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张PPT)
文化交流与传播
历 史
选择性必修3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第 8 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曼谷
纽约
日本
唐人街,是华人在其他国家城市聚居的地区。唐人街的形成,是因为华人移居海外,成为当地的少数族群,在面对新环境需要同舟共济,便群居在一个地带,故此多数唐人街是华侨历史的一种见证。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的一个缩影
导入新课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
第8课 现代社会 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移民:是人口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活动的总称。移民不一定伴有国籍转变,包括短期人口迁徙和国籍转变等。
现代社会移民
主动移民
被迫移民
——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经济移民)
——难民(政治移民)
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文化交融、认同
新加坡
美国
概念解析
阶段 人口迁移的特征 文化交融的表现
古代游牧民族迁移
近代殖民扩张
现代社会移民
以游牧民族迁徙为主,迁移后与
当地居民融合形成新的人种和民族
形成古代早期的
区域文化
伴随着殖民活动,主要从亚、非、欧迁入美洲、大洋洲
欧洲文化为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文化
主要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
?
回忆本单元前两课
温故知新
【概念解析】:经济全球化
指全球范围内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资金、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而形成的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
概念:
生产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 资本全球化 科技全球化
内容:
◎以市值(价值)论,苹果无疑是全球最大的企业,市值长期稳定在2万亿美元以上,换算为人民币后超过17万亿,相当于上海4年的GDP,甚至可以入围全球十大经济体之列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
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生产的国际化加强
材料1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入20世纪以后,经济全球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生产的国际化大大加强,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
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1、背景:
①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国际分工深化,生产国际化大大加强,
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
【探究思考】根据材料,分析“劳动力大规模全球流动开始于二战后”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2:1945年至20世纪70年代早期,在此阶段,欧洲的经济迅速发展,国际资本大规模地流向欧洲,生产的扩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而二战夺走欧洲大量的青壮劳力,人口的低出生率又不能及时弥补劳动力缺口。这样,欧洲便成为大规模移民运动的目的地之一。对此,欧洲各国政府基本上是欢迎的,并主动到世界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劳工。
——摘编自薛永生《战后欧洲移民与移民政策研究》
②战后经济迅速发展,发达国家劳动力短缺;
◎中国商飞C919客机的供应商
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1、背景:
【探究思考】根据材料,分析“劳动力大规模全球流动开始于二战后”的原因有哪些?
③跨国公司的推动;
④现代交通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新航路开辟后
工业革命后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二战后
20世纪70年代以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进入21世纪
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知识回顾】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殖民扩张开始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跨国公司迅猛发展。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
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
西欧
大洋洲
北美
拉丁美洲
东南亚
北非
南欧
中东
日本
东欧
二战后
20世纪50-70年代
20世纪70-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观察上图并结合教材,了解二战后劳动力全球流动的概况。
指出有哪些重要的劳动力输出国和输入国。
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来源及 变化 阶段 原因 劳动力来源 流动目的地
二战后 20世纪50-70年代
20世纪70、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
非洲、亚洲
东欧国家
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
中东产油国、日本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
西欧、北美
2、流动方向:
①美国经济高速发展;
②西欧谋求共同体,经济实力增强;
③大洋洲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较快
①中东产油工业发展迅速;
②日本以及及亚洲新兴国家发展迅速
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东欧国家经济发展困难;
②西欧、北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探究思考】二战以来劳动力全球流动的原因、具体方向、原因、归纳其趋势?
趋
势
趋势一:
由从宗主国(发达国家)向殖民地(发展中国家)迁移到
由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向发达国家(或地区)流动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来推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拉丁美洲、非洲、亚洲等不发达地区的人口开始逐渐涌入这些迅速发展的经济体中,出现了战后的移民浪潮。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时间内,大多数移民的人口素质较低,因为他们主要参与的是一些制造业的体力劳动。
原因:
①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传统行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减少
②企业对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③20世纪70年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阶段 移民类型 流动表现
20世纪50-70年代
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
制造业、公共服务业
贸易、金融、信息技术等行业
①由“劳动力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
②由向“第一二产业”流动为主转向“第三产业”流动为主;
③移民出现高端化、知识化的新趋势:在跨国公司中表现得最明显
趋势二、三:
特朗普欲将这个准则改为:
57%的人依靠技能即技术移民;
33%的人依靠家庭成员即亲属移民;
10%的人是人道主义者或寻求庇护者。
美国现有的移民准则是:
12%的人是以技能为基础获取合法身份;
66%的人依靠家庭成员获得身份;
22%的人是人道主义者或寻求庇护者。
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3、劳动力市场结构:
【探究思考】梳理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过程,归纳其原因、趋势
劳工迁移(体力劳动)
“知识精英”迁移
(智力劳动)
美国“绿卡”和中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申请条件的“高要求”体现了怎样的劳动力流动趋势?
等级 申请条件
EB-1 具有特殊才能,并享有国家级或国际级声誉的杰出人才、教授、研究人员、跨国公司高管等
EB-2 有非凡能力的高学位人士,申请人需有硕士学位或学士学位兼有5年专业相关工作经验
EB-3 专业人士、工人获得美国雇主长期的就业许可,获得劳工卡
EB-4 特殊职业移民(宗教、外交等),需雇主提交申请
EB-5 向美国商业投资50-100万美元
美国“绿卡”申请条件
美国硅谷”
“硅谷”聚集了100万以上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科技人才。他们的母语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各异,共同推动“硅谷”成为创新高地。
美国“绿卡”和中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申请条件的“高要求”体现了怎样的劳动力流动趋势?
第十一条 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第十二条 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取得国际公认杰出成就。
第十三条 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引进的。(重点发展行业急需紧缺人才;高校教授、研究员;高级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五条 依法在中国境内工作,且纳税记录和信用记录良好的。(国际知名高校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在中国境内工作满三年等)
第十六条 按照外商投资法律的规定,企业投资连续三年投资情况稳定,纳税记录和信用记录良好的。(在中国境内投资折合人民币一千万以上;等)——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中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申请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2004年起给在国内的符合申请资格的外国人士签发永久居留权证明,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俗称中国绿卡
2015年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重新成为中国公民
混血少女谷爱凌
加入中国籍
劳动密集型到
知识密集型
全世界的国际移民(外籍人口)由1965年的7500万增长到1990年的1.2亿,期间年增长率达1.9%。国际迁移人口事实上是在不断上升的由1965-1975年的1.2%上升到1975—1985年的2.2%和1985—1990年的2.6%。不过到1990年,国际迁移人口也仅占世界总人口的2.3%。
然而他们的分布在地区间很不平衡。1990年发达地区国际迁移人口占其总人口的4.5%,发展中地区为1.6%。这一比例在大洋洲为18%,西亚为11%,北美为8.6% ,欧洲传统的市场经济国家占6%以上。
国际迁移对人口增长有着重大影响。1990-1995年发达地区的人口增长中,有45%来自国际净迁入 ,而国际迁移使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率下降了3个百分点。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新西兰为净迁入地区 ,而非洲、亚洲、拉美为净迁出地区。北美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人口增长的1/3来自国际迁移。国际迁移对于欧洲来说尤其重要,欧洲人口增长的88%来自国际迁移。
——《世纪之交的全球人口问题》邬沧萍、陈卫
【探究思考】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以来(二战后)从劳动力移动看人口迁移有何特点?
③人口结构:发达国家人口上升,发展中国家人口下降。
④劳动力结构:体力劳动向知识精英转变。
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3、劳动力全球流动特点:
①规模:人口迁移数量不断增多,占世界总人口数量低。
②方向:分布不均衡,主要是向发达国家和地区迁徙。
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5、劳动力市场结构变迁影响:
①加速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利于文化交流和传播。
(1)世界:(2)迁入地:
(3)迁出地:
①缓解就业压力,解决贫困问题;
②对原籍国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流失,进而影响其经济发展。
②弥补劳动力的不足,促进经济的发展;
材料:硅谷最成功的就是技术移民的政策,硅谷大概将近37%实际上是外籍人士,非美国国籍,但是这里面外籍人士,中国人大概占三分之一,印度人大概占三分之一。
——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杨跃承
美国三家科技巨头员工的种族分布
在社会就业层面上,大量移民对当地劳动力市场也形成了冲击。尽管移民人口的失业率远高于当地人,但许多欧洲人和某些政党依然认为,大量移民的存在明显挤压了本国公民的就业空间。在国家安全层面上,大量移民的存在对国家安全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缺乏有效的一体化社会融合政策,来自北非的移民及其后代,在社会教育、就业、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备遭歧视,因而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摘编自刘晓平《战后欧洲移民政策与地中海南北移民问题初探》
③对迁入国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对国家安全构成挑战。
材料一 二战以来,欧洲所接纳的移民人数不断增加,这些移民逐渐成为欧洲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1945年至20世纪70年代早期,欧洲的经济迅速发展,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向欧洲,生产的扩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而二战夺走了欧洲大量的青壮劳力,人口的低出生率又不能及时弥补劳动力缺口。这样,欧洲成为大规模移民运动的目的地之一。对此,欧洲各国政府基本上是欢迎的,并主动到世界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劳工。
——自薛永生《战后欧洲移民与移民问题》
根据史料一,分析1945年至20世纪70年代早期欧洲移民人数增加的原因。
认识二战后劳动力的流动
①欧洲经济发展迅速;②劳动力短缺;
③国家政府主动吸引;④西欧福利制度的建立。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材料二:1973年以后,招募劳工(不管是外籍劳工还是殖民地劳工)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停止,但欧洲共同体内部的移民,事实上还在继续,技术劳工和高层次人才的移民不断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把欧共体作为一个单一的劳动力市场以及把欧盟内部的流动看作类似于民族经济内部的流动开始成为习惯。
——自薛永生《战后欧洲移民与移民问题》
根据史料二,概括1973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欧洲移民的特点。
认识二战后劳动力的流动
①高素质人才移民增加;
②欧共体内部人员流动性增强。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1. (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2001年,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创立国际移民对话机制,秉持“开放和自由原则”,“向所有移民利益相关者开放”,让他们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讨论,“分享特定移民问题领域的政策方针和有效做法”。该机制( )
A.有利于国际移民问题的协调合作 B.促进了移民社会文化认同
C.促使全球劳动力流动呈现新趋势 D.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2.(2021·山东省淄博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15)据有关资料,美国跨族婚姻从1970年的30万宗发展到2000年310万宗,在1990年人口普查时,有130万的美国白人因理不清他们的族裔血脉一直无法确切登记,干脆就填写“美利坚族裔”。这反映出美国( )
A.种族族群界限消失 B.种族差异导致社会关系混乱
C.人口结构发生改变 D.跨族婚姻促进民族国家认同
【学习延伸】各国的移民管理政策
二、难民的困境与救助
难民是现代社会移民中的一个独特群体,他们因为战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灾害、经济恶化等各种原因被迫离开原籍国,且不能或不愿返回原籍国,同时又没有得到收留国合法身份的移民。
【难民概念】
二、难民的困境与救助
难民
共同的身份:
◎从土耳其穿过爱琴海偷渡希腊
◎叙利亚3岁男童偷渡溺亡
二、难民的困境与救助
他们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偷渡”呢?
截至2017年底,全球共有6850万人因战争、暴力冲突与迫害被迫逃离家园。这一数字相当于泰国的总人口,比前一年增加近300万人,比10年前增加50%。以全球人口比例计算,每110人中就有1人被迫沦为难民。输出难民最多的国家是叙利亚,其境外流徙的难民高达630万人,其次是阿富汗、南苏丹、缅甸等。
——联合国难民署《2017年全球趋势报告》
因为战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灾害、经济恶化等各种原因被迫离开原籍国且不能或不愿返回原籍国的人。
⑴形成成原因:
1、难民的困境:
二、难民的困境与救助
战争或地区冲突(霸权主义侵略性战争、边界纠纷、内战和地区战争)
宗教或部落矛盾
自然灾害
经济恶化
①战争和地区冲突;
②宗教或部族矛盾;
③自然灾害;
④经济恶化等。
⑵难民来源:
1、难民的困境:
二、难民的困境与救助
①二战前主要是欧洲,如遭到纳粹德国迫害而流亡的犹太难民。
何凤山给犹太难民签发的签证
30年代希特勒迫害、驱赶犹太人。在二战之前和期间共屠杀了近600万犹太人
历史纵横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躲避纳粹德国的迫害,大批欧洲犹太难民辗来到上海。其中,许多人凭借的是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签发的“生命签证”。二战时上海接纳了至少25000名犹太难民。2007年,在当年犹太难民集中居住的虹口区,建立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纪念馆搜集了大量与犹太难民相关的文物,并建立了犹太难民数据库。馆中还有一面以“拯救”为主题的名单墙,上面刻有目前搜集到的13732个曾经居住在上海的犹太难民的名字。
何凤山,湖南益阳人,生于1901年,1932年在慕尼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35年出任外交官,1937年被派往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工作,1938-1940年担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
2001年1月,以色列政府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举行隆重仪式,授予何凤山“国际义人”荣誉称号。
2015年以色列总统表示:“中国人民在犹太民族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帮助了我们,以色列人民对此不会忘记。”
世界难民总数6850万
——整理自联合国难民署2018年6月19日报告
南苏丹
叙利亚、阿富汗
缅甸
截至2017年底,全球共有6850万人因战争、暴力冲突与迫害被迫逃离家园。这一数字相当于泰国的总人口,比前一年增加近300万人,比10年前增加50%。以全球人口比例计算,每110人中就有1人被迫沦为难民。输出难民最多的国家是叙利亚,其境外流徙的难民高达630万人,其次是阿富汗、南苏丹、缅甸等。
——联合国难民署《2017年全球趋势报告》英文版
20世纪后,世界难民问题日益突出
⑶难民来源:
1、难民的困境:
二、难民的困境与救助
②二战后难民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地区
在泰国的缅甸难民: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缅甸发生了几次反对独裁起义。都遭到镇压,每次镇压都伴随着一波难民潮。外逃的难民第一个也是最容易到达的目的地就是邻国泰国。据联合国统计,有15万缅甸难民在泰国被关在难民营里。而没有统计在内的难民估计有300万。
2010年底爆发阿拉伯之春后,特别是伊斯兰恐怖组织”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北部和叙利亚东北部肆虐以来, 来自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等国家的战争难民和经济移民,经地中海及巴尔干半岛进入欧盟国家,希腊是难民进入欧盟的第一站。 这些蜂拥而入的战争难民和经济移民在欧洲引发严重的社会和经济危机
中非共和国是一个与得克萨斯州差不多大小的国家,有150 万公民,几乎占总人口三分之一的人口流离失所,居无定所。多年来,贫困和动乱一直是该地区的问题,2020 年 12 月的选举引发了反叛派别与掌权者之间的内战,让混乱不堪的局势变得更加糟糕。
◎英国集装箱藏尸案(图/路透社)
2019年10月23日凌晨,英国埃塞克斯郡一个工业园一辆货车的冷冻货柜内惊现39具尸体。
2019年10月30日,越南警方锁定一蛇头,涉嫌帮疑似“死亡货车”案受害者偷渡。
2019年11月7日,越南确认英国“死亡货车”39名遇难者全为越南公民。
(1)背景:
(2)目的:
(3)措施:
2、难民的救助:
二、难民的困境与救助
难民在收留国一般没有基本的国民权利,处境艰难;
为了保护难民的基本权利。
1950年
1951年
1966年
2000年
成立联合国难民署,专门协调处理难民问题
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救助难民的行动准则
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扩大了1951年公约的适用范围
决定设立“世界难民日”(6月20日)
①1950年,成立“联合国难民署”,专门协调处理难民问题。
②1951年,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救助难民的行动准则。
③1966年,通过了《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扩大1951年公约的适用范围。
④2000年,决定6月20日为“世界难民日”。
目前国际上解决难民问题的途径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最理想的一种途径,是难民选择自愿回国,前提必须是国内环境变得良好和稳定,但遗憾的是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第二种是就地融合,也就是让难民在庇护国得到妥善安排。
第三种是将难民重新安置于第三国。
【探究思考】依据材料,概括难民救助方案,发生了哪些变化?
从个人、个别国家行为
→全球合作
个人救助→
成立专门机构
材料:
二、难民的困境与救助
2019年世界难民总数6850万
比前一年增近30万人,比10年前增加50%;以全球人口比例计算,每110人中就有1人被迫沦为难民。
110:1
叙利亚、
阿富汗
南苏丹
缅甸
当今难民问题的现状
国际社会在难民的人道主义救助上做了很大的努力,
但是没有改变难民逐年增加的趋势 ,任重道远。
(1)现状:
3、难民问题的现状和影响
二、难民的困境与救助
原因:①难民问题根源复杂,各种政治因素交织;
②各国难民政策有很大差异,“联合国难民署”是一个协调机构,
无法统一难民政策,
为什么难民问题不能得到根本解决?
【探究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目前难民所存在的问题,分析难民问题会产生的影响和解决难民问题的建议。
材料: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不久前接受德国《世界报》采访时表示,随着难民大量涌入欧洲,民粹主义上升,欧盟面临“消亡”的危险。舒尔茨表示,欧盟内部有多股力量企图将欧盟分裂,其后果将是惨重的,因为这将导致一个“民族主义的欧洲,筑起边境高墙的欧洲,使欧洲大陆倒退回过去”。
(1)存在问题:
(2)影响:
①逐年增加;②民粹主义抬头;③不利全球化
①难民给流入国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安全问题;
②影响到当事国之间的关系和有关地区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
③在世界局势中增添了动乱因素,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二、难民的困境与救助
3、难民问题的现状和影响
【探究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目前难民所存在的问题,分析难民问题会产生的影响和解决难民问题的建议。
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不久前接受德国《世界报》采访时表示,随着难民大量涌入欧洲,民粹主义上升,欧盟面临“消亡”的危险。舒尔茨表示,欧盟内部有多股力量企图将欧盟分裂,其后果将是惨重的,因为这将导致一个“民族主义的欧洲,筑起边境高墙的欧洲,使欧洲大陆倒退回过去”。
①减少战争
维护世界和平
③建立国际性援助
机构建立制度保障
④加强国际合作
⑤帮助难民重建家园回归本国
②有条件国家合
理接受安置难民
⑥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建议:
二、难民的困境与救助
3、难民问题的现状和影响
3.欧洲难民危机是欧债危机以来西方遭遇的又一次严重挑战,规模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罕见,西亚、北非成为难民来源的重灾区。应该说,在这场难民危机中,美国是罪魁祸首,欧洲则是助纣为虐。欧洲难民危机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主要是因为
①战争和地区冲突 ②宗教或部族矛盾 ③自然灾害、经济恶化 ④冷战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1933年后,来自德国有犹太血统的知识难民在美国面临“失语性”问题:“德语母语作为他们过去表达信息、理解、思想、情感以及与人沟通的手段已经丧失了功能。”作家乌尔茨迪尔为了生存,甚至在美国成了一名皮革艺术手工匠,利用学到的英语技能和特殊手艺,广泛接触美国各阶层。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德语深深的感情。这主要反映
A.难民在收留国没有基本的国民权利 B.美国的民族和文化多样性特征
C.人口迁徙下的文化交融与认同问题 D.法西斯主义实行恐怖独裁统治
学思之窗
据1790年美国第一次人口统计,当时来自欧洲的移民结构为:英格兰人占60.14%,苏格兰人占8.1%,爱尔兰人占9.5%,德意志人占8.6%,荷兰人占3.1%,法国人占2.3%,瑞典人占0.7%,西班牙人占0.8%。
1901-1920年,移民人口中,来自欧洲的占85%,来自亚洲的和来自拉丁美洲的均占4%。
1961-1970年,移民人口中,来自欧洲的占33%,来自亚洲的占13%,来自拉丁美洲的占39%。1981-1990年, 移民人口中,来自欧洲的占10%,来自亚洲的占38%,来自拉丁美洲的占47%。
——摘编自余志森主编《美国多元文化研究》
【探究思考】1、美国主要移民来源和移民结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生了哪些变化?
该变化说明了什么?
欧洲移民为主(多来自英国)
欧洲移民占大多数,亚、拉美开始占据一定比例
欧洲移民下降,拉美成为移民主要来源地
欧洲移民下降到10%,亚洲和拉美移民成为新移民的大多数
移民人口多源性 → 移民文化多元性
民族和文化多样性日益突显
三、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探究思考】1、有人说,美国是个民族“大熔炉”;也有人说,美国是个民族“大拼盘”你如何理解这两种观点?从文化认同的视角谈谈你的看法。
“大熔炉”指不同文化与种族的人移居到美国,共同生活,融合在一起,
创造了今天的美国文化;
“大拼盘”指不同文化和种族的人移居到美国,进行简单的组合,各具特色。
⑴移民社会:
移民社会的居民由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组成。
⑵移民文化:
1、背景:
三、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在不同文化的交汇、借鉴与认同中,形成各种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
加拿大多元文化节
澳大利亚多元文化节
亚洲文化嘉年华
全球化时代的现代世界出现了遍及各国移民社会。
不同文化
经济全球化
移民社会
交汇、借鉴、认同
发展
出现
促进
移民文化
促进
【探究思考】阅读教材分析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的背景、特点?
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典型)
劳动力移民
知识精英移民
各类难民
美国
新加坡
现代社会的移民
→
→
→
→
2、特点:
多元文化并存、互相交融、多元一体
三、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探究思考】阅读教材分析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的背景、特点?
3、代表国家:
①以欧洲文化为主流;
②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是美国社会的显著特征
⑴典型的移民国家——美国
背景:
特点:
世界各地移民不断来到北美,共同建设美利坚合众国。
三、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探究思考】阅读教材和史料分析美国与新加坡移民文化形成的背景、特点与影响?
美国人过春节
3、代表国家:
⑴典型的移民国家——美国
影响:
三、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探究思考】阅读教材和史料分析美国与新加坡移民文化形成的背景、特点与影响?
①尊重并维护移民的文化传统,给美国社会带来了创新的活力。
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46岁黑人男子乔治佛洛伊德被白人警员制服期间死亡。过程中,警员德雷克肖万当街单膝强压佛洛伊德颈部,佛洛伊德曾不断呼喊:“我不能呼吸了。”但警员对其呼救却毫无反应,直到受害人昏迷,最后送医不治。
②多元文化传统使美国社会始终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
“多元”非“一体”(种族歧视、族群冲突)
另一方面,多元文化传统也使美国社会始终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例如种族歧视、族群冲突等
【探究思考】美国的移民来源发生了哪些变化?
由欧洲移民居多,发展到以亚洲、拉丁美洲移民居多。
【探究思考】这些变化会给美国带来哪些影响?
动摇欧洲文化的主流地位
造成文化认同危机
①文化多样性显著
②欧洲文化为主流
③多元文化并存
移民社群中身份和文化认同的危机
【探究思考】如何看待美国的移民文化?
形式上:
内涵上:
美国的多元文化
唯物史观
三、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①19世纪以来,苏伊士运河通航缩短了东南亚与欧洲的航程;
②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发展使新加坡成为贸易大港和国际化都市;
③从英国殖民地成为独立国家。
背景:
人口构成:
①以中国南方各省的华裔移民为主;
②还有本地的马来族和印度裔移民;
◎新加坡人口构成统计图
3、代表国家:
⑵具有移民社会特征的城市国家——新加坡
三、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马六甲海峡是印度洋和太平洋航运沟通的最重要通道,也是东亚、大洋洲国家和南亚、西亚、非洲和欧洲地区航运的必经之地,被誉为海上航运的“生命线”
4、具有移民社会特征的城市国家——新加坡
(3)文化特征:
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佛牙寺龙华院(佛教)
马里安曼兴都庙(印度教)
詹美回教堂(伊斯兰教)
三、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探究思考】新加坡有何文化特征?
在新加坡牛车水(唐人街)三种宗教相处和谐,安然无虞。在整个新加坡,华裔、马来裔、印度裔和其他较小的族裔,既互相砥砺与坚守,又互相渗透和影响,最后互不干涉,互相体谅,求同存异,万邦协和。
知识拓展 据2019年统计数据,新加坡有多达2500个大大小小的宗教团体。各民族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同一条街上可以有清真寺和佛教庙宇,新加坡最著名的印度庙却位于华人聚集地牛车水。新加坡还有个组织叫做新加坡宗教联谊会,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每年的宗教联谊会晚宴,各种宗教的领袖都会出席、齐聚一堂,场面非常和谐。
还有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如新加坡的法定节日中就包括华人的春节、中秋节,印度教的屠妖节等。
4、具有移民社会特征的城市国家——新加坡
三、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文化多元表现:
①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
②各民族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
③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红色表示四海一家和人类平等,白色象征纯洁,新月象征国家的永恒和长存,五颗白色五角星象征民主、和平、进步、 正义及平等。
在国旗的基础上,盾徽左侧狮子代表“狮城”新加坡,右侧金虎表示马来西亚。国徽基部用马来语写着“前进吧,新加坡”
节日名称 节日日期
新年 1月1日
农历新年 1月25日、1月26日
耶稣受难日 4月10日
劳动节 5月1日
卫塞节 5月7日
开斋节 5月24日
国庆日 8月9日
哈芝节 7月31日
屠妖节 11月14日
圣诞节 12月25日
新加坡部分法定节日安排
卫塞节(VESAK DAY)是佛陀出生、成道觉悟、逝世的一天
开斋节已成为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少数民族共同的民族节日。
哈芝节也称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主要节日之一,亦称宰牲节。
屠妖节又称排灯节,万灯节、印度灯节,是印度教、锡克教和耆那教庆祝“以光明驱走黑暗,以善良战胜邪恶”的节日。
尊重文化差异;
“为避免改变我国社会的本质,我们只引进能够融入新加坡社会,又能做出贡献的人。”
——李显龙
“即使是50年后的今天,维护社区凝聚力仍是重要的任务。我们需继续维持目前的种族及宗教和谐,并且让新公民融入新加坡社会。”
——李显龙
“不论你是华人或印度人,马来人或欧亚裔人,只要你身在新加坡,你的前途就取决于新加坡的繁荣,而非中国、印度、马来西亚或印度尼西亚的繁荣。”
——李显龙
强调社会责任;
发挥基层作用;
重视公民身份认同;
【知识拓展】新加坡的移民文化为何实现了高度和谐?
历史解释
5.(2023·江苏·统考高考真题)下表列举了现代拉丁美洲部分国家名称的起源及含义。综合表中信息可知,现代拉丁美洲( )
A.民族意识不断觉醒
B.多种文化同时并存
C.农业经济较为发达
D.殖民色彩日益浓厚
6.二战后,拉丁裔移民在美国人口中占比较高,如迈阿密州的居民中四分之三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西班牙语;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曾说:“我非常希望我是美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不会说西班牙语的总统。”由此可知,大量移民涌入美国
A.导致美国调整官方语言 B.激化了美国的种族矛盾
C.迫使政府改革选举制度 D.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融
接纳还是排斥——多元文化之思
【探究思考】1、假如你是华人,身处异国他乡,思考怎样较好的融入多元社会,
避免和平的政治社会走向消失?
【探究思考】2、全球化时代应该如何对待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接受同一价值认同;尊重文化差异多元;
尊重多元、开放包容;吸收借鉴、互动交融;共创未来
材料一: 没有一种深刻的团结情感,一个社会将会解体成为争吵不休的派别。我们需要团结来让人们关怀彼此的命运,原以为他人做出牺牲。没有这种意愿,和平的政治社会的可能性就会消失。
——约瑟夫·拉兹所写的《公共领域伦理学》
材料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社会学家费孝通
身份转换,体悟文化多元
回归现实,深化文化认知
家国情怀
知识延伸
现代移民和多元文化
现代移民
多元文化
劳动力的大规模全球流动
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变化
难民困境
难民救助
移民社会与移民文化
代表国家:美国、新加坡
难民
劳动力
经济
政治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
本课小结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