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8.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1-01 11:1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
考试范围:1-3单元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1.( )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
A.2袋 B.1只C.1个 D.10枚
2.要使320×□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表示一位数,方框里应填( )。
A.0 B.5 C.无法确定
3.下面式子中,积大约是2400的算式是( )。
A.6×479 B.394×8 C.4×598 D.499×5
4.用3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一个正方形周长的( )倍。
A.3 B.9 C.4 D.2
5.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84厘米,它的边长是( )厘米。
A.336 B.21 C.84
二、填空题
6.一个池塘长20米,宽15米,周长是( )米,现在长和宽都增加5米,周长增加( )米。
7.36×6的结果在( )和( )之间,接近( )。
8.有一张长16分米,宽10分米的长方形铁皮,要在这张铁皮上截取一块最大的正方形铁片,这个正方形铁片的周长是( )分米。剩下的小长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9.照下图的样子,可以从一张长12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纸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纸的边长是 厘米,剩下长方形纸的周长是 厘米。
10.一包盐重500克,一包味精重200克,4包盐一共重( )千克;4包盐比5包味精重( )克。
1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
(1)一袋大米重20( );
(2)一个苹果大约重280( );
(3)若一枚1元硬币重6克,那么500枚1元硬币重( )千克。
12.要使“□□6×9”的积是三位数,百位上是( ),十位上是( )。
13.用8根6厘米的小棒可摆成一个正方形,如果摆成长方形,周长是( )厘米。
14.不计算,在括号里填上“>”“<”或“=”。
13×5( )31×5 402×6( )240×6 35×3×3( )35×9
15.一盒大米连盒重16千克,包装盒上印着“净重15千克”,包装盒重( )千克。
三、计算题
16.列竖式计算。
708×3= 607×5= 309×4=
502×3= 109×7= 406×6=
17.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四、判断题
18.一个两位数乘8,积一定是三位数. ( )
19.一个长方形相邻两条边的和是15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0厘米。( )
20.一块电话手表388元,买5块这样的电话手表2000元足够了。( )
21.四条边都相等的图形一定是正方形。( )
22.计量一本数学书的质量,用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
五、解答题
23.李力买了一本书用去18元,剩下的钱是买书用去的6倍,他原来有多少元钱?
24.一个正方形花圃,边长8米,在这花圃四周围上栅栏,栅栏长多少米?如果花圃一面靠墙,栅栏至少多少米?
25.星光小学三年级200名师生乘4辆大巴车去参加研学活动。前3辆车每辆各坐56个同学,第4辆车要坐多少个同学?
26.同学们参观科技馆,门票每人8元,三(2)班共有38人参观,带300元买票够吗?
27.一根铁丝能围成一个长18cm,宽6cm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求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28.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张叔叔每天早晨坚持散步,他沿着一个长80米,宽60米的公园,走了两圈,一共走了多少米?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A B C D B
1.A
【分析】1千克=1000克,根据情景、生活经验,以及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逐项进行分析再选择;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A.1袋盐大约500克,500×2=1000(克),1000克=1千克,2袋盐大约1千克;
B.1只鸟大约100克;
C.1个苹果大约300克;
D.1枚1元硬币大约6克,6×10=60(克);
所以2袋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
故答案为:A
2.B
【分析】要使320×□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那么这个因数的末尾是整十的整数或是个位上是5的整数,320中的2与个位上是5的整数相乘得整百,因为因数是一位数,所以只能填5。
【详解】由分析可知:
要使320×□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表示一位数,方框里应填5。
3.C
【分析】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估算时,将两位数、三位数估成与其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再进行计算。
【详解】A.6×479≈6×500=3000。
B.394×8≈400×8=3200。
C.4×598≈4×600=2400。
D.499×5≈500×5=2500。
4×598的积大约是2400。
故答案为:C
4.D
【分析】设原来正方形的边长是1,正方形的周长是:1×4=4。拼成的长方形如下图所示,这个长方形的长是1+1+1=3,宽是1,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代入数据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再除以正方形的周长即可求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一个正方形周长的几倍。
【详解】设原来正方形的边长是1,正方形的周长是:1×4=4。
拼成的长方形周长:
1+1+1=3
(3+1)×2
=4×2
=8
8÷4=2
则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一个正方形周长的2倍。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先设出数据,求出原来小正方形的周长,再求出拼成后长方形的周长,然后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求解。熟练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5.B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用正方形的周长除以4即可求出它的边长。
【详解】84÷4=21(厘米)
即它的边长是21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明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能够灵活运用公式是解决本题关键。
6. 70 20
【分析】根据长方形周长=(长+宽)×2计算周长,完成此题。
【详解】(20+15)×2
=35×2
=70(米)
长和宽都增加5米,周长增加:10×2=20(米)
【点睛】此题考查长方形周长,牢记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7. 180 240 240
【分析】先看36在哪两个整十数之间,36比30大比40小,所以积在180与240之间,36比较接近30还是40,据此判断积更接近哪个数。
【详解】30<36<40
30×6=180
40×6=240
因为36更接近40,所以36与6的的积更接近240。
所以36×6的结果在180与240之间,接近240。
【点睛】此题涉及估算,估算时把这个数看作最接近它的整十数。
8. 40 32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有一张长16分米,宽10分米的长方形铁皮,要在这张铁皮上截取一块最大的正方形铁片,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原来长方形的宽。剩下的小长方形的长也是原来长方形的宽,剩下的小长方形的宽是原来长方形的(长-宽)。
【详解】10×4=40(分米)
16-10=6(分米)
10+6=16(分米)
16×2=32(分米)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的认识。
9. 7 24
【分析】已知长方形纸的长为12厘米,宽为7厘米,要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那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原长方形纸的宽;当剪出一个正方形后,剩下长方形纸的一条边长等于原长方形纸的长减去正方形的边长,再根据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周长=(长+宽)×2就可以求出剩下长方形纸的周长了。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要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那正方形纸的边长为长方形纸的宽,为7厘米;
剩下长方形纸的长为7厘米,宽为:12-7=5(厘米);
剩下长方形纸的周长为:
(7+5)×2
=12×2
=24(厘米)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最大的正方形要怎么剪,它的边长就是长方形的宽。
10. 2 1000
【分析】用一包盐的重量乘包数即可得到4包盐的重量,然后根据1千克=1000克,把克化成千克;再用一包味精的重量乘包数即可得到5包味精的重量,然后用4包盐的重量减去5包味精的重量,即可求出4包盐比5包味精重多少克。
【详解】500×4=2000(克)
1千克=1000克
2千克=2000克
4包盐一共重2千克;
200×5=1000(克)
2000-1000=1000(克)
一包盐重500克,一包味精重200克,4包盐一共重2千克;4包盐比5包味精重1000克。
11. 千克/kg 克/g 3
【分析】(1)根据生活常识可知一袋大米的重量,用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2)一个苹果比较轻,选择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3)500枚硬币的质量为500与6的积,再将单位化为千克即可。
【详解】(1)一袋大米重20千克;
(2)一个苹果大约重280克;
(3)500×6=3000(克)
3000克=3千克
500枚1元硬币重3千克。
【点睛】1千克=1000克,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对重量单位大小的理解。
12. 1 0
【分析】因为第二个因数是9,只有第一个因数百位上是1时,第一个因数百位上的数与9的积才不会向千位进1;因为第二个因数是9,当百位上的数是1时,百位上的数与9的积是9,个位上6与9的积是54,只有当十位上的数是0时,十位上的数与9的积才不会向百位进位;所以只有当百位上的数是1,十位上的数是0时,积才能是三位数。
【详解】106×9=954,积是三位数,所以要使“□□6×9”的积是三位数,百位上只能填 1,十位上只能填 0。
【点睛】解答此题根据乘法中的竖式计算方法和进位的原则进行解答,先确定百位上的数,再确定十位上的数。
13.48
【分析】根据题意,用8根6厘米的小棒摆成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放3根小棒,用1根小棒的长度乘3,可以得出长方形的长是3×6=18(厘米),宽是1根小棒,即6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长方形的长是:3×6=18(厘米)
长方形的宽是:6厘米
(18+6)×2
=24×2
=48(厘米)
用8根6厘米的小棒可摆成一个正方形,如果摆成长方形,周长是48厘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先确定拼成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
14. < > =
【分析】观察发现,13×5可表示为13个5相加,31×5可表示为31个5相加,显然31个5的结果会比13个5的结果大;
402×6可表示为402个6相加,240×6可表示为240个6相加,显然402个6的结果会比240个6的结果大;
9=3×3,将算式拆开可得35×9=35×3×3。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13×5<31×5;
402×6>240×6;
35×9=35×3×3。
15.1
【分析】用连盒重的千克数减去净重的千克数,代入数据求得的就是包装盒的重量。
【详解】16-15=1(千克)
所以包装盒重1千克。
16.2124;3035;1236
1506;763;2436
【分析】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依次类推,最后把乘得的数加起来。
【详解】708×3=2124 607×5=3035 309×4=1236

502×3=1506 109×7=763 406×6=2436

17.22分米;32厘米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把数据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7+4)×2
=11×2
=22(分米)
8×4=32(厘米)
18.×.
【详解】例如11×8=88,88是两位数,所以原题错误;
19.√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因此用这个长方形相邻两条边的和乘2即可,依此判断。
【详解】15×2=30(厘米)
一个长方形相邻两条边的和是15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0厘米。
故答案为:√
20.√
【分析】用388乘5,求出买5块电话手表的总价,再和2000元比较即可。
【详解】388×5=1940(元)
1940<2000
所以2000元足够了,因此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特征,四条边相等,四个角为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正方形的特征,一个图形的四条边相等,这个图形不一定是正方形,也有可能是平行四边形。
故答案为:×
22.√
【分析】1克的重量大约相当于1立方厘米水在室温中的重量,在生活中1枚2分硬币、1粒花生米、2颗黄豆的重量是1克;1千克的重量大约相当于1立方分米水在室温中的重量,在生活中,1袋食盐的重量是500克,两袋盐的质量是1千克,所以计量一本数学书的质量用“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计量一本数学书的质量,用克作单位比较合适,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3.126元
【分析】根据倍的认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代入数据求出剩下的钱,再加上用去的钱,得到的就是原来有的钱,据此解答。
【详解】18×6=108(元)
108+18=126(元)
答:他原来有126元。
24.32米;24米
【分析】求栅栏长多少米,也就是求正方形的周长,根据正方形周长=边长×4,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出栅栏的长度;
根据题意可知,花圃一面靠墙,则正方形花圃需要用栅栏围3条边,已知边长为8米,用8乘3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8×4=32(米)
8×3=24(米)
答:栅栏长32米;如果花圃一面靠墙,栅栏至少24米。
25.32个
【分析】先用3乘56,计算出3辆车一共坐了多少个同学,再用200减去前3辆车坐的同学数,计算出第4辆车要坐多少个同学;据此解答。
【详解】200-3×56
=200-168
=32(个)
答:第4辆车要坐32个同学。
26.带300元买票不够
【分析】根据题意,门票每人8元,三(2)班共有38人参观,用乘法即可求出买门票需要多少钱,再和300元比较,作出判断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
304元>300元
答:带300元买票不够。
【点睛】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找出数量关系,正确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12cm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将数据代入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即铁丝的长度,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用铁丝的长度除以4即可求出正方形的边长。
【详解】(18+6)×2
=24×2
=48(cm)
48÷4=12(cm)
答:正方形的边长是12cm。
28.560米
【分析】利用长方形周长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计算走1圈的长度,再乘2即可。
【详解】(80+60)×2×2
=140×2×2
=280×2
=560(米)
答:一共走了560米。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