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张PPT)
文化交流与传播
历 史
选择性必修3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第 7 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美洲的原住居民
印第安人是美洲原住民,是美洲的主人。然而,在今天的美国, 印第安人大多聚居在一些偏僻的保留区内。这一切与什么事件有直接关联,今天的印第安人的状况有所改变吗?
导入新课
课程标准:
了解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引发的人口、物种和商品等的全球性流动,理解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早期殖民扩张 19世纪的殖民扩张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殖民扩张
背景
主要 国家
扩张 地区
扩张 方式
结果
①新航路开辟
②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西、葡、荷、英、法等
英、俄、法、美等
英、法、美、德、俄、日等帝国主义国家
公开殖民抢掠、欺诈贸易、种族灭绝、三角贸易、垄断商路
炮舰政策,强签不平等条约;
商品倾销、掠夺原料
资本输出为主,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世界
①推动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及资本主义发展
②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灾难
①推动工业资本主义发展
②客观上促进亚非拉国家走上近代化道路
①世界瓜分殆尽,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②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大多在非洲、美洲沿海地区
全球扩张,深入内地
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三个阶段
知识回顾
印第安人是除对因纽特人(又称爱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原住民的统称,并非单指某一个民族或种族。他们的土著人群主要有玛雅人,是美洲唯一留下文字记录的民族,生活在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北部;阿兹特克人,是墨西哥人数最多的一支印第安人;印加人是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克丘亚族的一支,其为黄色人种。
【探究思考】世界上主要有哪些人种?三大人种分别是什么?他们分布在哪里?他们为什么这样分布?你知道吗?
概念解读
【知识回顾】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初步建立全球联系:世界主要大洋和大陆建立直接联系,打破文明区之间的孤立状态,
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1)人口的全球迁移。
(2)物种的全球交换。(“哥伦布大交换”)
(3)疾病的全球传播。
(4)商品的全球流动:传统的印度洋贸易与新兴的大西洋、太平洋贸易。
2、改变世界格局:推动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初步形成。
(1)西欧的早期殖民扩张。
(2)非洲、美洲、亚洲(对中国的影响)的变化。
(3)欧洲的变化:推动欧洲的社会转型(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①商业革命 ②价格革命
3、拓宽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
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
1、经济上:
2、对外关系上:
3、文化上:
使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传到了亚洲。欧洲人在中国购买商品,也推动了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葡萄牙、荷兰等国殖民者开始侵略中国,葡萄牙侵占中国澳门,荷兰侵略中国台湾,中国开始了反抗西方殖民侵略的斗争。清朝建立后,一度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后。
出现了“西学东渐”现象。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中国传播基督教,并把西方的天文、数学、绘画、音乐等方面的著作介绍到中国。中国开明士大夫积极引进西学,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引入了西方的《泰西水法》,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引入了西洋红夷火炮铸造法等,为中国科技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族群,在民族学中指地理上靠近,语言上相近,血统同源,文化同源的一些民族的集合体,也称族团。比如中华民族可分为华夏族群(汉族族群)、维吾尔族群、藏族族群、蒙古族群、回族族群等。
1、变化的时间: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后
一定稳定的共同体
族群
民族
——适用范围是各国之间(政治性)
——适用范围是一定区域内(文化性)
2、变化的原因
(1)欧洲国家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
西班牙殖民者血冼墨西哥城
屠杀、奴役和传染病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
王加丰在《世界文化史导论》中写道:“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更悲惨的是,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绝。
开始买进非洲的黑人,作为奴隶在美洲种植园劳动
罪恶的“三角贸易”
由此开始
人数锐减
种植园劳动力不足
新航路的开辟
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屠杀、奴役印第安人
使非洲损失了大约一亿人口!
(2)殖民者从非洲贩卖黑奴到美洲
原因:
影响:
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对非洲:改变了非洲的人口结构,严重影响了非洲的社会发展;
对美洲:为殖民者的种植园和矿山提供了劳动力。
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材料 宗教改革后,新教势弱,被天主教打击迫害,一些新教徒们被迫来到了北美洲,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
14到16世纪,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持续开展圈地运动,争夺农民的土地,农民成了一无所有的自由人,欧洲农民,生活苦不堪言,遭到虐待,只好逃到新大陆生存;
1521年,西班牙士兵侵占了墨西哥城和秘鲁,获得了最少700万英镑的财富。西班牙的财富神话,进一步刺激了商人、冒险家、投机者,乃至掌权者们的野心。
人口跨地域转移的形式:
①自发移民:如英国许多清教徒为躲避宗教迫害逃避到北美进行开拓。
②被迫移民:西欧国家疯狂开展殖民活动,贩卖黑奴到美洲。
地域:
①由欧洲迁往北美;②由非洲迁往美洲;③由亚洲迁往美洲。
2、变化的原因
(3)很多欧洲人因各种原因来到美洲
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五月花(May Flower)"号是英国3桅盖轮船,1620年,该船载欧洲102名躲避政治迫害的人由英国的普利茅斯出发,前往今天的马萨诸塞。
3、变化的表现
★☆☆族群变化的原因:
①欧洲国家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
②殖民者从非洲贩卖黑奴到美洲
③很多欧洲人因各种原因来到美洲
1、印第安人数量锐减
2、非洲黑人数量激增
3、欧洲白人的数量增加
4、新的族群——混血人种
⑴印第安人数量锐减:屠杀、奴役、天花等传染病;
⑵非洲黑人奴隶数量激增:黑奴贸易;
⑶美洲白人数量增加:受宗教迫害、圈地运动、追求财富;
⑷混血人种占主导。
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教材P39 墨西哥城三文化广场
阿兹特克文化遗址
西班牙殖民者修建的教堂
现代化的建筑
广场上的碑文在记述西班牙征服墨西哥的历史时作了这样的评述:“这不是任何人的胜利或失败,而是一个混血民族痛苦的诞生。这就是今天的墨西哥。”
4、美洲族群变化的影响
①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出现了新的族群;
材料: 巴西很少有欧洲女性,葡萄牙男性非常乐意尽享齐人之福,娶一个美洲女人,同时再娶一个女奴……事实上,在殖民时期的巴西,跨民族、跨种族的婚姻是很常见的,由此代代相传下来,比墨西哥的梅斯蒂索人的混血情况要彻底得多、复杂得多。
——[美]杰里 本特利、赫伯特 齐格勒著《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②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各个族群各具特色的文化,使美洲文化更加多元化。
③形成了新的美洲文化:欧洲文化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
④打断了美洲文化的发展进程,土著文化受到破坏。
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拉丁美洲人种构成
【探究思考】结合教材和史料分析美洲族群变化有什么影响?
【学思之窗】 想一想:欧洲侵略者的殖民活动对美洲文化有什么影响?
材料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征服带来了伊比利亚的文化概念,他们认为比土著文化优越。同样,他们也认为非洲宗教和文化比自己的低劣……印第安社会生存下来,并且在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互动的同时,维持着相对的自治性。同样,奴隶们在学习应付他们的主人和适应新环境的同时,保持了非洲的宗教传统、信仰、习惯和语言。
——【美】斯基德莫尔、史密斯、格林著《现代拉丁美洲》
欧洲征服者:
印第安社会:
非洲奴隶们:
发展了欧洲文化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
带来了自认为先进的伊比利亚文化概念。
一定程度上维持着相对的自治性,
独立发展的印第安文化被中断。
保持了非洲的宗教传统、信仰、习惯和语言
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美国:76.7%白人,12.3%黑人,1.5%印第安人。
秘鲁:36%印欧混血,19%白人,46%印第安人。
玻利维亚,34%印欧混血,15%白人,54%印第安人。
牙买加:77%黑人,3%白人,15%黑白混血。
海地: 95%黑人,1%白人,4%黑白混血。
(2)西印度群岛:
(1)北美:
(3)南美洲:
原因
北美主要为英国的殖民地,
经济发达,大量欧洲人移民北美。
中美洲气候炎热经济落后。
南美洲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
殖民者没有禁止不同族群之间的通婚。
原因
原因
5、美洲国家人口结构的现状
白人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美国建立了印第安人保留地。
【概念解析】
保留地(印第安人保留地)是美国人对印第安人驱逐的最后地区。保留地是美国政府从印第安人部落原来拥有的土地中划出来供部落全体成员继续居住的那一部分土地,其边界确定,范围有限,印第安人不得随意离开,非印第安人也不允许擅自进入。保留地制度不仅使印第安人失去了原来的家园和故土,而且剥夺了他们的自由、独立和权利。
美国新墨西哥州一个保留区内的印第安人
黑人占人口多数。
混血人种成为最大族群。
(4)秘鲁等少数国家印第安人较多,但很少过半
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材料1:夺取印第安人生命的最直接杀手并非欧洲人的枪炮,而是天花、霍乱、腮腺炎、麻疹、淋病和黄热病,这些早已被欧洲人适应的疾病对印第安人极具杀伤力。天花成了欧洲人征服美洲的同盟军。一方面是印第安人人口的崩溃,一方面是西班牙殖民者“铲除一种文化,如同路人随手折下路边一朵向日葵”,印第安人的文献被殖民者当作“魔鬼的作品”付之一炬。
——摘编自易富贤《大国空巢》
★☆☆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探究思考】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中征服美洲的方式?分析对美洲和欧洲的影响?
方式:
影响:
对美洲:
对欧洲:
武力、疾病。
使美洲的人口锐减,破坏了印第安人的文明,实行殖民统治,
使美洲失去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促进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2016·全国Ⅱ卷高考·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2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分)
时间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
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 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趋势:
①数量不断增加;
②范围不断扩大;
③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④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
对接高考
1. (2022·福建卷)16世纪,西班牙征服墨西哥后极力推广天主教,排斥当地宗教信仰,遭到当地人的强烈反对。17世纪中期后,以天主教圣母形象为原型、糅合墨西哥本土文化元素的瓜达卢佩圣母像却逐渐流行开来,成为墨西哥的象征之一。据此推知,西班牙的殖民( )
A.改变了区域人口结构 B.摧毁了美洲本土文化
C.影响了欧洲宗教改革 D.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2. (2019·全国·高考真题)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
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
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
3. (2024·湖南邵阳·统考一模)美国50个州名中有半数以上是以印第安语命名的,其中阿肯色、犹他等9个州名来自印第安部落名,其他州名源于英语、法语、荷兰语、西班牙语等。如今美国地名中有28处麦迪逊、23处华盛顿、14个巴黎、11个波士顿。美国地名来历( )
A.凸显了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 B.承载着美国文明发展变化史
C.反映出北美文化以欧洲为主导 D.印证了美国文明的底蕴深厚
4. “有迹象令人担忧地表明印第安人表面上热情地接受了新的信仰,但仍然秘密地崇拜他们的老偶像。在那些地方,传教士企图灌输与久已确立的行为典范相冲突的基督教道德方面的教义,也碰到顽强的反抗。”由此可知, 当时在拉丁美洲( )
A.不同文化相互交融 B.文化差异逐步消失
C.本土文化已被取代 D.文化侵略遭遇抵制
材料1 大洋洲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考古发现,3万年前,澳大利亚就有人类居住。英国人到来前,处于原始社会,社会发展程度低。澳大利亚是典型的移民国家,被社会学家喻为“民族的拼盘”。澳大利亚最早的原住民如今不及总人口的1%。2006年人口普查中,白人占92%,多数澳大利亚人的祖先是19、20世纪的英国移民。
二、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
材料2 因为澳大利亚、新西兰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大洋洲曾经有14个国家是英国殖民地:新西兰,瓦努阿图,图瓦卢,所罗门群岛,萨摩亚,瑙鲁,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圣克里斯多福与尼维斯,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巴巴多斯,基里巴斯。
英国国旗
为什么大洋洲这些国家国旗含有英国国旗因素?
英国的殖民活动对大洋洲的人口结构产生哪些影响?
知识扩展
材料: 澳大利亚原为澳大利亚土著居住地。17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殖民者先后抵此。1770年4月,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发现”了澳大利亚,宣布这一“无主”大陆为英国所有。经过长期考虑和选择,1786年,英国内务大臣悉尼勋爵宣布,将把罪犯流放到澳大利亚。1788年1月26日,首批英国罪犯被流放到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新南威尔士。这一天后来被称为“澳大利亚日”。1901年组成澳大利亚联邦,成为英国的自治领地。1931年成为英联邦内的独立国家。
18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者将澳大利亚作为流放战犯的场所
1、英国的殖民活动
二、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
①流放罪犯:
②建立牧场:
③开采金矿:
18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者将澳大利亚作为流放战犯的场所
1、英国的殖民活动
二、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
19世纪,英国殖民者掠夺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场;
金矿的开发让澳大利亚吸引大批淘金者
19世纪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对原材料需求的增加,英国殖民者开始在澳大利亚掠夺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场。
1851年,在澳大利亚发现金矿,采矿业迅速发展。
1851年英国在澳大利亚发现金矿,采矿业迅速发展起来。
①流放罪犯:
②建立牧场:
③开采金矿:
(1)原住民数量减少:
2、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
二、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
随着殖民扩张的加剧,原住民遭到驱赶和屠杀,人口数量锐减。
人口结构发生了替代性变化
材料 为了保证族群不灭绝,剩下的塔斯马尼亚土著与殖民者谈判,最后他们离开故土,去了弗林德斯岛。这其中,有一个叫特鲁加尼尼的塔斯马尼亚女子一直在中间协调,特鲁加尼尼就是最后一个塔斯马尼亚纯土著,当包括特鲁加尼尼夫妻在内的约200个土著民一起被转移到弗林德斯岛后,土著民们就开始因为生病或者与捕鲸人产生矛盾而接连死去。特鲁加尼尼的丈夫也死了,她只好嫁给另一个土著民威廉。1871年,威廉去世了,他死后被解剖展览,目睹这一切的特鲁加尼尼痛苦万分,5年后她也去世了,临终前,她请求不要让那样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但她却被葬在了关押女犯人的地方,并且死后2年还被挖出来,放到博物馆里展览了72年。人们并不知道她临死前怀着怎样的心情,只能看到贴在她身上的标签写着:最后一个塔斯马尼亚纯种土著。
特魯加尼尼 ( --1876)
(1)原住民数量减少:
2、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
二、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
随着殖民扩张的加剧,原住民遭到驱赶和屠杀,人口数量锐减。
【探究思考】英国的殖民活动对大洋洲人口结构产生哪些影响?
原住民人数在英国殖民活动中因屠杀、疾病等因素大为减少,而来自英国的各种移民人数则持续增加,导致大洋洲人口结构由原来的以原住民为主改变为以英国移民为主。
人口结构发生了替代性变化
澳大利亚:英国人到来之前原住民人口达75万,1901年只剩下9万人;
新西兰:18世纪原住民有25万人,19世纪中叶只剩下5万多人
西方文明随移民进入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对这一地区的文明构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表现为西方文明的全面移植,以及移植物在大洋洲的本土化,进而形成具有大洋洲属性与特征的新文明。
(2)白人成为主要居民:
19世纪中叶,白人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欧洲文化成为当地文化的主流。
【合作探究】英国殖民澳大利亚的特点
材料:18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者来到澳大利亚。最初,英国将澳大利亚作为流放罪犯的场所。19世纪,英国殖民者在澳大利亚掠夺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场。1851年,人们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采矿业迅速发展起来。1788年英国库克船长在悉尼登陆时,居住在澳洲的土著有30万人,500个左右的部落,人们从事狩猎和采集,通过以群体的家族集团形式居住在一起。到了19世纪中叶,澳洲土著只剩下5万多人,白人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欧洲文化成为当地文化的主流。
——摘编自《澳洲土著民族的历史与现状》
①持续时间长; ②规模不断扩大; ③种族灭绝;
④经济掠夺; ⑤移植本国生产方式; ⑥文化殖民。
二、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
5.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指出:在19世纪20年代有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大约260万人,1900至1910年间移民人数则高达900万;其中1846年到1932年间,超过5 000万的欧洲人移民到了美国、加拿大、南美洲、澳大利亚及南非。欧洲对外移民的不断增加( )
A.严重制约了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 B.根源于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说明世界的经济中心发生了转移 D.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6.每逢国际重大比赛有新西兰队参加时,人们都会欣赏到新西兰运动员“毛利战舞”的仪式表演。“毛利战舞”原本是新西兰土著毛利人战斗前鼓舞士气的仪式,经过与几代移民带来的西方文化的融合,经过改造发展形成了具有现代新西兰风格的舞蹈。这反映出
A.西方文明具有先天的优等性 B.本土文化在和外来文化交融中发展
C.新文明的形成会伴随新移民 D.外来移民的文化全部会带有侵略性
7.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
C.美洲原住民纷纷逃离海外 D.欧洲人移民到美洲分布越来越广
8.新全球史)中写道:“欧洲的航海探险、远洋贸易网络以及哥伦布交换,使得世界各地区相互依存。大量移民和人类群体迁徙改变了美洲的社会文化途径。粮食作物、牲畜品种与人类移民的漂洋过海,极大地影响了全世界的各个社会。”材料说明新航路开辟
A.为了粮食、 牲畜与人口的交换 B.促使全球--体化体系正式形成
C.促使各地保留原来的文明习俗 D.推动世界各地经济文化的交融
华工
华工也被称为 “猪仔”,泛指于晚晴时,前赴海外工作的华人劳工以至苦力,通常是来自穷乡僻壤的破产平民、无业贫民或渔民。他们前往的海外地包括:东南亚、美国、加拿大及澳洲,甚至是更遥远的拉丁美洲地区,葡萄牙、英国、美国等国殖民者往往强迫由于这些出国的劳工签署契约,以未来若干年的工资支付运输费用,获取巨额利润,这些劳工称为契约华工。
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华工出国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动移居):在鸦片战争前﹐主要是自愿结伙出洋谋生﹐大多分布在东南亚﹐人数较少﹔
第二阶段(被动移居): 从鸦片战争到清末﹐几乎全是被西方殖民主义者拐掠﹑贩卖的契约华工﹐分布在世界各地。19世纪去东南亚的华工﹐累计至少在七百万人以上﹐人数估计十倍于前一阶段。
【探究思考】结合视频分析明清时期,中国人“下南洋”的原因及特点?
①国内政治动荡,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②地少人多,人地矛盾突出;
③殖民者到来加速了东南亚开发
①主要是自愿结伙出洋谋生;②大多分布在东南亚、人数较少。
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1)原因:
(2)特点:
历史纵横 “下南洋”
明清到民国时期,中国东南沿海特别是广东、福建一带的民众为了谋生,漂洋过海,前往东南亚各地,甚至远到印度洋一带。这一现象被称为“下南洋”。中国人在当地,有的经商,有的从事农业或手工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传播了中华文化。
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1、近代华工出国的原因
①19世纪初,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需要新的廉价劳动力。
①黑人奴隶不断起义,打击了黑人奴隶制度;
②在启蒙思想影响下,废奴运动兴起;
③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商品输出成为主要手段;黑奴贸易无利可图
④英美等国陆续颁布禁止奴隶贸易的法令。
【探究思考】英、美等国废除奴隶贸易的原因
材料1: 黑奴贸易的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成三个时期: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为第一时期;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为第二时期,由于美洲种植园的发展,黑奴贸易在这一时期走向高潮;1807—1808年英、美两国通过禁止奴隶贸易的法案以后,黑奴贸易进入第三时期。这时奴隶贸易在法律上已被禁止,但黑奴走私贸易却兴盛起来。直至1890年7月布鲁塞尔会议作出废除非洲奴隶贸易的决议,黑奴贸易才算正式终止。
⑴国际:
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材料2: 从雍正二年到光绪十三年 ( 1724—1887) 的 163 年间,广东人口从 400 多万猛增到 2970 多万,增幅达近 6 倍之剧。庞大的人口压力在日益剧烈的土地兼并之下,不断地游离出过剩的贫困人口,西方工业品的涌入又打击了珠江三角洲的手工业……
——姚远《清末民初广东、江苏海外移民比较研究》
“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国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处承工,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
——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
1、近代华工出国的原因
④殖民者的诱骗、绑架。
⑵国内:
②迫于生计:国内人地矛盾突出;
西方经济侵略,小农经济逐渐解体,大批农业和手工业者破产;
③19世纪中叶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招募华工
(1860年《北京条约》华工贸易合法化)
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太平洋铁路是华工用汗水和鲜血浇灌的奇迹
19世纪后期,大量华工参与修筑美国太平洋铁路,这条贯穿美国东西部的铁路被认为是该国建国初期最为重要的工程之一。大约1.5万华人参与了工程建设,因为工作条件艰险,大约有4000多华工在施工中丧生。
2、华工的开发贡献
⑴开发美洲
①美国:华工是加利福尼亚金矿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工地等繁重劳动场所的主要劳动力。
②拉丁美洲:加勒比群岛、秘鲁以及古巴等地,也有成千上万的华工。
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太平洋铁路的每根枕木下都有一具华工的尸体
2、华工的开发贡献
⑴开发美洲
“150年前,他们拿着简陋的工具,在崇山峻岭和绝壁深谷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以血肉之躯铺就了通往美国西部的战略大通道,创造了当时的工程奇迹,带动了美国西部大开发,成为旅美侨胞奋斗、进取、奉献精神的一座丰碑。”
——习近平讲述美国太平洋铁路和华工的故事
①美国:华工是加利福尼亚金矿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工地等繁重劳动场所的主要劳动力。
②拉丁美洲:加勒比群岛、秘鲁以及古巴等地,也有成千上万的华工。
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我们建造了铁路,铁路成就了美国。”
9.(2022·吉林·模拟预测)学者生键红在《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中的华工》一书中指出,19世纪60年代,华工承担了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4/5的工程,工种除了体力工程外,还有重要的技术工作,如爆破、铁匠、驾车、中医等,华工的死亡人数至少有1200人。这可以用来说明
A.资本主义制度的残酷无情 B.美国种族制度诞生和影响
C.北美最早铁路与华工血泪 D.海外华裔族群的发展历程
10.1868年,美国政府与清政府签订《蒲安臣条约》,规定“在美国的中国人与在中国的美国人在旅行和居住方面享有同样的利益、豁免权和申述权”。该条款表明美国政府意图( )
A.践行人人平等的启蒙理念 B.吸引廉价华人劳动力赴美
C.保护在华美国传教士利益 D.推动美国社会的文化认同
①19世纪中叶,大量华工来到澳大利亚开采金矿;
②在大洋洲的一些岛屿上,华工在种植园和矿山辛勤劳动。
澳洲墨尔本,1840年清朝时期,中国人就到这里开采金矿了
“新金山”淘金的华工
2、华工的开发贡献
⑵开发大洋洲
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材料1: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总裁利兰·斯坦福亦写道:“没有华工,这条重要的国家交通干线的西段,就不能在国会法案所要求的时限以内完工。……事实上,他们是筑路工头梦寐以求的理想工人。” ---陈翰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七辑,第296页
华人在悉尼和墨尔本从事种菜业
①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建设和发展。
材料2 唐人街是老华侨的温床、新华侨的聚会所,也是美国人眼里的小中国。也许我们应该把唐人街的英文原名直译过来,干脆称它为“中国城”,可能更恰当一定。
——李欧梵《美国的“中国城”》
②传播了中华文化,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3、影响
材料3 明清到民国时期,中国东南沿海特别是广东、福建一带的民众为了谋生,漂洋过海前往东南亚各地,甚至远到印度洋一带。这一现象被称为“下南洋”。中国人在当地有的经商,有的从事农业或手工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传播了中华文化。
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材料 早期华人移居海外,成为当地的少数族群,由于文化背景差异等多种原因,留在国外的华人面对新环境需要同舟共济,都愿意居住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唐人街”。
唐人街也被称为华埠或中国城,是华人在其他国家城市地区聚居的地区。唐人街是华侨历史的一种见证,唐人街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①各地都形成了“唐人街”,保留和传播中华文化
4、影响
②促进了美洲和大洋洲经济、文化的发展
纽约唐人街
悉尼唐人街
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探究思考】结合材料和所学多角度分析华工对世界发展和本国进步所做出的的重大贡献?
①近代华侨投资办厂,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1: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期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②一些华人华侨曾积极支持辛亥革命和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事业;
材料2:“此次推翻帝制,各埠华侨既捐巨资以为军费,而回国效命决死,以为党军模范者复踵相接” “华侨是革命之母”
——孙中山《1916年致海外革命同志书》
【探究思考】结合材料和所学多角度分析华工对世界发展和本国进步所做出的的重大贡献?
材料3: 宋庆龄在抗日期间曾指出:“海外各地的华侨,在其居留地政府统治下,久已深切体会到被压迫民族之待遇与痛苦,所以,更加能够了解祖国之兴衰存亡,关系与华侨之福利更大,俱有国家观念,勇于抗战救。
材料4:一战期间,中国派遣至英法的华工约有14万人之多。华工一到欧洲,就立即被划拨到各处,他们不仅在重工企业、港口码头等地从事最艰苦、最繁重的劳动,而且还身处战争前线,负责挖战壕、就伤病、送给养甚至直接参战,有近2万人死于战火或疾病。
——摘编自王平贞等《一战百年:华工赴欧启示录》
③一战期间中国派出劳工加入协约国,为战争胜利做出了贡献。
④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有利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历史纵横 拉丁美洲的日本移民
19世纪末,拉丁美洲很多国家鼓励外国移民进入。日本地少人多,很多人想移民拉丁美洲改变命运。当时,日本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在地球另一端的秘鲁,遍地都是黄金。许多日本人移民墨西哥、秘鲁、阿根廷等国家。其中,秘鲁的日本移民人数较多。他们在秘鲁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后裔有的甚至成为总统。
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11.1502年第一批黑奴被运送到美洲,黑奴贸易随即开始,盛行了三个多世纪。通过黑奴贸易,殖民者获得了高额的利润,到19世纪中后期基本停止。黑奴贸易停止的主要原因是( )
A.天赋人权理念深入人心 B.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
C.种族歧视问题得到解决 D.非洲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12.“移民”一词最早出现在1787年,当时专指欧洲移民到美洲的人,在此之前,这些人被称为殖民者,后来移民变成一种持久的全球性的历史现象,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
A.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B.重商主义的推行
C.全球工业发展不平衡 D.国际组织的推动
13.法国将军福煦曾经称赞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劳工:“第一流的工人,可以培训成一流的军人,在现代战争下堪称楷模。”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工人的作战英勇 B.法国缺乏作战的兵力
C.中国劳工技术水平高 D.华工对协约国贡献大
14.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指出:在19世纪20年代有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达到了大约260万人,1900至1910年间移民人数则高达900万;其中1846年到1932年间,超过5 000万的欧洲移民到了美国、加拿大、南美洲、澳大利亚及南非。欧洲对外移民的不断增加( )
A.严重制约了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 B.根源在于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说明世界的经济中心发生了转移 D.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苦力贸易
黑奴贸易
不同 阶段 萌芽: 兴起: 猖獗期: 萌芽:
开始走向衰落:
废除:
形式
规模
影响
中国苦力贸易与黑奴贸易
16世纪初;
16世纪初;
18世纪末19世纪初;
18世纪末19世纪初;
19世纪三四十年代
19世纪三四十年代
签订契约,具有合法性
走私、掠夺,非法血腥
损失1000万劳动力
损失2.1亿人口
并未造成中国劳动力不足,没 有给中国人口造成太大影响
给非洲造成灾难性影响
小组讨论
苦力贸易
黑奴贸易
相同
中国苦力贸易与黑奴贸易
①都是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掠夺;
②都被拐骗,被强迫出 洋 ;
③都在贩运中和目的地遭受苦难;
④都用汗水推动了当地资本主义发展;
⑤都给无数家庭造成不幸;
⑥殖民者都获取高额利润;
⑦历史悠久,持续时间长。
小组讨论
近代人口跨地域转移的特点
分类 特点
原因
迁入地
迁移方式
规模
影响
新航路开辟后,受欧洲殖民扩张的影响,
世界各地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①从宗主国向殖地民地和附庸地迁移
②从较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及新开发地区移民
③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美洲和大洋洲)
①欧洲移民大部分是主动的
②非洲和亚洲的移民多是被迫
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
①引起迁入地人口结构的变化,形成新的族群;
②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融,带来新的文化认同;
③促进了迁入地的发展,推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
探究思考
近代殖民扩张带来人口迁徙的主方向及特点
时间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 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拓展深化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和特点。
主要方向:
特点:
①工业革命之前,人口迁移主要从欧洲和非洲迁移至美洲,以黑奴贸易为主。
二战前:①从宗主国向殖民地和附属国迁移;
②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迁移;
③从旧大路向新大陆迁移。
二战后:①人口迁移的规模更大,时间更长。
②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转变为主
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被强迫的移民基本停止。
②工业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期间,人口迁移主要从欧洲和亚洲迁移至美洲,以欧洲人数居多。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口迁移主要从亚非拉地区迁移欧北美,人数逐年增长。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的人口结构的改变
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美洲族群变化的原因
美洲族群变化的表现
美洲国家人口结构的构成
英国在大洋洲的殖民活动
英国在大洋洲的殖民活动表现
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原因
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主要形式
华工在美国的开发
华工在大洋洲的开发
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
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影响
本课小结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