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1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件(共35张PPT含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1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件(共35张PPT含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01 16:3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情景导入:
货币被称为一个国家的名片。它既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又是反映民族文化和精神风貌的艺术品。它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技等综合反应。
古今中外货币的发展经历怎样的发展历程?
今天就我们走进货币的过去和今生。
这些汉字共同点是都以“贝”为偏旁并与财富、商业有关。 古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喜欢把他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而且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于是古人把贝壳当作钱币。
反映了上古时期曾以海贝充当货币的事实。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学习目标:
1.能够依据时序梳理中国古代货币演进历程并概括其特点;认识人民币为国民经济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
2.梳理世界货币体系形成过程,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和影响;
3.论证世界货币体系形成的原因。
概念:
货币(Money)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为什么会产生?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
作为货币的商品应具有的特征是:
1.稀缺性;
2.易分割性;
3.稳定性;
4.便于携带。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古代货币的演进
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
1.先商:
《诗经》里面有一首《氓》的民歌: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有人认为“布”是“布币”,即先秦使用铜铸币的情况。
《诗经·卫风·氓》中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商品交换仍然存在实物交换形式
B.青年男女恋爱完全自由
C.父母不再干预子女婚姻
D.封建纲常礼教束缚人们思想
2.商:
3.春秋战国时期:
商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
各国分别使用不同的铜铸币
矛盾!
据历史研究,物物交换主要存在于原始社会,西周、春秋时期早已经过了物物交换的原始阶段。从历史文献记载以及陆续面世的出土文物,我们知道早在殷商时期,我国就已经有货币,如贝、玉等,春秋战国时期铸币已经流行。
文献史料:《史记·循吏列传》,其文说:孙叔敖为楚庄王相,“庄王以为币轻,更小而以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
实物史料:春秋时期的金属货币流通情况,从考古发掘或出土文物中也可得到证实,如1937年在河南汲县山彪镇的春秋墓中出土了674枚空首布。
史料实证
4.秦朝:
在圜钱基础上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钱,此形式被长期沿用。
思考:秦统一货币的历史意义。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秦朝的统一;
有利于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
促进民族团结与融合。
5.汉:
汉武帝铸“五铢钱”
材料:汉初仍使用秦制半两钱(重12铢),由于民间私铸,一些人将秦半两钱剪下钱上的一圈青铜,七到八个半两钱就可剪下12铢青铜,市场混乱物价飞涨。为此,汉武帝颁布了盗铸金钱者死罪令,诏令各郡国铸行“元狩五铢钱”,但各郡国所铸五铢钱都具有偷工减料、不够五铢重的现象,而且越晚越粗劣,各郡国官吏习惯难改,依旧中饱私囊。元鼎二年,汉武帝诏令收回各郡国的铸币权,中央政府安排在长安上林苑统一铸造。汉代五铢钱重量准确,钱文秀丽,是我国历史上铸行数量最多、使用时间最长、最为成功的铜钱。 ——整理自《汉武帝的六次货币改革》
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思考:汉代铸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唐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渊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开创了中国货币史上以“通宝”、“元宝”等作为铸币标示的货币系统。
思考:唐代货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唐:铸行“开元通宝”钱。
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7.宋:
铜钱流通不足,无法满足商业贸易发展的需要,出现钱荒;
交子和后来发行的其它纸币都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
交子的诞生,与经济繁荣有莫大的关系,可谓大时代与小地区的因缘巧合……除了北宋本身的时代背景,也在于四川的特殊性。四川因为躲避隋唐战乱,经济相对独立,贸易繁荣,因缺铜而依赖铁钱,携带不便。最终,四川茶叶和马匹等贸易的发达以及四川的铁钱的笨重,导致交子在相对独立和特殊的四川诞生。 ——摘编自徐瑾《白银帝国》
结合材料分析“交子”出现的原因 ?
原因:商业经济的发展;北宋“钱荒”严重;铁钱等货币流通不便;发达的金融信用(柜坊、飞钱)的影响;造纸业和印刷业的发展等。
8、元朝:
①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
②结果:元末滥印纸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财政崩溃。
9.明:
10.清:
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
明中后期,白银成为基本支付手段,物价多以银两计算
措施: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
影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了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原有货币制度的缺陷;白银作为货币本身的优势;张居正的改革促进作用;对外贸易及经济全球化的兴起,使得白银功能和流通范围扩大,社会对白银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
材料:明代中期,大明宝钞因严重贬值退出流通领域,白银以体积小、价值高、易于分割熔铸、便于携带等天然属性,于天顺以后逐渐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标志着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完成。当白银努力冲破政府禁令的同时,世界经济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世界市场开始出现。世界贸易网络开始建立,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因此,白银货币化除了推动中国传统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国家财政制度和社会结构变迁之外,还促进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交流。总之,白银货币化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史实。 ——《浅论明代白银货币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实行白银货币化的原因及影响。
影响:推动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白银货币化也促进了赋税制度的改革,使之从实物和力役向货币税的转变;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促进中国的社会转型;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和交流,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古代货币
的演进
1.先商:
2.商:
3.春秋战国时期:
4.秦朝:
5.汉:
6.唐:开元通宝
7.宋:
8.元:
9.明:
10.清:
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
商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
各国分别使用不同的铜铸币
在圜钱基础上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钱,此形式被长期沿用。
背景:铜钱流通不足,无法满足商业贸易发展的需要,出现钱荒
影响:交子和后来发行的其它纸币都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
汉武帝铸“五铢钱”
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
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
明中后期,白银成为基本支付手段,物价多以银两计算
措施: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
影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了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由多元货币向统一币制的演变
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白银的演变
思考:中国古代货币的演进趋势?
知识点狂背
二里头遗址
海贝

铜铸币

半两钱

五铢钱

宝钞
明清
白银

开元通宝
北宋
交子
演变的趋势
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由多元货币向统一币制的演变
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由金属货币向纸币向白银的演变。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繁荣
中国古代的货币
了解中国古代货币发行和使用情况
(二)近代货币的演进
1.晚清:
开始铸造银元
材料:《南京条约》向英国赔款共2100万银元;
《马关条约》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
《辛丑条约》对各国赔款4.5亿两白银,本息共计约9.8亿两白银。
“银元之战”是1949年6月,人民政府为制止恶性通货膨胀、稳定物价,同投机资本进行的一场斗争。
银元与银两有什么区别?
银两:指中国旧时以银锭为主要形式的一种称量货币。开始于汉代,盛行于明清两代。
银元:起源于15世纪,始铸于欧洲,俗称“洋钱”、“花边钱”或“大洋”,是银铸币的通称,是世界上银本位制国家的主要流通货币,大约在16世纪,银元流入我国。
1912年:
1935年:
1948年:
以银元为法定货币
法币改革
规定四大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
禁止银元流通,将白银收归国有
币制改革
先后发行金圆券、银圆券均以失败告终
2.民国:
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影响下,世界白银价格大幅上涨。1935年,中国发生了“白银风潮”:白银外流,国内通货紧缩,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大规模失业爆发。国民政府在内外交困下被迫改革,于1935年11月公布了法币改革令。主要内容是: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并将白银收归国有,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规定汇价为法币一元等于英币1先令2.5便士,并由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币制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抗日战争时期担任伪中央储备银行顾问的日本人曾说:“如无1935年之币制改革,亦无1937年之抗战。”
——摘编自王巍《废两改元与法币建立》等
根据材料,指出法币改革的目的。如何理解“如无1935年之币制改革,亦无1937年之抗战”?(9分)
理解:遏制白银外流,稳定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成功集中国内资金,为抗战作了物质准备。(6分)
目的:防止白银外流;缓解经济危机,巩固统治。(3分)
开始发行
作用
(三)人民币
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中共领导的解放区面积扩大
急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替代各根据和解放区杂乱的货币
背景:
开始:
华北人民政府,1948年在河北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法定货币
先后发行5套人民币,形成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
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成为法定货币
形成货币体系
我们现在使用的人民币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的背面图案分别是人民大会堂、布达拉宫、桂林山水、长江三峡——夔门、泰山、西湖。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充分展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和壮丽山河,人民币上有汉、藏、维、蒙、壮等文字。
思考,人民币如此设计的原因。
合作探究
结合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探究影响货币演变的因素?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
②国家政治形势;
③巩固统治的需要;
④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动;
概念
世界货币体系是指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和机构,以及国家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
发展阶段
国际金本位制
(1816——经济危机后)
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1971)
( 1976——今)
牙买加体系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一)国际金本位制
1.背景:
2.确立:
3.内容:
4.特点:
5.影响:
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国际间的货币结算日益复杂。
②英国强大的实力:
英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国家;
通过殖民扩张,“日不落”帝国;
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
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人们可以根据规定铸造金币,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
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
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6、瓦解:原因、影响
材料 1649年英格兰银行开始发行纸币,英镑由此诞生。然而此时英镑还不能被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从而取代黄金的作用,作为英镑发展史中最为重要的一环,“金本位”制度的出现,才使得英镑真正走向世界。1816年,英国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从法律的形式承认了黄金作为货币的本位来发行纸币。1821年,英国正式启用金本位制,英镑成为英国的标准货币单位,每1英镑含7.32238克纯金。……逐渐通过战争和殖民扩张确立的海上霸权和自由贸易政策,奠定了英镑的霸主地位,世界货币进入了英镑时代。到 20世纪初叶,英镑一直是资本主义世界最重要的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
——《大国货币史》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英镑成为世界货币的主要原因。
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金本位制度;
工业革命后英国经济实力增强;
“日不落”帝国的建立。
材料: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前的20多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每一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国际贸易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
①二战前国际金融领域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
②战后各国经济政治实力发生重大变化(欧洲国家削弱,美国成为资本主义霸主);③美国实行对外经济扩张,企图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
根据材料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这一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特征:
1.背景:
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3.内容:
①1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等同黄金)。②成立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国际国标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教材第90页思考题:
想一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世界经济有什么重要作用
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等手段,稳定汇率,有利于国际金融的平衡发展;
推动世界经济贸易发展。
世界银行的作用?
初期: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恢复;
后来转为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布雷顿森林会议
4.建立:
1944年7月,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国际货币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5.影响:
材料: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的汇率一旦确定,就不能随意变更。一国货币的汇率浮动可在1%范围内自由活动,若各国货币的含金量变动超过10%,须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同意。国际市场的贸易结算和黄金买卖都必须按照此条款来实施。由于美国拥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以上的投票权,某种程度上就等于控制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间接接控制了各国汇价的变动。 ——摘编自成林《二战后国际货币间接机制的形成与美国霸权研究》
①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稳定了国际金融,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
6.瓦解:
20世纪70年代美国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三)牙买加体系
1.建立:
2.主要特征:
①黄金非货币化;
②储备货币多元化:美元仍然是主要货币,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的都可以充当储备货币;
③汇率制度多样化。(固定汇率被浮动汇率所取代)
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召开会议,达成《牙买加协议》,奠定了当代浮动汇率体系的基础。
2016年SDR篮子货币权重比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SDR)货币篮子,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为10.92%,成为继美元、欧元之后的第三大基础货币,这是新兴经济货币首次被纳入SDR,也是人民币第一次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世界货币体系的演进历程
金本位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
牙买加体系
世界货币体系的不断演进,是各国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政治格局变化的表现。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古代货币
的演进
1.先商:
2.商:
3.春秋战国时期:
4.秦朝:
5.汉:
5.宋:
6.元:
7.明:
8.清:
1.晚清:
2.民国:
近代货币
的演进
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
商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
各国分别使用不同的铜铸币
在圜钱基础上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钱,此形式被长期沿用。
背景:铜钱流通不足,无法满足商业贸易发展的需要,出现钱荒
影响:交子和后来发行的其它纸币都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
汉武帝铸“五铢钱”
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
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
明中后期,白银成为基本支付手段,物价多以银两计算
措施: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
影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了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开始铸造银元
1912年:
1935年:
1948年:
以银元为法定货币
法币改革
规定4大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
禁止银元流通,将白银收归国有
币制改革
先后发行金圆券、银圆券均以失败告终
开始发行
成为法定货币
形成货币体系
作用
人民币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法定货币
1948年在河北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
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1.(2024·银川)春秋以前支付手段多用贝,至战国时期形成了布币、刀币、环钱三大青铜货币系统。其中布币由农具演变而来,刀币来自实用刀具,环钱可能仿自纺轮。此外,黄金逐渐用作支付,但与百姓关系最密切的还是铜钱。上述变化说明( )
A.商业功能转向逐利增财
B.青铜文明走向鼎盛
C.货币形态受生产力影响
D.民间支付多用铜钱
C
[解析] 根据材料“其中布币由农具演变而来,刀币来自实用刀具,环钱可能仿自纺轮。此外,黄金逐渐用作支付,但与百姓关系最密切的还是铜钱”,可以看出生产工具影响了货币形态,说明货币形态受生产力影响,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货币的变化,无法得出商业功能的变化,排除A项;货币的变化,不能看出青铜文明的状况,排除B项;“民间支付多用铜钱”是材料中的现象,排除D项。
2.(2024·合肥)《史记》记载,秦统一后,废除原六国各种形制和材料的货币,推行了统一的铜币半两钱。但《史记》中又有“各随时而轻重无常”的描述,后世出土的铜钱也符合此说;据睡虎地秦简记载,秦代符合标准的织布也可作货币。这反映出( )
A.秦朝实际货币政策比较灵活
B.《史记》的记载比较混乱
C.当时法定发行货币包括实物
D.秦朝工商业发展较迟缓
A
[解析] 根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秦朝虽然推行统一的铜币半两钱,但是半两钱不是唯一的货币,各地货币重量不完全一致等,反映出秦朝实际的货币政策比较灵活,A项正确;《史记》的记载比较混乱的说法不符合事实,也非材料主旨,排除B项;织布虽可作为货币,但是并非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秦朝工商业发展较迟缓的信息,排除D项。
3.(2024·湛江)1823年,山西日升昌票号问世。它创新了分红机制:一是“预提护本制”,即账期分红时,从红利中提留款项,专款存储,以防空底;二是“公座厚利制”,即在员工身股和财东银股的红利未分配之前,存下一部分相当于公积金的利润。这些创新着眼于( )
A.票号经营权的独立性 B.经营成本的降低
C.纸币防伪功能的增强 D.利益风险的防范
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日升昌创新的是分红机制,两种分红机制都预留部分利润,预防日后可能出现的金融问题,降低风险因素,D项正确;分红机制创新着眼于利益风险的防范,A、B两项与题干“创新分红机制”无直接关系,排除;票号里的钱不是纸币,排除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