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02 14:4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课程标准 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分析 1. 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 本节课出自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主要讲述西晋灭亡后南方政权更替,和从经济层面讲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与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相呼应。 2. 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 课标要求知道东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本课前两个子目 “东晋的兴亡”和“南朝的政治”从介绍南方的政权更替及社会状况,第三个子目“江南地区的开发”介绍为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表现。了解这一时期的政权更替和社会变化,是理解此时期江南地区能得以开发的重要前提。 3. 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 从西晋时期八王之乱到西晋灭亡之后北方十六国政权混战局面,这种状况一方面造成了北方农业经济的萧条和衰落,另一方面使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南下,为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为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提供有利条件。东晋南朝时期的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较稳定,统治者大都注重发展农业,积极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改变了江南农业落后的局面状况这样,使南北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 学情分析 1.学生知识基础:七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近一个学期的历史,但由于本课是经济史方面的内容,所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比较模糊。 2.学生认知能力:本课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介绍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整体联系十分紧密,而七年级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能力较弱。 3.教师教学经验: 本课涉及的朝代较多,又是枯燥的经济史内容,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有些繁杂无趣,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也是教师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教学目标(以学科素养确定) 1. 通过建立时间轴的方式,知道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的六朝政权更替,培养时序观念。通过地图比较的方式,掌握南朝的统治区域和都城,培养空间观念。 2.通过学习东晋时期政治特点 理解“王与马,共天下”、南朝等的历史专业术语,落实历史解释。 3.通过前后知识联系,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的历史对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认识维护和平的重要作用,从而更易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唯物史观。 4.通过文物赏析、地图观察的方式,学生知道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培养史料实证的意识。 5.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南北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认识到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开发的结果;劳动人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彰显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东晋南朝时期政权的更替。 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 教学难点: 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资源与工具 课前指导学生围绕“预习导学单”,自主预习课本;通过书籍和网络等查阅相关资料。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视频资源。 方法与策略 问题——导学(讲授法、史料分析法、比较归纳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欣赏下图)“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是同学们之前语文课上学过的《咏雪》一文。这里的“谢太傅”正是东晋时期赫赫有名的谢安,像王、谢这样的世家大族对东晋南朝的局势产生深远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课堂,学习《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习目标: 1. 通过自主学习,说出东晋南朝时期政权更替的概况。 2. 通过研读史料,概括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3. 通过小组合作,列表归纳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 4. 通过以古鉴今,感悟江南地区开发对推动“家乡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第一幕:城头变幻大王旗——江南地区政权的更替 1. 阅读课本89--90页,并结合学习资源,讲讲下面典故的故事。 “王与马,共天下”“闻鸡起舞”“中流击楫”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出示《南朝形势图》 教师讲述: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3.出示《南朝政权一览表》 教师提问:观察下表,归纳南朝政权的共同特点。 第二幕:天时地利人和顺——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1.教师提问: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文91页,概括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提示:请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劳动力、国家政策等方面分析) 材料一:……自晋氏迁流,迄于太元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战乱)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 ——【南朝·梁】沈约:《宋书》卷五十四传论 材料二: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大致)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八十七《晋纪九》 材料三:南朝宋文帝大力劝(勉励、鼓励)课(督促)农桑,一再下令“诸州郡,‥‥‥各尽其方,不得但(只是)奉行公文而已”。     ——【南朝·梁】沈约:《宋书·文帝纪》 教师梳理: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的社会环境相对安定;东晋南朝政府先后实施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南下移民与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 2.以史为鉴:通过对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分析,探寻推动“家乡高质量发展”的因素。 教师概括:人才引进、社会安定、政策支持、因地制宜、群众力量等。 第三幕:稻花香里说丰年——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1.出示表格 列表归纳: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表现。(从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概括) [教师出示] 图片史料 ①农业: ②手工业: ③商业: 2.信息概括: 3.教师安排:通过本课的学习,请以“江南好”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本课小结: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频繁,中原人的南迁不仅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生产技术,也带来了先进的文化,江南地区的开发,使得南北方在经济上的差距日渐缩小,为后来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有利于推动南北经济交流,为大一统奠定基础。 互动感受,走进课堂。 明确学习目标,熟悉学习内容。 阅读课本,梳理学习资源信息,组织语言,积极发言。 观察图片,了解南朝概况。 分析表格信息,归纳特点如下: ①更替频繁; ②偏安东南; ③武将篡权。 合作探究,阅读史料,概括信息。 学生交流,优秀作业展示。 读图思考,梳理知识。 学生各抒己见。 阅读课本,自主提取,小组合作提炼。 自我挑战新题型。 通过跨学科切入,拉近学生与史实的距离,为本课学习做好铺垫。 目标确定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科素养和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阅读史料,提取信息,历史解释的能力。 培养识图能力。 培养学生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能力。 感悟历史,重在明智。 史料研读训练。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 熟悉中考试题,针对性训练巩固。 回顾主干知识,升华家国情怀。
学习评价
激励性语言评价:考查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方面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引导,激发与提升历史学习的积极性,规范与提高学生学习的行为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