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7张PPT)
文化交流与传播
历 史
选择性必修3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 2 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云冈石窟堪称中国佛教艺术巅峰之作,代表了5世纪世界美术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同时也吸收融合了印度及西方等地区的艺术风格。
由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中国”,一步一步走向世界文化中的“中国”。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接触与交换,或迎或拒,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邻居族群的文化,甚至“自己”和“别人”融合为一个新的“自己”。
导入新课
课程标准:
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第 2 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探究思考】仔细观察时间轴,概括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呈现出什么样的阶段性特点?
两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明
明末
19C40S
1915
1919
佛教传入中国
儒、佛、道三教融合
佛教完成本土化
儒学吸收佛教形成理学
西学东渐
国门洞开
向西方学习思潮
洋务运动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
广泛传播
佛教东传
西学东渐
时空史观
19C60、70S
时空坐标
【探究思考】该图示反映的是哪一文化传入中国的过程?判断理由?
佛教传入中国
输出地:天竺(古印度);
途径地:丝绸之路;
传入时间地点:东汉洛阳
重要标志:白马寺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东来,日渐本土化
⑴过程:
洛阳白马寺,中国的第一座官办寺院
材料1:佛教的传入大约在汉明帝时期(约在公元纪67年左右),佛教传入中国被称为浮屠教。相传,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身有日光,飞行殿前,欣然悦之。传问群臣,此为何神?有臣答曰,此神即“佛”。明帝即派遣大臣蔡愔、秦景出使身毒(今印度)寻佛取经。——《三国志·魏书·东夷》
①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
⑴过程: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东来,日渐本土化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同儒道融合。
山西大同恒山悬空寺——三教融合
材料2: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是现存唯一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庙。“三教殿” 殿内正中供奉的是如来佛祖,佛祖右手边(南侧)为老子,左手边(北侧)为孔子。
【纲要上】
佛教兴盛,吸收儒、道思想,渐趋本土化
南朝范缜反佛:形亡神灭,肉体与精神是统一的。北魏、北周、唐统治者几度灭佛,但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⑴过程: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东来,日渐本土化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同儒道融合。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人民受尽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长期的战乱又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这种情况造成了宗教流行的土壤。各族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和获得精神安慰,也有意识地提倡。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佛教致力于解决我国固有文化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人生归宿问题,从而有可能稀释、消除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
--马怀良《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
⑴过程: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东来,日渐本土化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同儒道融合。
【探究思考】佛教为何在此时期兴盛?
①战争频繁,社会动荡,
②满足人们精神慰藉的需求
③统治者支持,通过佛教控制人民,维护统治
④名士质疑儒学,崇尚玄学
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钱财;
②劳动力不事生产;
③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
魏晋南北朝时一些佛寺“侵夺细民,广占田宅”,招揽农民,建立起规模很大的庄园,政府对其免征徭役、兵役和赋税,影响国家财政收入。且佛教的出世态度有悖于儒家伦理纲常,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帝都曾下令灭佛,史称'三武灭佛'。但都阻止不了佛教的兴盛。
【探究思考】为何又反佛、灭佛?
“禅”是静坐的意思,即提倡安心静虚的修行方式。禅宗改造了传统佛教,废弃其违背儒家孝悌观念的戒律,强调“孝”是成佛的根本,也提倡为父母守丧三年等,使外来佛教更适合中国封建统治者的口味。
佛教儒学化
③隋唐时期:出现不同宗派,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佛教本土化。
⑴过程: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东来,日渐本土化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隋朝:三教合归儒【纲要上】
唐朝:武则天时形成不同宗派,禅宗修行简便,影响最大【纲要上】
所谓佛学中国化,最要的是在其冲淡了宗教精神,加深了人生情味。
——钱穆
◎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是唐代吴道子根据佛典《瑞应本起经》创作纸本墨笔画。
⑴过程: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东来,日渐本土化
④宋明时期: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佛教
人生命运
儒学
孔孟正宗(根本)
道教
贯通宇
宙自然
宋明理学
佛教的中国化是文化的移植,是一个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吸收磨合的连续的整合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华文化不但没有被佛教征服,反而彻底同化了外来宗教,这反映了中华文化极具包容性。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世界本原 “理”在万物 “理”在“心”中
方法论 “格物致知” “致良知”
道德观 存天理,灭人欲 知行合一
融合
【归纳总结】结合教材,梳理佛教传入中国的发展历程
自古印度传入中国
同佛、道相融合
出现不同宗派,禅宗成为主流
被儒学兼容形成宋明理学
禅宗 达摩 “禅”:静坐沉思。
主张佛在心内,无需苦练修行,只需净心醒悟。
”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永平十年(68年)于大月氏遇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二人,得佛像经卷,用白马载抵洛阳,明帝为其建白马寺
⑴过程: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东来,日渐本土化
开始传入
日趋兴盛,渐趋本土化
完成本土化
两汉之际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明
◎《三教图》
【探究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华文化接受佛教的原因?
8到10世纪,印度佛教开始衰微,13世纪回教入侵,印度佛教文化遭到毁灭。但中国恰在7、8世纪,佛教得到长足发展,大量佛教译著和论著输出到东北亚、东南亚。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佛教的幻想能力、迷人的方法都比传统的中国儒道学说高超得多……造成苦难的原因不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不是吃人的社会,而是“业”,提出超脱苦难的办法是忍耐、修行,以便达到“涅槃”境界。佛教这一套说明苦难和解决苦难的学说完全掩盖了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本质,起到了麻醉人民的鸦片作用……
——叶洵灶:《佛教在中国古代得以传播的原因》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融合性
佛教实现本土化
适应统治者的需要,有利于维护统治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佛教致力于解决我国固有文化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人生归宿问题,从而有可能稀释、消除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 ——马怀良《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
【问题探究】阅读教材和材料,梳理佛教的传入
对中国有何影响?
①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
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东来,日渐本土化
⑵ 影响
积极:
◎洛阳龙门石窟
◎敦煌莫高窟壁画
与佛教有关的成语
无事不登三宝殿
不看僧面看佛面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梦幻泡影
皆大欢喜
现身说法
半路出家
天女散花
味同嚼蜡
唐·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东来,日渐本土化
⑵ 影响:
①对文学、书法和绘画:体现了佛教的内容、理念,注重境界的表达。
积极:
柳公权《金刚经碑》
叹白发
唐·王维
宿昔朱颜成暮齿,
须臾白发变垂髫。
一生几许伤心事,
不向空门何处销。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东来,日渐本土化
⑵ 影响:
积极:
②对建筑艺术: 受佛教影响,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建筑。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
是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东来,日渐本土化
⑵ 影响
消极:
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8到10世纪,印度佛教开始衰微,13世纪回教入侵,印度佛教文化遭到毁灭。但中国恰在7、8世纪,佛教得到长足发展,大量佛教译著和论著输出到东北亚、东南亚。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生命力
1.(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绘画技术进步
C.政治权力干预 D.儒家思想影响
2、(2023·海南·统考高考真题)“楚弓楚得”的典故出自《说苑·至公》。欧洲学者在17世纪用拉丁文给《论语》作注时,认为中国人心胸宽广、有君子之德,援引了这一典故,但将其中的“弓”换成了西方骑士惯用的“盾”。这说明( )
A.文献转译曲解原著价值立场 B.文明交融推动世界文化繁荣
C.文化借鉴基于特定历史语境 D.文教推广带有个体主观经验
3、(2022·广东·高考真题)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4、 (2020·江苏·高考真题)孟子讲“觉”,佛教讲“悟”,程颢、程颐兄弟则将二者圆通。北宋僧人契嵩认为儒和佛“心则一”,佛教“亦有意于天下国家矣,何尝不存其君臣父子”。这反映出北宋( )
A.儒学统治地位动摇 B.儒学与佛教的融合
C.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D.阳明心学影响深远
明末清初
清末民初
(鸦片战争至
五四运动)
利玛窦
“西学东渐”第一人
抵抗派
洋务派
维新派
革命派
先进民主主义者
未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构成了根本性的挑战
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近代两个时期,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
转型时代
帝国时代
【探究思考】同样是文化传播,两者有何区别?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2、西学东渐:
(1)早期——明末清初:
背景: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2、西学东渐
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②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③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④传教士的推动。
明末清初,一批来华耶稣会会士由于精通中国文化而获得高官的赏识,其中最有名的是利玛窦,他们脱下僧袍,换上了儒服,通过与儒家学者们谈天、辩论,用三棱镜、自鸣钟和地理知识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汤若望精通天文,后来他在满清官廷担任过钦天监监正的职务。耶稣会会士们将大约7000种西文图书带到了北京。17世纪时会士与中国学者合译出了大约380种著作,这些书多为神学著作,但也有一些涉及天文、数学、地理、医药、气象、机械、解剖学、动物学、逻辑以及欧洲政治和教育制度等方面的论文和专著。 ——费正清《东亚:传统与变迁》
国际:
①皇帝的支持;
②有识之士的推广。
国内:
(1)早期——明末清初:
表现:
明末:
清初: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2、西学东渐
①明末,意大利人利玛窦带来天文、地理等新知识;
②徐光启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
③《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
④17世纪,清政府任命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招揽人才。
(1)早期——明末清初:
影响: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2、西学东渐
康熙对传教士们虽然一时“禁传其学”,却热衷于“节取其技能”。正是他对西洋科学的热情,既为南怀仁带来了无上的荣宠,也带来了西学东渐的热潮。在1671年前后,康熙着南怀仁进讲天文学和欧氏几何学。
——楼宇烈《中华文明史》
【探究思考】早期的西学东渐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①开阔了国人的眼界,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了生机;
②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③只在极少数知识分子中传播,未使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变革
背景:
表现:
A.学器物
地主阶级抵抗派
林则徐和魏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结果
(2)近代:西学进一步传入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2、西学东渐
①19世纪中叶,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学进一步传入。
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②西学的传播渠道大大增加。
①鸦片战争,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学习西方,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坚决实行禁烟,抵抗外国武装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商业。这是他一生活动和思想的主流。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很好贯彻并发挥了林则徐了解和学习西方的思想和做法,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表现:
A.学器物
地主阶级洋务派
(2)近代:西学进一步传入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2、西学东渐
②洋务运动时期:
创办新式学堂:1862年设京师同文馆;
派遣留学生:严复、詹天佑等;
翻译西方书籍:1868年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
◎洋务运动首批留学生
材料 从教育方针讲,它培养的不再是求取功名走读书做官之路的封建士子,而是适应时代要求,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军事知识的近代人才。如福州船政学堂先后培养出628名航船、造船、蒸汽机制造方面的管理、驾驶及工程技术人员,为发展中国造船业和创建近代海军做出重大贡献。
——孙春芝《略论洋务运动与中国教育近代化》
①19世纪末:康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展开;
(2)近代:西学进一步传入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2、西学东渐
表现:
B.学制度
资产阶级维新派
和平改良,君主立宪
经济方面: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
政治方面: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文化方面: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军事方面: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②20世纪初: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发展推动了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学说在中国传播,
成为辛亥革命的思想武器
(2)近代:西学进一步传入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2、西学东渐
表现:
B.学制度
资产阶级革命派
暴力革命,民主共和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传播内容变化:
近代西方的工程技术、科学理论以及社会改革等内容,展现在国人面前。
●政治运动开展:
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展开;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些学说在中国传播,成为辛亥革命的思想武器。
新文化运动
②俄国十月革命后,陈独秀、李大钊等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材料 马克思主义学说很符合中国国情,很能够指导中国革命找到一个正确的道路,它是经过种种选择比较之后,它不是一个人,是一批人,是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期中主要是思想先进的青年人,要救国救民,大家共同认定的。
——《思想解放史录》
(2)近代:西学进一步传入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2、西学东渐
①1915年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表现:
C.学思想
资产阶级激进派
无产阶级
【探究思考】梳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结合表格和所学分析其有何特点?
层次 时间 派别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实践活动
器物 19世纪40年代
19世纪60-90年代
制度 19世纪末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思想 20世纪初
1919年五四 运动后
地主阶级
抵抗派
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译西书籍,仿制西方战舰
地主阶级
洋务派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
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
维新派
康有为、梁启超
和平改良,
君主立宪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
革命派
孙中山、黄兴
暴力革命,
民主共和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
激进派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民主、科学
新文化运动
无产阶级
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2、西学东渐
特点:
(1)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的过程,即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复杂历程。
(2)学习西方与抵抗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联系,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主题:救亡图存)
(3)中国人民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4)从走他人的道路到走自己的道路。
材料一 在明末的西学东渐中,传教士利玛窦占据核心地位,此人适应中国文化的传教策略,使得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成为可能。同时留下了一系列科学著作,如《山海余地舆图》《几何原本》,在科学传播方面,西洋历法是利氏赖以在中国立足的重要工具,借助于传教士而得以传播的西学,可以说这是一次全方位的、和平平等的西学东渐。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前后开始,西学再度开始进入中国。这一次,政府官员开始出使、考察、翻译机构的设立促使大量西学书籍的出版,新式学堂聘用大量外籍教员,并且开始派遣留学生。另外,这一时期传入的西学,举凡近代西方的工程技术、科学理论、民主思想、政治制度……总之,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所有组成部分,统统展示在中国人面前,并且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心态文化的不同层次全面地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外壳与精神内核。
——冯天渝《中华文化史》
【合作探究】两次西学东渐的区别,分析第二次西学东渐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区别:
方式:渠道:内容:范围:
主动——被动
传教士——学堂、翻译机构、外籍教员、留学生
宗教、科学——制度、思想
限于统治阶层——社会各阶层
影响:
①冲击传统文化,推动思想解放和文化发展。
②近代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
③推动中国改革和革命运动兴起
④近代教育出现,培养大量近代人才。
⑤推动社会习俗变迁
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
第一次,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
第二次,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
第三次,明代中期以来的西学东渐,西方近代文明传入中国,推动中华文化逐渐开始转型。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全面交流。
百家争鸣,独尊儒术
第一次是本土内部文化的融合:
第二次是东方文化的局部融合:
第三次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明末至近代的西学东渐
——中国近代化的转型
中华文化在一次次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中实现转型,迈向新生。
明末清初 近代
背景
传播主体
接受群体
内容
影响
【探究思考】观察下表,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与晚清民初的有何差异?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①受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影响;
②传教士传教的需要;
①工业革命后列强为商品输出、资本输出,蓄意侵华;
②救亡图存的需要;
西方传教士如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
参与主体广泛,包括官员、知识分子、
民族资产阶级等;
少部分知识分子如徐光启
群体不断扩大,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
西方科技为主
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层层深入
文化上东西双向交流,开阔眼界但没有使中国产生根本性变革
促进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转型
5. (2022·全国甲卷·高考)“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 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
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 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
6. (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海国图志》问世不久即传入日本,当时著名学者佐久间象山感叹自己与魏源“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另一日本学者感慨道:“使海内尽得观之,庶乎其为我边防之一助矣!”这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 )
A.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 B.主张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的侵略
C.产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 D.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
7. (2021·广东·高考真题)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认为,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孙中山旨在
A.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B.宣传“均贫富”的政治理想
C.为联合苏俄提供政策依据 D.主张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
8. (2022·全国·高考真题)据某位学者回忆,“‘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中国古来已有的一概称为旧,古来未有或来自外国的一概称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这一转变反映出( )
A.东西方文化论争由此引发 B.传统儒学思想开始受到批判
C.全盘西化的思想得以消除 D.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1、东亚文化圈:
在古代是以中国为主,包括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地,其主要特征包括,汉字表达的种种文化模式,以儒学为主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中国佛教和至唐朝臻于完善的律令制度。
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是东亚文化圈的形成时期,
隋唐是东亚文化圈的兴盛期,
宋元明是东亚文化圈的发展期,
清朝是东亚文化圈的瓦解期。
两首诗都是外国人使用汉字创作的律诗。不仅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严格按照律诗格式要求,还在诗句中使用了历史典故
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中华文化和历史的熟悉和理解,也反映了中华文化对朝鲜和日本的深刻影响。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汉字:
1、对亚洲的影响——东亚文化圈
假名,“假”即借,“名”即字。意即只借用汉字的音和形,而不用它的意义,所以叫“假名”。汉字为“真名”。
喃字,又称字喃,是古越南民间的一种以汉字为素材,运用形声、会意、假借等造字方式来表达越南语的文字。
①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
②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朝鲜创造出谚文,日本创造出假名,越南创造出喃字。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探究思考】以下各国文字形成的原因?有何作用?
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2)儒学:
① 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
② 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朝鲜高丽和李朝时期的高等教育机构。自李朝开国至其末期被正式用于称国家最高教育机构。设专门讲授儒学的明伦堂和供奉孔子的文庙
1、对亚洲的影响——东亚文化圈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探究思考】以下各国文字形成的原因?有何作用?
日本学者认为,隋唐时期,日本从中国学习了几个文化要素,使得日本的历史完成了一个飞跃,这几个文化要素就是汉字、儒学、官制和大乘佛教。
——孟宪实《传统文化:中国文化软实力之源》
大约在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
(3)佛教
日本国长屋王崇敬佛法,造千袈裟,来施此国大德众僧,其袈裟缘上绣着四句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这四句偈语深深打动了鉴真法师,从而下定决心,六次东渡,到日本传戒,弘扬佛法,成就了一段中日友好的佳话。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
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1、对亚洲的影响——东亚文化圈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知识链接】传授佛法
东汉后期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教翻译成汉文【纲要上】
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到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纲要上】
唐朝的玄奘,于贞观年间天竺取经,在天竺那烂陀寺专研佛法【纲要上】
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到日本传授佛法【纲要上】
日本、新罗等派学问僧到长安求法【纲要上】
日本的空海就是很有名的一位高僧【纲要上】
社会制度:
教育体制:
(4)制度
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
新罗统一朝鲜后,更以唐制为立国规范……在学制上,新罗仿唐置国学,设儒学科和技术科。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1、对亚洲的影响——东亚文化圈
古代朝鲜、日本和越南的社会制度大多来自唐朝。
①朝鲜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中国。
②7世纪日本大化改新,推行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
越南的教育体制、科举制移植于中国。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探究思考】中国的制度如何影响到其他周边国家的?
大宝律令,是日本大宝元年(701年)编成的法典,日本第一部法典。
(5)社会生活
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节日、习俗等方面,也深受唐文化影响。
日本的铜钱仿唐开元通宝。日本平城京,也就是今天的奈良,设计仿唐长安城,还有日本的法隆寺建筑深受中国南北朝建筑风格的影响。
韩国首尔的景福宫,结构和样式是中国皇宫的翻版,景福宫的门均以汉字命名,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他乡少知己,莫厌访君频。
—9世纪朝鲜诗人崔致远
唐代仕女图
日本和服图
1、对亚洲的影响——东亚文化圈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①14世纪末,中国人进入琉球,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
②15世纪,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传播中华文化;
③郑和下西洋,扩大和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琉球王国是曾存在于琉球群岛的封建政权名,最初是指在琉球群岛建立的山南、中山、山北三个国家。1429年,三国统一为琉球王国。 琉球王国位于中国台湾岛和日本九州岛之间,蜿蜒1000公里,总面积3600平方公里。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著称,贸易发达,号称“万国津梁”。 1372年,琉球诸国成为中国明王朝的藩属国。1429年,统一后的琉球王国仍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宗藩关系。明亡后,琉球继续向清政府朝贡。1663年,琉球正式被清王朝册封,从此琉球使用清朝年号,向清朝纳贡,历代琉球王都向中国皇帝请求册封,从未间断。
(6)移民:
1、对亚洲的影响——东亚文化圈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归纳总结
类别 时间 影响
汉字
儒学
佛教
社会制度
前4-3世纪
3-5世纪
4世纪以后
7世纪
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
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推动当地经济文化交流发展
① 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
② 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
朝鲜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中国,日本大化改新以唐制为蓝本。
越南的教育体制移植于中国、科举制跟中国一模一样。
1、对亚洲的影响——东亚文化圈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归纳总结
类别 时间 影响
社会生活
7世纪
14世纪
15世纪
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节日、习俗等方面,深受唐文化影响。
中国人进入琉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
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传播中华文化。
郑和下西洋,扩大和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1、对亚洲的影响——东亚文化圈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⑴四大发明的传播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德]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
如何理解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推动了欧洲社会转型
【史料阅读】p12
2、对欧洲的影响——中学西传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⑴四大发明的传播
8世纪以后,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
13世纪火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到欧洲
14至15世纪
印刷术传至欧洲
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粉碎骑士阶层,推动封建社会瓦解。
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促进当时欧洲教育、政治及商业的发展。
2、对欧洲的影响——中学西传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欧洲
中国
四大发明 概况 外传途径
造纸术
火药
指南针
印刷术
【知识链接】四大发明的概括和传播
⑴四大发明的传播
2、对欧洲的影响——中学西传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纲要上】
8C以后,阿拉伯→欧洲
唐中期: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纲要上】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纲要上】
宋朝:火药被大量用于军事【纲要上】
13C,阿拉伯
→欧洲
宋朝:用人工磁化的方法造出的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纲要上】
12C末至13C初,阿拉伯→欧洲
唐朝: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书籍【纲要上】
868年唐朝《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纲要上】
宋朝:雕版印刷普及,活字印刷术发明(北宋毕昇发明,泥活字)【纲要上】
13、14C,波斯→欧洲
饮茶成为欧洲人日常生活中
不可缺少的内容
美国·流芳园(仿苏州园林式建筑)
2、对欧洲的影响——中学西传
(2)欧洲掀起中国热(16-18世纪)
时间:
内容及影响:
16-18世纪
①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地理学以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
②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得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以儒家思想文化为武器,抨击欧洲基督教的一神专制。心目中,奉行儒家的中国是开明的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佛教、道教、喇都可以自由传道,大家相安无事,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伏尔泰还看孔子和西方古代贤哲一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信条显然,这就是“博爱”的本义,因而也就和“自由”与“平等”的信条息息相通了。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
儒家思想迎合了伏尔泰反对欧洲君主专制、天主教神学、以及宣扬自由平等
的启蒙思想的需要。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儒家思想传播到世界
9.(2020年·全国Ⅰ卷)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表1《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
据此可知,当时
A.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 B.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
C.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 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
应用科学、各种技术 自然常识 基础科学 奇异和其他问题
42.5% 22.8% 17.5% 17.2%
10. 18世纪欧洲曾出现一阵“中国热”,许多人热衷中国文化,崇尚中国成为当时人们趋之若鹜的潮流和时尚。伏尔泰无疑是当时“亲华派”的代表,他提倡宽仁,推崇孔子的古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主要说明
A.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时世界流行思想 B.儒家思想是启蒙思想的来源
C.启蒙思想家们从中国文化中寻求资源 D.中西方文明之间相互的借鉴
11.(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海国图志》问世不久即传入日本,当时著名学者佐久间象山感叹自己与魏源“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另一日本学者感慨道:“使海内尽得观之,庶乎其为我边防之一助矣!”这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 )
A.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 B.主张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的侵略
C.产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 D.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
12.(2022·全国·高考真题)据某位学者回忆,“‘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中国古来已有的一概称为旧,古来未有或来自外国的一概称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这一转变反映出( )
A.东西方文化论争由此引发 B.传统儒学思想开始受到批判
C.全盘西化的思想得以消除 D.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思考点】 中华文化对人类的影响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丝绸之路”
长期的路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是中国对丝绸、茶叶、瓷器等在世界范围类流行。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西传,19世纪30年代,英国政府对文官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并于1853年制订了一整套行使至当代的制度。
日本“汉方医学”
受唐文化影响,日本发展中医药,如今,日本政府投资建立了一系列汉方医药研究机构,还大力普及汉方医学宣传工作。
【学习拓展】
中华文化作为世界主要文化之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数千年的连续发展,中华文化不仅在过去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当今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着自己的贡献。
结合所学,联系社会生活,举例说明中华文化在当今人类文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文化方面:
科技方面:
国际关系方面:
孔子学院
青蒿素、杂交水稻;
首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一带一路”倡议——共享共富,和谐发展之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等等。
学习拓展
家国情怀
【探究思考】:儒家文化对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1)时代背景:
(2)原因:
(3)影响:
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启蒙运动兴起。
①欧洲社会动荡,人们渴望和平发展;
②欧洲人民饱受神权和王权压迫,期盼身心解放;
③中国儒家文化优秀成分(无神论和理性主义;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科举制)
①中国传统文化为西方哲学的进步提供了新的生长点;
②为欧洲启蒙运动提供了反对宗教神权和封建王权的有力武器。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古代
近代
文字、儒学、佛教、制度、文学、风俗
对亚洲
对欧洲
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
16—18世纪中华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佛教文化的传入
西学的传入
开眼看世界
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思想
三民主义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课堂小结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