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南京玄武湖黄册库示意图
新课导入
中国古代的黄册与当代人口普查的目的有何不同?
1.认识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的背景和阶段特征。
2.了解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认识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的根本目的。
3.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的特点、作用及不足。
4.认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的历史价值,形成对当今中国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与责任感。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
2.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目录
一、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一)历代基层组织
(二)历代社会治理
(一)概念解释
(二)户籍制度演变进程
(三)户籍制度演变趋势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户籍制度: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制度,是与 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为本位的一种人口管理方式。这一制度萌 芽于商代,形成于周代,经历代 发展,至隋唐时已形成完善的体系。户籍制度是 统治阶级稽查户口、征收赋税、调派徭役、维护 统治秩序的依据和重要的管理手段,也是是国家 对老百姓进行经济上和人身上控制的重要途径。
2.目的:
加强人口管理
便于征发赋役
维持统治秩序
保障社会治安
(一)概念:
一、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敛收田赋和征集兵员,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进行人口控制。隋唐时期,统治者为防止民户逃亡,实施“大索貌阅”,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到了宋朝中叶,运用保甲法来管理户籍。元朝……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明清的黄册登记制度同样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
——摘编自《我国户籍制度及其历史变迁》
3.思考:为什么历代政府高度重视户籍的编制与管理?
①征收赋税徭役兵役,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②维护社会稳定,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③限制农民流动,稳定农业生产。
一、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1.战国时期
——大规模制定户籍
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为户籍相伍”,以五家为“伍”编排户口。
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 ——《商君书》
思考1:战国出现户籍制度,你认可该观点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庚之子 一夫
之子疪一夫
未在典
憙之子庚一夫
凥郢里
司马徒箸之
妻曰某 亡 不会封 子大女子某 未有夫 子小男子某
包山楚简·简7—8
云梦睡虎地秦简·《封诊式》
文献史料与实物史料互证;(二重证据法) 多种实物史料互证。
(孤证不立)
思考2:战国时开始大规模制定户籍的原因是什么?
①经济上: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形成(限制人口迁徙,稳定农业生产)
②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进行兼并战争、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思考:战国时期的户籍主要登记哪些信息?
一、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二)演变过程
2.秦朝
——分类登记
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里耶秦简户籍簿
东成户人士五夫
妻大女子沙
子小女子泽若
子小女子伤
思考:秦朝的户口登记相比战国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出现了这样的变化?
妻曰某 亡 不会封
子大女子某 未有夫
子小男子某 高六尺五寸
故邯郸韩审里 大男子吴骚
为人黄皙色 隋面 长七尺三
“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是征发赋役的依据。
政治: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加强;
经济:小农经济发展;
征发赋役的需要。
一、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3.汉朝:
①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②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
③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也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④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户籍散乱。
材料: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将全国的地主、自耕农、雇农、佣工、商人,全部编入国家的户籍,这叫做“编户齐民”……所有编入户籍的大汉居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其中最重要的义务是向国家提供赋税与徭役……“编户齐民”的出现,可以看成是时代的进步,因为编户齐民意味着将国民从隶属于贵族的人身依附状态中释放出来。
——吴钩 《户籍上的中国》
(二)户籍制度的演变
问题思考:东晋户籍制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1)社会动乱和人口流动打破了原有的户籍管理制度,封建政府无法掌握人口、田亩等信息。
(2)为保障赋役征发,封建政府不得不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现实,重新制定新型户籍分类标准。
(3)江南土地开发,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
4.两晋和南朝:
①“黄籍”:西晋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
②“白籍”:东晋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
③“土断”: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
推行“土断”的作用:
①增加了国家的赋役;
②打击门阀士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③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隋建立后,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5.隋唐:
材料:南北朝以来,由于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推行,户口隐漏日趋严重,“或年及成丁,犹诈为小;未至于老,已免租赋”。在北方,有的豪强大族,一户之内有数十家,人数多达数万。国家赋税收入因此锐减。裴蕴因是上奏,要求实行大索貌阅。“若一人不实,则官司解职,乡正、里长皆远流配。又许民相告,若纠得一丁者,令被纠之家,代输赋役。是岁大业五年也。诸郡计帐进丁二十四万三千,新附口六十四万一千五百。”民众对此则怨声载道。
——《隋书·裴蕴传》
原因:农民隐漏户口,豪强大族控制隐匿人口,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和对劳动力的控制。
作用:①加强了国家对人口的控制,增加了国家赋税收入。
②打击了豪强地主,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有利于增加国家的劳动力,减轻了民众的赋税负担。
(2023.6·浙江选考·22)
22.(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魏晋有户调之制,北朝因之,及唐而有租庸调之名。租者田租,即今之田赋;庸者力役,若不役,出绢而当庸直;调则户税,各随乡土所出,岁输绢绫纯绵,其无蚕桑之处,则输布麻。惟田赋不计亩而计丁或户,则与均田制度相辅而行,盖必人皆授田,始可按丁征租也。均田制度以户籍为本,籍既失实,欲不废而不能矣。逮唐之中叶,均田制度坏,租庸调亦不能复行,改为两税法矣。
——摘编自万国鼎《中国田制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扼要说明唐代户籍制度、均田制、租庸调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简析租庸调制“不能复行,改为两税法”的原因。(6分)
(1)关系:户籍制度是均田制的基础(或均田制以户籍制度为本),户籍制度是租庸调制实施的依据,均田制是租庸调制的基础。(3分)
原因:土地兼并;均田制、户籍制度破坏、政府财政收入锐减;两税法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3分,4点答3点即可)
真题链接
①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
②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
材料:宋代“不抑兼并”,允许产权自由流动,“贫富无定势”,世家大族进一步削弱;另一方面,两税法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基于此,宋代废良贱户籍制,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居民户口。又根据居民有无不动产,划分“主户”与“客户”。
——据吴钩《户口册上的中国》
问题思考:宋朝户籍制度变化的表现及原因。
变化:
①户籍按“常产”有无划分为主、客户,且
总数增加;
②主户占比增加(客户占比减少)。
原因:
①北宋延续了两税法以资产为主的征税标准;②宋初实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政策;③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人口不断增长;
④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租佃关系日益普遍。
6.宋朝:
户籍制度征税派役的功能开始分化
7.元朝:
——诸色户计
户口类型复杂,按照职业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元湖州路户籍文书
第一行记户主姓名及籍贯居住所在、宋时职业和应役类型、归附元朝年月;
第二行记家口总计口数;
第三、四、五行记本户男性口数、成丁口数、成丁男姓名、年龄,不成丁男口数、姓名、年龄,本户女性口数、姓名、年龄等;
此后记事产,下行依次记本户田土数目、本户房舍间数;牲畜等;
最后一行记本户营生。
手工业发展
驿道驿站
思考:元朝为什么实行“诸色户计”?
①社会生产力提高,社会分工日益复杂。
②元代疆域辽阔,“诸色户计”能最大程度地获得最多最有效人力、物力、财力、军力资源进行调配以应对突发情况。
材料:(元朝)将其全部人户,以职业、民族、宗教的不同,而划分为多达数十种“户计”……民户户计数量最多,占全国总户数的80%左右,是元朝诸色户计中最基本的户计,是元朝赋役的主要承担者。
——高树林《元朝民户研究》
积极:
①将统治阶级和民族进行分化,维护蒙古贵族统治。
②便于承担国家赋税徭役,调配资源;
③便于对社会进行管理。
消极:
①社会发展受到身份限制;
②带有民族压迫色彩,激化民族矛盾。
问题思考:你如何看待元朝的户籍制度?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至正中,(松江府)户一十七万七千三百四十八: ……民一十三万五千三百五十八,儒一百八十六,医八十三,军三千五百七十四,站四百二十二,灶三千二百六十三,匠五百七十九,弓手二十九,乐人一十三,海船舶商梢水[艄工、水手]五千六百七十五,铺兵二十九,财赋二万一十五。……色目三十一……僧尼寺院六百一处,僧六千七十二名;道士宫观七十六处,道四百九十四名。 ——摘自顾清等《松江府志》
(1)材料反映了 (朝代)的 (户籍制度)。(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朝代划分户口类型的依据。(4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朝代户籍制度的影响。(6分)
直击高考: 河北省2023年高考
元
诸色户计
职业;民族;信仰。
限制了职业流动,加强了社会控制;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对明朝影响深远。
8.明清时期
(1)明朝:
人口
田地
房屋
圣旨
户帖:政府发给民户的纳税通知书,详列各户应纳税额,作为催科依据。
黄册:户籍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信息,重在征收丁税和征发徭役。
思考1:明初的户籍管理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说明了什么?
更加严格、规范
说明明初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思考:明朝后期户籍管理逐渐松弛,原因是什么?
一条鞭法;
商品经济发展;
土地买卖、土地兼并。
鱼鳞图册:土地登记簿(地籍),以田土为主,确定土地所有权,重在征收田赋。
户籍与土地、赋税制度进一步分离
职业定籍、
黄册、户帖
8.明清时期
(2)清朝:
管理松弛→永停编审(乾隆)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1712年,规定以1711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
“摊丁入亩”
雍正帝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亩中,从此人头税彻底废除
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自由劳动力增多,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
原因:摊丁入亩后,国家的赋役征发不再以户籍为依据,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
户籍与土地、赋税制度彻底分离,户籍制度不再具有财政上的意义。
思考:户籍永停编审有何影响?
1.根据P101,梳理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的演变、特点、区别、联系
朝代 基层组织(政府管理民众) 社会治理(民众自我管理)
秦汉
唐
北宋
明
清 特点
区别
联系 乡里、村坊制度
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邻保制度
四家为邻,五邻为保,互相监督
保甲制(王安石变法)
里甲制
十户为一甲,
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十家牌法
王守仁:十家为一牌,
轮流察看各家状况,举报可疑之人
里甲制→保甲制(乡里制与保甲制逐渐合一)
乡里制度(三老等、里长、亭长)
什伍组织(五家为伍…百家为里)
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和相互监督机制。
行政区划、户籍管理为主
维护社会治安为主
相互补充、有机结合;清代合二为一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朝代 基层组织 社会治理
秦汉 乡里制度 什伍组织
唐 乡里制度 邻保制度
北宋 乡里制度 保甲制
明 里甲制 十家牌法
清 里甲制到保甲制—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①由乡里制向保甲制转变
②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而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1)趋势
(2)原因
①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②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2.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演变趋势及原因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礼记 王制》
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墨子 七患》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孟子·梁惠王上》
思考:结合材料与教材分析中国古代为什么要实行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①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
②在荒年及时救济可以缓和阶级矛盾,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③历代统治者深受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
1.根据P102-103,梳理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发展
实施者 措施 侧重点
政府 (主体)
社会 (辅助) 宗族
慈善组织 ①汉朝时期: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
②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
A.隋文帝置仓积谷,鼓励民间自置义仓。
B.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
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保证粮食供应
宋朝开始,宗族内部救助活动逐渐兴起,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
如北宋范仲淹创设义田,赈济族人。
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
出现善堂、善会等机构
主要提供日常生活救济
4.根据古代社会救济的演变,思考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主要特点、影响
特点:①政府救济是主体和民间救济为辅助;
②涵盖面较广,扶贫方式手段多样化;
③国家立法保障并设专门机构实施;
④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积极:①经济:为民众提供生活保障,保证人口的繁衍和生产活动的进行;
②政治: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及统治;
③思想:弘扬了尊老爱幼、扶困济贫的优良传统
消极:①具有宗教色彩。
②各自为政,缺少合作。
③缺少较完善的制度和法律规范。
2.根据P103,梳理中国古代优抚政策的演变
朝代 措施
尊敬、 赡养老人 秦汉
明初
保障 鳏寡孤独 的生活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清
皇帝有时会赐给
高龄老人手杖——鸠杖
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
养病坊
福田院
众济院
养济院
青玉鸠杖首
清朝 千叟宴
《大明律》对救助鳏寡孤独有专门的律条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
原因:①显示出古代政府对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的重视;②为了保证人口繁衍与生产力的发展;③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④统治者对儒家仁政思想的践行。
不能落实的原因:①古代生产力还未达到能普遍予以救助的水平(根本);②封建政府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其不可能对剥削对象予以全力救助(这种救助没有形成普遍化和经常化的机制,时有时无,覆盖面和力度都很有限);
③官吏的搜刮和监守自盗。
思考:古代政府为什么要以法律形式规定对贫苦无依的人群进行救助?这样的法律规定能落实吗?请说明理由。
P103学思之窗
朝代 户籍制度 基层组织 社会治理 社会救济 社会优抚
秦朝 分类登记制度 乡里制度 什伍组织 鸩杖
汉朝 编户齐民 常平仓制度 隋朝 大索貌阅
唐朝 户籍三年一造 百户为里 五里为乡 邻保制度 养病坊
宋朝 主户与客户 保甲制 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兴起 福田院
元朝 诸色户计 众济院
明朝 户帖、黄册 里甲制 土家牌法 慈善组织兴起
清朝 永停编审 编制严格 保甲制 养济院
政府对百姓人身束缚逐渐减弱
乡里制与保甲制逐步合一
宗族、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
课堂总结:
中国古代国家治理对当今的启示?
①“以民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②促进阶层流动,扩大中间阶层——注重国家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
③强调教化——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救助与教育相结合,扶贫先扶志;
④一定的基层自治——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调动群众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⑤“为政以德”“德主刑辅、宽严相济”——坚持在以德治国的同时,健全社会治理的法律体系;
家国情怀
1.(2024年江苏高考)下表为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常平仓的部分支出情况。这些支出反映了北宋政府( )
A.力图发展农业平抑物价 B.运用经济手段稳定秩序
C.鼓励民间组织救济灾民 D.增加军费缓解边防压力
2.(2024年浙江高考)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监察御史朱克简在《题为停造无益之黄册事》中奏称:“臣等细查科臣移送旧造黄册,系崇祯十五年(1642年),竟预造至二十四年,其间户口多寡,皆预定遥度,原非确数。”由此可知( )
A.清朝因明朝“预造”而停造黄册 B.明朝官员为侵吞赋税而虚造黄册
C.明末赋税征收与实际户口数脱节 D.明末政治腐败导致户籍制度崩溃
B
C
达标检测
3.(2023·广东卷)王夫之在《宋论》中评论历史上某一基层制度时,认为聚乡村之民成兵达不到御敌的目的,贼寇一旦来袭,乡民便携家散去,“非什保之所能制”。这一基层制度是( )
A.邻保制度 B.保甲制度
C.十家牌法 D.里甲制度
B
4.(2023·全国乙卷)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即“某民丁几,受农业者几,受士业者几,受工业者几,受商业者几”。这一措施意在( )
A.强调农商皆本 B.加强对民间的控制
C.禁止人口流动 D.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B
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