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化学工艺流程题是将化工生产中的生产流程用框图形式表示出来,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是无机框图的创新。它以现代工业生产为基础,与化工生产成本、产品提纯、环境保护等相融合,考查物质的制备、检验、分离提纯等基本实验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要求考生依据流程图分析原理,紧扣信息,抓住关键、准确答题。这类试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综合性,是高考化学命题的常考题型。
1.(2024·全国·高考真题)钴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具有重要用途。某炼锌废渣含有锌、铅、铜、铁、钴、锰的价氧化物及锌和铜的单质。从该废渣中提取钴的一种流程如下。
注:加沉淀剂使一种金属离子浓度小于等于,其他金属离子不沉淀,即认为完全分离。
已知:①。
②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和溶液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前,需将废渣磨碎,其目的是 。
(2)“酸浸”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假设“沉铜”后得到的滤液中和均为,向其中加入至沉淀完全,此时溶液中 ,据此判断能否实现和的完全分离 (填“能”或“不能”)。
(4)“沉锰”步骤中,生成,产生的物质的量为 。
(5)“沉淀”步骤中,用调,分离出的滤渣是 。
(6)“沉钴”步骤中,控制溶液,加入适量的氧化,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7)根据题中给出的信息,从“沉钴”后的滤液中回收氢氧化锌的方法是 。
解答化工工艺流程题的三种方法
(1)首尾分析法:对比流程中第一种物质与产品,从对比中找出原料与产品之间的关系,理清流程中原料转化为产品的基本原理以及分离除杂的方式,结合题问逐一作答。
(2)截段分析法:对于较复杂的采用截段,再进行整合。
(3)“瞻前顾后”分析法:在流程中除了考虑将原料转化为产品,还要考虑副产品的循环使用,这类题常要瞻前又要顾后。
1.(2024·全国·模拟预测)铷和铯在电子器件、催化剂、特种玻璃、生物化学及医药等应用领域有重要作用。自然界中的铷、铯储量丰富,但是含量偏低,常和其他碱金属共生。一种由钾铷铯混合矾(含少量、、等硫酸盐)制备铯盐和碳酸铷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铷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周期。
(2)“滤渣Ⅰ”中有Al(OH)3和一种重要的硫酸盐,该硫酸盐在医疗上的主要用途为 。工艺流程中分两次调pH的主要目的为 。
(3)“萃铯余液”进行“碳化”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等杂质离子。
①“碳化”过程中除去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碳化”后溶液中含有大量,的分解温度约为175℃,从溶液中制得碳酸铷的操作是蒸发浓缩、 、过滤、洗涤、 。
(4)利用叠氮酸(HN3)和Rb2CO3两步制取少量金属铷,每一步都会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已知叠氮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该制备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 。
一、化工流程答题基本思路
二、一个完整的无机化工生产流程一般具有下列过程:
三、分离提纯的方法:
1.过滤:一贴二低三靠 四洗; 四洗--为什么要洗--用什么洗----怎么洗涤----洗干净没?
①为什么洗:去除晶体表面的杂质;把目标产物尽可能洗出来,提升产率;
②用什么洗:蒸馏水、冷水、有机溶剂(醇、酮、醚)等;如酒精洗硫酸亚铁铵晶体可降低晶体因溶解造成损失,可以出去表面的水,酒精易挥发,易干燥。
③怎么洗涤:沿着玻璃棒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其他溶剂)至浸没沉淀,待其自然流下后,重复2~3次。
④洗干净没:(离子检验)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某某试剂(其他操作),产生什么现象?则是否洗干净。
2.减压过滤(吸滤、抽滤):减压过滤装置由真空泵、布氏漏斗、吸滤瓶组成。
3.结晶(重结晶):溶液单一溶质时,所得晶体不带结晶水,如氯化钠溶液结晶过程为----蒸发结晶;所得晶体带有结晶水,如硫酸铜溶液得到CuSO45H2O晶体过程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溶液为两种以上溶质时,要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得溶质----蒸发结晶,趁热过滤,如除去NaCl中少量的KCl;要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得溶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如除KCl去中少量的NaCl。
4.晶体干燥:自然晾干、滤纸吸干、在干燥器中干燥、烘干(热稳定性较好)。
5.萃取(分液):当向混合物加入有机试剂(苯、四氯化碳等)后分离的,且题目信息有涉及溶解度不同时考虑萃取。常见液—液萃取(如用苯或CCl4萃取水中的溴),固--液萃取(如用酒精浸取黄豆中的豆油以提高油产量)。一般萃取分液后的混合溶液采取蒸馏的方式分离。海带中提取碘(灼烧---溶解---过滤—氧化---萃取—蒸馏)。
6.蒸馏(分馏):题目信息有涉及沸点不同时,考虑蒸馏,常见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
1.(2024·山东·模拟预测)为白色粉末,不溶于水,能与反应生成,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为绿色铜盐。以含铜矿粉(含有、、及铁的氧化物杂质)为原料制备的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含铜矿粉反应后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含有硫单质,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已知:部分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如下表:
开始沉淀的 1.5 4.2
沉淀完全的 3.3 6.7
加入氨水中和调节溶液的范围是 。
(3)“络合反应”得到,生成该物质的离子方程式为 ,“络合反应”后得到主要沉淀的化学式是 。
(4)“蒸氨”得到的、用吸收液吸收,得到的吸收液可返回到 工序回收利用。
(5)“中和”过程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为,值不能过小的原因是 。
(6)“合成”过程得到,在碱性环境中水解生成。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 。
(7)“酸化”过程中盐酸的浓度不能太大的理由是 。
2.(2024·河北保定·二模)钼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国防等领域。某镍钼矿中的镍和钼以NiS和的形式存在,从镍钼矿中分离钼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在“焙烧”过程中转化为;
②钼酸铵为白色晶体,具有很高的水溶性,不溶于乙醇。
(1)与同族,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
(2)“焙烧”中元素转化为,同时有生成,写出在“焙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电负性:
B.离子半径:
C.第一电离能:
D.基态中成对电子数与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
(4)中存在的相互作用有__________(填标号)。
A.分子间作用力 B.金属键
C.共价键 D.离子键
(5)经过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得到,洗涤时所选用的最佳试剂为 。
(6)该镍钼矿(元素的质量分数为)通过该工艺最终得到钼酸铵产品,则该工艺中钼酸铵的产率为 。(保留一位小数,产率=)
(7)氮化钼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它属于填隙式氮化物,N原子部分填充在原子立方晶格的八面体空隙中,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氮化钼的化学式为 ,原子周围与之等距离的原子个数为
3.(2024·重庆·模拟预测)纳米材料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储能材料,用菱锰矿(主要成分为,含有少量CaO、MgO、FeO、、等)制备纳米材料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25℃时,各物质的如表所示。
物质
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中提高反应速率的可行措施有 (任答一条);酸浸渣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加入的目的是氧化 (填离子符号),写出该离子被氧化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
(3)回收的沉淀可与浓硫酸反应生成能腐蚀玻璃的气体,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5℃时,沉淀后的滤液中 (写最简整数比)。
(4)用去离子水多次洗涤纳米材料,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为 。
(5)“高压釜水热反应”溶液pH应调节为中性,而不能过高的原因是 。
1.(2024·四川成都·模拟预测)钇是稀土元素之一。我国蕴藏着丰富的钇矿石(,其中Y为+3价),工业上通过如下工艺流程制取氧化钇,并获得副产物铍。
已知:i.铍和铝处于元素周期表的对角线位置,化学性质相似。
ii.、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如下表:
离子 开始沉淀时的pH 完全沉淀时的pH
2.1 3.1
6.0 8.3
(1)钇矿石用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 。
(2)将钇矿石与NaOH共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剂1应加入过量的 (填名称),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4)“系列操作1”为除去BeCl,溶液中的杂质,请选择合理步骤并排序; (填序号)。
a.加入适量的盐酸 b.通入过量的 c.过滤 d.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e.加入过量的氨水 f.洗涤
(5)为使沉淀完全,用氨水调节时,a应控制在 范围内;继续加氨水调节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检验是否沉淀完全的操作是 。
(6)常见的由固体生产Be的工业方法有两种:①电解法:电解混合熔融盐制备Be;②热还原法:熔融条件下,钾还原制备Be。以上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更好并说明理由: (合理即可)。
2.(2024·浙江绍兴·三模)以方铅矿(主要含PbS、FeS)和废铅膏(主要含PbO2、PbO)为原料实现如下转化。
已知:①90℃时,加入过量盐酸和MgCl2溶液的混合液将铅元素全部以的形式浸出。
②
请回答:
(1)浸出过程中,发生了多个反应。请写出PbO2、PbS在盐酸和MgCl2溶液的作用下转化为的离子方程式 ;在浸出时,MgCl2的作用为 。
(2)H2S气体主要是由 (填化学式)反应产生的, (填“可以”、“不可以”)用CuSO4溶液吸收。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浸出产生的最终氧化为存在于溶液中
B.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
C.可以向含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冷水结晶获得PbCl2
D.工业上主要通过电解熔融PbCl2制金属Pb
(4)设计实验,验证结晶后过滤得到的滤液中含有Fe元素 。
3.(2024·四川雅安·模拟预测)碳酸锂广泛应用于陶瓷和医药等领域。以β-锂辉石(主要成分为)为原材料制备Li2CO3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Fe3+、Al3+、Fe2+和Mg2+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如下表。
沉淀物
开始沉淀pH 2.7 3.8 7.6 9.4
完全沉淀pH 3.2 5.2 9.7 12.4
(1)步骤前,β 锂辉石要粉碎成细颗粒的目的是 。步骤中,酸浸后得到的酸性浊液中含有Li+、,另含有Al3+、Fe3+、Fe2+、Mg2+、Ca2+、Na+等杂质,需在搅拌下加入石灰石调节溶液的pH到6沉淀部分杂质离子,然后分离得到浸出液。浸出渣的主要成分除SiO2外还有 (填写化学式)。
(2)①步骤中,将适量的H2O2溶液、石灰乳和Na2CO3溶液依次加入浸出液中,可除去的杂质金属离子有Fe2+、 。如果H2O2溶液加入过量,有气泡冒出,原因是 。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的浸出液需冷却后再加入H2O2溶液
B.考虑工业生产成本,步骤中石灰乳更换成烧碱更佳
C.步骤母液中只有Na2SO4和NaOH
D.可通过离子交换膜法电解母液回收利用NaOH
(3)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中的蒸发浓缩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4)步骤中得到的Li2CO3固体需要清洗,方法是: 。简述检验Li2CO3已被清洗干净的操作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化学工艺流程题是将化工生产中的生产流程用框图形式表示出来,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是无机框图的创新。它以现代工业生产为基础,与化工生产成本、产品提纯、环境保护等相融合,考查物质的制备、检验、分离提纯等基本实验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要求考生依据流程图分析原理,紧扣信息,抓住关键、准确答题。这类试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综合性,是高考化学命题的常考题型。
1.(2024·全国·高考真题)钴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具有重要用途。某炼锌废渣含有锌、铅、铜、铁、钴、锰的价氧化物及锌和铜的单质。从该废渣中提取钴的一种流程如下。
注:加沉淀剂使一种金属离子浓度小于等于,其他金属离子不沉淀,即认为完全分离。
已知:①。
②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和溶液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前,需将废渣磨碎,其目的是 。
(2)“酸浸”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假设“沉铜”后得到的滤液中和均为,向其中加入至沉淀完全,此时溶液中 ,据此判断能否实现和的完全分离 (填“能”或“不能”)。
(4)“沉锰”步骤中,生成,产生的物质的量为 。
(5)“沉淀”步骤中,用调,分离出的滤渣是 。
(6)“沉钴”步骤中,控制溶液,加入适量的氧化,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7)根据题中给出的信息,从“沉钴”后的滤液中回收氢氧化锌的方法是 。
【答案】(1)增大固体与酸反应的接触面积,提高钴元素的浸出效率
(2)
(3) 不能
(4)
(5)
(6)
(7)向滤液中滴加溶液,边加边搅拌,控制溶液的pH接近12但不大于12,静置后过滤、洗涤、干燥
【分析】炼锌废渣含有锌、铅、铜、铁、钴、锰的价氧化物及锌和铜的单质,经稀硫酸酸浸时,铜不溶解,Zn及其他价氧化物除铅元素转化为硫酸铅沉淀外,其他均转化为相应的+2价阳离子进入溶液;然后通入硫化氢沉铜生成CuS沉淀;过滤后,滤液中加入Na2S2O8将锰离子氧化为二氧化锰除去,同时亚铁离子也被氧化为铁离子;再次过滤后,用氢氧化钠调节pH=4,铁离子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除去;第三次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次氯酸钠沉钴,得到Co(OH)3。
【解析】(1)“酸浸”前,需将废渣磨碎,其目的是增大固体与酸反应的接触面积,提高钴元素的浸出效率。
(2)“酸浸”步骤中,Cu不溶解,Zn单质及其他价氧化物除铅元素转化为硫酸铅沉淀外,其他均转化为相应的+2价阳离子进入溶液,即为转化为Co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假设“沉铜”后得到的滤液中和均为,向其中加入至沉淀完全,此时溶液中,则,小于,说明大部分也转化为硫化物沉淀,据此判断不能实现Zn2+和Co2+的完全分离。
(4)“沉锰”步骤中,Na2S2O8将Mn2+氧化为二氧化锰除去,发生的反应为,因此,生成,产生的物质的量为。
(5)“沉锰”步骤中,同时将氧化为,“沉淀”步骤中用调pH=4,可以完全沉淀为,因此,分离出的滤渣是。
(6)“沉钴”步骤中,控制溶液pH=5.0~5.5,加入适量的NaClO氧化,为了保证被完全氧化,NaClO要适当过量,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7)根据题中给出的信息,“沉钴”后的滤液的pH=5.0~5.5,溶液中有元素以形式存在,当pH>12后氢氧化锌会溶解转化为,因此,从“沉钴”后的滤液中回收氢氧化锌的方法是:向滤液中滴加溶液,边加边搅拌,控制溶液的pH接近12但不大于12,静置后过滤、洗涤、干燥。
解答化工工艺流程题的三种方法
(1)首尾分析法:对比流程中第一种物质与产品,从对比中找出原料与产品之间的关系,理清流程中原料转化为产品的基本原理以及分离除杂的方式,结合题问逐一作答。
(2)截段分析法:对于较复杂的采用截段,再进行整合。
(3)“瞻前顾后”分析法:在流程中除了考虑将原料转化为产品,还要考虑副产品的循环使用,这类题常要瞻前又要顾后。
1.(2024·全国·模拟预测)铷和铯在电子器件、催化剂、特种玻璃、生物化学及医药等应用领域有重要作用。自然界中的铷、铯储量丰富,但是含量偏低,常和其他碱金属共生。一种由钾铷铯混合矾(含少量、、等硫酸盐)制备铯盐和碳酸铷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铷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周期。
(2)“滤渣Ⅰ”中有Al(OH)3和一种重要的硫酸盐,该硫酸盐在医疗上的主要用途为 。工艺流程中分两次调pH的主要目的为 。
(3)“萃铯余液”进行“碳化”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等杂质离子。
①“碳化”过程中除去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碳化”后溶液中含有大量,的分解温度约为175℃,从溶液中制得碳酸铷的操作是蒸发浓缩、 、过滤、洗涤、 。
(4)利用叠氮酸(HN3)和Rb2CO3两步制取少量金属铷,每一步都会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已知叠氮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该制备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 。
【答案】(1)5
(2) 钡餐 第一次调节pH为7.2是为了除去Al3+,并防止Al(OH)3溶解,第二次调pH至13.2是为了除去Mg2+
(3) 冷却结晶 175℃以上干燥
(4) 2HN3+Rb2CO3= RbN3+CO2↑+H2O 2RbN32Rb+3N2↑
【分析】钾铷铯混合矾经溶解后加入酒石酸重结晶,过滤除去滤液酒石酸钾,再将铷铯矾晶体溶解,加入Ba(OH)2调节pH除去Al3+,过滤后滤液再调pH除去Mg2+,滤液加入有机萃取剂萃取铯离子,铷离子和钙离子进入萃铯余液中,萃铯余液进行“碳化”的除去溶液中的等杂质离子。据此分析做答。
【解析】(1)铷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5周期;
(2)根据分析,滤渣I是Al(OH)3和BaSO4,该硫酸盐在医疗上的主要用途为作为医疗造影剂,即钡餐;由于Al(OH)3会溶于过量强碱中,所以第一次调节pH为7.2是为了除去Al3+,将Al3+转化为Al(OH)3沉淀,并防止Al(OH)3溶解,过滤取滤液再调节pH至13.2是为了除去Mg2+,将Mg2+转化为Mg(OH)2沉淀。
(3)①“碳化”过程中除去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碳化”后溶液中含有大量,的分解温度约为175℃,从溶液中制得碳酸铷的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175℃以上干燥。
(4)利用叠氮酸(HN3)和Rb2CO3两步制取少量金属铷,每一步都会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已知叠氮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所以该制备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2HN3+Rb2CO3= RbN3+CO2↑+H2O,2RbN32Rb+3N2↑。
一、化工流程答题基本思路
二、一个完整的无机化工生产流程一般具有下列过程:
三、分离提纯的方法:
1.过滤:一贴二低三靠 四洗; 四洗--为什么要洗--用什么洗----怎么洗涤----洗干净没?
①为什么洗:去除晶体表面的杂质;把目标产物尽可能洗出来,提升产率;
②用什么洗:蒸馏水、冷水、有机溶剂(醇、酮、醚)等;如酒精洗硫酸亚铁铵晶体可降低晶体因溶解造成损失,可以出去表面的水,酒精易挥发,易干燥。
③怎么洗涤:沿着玻璃棒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其他溶剂)至浸没沉淀,待其自然流下后,重复2~3次。
④洗干净没:(离子检验)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某某试剂(其他操作),产生什么现象?则是否洗干净。
2.减压过滤(吸滤、抽滤):减压过滤装置由真空泵、布氏漏斗、吸滤瓶组成。
3.结晶(重结晶):溶液单一溶质时,所得晶体不带结晶水,如氯化钠溶液结晶过程为----蒸发结晶;所得晶体带有结晶水,如硫酸铜溶液得到CuSO45H2O晶体过程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溶液为两种以上溶质时,要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得溶质----蒸发结晶,趁热过滤,如除去NaCl中少量的KCl;要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得溶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如除KCl去中少量的NaCl。
4.晶体干燥:自然晾干、滤纸吸干、在干燥器中干燥、烘干(热稳定性较好)。
5.萃取(分液):当向混合物加入有机试剂(苯、四氯化碳等)后分离的,且题目信息有涉及溶解度不同时考虑萃取。常见液—液萃取(如用苯或CCl4萃取水中的溴),固--液萃取(如用酒精浸取黄豆中的豆油以提高油产量)。一般萃取分液后的混合溶液采取蒸馏的方式分离。海带中提取碘(灼烧---溶解---过滤—氧化---萃取—蒸馏)。
6.蒸馏(分馏):题目信息有涉及沸点不同时,考虑蒸馏,常见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
1.(2024·山东·模拟预测)为白色粉末,不溶于水,能与反应生成,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为绿色铜盐。以含铜矿粉(含有、、及铁的氧化物杂质)为原料制备的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含铜矿粉反应后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含有硫单质,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已知:部分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如下表:
开始沉淀的 1.5 4.2
沉淀完全的 3.3 6.7
加入氨水中和调节溶液的范围是 。
(3)“络合反应”得到,生成该物质的离子方程式为 ,“络合反应”后得到主要沉淀的化学式是 。
(4)“蒸氨”得到的、用吸收液吸收,得到的吸收液可返回到 工序回收利用。
(5)“中和”过程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为,值不能过小的原因是 。
(6)“合成”过程得到,在碱性环境中水解生成。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 。
(7)“酸化”过程中盐酸的浓度不能太大的理由是 。
【答案】(1)
(2)
(3)
(4)络合反应
(5)值过小,与后续流程中的反应
(6)
(7)若浓度太大,容易生成
【分析】铜矿粉(含有、、及铁的氧化物杂质)加入硫酸和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具有氧化性,将S元素转化为S单质,转化为,过滤得到硫单质,向滤液中加入氨水,转化为,过滤得到,向滤液中加入碳酸氢铵和通入氨气,发生络合反应生成和,过滤将除去,将滤液进行蒸氨,得到得到的、,过滤得到硫酸铵,将滤渣进行酸溶,加入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在再加入氯化钠和亚硫酸钠进行合成得到,经过过滤洗涤、酸化、过滤、干燥得到产品,据此回答。
【解析】(1)氧化含硫物质,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加入氨水保证沉淀完全,不沉淀,因此调节溶液的范围是;
(3)“络合反应”得到,生成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络合反应”后得到的主要沉淀的化学式是;
(4)“蒸氨”得到的、用吸收液吸收得到,得到的吸收液返回到“络合反应”工序回收利用;
(5)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为,值过小,会与后续流程中的反应;
(6)“合成”过程得到,在碱性环境中水解生成的离子方程式是;
(7)“酸化”过程中生成,若浓度太大,容易生成。
2.(2024·河北保定·二模)钼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国防等领域。某镍钼矿中的镍和钼以NiS和的形式存在,从镍钼矿中分离钼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在“焙烧”过程中转化为;
②钼酸铵为白色晶体,具有很高的水溶性,不溶于乙醇。
(1)与同族,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
(2)“焙烧”中元素转化为,同时有生成,写出在“焙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电负性:
B.离子半径:
C.第一电离能:
D.基态中成对电子数与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
(4)中存在的相互作用有__________(填标号)。
A.分子间作用力 B.金属键
C.共价键 D.离子键
(5)经过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得到,洗涤时所选用的最佳试剂为 。
(6)该镍钼矿(元素的质量分数为)通过该工艺最终得到钼酸铵产品,则该工艺中钼酸铵的产率为 。(保留一位小数,产率=)
(7)氮化钼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它属于填隙式氮化物,N原子部分填充在原子立方晶格的八面体空隙中,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氮化钼的化学式为 ,原子周围与之等距离的原子个数为
【答案】(1)4d55s1
(2)
(3)D
(4)CD
(5)乙醇
(6)85.0
(7) Mo2N 12
【分析】某镍钼矿中的镍和钥以NiS和的形式存在,预处理后镍钼矿与碳酸钠、通空气焙烧后,加水浸取得到含NiO的浸渣,滤液中含Na2MoO4、Na2SO4等,溶液进行离子交换萃取得到交换溶液,最后萃取液经系列操作得(NH4)2MoO4。
【解析】(1)与同族,基态Cr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则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d55s1。
(2)“焙烧”中元素转化为,同时有生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为:。
(3)A.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则电负性:O>S>C,A项错误;
B.根据“层多径大、序大径小”,离子半径:Na+C.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第ⅡA、ⅤA族元素大于相邻元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则第一电离能:NaD. 基态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成对电子数为24,未成对电子数为2,成对电子数与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D项正确;
故选D。
(4)(NH4)2MoO4中与之间为离子键,中N与H、中Mo与O之间为共价键。
(5)洗涤时所选用的最佳试剂为乙醇,既可以减小晶体的溶解损耗,同时乙醇易挥发便于干燥。
(6)根据Mo元素守恒可知,100.00kg该镍钼矿(Mo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56%)理论上应该生成钼酸铵的质量为,通过该工艺最终得到18.32kg钼酸铵产品,则该工艺中钼酸铵的产率为。
(7)从晶胞结构可以看出,Mo原子位于顶点和面心,共有个,氮原子部分填充在Mo原子立方晶格的八面体空隙中,共有个,所以氮化钼的化学式为Mo2N,从晶胞结构可以看出,Mo原子周围与之等距离的Mo原子有12个。
3.(2024·重庆·模拟预测)纳米材料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储能材料,用菱锰矿(主要成分为,含有少量CaO、MgO、FeO、、等)制备纳米材料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25℃时,各物质的如表所示。
物质
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中提高反应速率的可行措施有 (任答一条);酸浸渣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加入的目的是氧化 (填离子符号),写出该离子被氧化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
(3)回收的沉淀可与浓硫酸反应生成能腐蚀玻璃的气体,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5℃时,沉淀后的滤液中 (写最简整数比)。
(4)用去离子水多次洗涤纳米材料,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为 。
(5)“高压釜水热反应”溶液pH应调节为中性,而不能过高的原因是 。
【答案】(1) 粉碎原料、适当加热、适当增大硫酸浓度、搅拌等(任答一条即可) 、
(2)
(3) 1:2
(4)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溶液,如果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5)pH过高会影响纳米材料晶体的纯度
【分析】菱锰矿(主要成分为,含有少量CaO、MgO、FeO、、等)加入硫酸酸浸、CaO与反应生成沉淀,不与反应,故浸渣的主要成分为、,所得溶液中含有Mn2+、Fe2+、Mg2+、Ca2+、Fe3+,加双氧水把Fe2+氧化为Fe3+并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过滤除去,加MnF2生成CaF2、MgF2沉淀除去Ca2+、Mg2+;过滤得硫酸锰溶液,加入(NH4)2S2O8超声震荡,再经过一系列处理得到纳米。
【解析】(1)粉碎原料、适当加热、适当增大硫酸浓度、搅拌等均可提高“酸浸”时的反应速率;“酸浸”时,CaO与反应生成沉淀,不与反应,故浸渣的主要成分为、。
(2)具有氧化性,能氧化生成,其离子方程式为。
(3)回收沉淀中含有的、可与浓硫酸生成能腐蚀玻璃的气体HF,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沉淀后的滤液中。
(4)用去离子水多次洗涤纳米材料,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为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溶液,如果没有沉淀产生,证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5)高压釜水热反应”溶液pH应调节为中性,而不能调的过高的原因是pH过高,会生成氢氧化物杂质,影响纳米材料晶体的纯度。
1.(2024·四川成都·模拟预测)钇是稀土元素之一。我国蕴藏着丰富的钇矿石(,其中Y为+3价),工业上通过如下工艺流程制取氧化钇,并获得副产物铍。
已知:i.铍和铝处于元素周期表的对角线位置,化学性质相似。
ii.、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如下表:
离子 开始沉淀时的pH 完全沉淀时的pH
2.1 3.1
6.0 8.3
(1)钇矿石用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 。
(2)将钇矿石与NaOH共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剂1应加入过量的 (填名称),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4)“系列操作1”为除去BeCl,溶液中的杂质,请选择合理步骤并排序; (填序号)。
a.加入适量的盐酸 b.通入过量的 c.过滤 d.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e.加入过量的氨水 f.洗涤
(5)为使沉淀完全,用氨水调节时,a应控制在 范围内;继续加氨水调节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检验是否沉淀完全的操作是 。
(6)常见的由固体生产Be的工业方法有两种:①电解法:电解混合熔融盐制备Be;②热还原法:熔融条件下,钾还原制备Be。以上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更好并说明理由: (合理即可)。
【答案】(1)
(2)
(3) 盐酸 (或)
(4)ecfa
(5) 取适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成血红色,若溶液不呈血红色,则沉淀完全(或取适量上层清液于一试管中,继续滴加几滴氨水,若无红褐色沉淀生成,则沉淀完全)
(6)电解法好,同时能得到工业原料(或热还原法好,操作简单,不产生有毒气体)
【分析】用NaOH初步处理钇矿石可以得到、、和的共熔物,从流程图中可知,共熔物加水处理后,、不溶于水,和溶于水,所以溶解这一步的主要成分是、,加酸、都溶解,然后加氨水调节pH产生的滤渣2为,再继续加氨水,获得,再高温加热得到;过滤1后的除杂中的主要成分是和,在此基础上加过量盐酸,可将转变成硅酸沉淀而除掉,后续得到,而铍和铝处于元素周期表的对角线位置,化学性质相似,所以冶炼方法和铝相似。
【解析】(1)依据元素化合价和原子守恒书写元素的氧化物组成,所以钇矿石的组成用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故答案为:。
(2)钇矿石与NaOH共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3)过滤1后的除杂中的主要成分是和,在此基础上加过量盐酸,可将转变成硅酸沉淀而除掉;过滤2这一步是将转变成硅酸沉淀而除掉,所以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或,故答案为:盐酸;或。
(4)过滤2所得滤液中含有NaCl、和少量HCl,由已知信息i可知和的化学性质相似,可以加入过量的氨水,将转化成沉淀,再过滤、洗涤,然后再加盐酸转化为,其顺序为ecfa,故答案为:ecfa。
(5)用氨水调节时,是为了将转化为沉淀而除掉,故a应控制在范围内,滤渣2为,继续加氨水调节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检验是否沉淀完全的操作是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不变血红色,则说明沉淀完全,故答案为:;;取适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成血红色,若溶液不呈血红色,则沉淀完全(或取适量上层清液于一试管中,继续滴加几滴氨水,若无红褐色沉淀生成,则沉淀完全)。
(6)由固体生产Be的工业方法比较好的是电解法,其制备Be的同时能得到工业原料(或热还原法好,操作简单,不产生有毒气体),故答案为:电解法好,同时能得到工业原料(或热还原法好,操作简单,不产生有毒气体)。
2.(2024·浙江绍兴·三模)以方铅矿(主要含PbS、FeS)和废铅膏(主要含PbO2、PbO)为原料实现如下转化。
已知:①90℃时,加入过量盐酸和MgCl2溶液的混合液将铅元素全部以的形式浸出。
②
请回答:
(1)浸出过程中,发生了多个反应。请写出PbO2、PbS在盐酸和MgCl2溶液的作用下转化为的离子方程式 ;在浸出时,MgCl2的作用为 。
(2)H2S气体主要是由 (填化学式)反应产生的, (填“可以”、“不可以”)用CuSO4溶液吸收。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浸出产生的最终氧化为存在于溶液中
B.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
C.可以向含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冷水结晶获得PbCl2
D.工业上主要通过电解熔融PbCl2制金属Pb
(4)设计实验,验证结晶后过滤得到的滤液中含有Fe元素 。
【答案】(1) 增大浓度,促进生成的反应平衡正移,提高铅元素的利用率
(2) FeS 可以
(3)BC
(4)①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铁氰化钾,若生成蓝色沉淀,则证明滤液中有Fe元素;②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H2O2溶液和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红色,则证明滤液中有Fe元素
【分析】方铅矿(主要含PbS、FeS)和废铅膏(主要含主要含PbO2、PbO)混合浸出:加入过量的盐酸和MgCl2溶液的混合液将铅元素全部以[PbCl4]2-形式浸出,得到H2S、含[PbCl4]2-溶液和含S的残渣,滤液结晶得到PbCl2,以此解答。
【解析】(1)PbO2、PbS在盐酸和MgCl2溶液的作用下转化为[PbCl4]2 ,PbO2中Pb得电子化合价降低,PbS中S失电子,故生成S单质,反应离子方程式为PbO2+PbS+4H++8Cl 2[PbCl4]2 +S+2H2O,在浸出时,MgCl2增大Cl 浓度,促进生成[PbCl4]2 的反应平衡正移,提高铅元素的利用率;
(2)由前一小题的反应知,PbS中的硫元素反应后生成S单质,故H2S气体主要是由FeS反应产生的,H2S和CuSO4反应会生成CuS沉淀,且CuS不溶于硫酸,反应为H2S+CuSO4=CuS↓+H2SO4,故H2S可以用CuSO4溶液吸收;
(3)A.浸出过程没有加氧化剂,故浸出产生的Fe2+最终仍然为Fe2+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A不正确;
B.[PbCl4]2 的中心Pb价层电子对数为4,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B正确;
C.根据题中已知②的反应PbCl2(s)+2Cl (aq) [PbCl4]2 (aq) ΔH>0,加水后氯离子浓度减小,有利于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放热,故加冷水降低温度,也有利于平衡逆向移动,故向含[PbCl4]2 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冷水结晶获得PbCl2,C正确;
D.冶炼较不活泼的金属Zn、Fe、Sn、Pb、Cu常用热还原法,即用还原剂(C、CO、H2等)在加热条件下还原金属氧化物,D错误;
故选BC;
(4)结晶后过滤得到的滤液中含有Fe元素的存在形式为Fe2+,检验Fe2+的方法有:①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铁氰化钾K3[Fe(CN)6],若生成蓝色沉淀,则证明滤液中有Fe元素;②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H2O2溶液和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红色,则证明滤液中有Fe元素。
3.(2024·四川雅安·模拟预测)碳酸锂广泛应用于陶瓷和医药等领域。以β-锂辉石(主要成分为)为原材料制备Li2CO3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Fe3+、Al3+、Fe2+和Mg2+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如下表。
沉淀物
开始沉淀pH 2.7 3.8 7.6 9.4
完全沉淀pH 3.2 5.2 9.7 12.4
(1)步骤前,β 锂辉石要粉碎成细颗粒的目的是 。步骤中,酸浸后得到的酸性浊液中含有Li+、,另含有Al3+、Fe3+、Fe2+、Mg2+、Ca2+、Na+等杂质,需在搅拌下加入石灰石调节溶液的pH到6沉淀部分杂质离子,然后分离得到浸出液。浸出渣的主要成分除SiO2外还有 (填写化学式)。
(2)①步骤中,将适量的H2O2溶液、石灰乳和Na2CO3溶液依次加入浸出液中,可除去的杂质金属离子有Fe2+、 。如果H2O2溶液加入过量,有气泡冒出,原因是 。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的浸出液需冷却后再加入H2O2溶液
B.考虑工业生产成本,步骤中石灰乳更换成烧碱更佳
C.步骤母液中只有Na2SO4和NaOH
D.可通过离子交换膜法电解母液回收利用NaOH
(3)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中的蒸发浓缩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4)步骤中得到的Li2CO3固体需要清洗,方法是: 。简述检验Li2CO3已被清洗干净的操作 。
【答案】(1) 增大接触面,加快反应速率 、
(2) Mg2+、Ca2+ 过量的过氧化氢在Fe3+的催化下分解产生氧气 AD
(3)玻璃棒、酒精灯
(4) 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至刚好淹没沉淀,待水流尽后再重复2-3次 取最后一次清洗液,先加足量的稀盐酸,滴加BaCl2溶液或溶液,若没有产生白色沉淀,则Li2CO3已经清洗干净
【分析】已知β-锂辉石(主要成分为Li2O Al2O3 4SiO2)为原材料制备Li2CO3的工艺流程:Li2O Al2O3 4SiO2加硫酸,浸取,酸浸后得到的酸性溶液中含有Li+、,另含有Al3+、Fe3+、Fe2+、Mg2+、Ca2+、Na+等杂质,在搅拌下加入石灰石调节pH,使Al3+、Fe3+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过滤,再将适量的H2O2溶液、石灰乳和Na2CO3溶液依次加入浸出液中,Fe2+被氧化为Fe3+,然后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钙离子转化为碳酸钙沉淀,过滤的硫酸锂溶液,再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得到碳酸锂沉淀,过滤得到碳酸锂,(5)由图可知,放电时,钙电极作负极,LiFePO4作正极,充电时,钙电极为阴极,LiFePO4电极为阳极。
【解析】(1)β 锂辉石要粉碎成细颗粒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加快反应速率;根据分析可知,浸出渣的主要成分除SiO2外还有:、;
(2)①步骤中,将适量的H2O2溶液、石灰乳和Na2CO3溶液依次加入浸出液中,可除去的杂质金属离子有Fe2+、Mg2+、Ca2+;过量的过氧化氢在Fe3+的催化下分解产生氧气,导致出现有气泡冒出的现象;
②
A.由于H2O2受热易分解,故步骤Ⅰ的浸出液需冷却后再加入H2O2溶液,A正确;
B.已知NaOH的成本比石灰乳更高,且换成NaOH的话将无法除去碳酸根,故考虑工业生产成本,步骤Ⅱ中石灰乳不应该更换成烧碱,B错误;
C.由工艺流程图可知,步骤Ⅲ母液中有Na2SO4和NaOH、Na2CO3等,C错误;
D.由C项分析可知,母液中有Na2SO4和NaOH、Na2CO3等,用惰性电极电极时,阴极反应为:2H2O+2e-=2OH-+H2↑,故可通过离子交换膜法电解母液回收利用NaOH,D正确;
(3)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中的蒸发浓缩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和酒精灯;
(4)步骤中得到的Li2CO3固体需要清洗,方法是: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至刚好淹没沉淀,待水流尽后再重复2-3次;由题干信息可知,步骤Ⅲ中得到的Li2CO3固体需要清洗,沉淀固体表面含有可溶性的杂质硫酸根离子,故检验Li2CO3已被清洗干净的操作为:取最后一次清洗液,先加足量的稀盐酸,滴加BaCl2溶液或Ba(NO3)2溶液,若没有产生白色沉淀,则Li2CO3已经清洗干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