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光和影1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光和影1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3-07 20:37:51

文档简介

光和影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从本课到第四课将指导学生认识光的传播特点。认识光的传播特点从观察影子开始,因为影子的许多特点,比如说影子总在背光的一面,显示了光的传播是直线的。
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影子的产生和特点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他们知道影子的产生需要光和物体,影子随着光的改变而改变,等等,但是他们的这些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有必要通过教师的指导,实际地去观察发现光和影子的规律。
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是:从生活现象出发,引出相关概念,然后通过活动探究规律,最后用规律解释现象,同时深化对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本课的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光源;第二部分是影子。学生经历的主要活动有:通过影子游戏,进入新课的学习,总结影子产生的条件。认识什么是光源。探究光的照射下影子的变化规律。认识投影,发现物体的形状和影子之间的关系。再次用影子游戏,验证光和影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能自己发光的物体。
(3)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2..过程与方法:
(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点:
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
通过探究发现影子的特点: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与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教学准备:
1.教师演示:有窗帘的教室,课件、动物形状硬纸卡一张。
2.分组实验:手电筒、4开的白卡纸、长方体的小木块、铅笔、尺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本单元学习
1.引导语:对于光,我们都很熟悉,那么对于光,我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
(预计回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可以有反光。 )
2.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这个单元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光世界,探索光的秘密。
二、手影游戏,总结影子产生的条件,理解光源
1.首先我们利用投影发出的光来做做手影。老师能做一个老鹰,你能做什么呢?
请几位学生上台做手影展示,教师适时鼓励。
2.介绍皮影艺术。皮影艺术是现代电影的始祖,PPT2。
皮影也是利用光影原理制作而成的。
3.我们来研究以下,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出示PPT3
师:光源发出的光线被遮挡物体挡住,在背光的那面形成了相对黑暗的区间,在屏上表现出来就是一个黑影。
影子形成需要什么条件?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出示PPT4
达成共识影子形成需要:光源 遮挡物体 屏
4.究竟什么叫光源呢?谈谈你是怎么么理解的?
课件PPT5出示光源的定义:能自己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单击出示图片 以下物体都可以称为光源吗?
5.那月亮是不是光源呢?
生:不是,月亮是依靠太阳反射而发出光的
再来交流一下,还有哪些光源?
三、探究影子的变化规律
1.我们来回忆一下,阳光照射我们,一天中我们的影子有没有什么变化?
生:有时在前面,有时在后面,有时在左边,有时在右边。
2.我们发现原来影子是会变化的,影子在屏上的变化只是表面现象,它变化的根源要到哪里去寻找?生:光源 与 物体
3.“影子的方向和长短变化”探究。
出示手电筒、长方体木块、用纸板做的屏,让学生分别说出这些物体充当什么?
生:手电筒——光源 长方体纸板——屏 木块——遮挡物体
(1)出示PPT6,请学生讨论推测:光源从不同的角度照射,包括上边照射物体和下边照射,物体影子分别会在哪?影子的长度会怎样变化?
(2)各小组自己动手试一试。学生领取材料实验。
(3)材料员整理好材料,交流汇报。
用课件PPT7逐一单击配合教师讲解模拟演示实验结果。
(4)我们可以得出规律: 影子总产生在背光面。而且,照射角度越倾斜影子越长。
过渡:我们探究到了影子方向变化、长短变化原因。那么同一物体形成的影子的大小为什么也会变化呢?
4.“影子的大小”探究。
(1)出示PPT8:引导学生分别指出光源、物体、屏,观察这三种情况, 改变的是什么?什么是始终保持不变的?你觉得哪种情况影子最大?
这个实验改变的条件是——光源和物体的距离,保持不变的条件是——光源和屏的距离。
(2)学生实验:PPT9小贴士。
①两个同学相互配合,注意保持光源与屏的距离始终不变。
②第三位同学缓慢移动调整物体离光源的距离。
③注意观察影子的大小变化,第四位同学完成作业本中的作图2。
(3)发出停止指令,整理好材料,交流(1-2组)发现。
生:离光源近的影子大,离光源中等距离的影子也中等大小,离光源远的影子小。
(4)老师也做过这个实验,把影子大小改变的原因作了图解说明。一起来看PPT10---PPT11
轻松一下,一起来观看一段“影子舞蹈”。大家边看边想想影子的形状为什么那么多变?
5.“影子的形状”探究
(1)出示PPT12:如图,用手电筒照射木块的上面和侧面,在下面与左侧屏上形成的影子形状一样吗?
(2)学生实验,分别画出不同面的投影。
(3)出示学生的实验记录PPT13。
(4)交流:我们发现了什么?影子的形状相不相同?
现在,你能解释为什么手能变换出那么多不同的影子吗?
单击发现3: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5)介绍投影。PPT14
我们把光源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影子称为投影,投影广泛的运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四、回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些什么?
生:什么是光源,影子的特点等。
2.如果要你来给这堂课命名,你准备起什么课题呢?
希望学生能说出:光和影。
3.看来大家学得不错,再用实践来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吧,老师手上有一张蝶形卡片,你能用所学本领投影出几只大小不一的蝴蝶来吗?
五、课后作业
完成配套作业相关作业。PPT15机动
板书设计:
光和影
?照射角度方向, 影子方向、长度变化
离光源的远近 影子大小变化
接受光照的侧面形状 影子形状变化.

教学反思:
1.如何安排教学。依照教科书的顺序先以影子游戏导入,通过引导使学生找出影子产生的必须条件,而后辨析究竟什么是光源,再一起探究影子的变化规律,最后再来玩一玩影子游戏,用一张纸卡投影出大小不同的蝴蝶,运用本课所学来解决游戏中产生的问题。学以致用。实验是检验真理的最好标准,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最好方式。虽然,教材编写者也提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想,如果没有足够说服自己的理由,按照教材的编排结构来完成教学,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2.如何过渡。辨析什么是光源以后,如何过渡到让学生来探究影子的变化规律,脑子里一闪而过——唤起学生生活经验,转移关注点,让学生联系一天中自己影子的变化,直截了当地提出影子会发生变化(因为这是日常生活中学生很容易注意到的事实),从而过渡到对影子变化的探究。其实,两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做到简洁、自然不仅能提高课堂的流畅性,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小窍门。
3.如何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标指出:科学课应以探究活动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实验只是探究活动中的一种形式,所以我觉得不单单要重视学生的实验过程,关注他们如何实验,引导他们从实验中发现得出结论同样重要,只有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基础上,去观察推敲思考从而生成结论,这样才能使学生加深对结论的理解、记忆。特别第3个实验中“影子的形状与遮挡物体收光面的轮廓有关”,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影子在变化,进一步提醒影子形状变化是因为哪一个变化引起的,引导学生关注受光面,联系受光面与影子形状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更多的是不成功的例子,备课的时候只是简单地考虑了学生可能给予的回答,等到实际教学才发现学生很多的回答都出乎我意料。“是什么原因导致影子大小变化呢?”当我引导学生边看影子成因图边思考时,学生的回答是“遮挡物体离屏幕越远影子越大”,应该说孩子的表达是清楚的,但是与我的习惯表述不一样,或者说与我预先设定在ppt上的说法不一致,我就接过学生的话把我的说法给搬了出来。从学生坐下时的表情还有后面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来看,我感觉到他没有从这一次发言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反思一下,我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那么苛刻,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其实,发现学生已经表达了要点,可以多一些包容,也能给学生增加信心,或者请同学补充,促使他们越来越善于发现、交流,而处理不好反而会挫伤学生的发言积极性,甚至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干扰。
课件16张PPT。光和影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发祥于中国陕西。
元代左右(大约800年多前),皮影戏曾传到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稍后,又传至东南亚。
清代乾隆年间(大约300多年前),皮影戏传入法国巴黎、马赛和英国伦敦。这种源于中国的艺术形式,迷恋了许许多多国外戏迷,人们亲切地称它为 "中国影灯"。 影子是怎样形成的? 光源遮挡物屏影子形成影子的条件:{光源遮光物屏光源:自己发光的物体光源从不同的角度照射,物体影子分别会在哪一侧?影子的长度会怎样变化? 1123452345发现1: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会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123实验小贴士1.两个同学相互配合,注意保持光源与屏的距离始终不变。
2.第三位同学缓慢移动调整物体离光源的距离。
3.注意观察影子的大小变化,第四位同学完成作业本中的作图2。 影子的长短遮挡物离光源近遮挡物离光源稍远遮挡物离光源更远我的发现2: 遮挡物体离光源越近,影子越大,离光源越远,影子越小。影子的宽度也不同发现3: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你知道吗?
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1.下列物体是光源的是( )。A、太阳 B、月亮 C、镜子
2.物体影子的方向与( )有关。
A、同一光源从不同的方位照射 B、同一光源同一方位的不同距离照射
3.用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射长方形小木块,木块在墙上的影子( )。
A、相同 B、不同 C、都不是
4.用手电筒从上面和侧面照射一只陶瓷盆,所产生的影子( )。
A、形状相同 B、形状不同 C、方向相同
5.用手电筒照射距离墙面不同远近、长短相同的物体,所产生的影子( )。
A、长短相同 B、长短不同 C、方向不同 A光和影ABBB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