,语义重复,可删去“约”或“左右”。C项,语序不当,应将“诞生”和“孕育”调换位置。
12.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