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开学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开学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0-26 20:39:26

文档简介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开学测试卷
1.(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nbsp;. 为了纪念在科学历程中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人们往往会用他们的名字作为物理量的单位。如以物理学家    的名字作为压强的单位,以物理学家     的名字作为功率的单位。
2.(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如图所示是“苹果向上爬” 的趣味实验:将筷子竖直插在苹果中央,手握住筷子中上部,用锤 子向下轻敲筷子上部,苹果就慢慢向上“爬” 了,这是因为    (选填“筷子”或“苹果”)具有 惯性的结果。苹果上“爬” 时筷子对苹果的摩擦力方向为   。
3.(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暑期防溺水,安全不“放假”,如图所示,是河水中的漩涡。漩涡中心处的流速较    , 压强较    ,从而形成压力差,导致周边物体易被“吸入”漩涡。
4.(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如图甲所示,龙舟比赛是中国传统运动项目之一。图乙是某运动员手中划动的船桨,其中一只手握住O点处,另一只手对船桨A处施加拉力。船桨可看作一个   杠杆,若想使水对龙舟产生更大的推力,A点应尽量   (选填“远离”或“靠近”)O点一些。
5.(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nbsp;. 用力沿水平方向推动沙发前进,人的推力   (选填“有”或“没有” )对沙发做功,沙发 的重力   (选填“有”或“没有” )对沙发做功。
6.(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nbsp;. “泰坦尼克号”轮船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豪华的客轮,该船的排水量为 66000t。当游客逐渐登船时,该船所受的浮力将    ,当它满载从内陆河港口驶入大西洋时,它所受的浮力将   (两空均选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7.(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将一只装有配重的薄壁长烧杯放入底面积为 S容的圆柱形容器 中,烧杯静止时竖直漂在水面,此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 H1,如图甲所示。将一金属块吊在烧杯 底部,烧杯静止时露出水面的高度为 h1,容器中的水的高度 H2,如图乙所示。将金属块放在烧 杯中,烧杯静止时露出水面的高度为 h2,如图丙所示。若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烧杯底面积的 2 倍,则金属块的质量是    ,金属块的密度是    。(两空均用题目中已知信息的字母表示)
8.(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跳绳是我省体育与健康考试的项目之一。如图所示为某次跳绳模拟测试中,重 450N 的小红 重心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根据图像可知小红1min 跳绳    次。小红在1min 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W。
9.(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关于中学生以下数据正确的是(  )
A.中学生的体重约 120kg
B.中学生走路时对地压强约为 1×104Pa
C.中学生跑步的功率约为 300J
D.中学生 50m 短跑的速度约为7m/s
10.(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如图所示,小球和小车先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相机先后拍下 了甲、乙两图片,拍照过程中小车可能(  )
A.向东加速 B.向东减速 C.向西加速 D.向西减速
11.(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物理课上,老师将整个橙子放入水中,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所示,将其切成大小两块, 再次投入水中(杯中水量不变)。发现大块仍漂浮、小块缓慢沉入水底,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杯底所受水的压强大于乙图中杯底所受水的压强
B.小块橙子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
C.两块橙子受到浮力之和等于整个橙子受到的浮力
D.小块橙子缓慢沉入水底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小
12.(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作图像是我们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图像中数据线和横纵坐标围成的“面积”常常有特殊 的意义,若改变横纵坐标代表的物理量,如图图像阴影部分面积没有意义的是 (  )
A.横坐标—体积,纵坐标—密度 B.横坐标—时间,纵坐标—速度
C.横坐标—时间,纵坐标—路程 D.横坐标—时间,纵坐标—功率
13.(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关于图所示的四个热学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因此不能发生扩散现象
B.图乙中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C.图丙中将一定量的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
D.图丁中两个铅块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14.(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如图甲所示,将一圆柱体木块用细线拴在没有水的容器底部,然后向容器中逐渐加水。图 乙是木块所受浮力随容器中水的深度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的重力为 6N
B.将细线剪断,物体漂浮,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C.木块浸没时,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 4N
D.木块的密度为 0.8×103kg/m3
15.(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将一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两次水的深度 如图所示,已知瓶盖的面积是 5cm2,瓶底的面积是 20cm2,瓶重和厚度忽略不计。(g取 10N/kg , ρ 水=1.0×103kg/m3 )求:
(1)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强;
(2)正立放置时瓶底所受水的压力;
(3)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
16.(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如图,小廿同学每天骑自行车上学,已知她的质量为 40kg,她在一条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时的牵引力为 25N,经过 5min,行驶了 1200m 的路程,g取 10N/kg。求:
(1)该过程自行车的行驶速度;
(2)骑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3)该过程骑自行车的功率。
17.(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如图所示,已知边长为 10cm 的正方体木块,质量分布均匀,静止漂浮在水面上,木块的下表面受到水给的压强为600Pa 。求:
(1)木块下表面所处深度:
(2)木块所受浮力;
(3)木块的密度。
18.(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在斜面上下滑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试验中斜面的倾斜程度要    (填“小”或“大” )一些,在 C点放置了一金属片,其 好处是   ;
(2)图中 BC段的距离sBC =    cm,经测量小车在 AC段运动过程中的时间为 2s,则 此过程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vAC =    m/s;
(3)在实验过程中,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量的AC 段的平均速度会偏    (选 “大”或“小”);
(4)小车 AB段的平均速度   AC段的平均速度(选填“<” 、“>”或“=”);
(5)小组的成员分别画出小车从 A到 C 的 s﹣t 图像的大致情况。其中与事实大致相符的 是 ____。
A. B.
C. D.
19.(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某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 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 100g 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杠杆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应将左端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实验时,需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    ;
(3)挂在 C点的弹簧测力计由位置 1 逐渐转至位置 2 的过程中,1、2 两位置关于竖直线对称, 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如图丙,弹簧测力计示数将    (选填“先变大后变小” 、“先 变小后变大”或“不变”);弹簧测力计沿     的方向的拉力最小。
(4)【拓展】
①在进行如图丁所示操作时,同学们发现杠杆不再平衡,这说明     可以影响杠杆平衡;
②在丁图中画出右侧绳对杠杆的拉力 F的示意图及该力的力臂 l    。
20.(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中,小华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 1: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 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 猜想 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1)为了验证猜想,小华在实验室里做了如图 1 所示的实验。
①要验证猜想 2 .应比较序号为     的三次实验;
②比较序号为 A、D 、E 的三次实验,分析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 物体所受的浮力越    。
③根据图 1 可以得出 P 物体密度为    g/cm3,E 图中盐水密度为    g/cm3。
(2)小明接着又探究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过程如图2 所示,其中 a 、b 、c、d 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依次是F1 、F2 、F3、F4 。
①探究操作的最合理顺序是    (只填字母)。若图中F1 、F2 、F3、F4 四个力之间满足   ·(写关系式)成立,就可得出结论F浮 = G排 ;
②不会影响图 2 实验探究结论能否正确得出的操作是    (只填序号)。
A.c 中,物体浸入水中前,水面未到达烧杯口
B.c 中物体没有全部浸入在水中 C.c 中物体触碰到了烧杯底
21.(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在生活中常看到船在码头停泊时把缆绳绕在码头的船桩上几圈,即使不打结也能固定住船。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绳子缠绕之后,会增大摩擦力。那摩擦力的大小与缠绕的圈数之间存在怎 样的关系呢 带着这一问题小宇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实验器材:课桌、铁架台、弹簧测力计,粗 棉线,圆柱形铁棒,重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铁架台置于水平桌面上,弹簧测力计挂在铁架台细杆上。考虑到本实验测摩擦力的方法, 应将弹簧测力计在    (选填“竖直”或“水平”)方向上校零。将棉线的一端系在弹簧测力 计挂钩上,另一端与重物相连,物体处于    状态读数测力计示数为 7.6N。
(2)把铁棒固定在铁架台的底座上,将棉线在铁棒上绕 1 圈如图甲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为 3N,则棉线与铁棒之间的摩擦力为    N。
(3)小宇按紧密排列缠绕的方法,逐次增加棉线绕在铁棒上的圈数,如图乙所示,将相关数据 记录并画出拉力的大小随绕绳圈数变化的大致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丙可知,绕绳圈数越多, 摩擦力越     ,从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分析,增加绕绳圈数的实质是改变    (选填“压力大小”或“接触面粗糙程度”)。
(4)放学后,小宇又想到,系鞋带系得越紧越不容易松脱是利用了    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给鞋子穿鞋带时,小宇又发现鞋上穿鞋带的孔一般都用金属套了个环,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改变   (选填“压力大小”或“接触面粗糙程度” )来减小摩擦力。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帕斯卡;瓦特
【知识点】功率的概念;压强
【解析】【解答】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功率的单位为瓦特。
综上 第1空、 帕斯卡 ; 第2空、瓦特。
【分析】根据物体单位判识选项。
安培是电流的单位,欧姆是电阻的单位,牛顿为力的单位,托里拆利测量的大气压的值;伽利略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功率的单位为瓦特。
2.【答案】苹果;竖着向下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 用锤子向下轻敲筷子上部 ,筷子向下运动,苹果由于惯性,保持静止,苹果向上爬,苹果的运动方向向上,摩擦力竖直向下。
综上 第1空、苹果; 第2空、竖着向下.
【分析】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只有物体重力有关,当物体速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苹果保持静止的运动状态,相对筷子向上运动。
摩擦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反,本题中苹果向上爬,所以摩擦力竖直向下。
3.【答案】快;小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解答】 漩涡中心处的流速较快,所以压强较小,形成压强差,吸入漩涡。
综上 第1空、 快; 第2空、小。
【分析】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压强越大,流速越小, 漩涡中心处的流速较快,压强小。
4.【答案】费力;远离
【知识点】杠杆的分类;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解析】【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手握住的O点相当杠杆的支点, A处的力F1相当于杠杆的动力,B处的力F2相当于杠杆的阻力。此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
(2)阻力臂不变,动力F1大小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要增加水对船的推力F2,则要增大动力臂,故A点应尽量远离O点一些。
【分析】(1)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从而确定杠杆的分类;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分析解答。
5.【答案】有;没有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 用力沿水平方向推动沙发前进,推力的方向上有位移,所以推力做功,重力的方向和运动垂直,所以重力不做功。
综上 第1空、 有; 第2空、没有。
【分析】做功的条件:物体受到力,且在力的方向上,产生了位移,力做功。
6.【答案】变大;不变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由阿基米德定律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水的重力相等, 船只漂浮,重力等于浮力, 游客逐渐登船 ,船只的重力减小,所以浮力减小, 满载从内陆河港口驶入大西洋时 ,浮力的计算公式F=ρ液gv排,液体密度不变,排水体积不变,所以浮力不变。
综上 第1空、 变大; 第2空、不变。
【分析】1、物体沉浮条件:物体悬浮时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漂浮表明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小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时重力大于浮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
2、浮力的本质为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计算公式为F浮=ρ液gV排,题目中液体的密度不变,派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浮力不变。
7.【答案】ρ水(H2-H1 )S容;水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据题目可知,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排开水的体积增加量为金属块的体积,Δv=S容(H2-H1),此时金属块悬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根据浮力公式F浮=G=ρ液gv排=ρ液gS容(H2-H1),根据重力公式G=mg可知,物体的质量m=ρ液S容(H2-H1);金属块的体积v=S烧(h1-h2),根据密度公式可知金属块的密度ρ=, 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烧杯底面积的 2 倍 ,所以 金属块的密度是水。
综上 第1空、 ρ水(H2-H1 )S容 ; 第2空、水。
【分析】1、物体沉浮条件:物体悬浮时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漂浮表明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小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时重力大于浮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所以金属块此时悬浮,重力等于浮力;
2、密度的公式为m=ρv,题中物体的质量m=ρ液S容(H2-H1),分析可知金属块的体积为v=S烧(h1-h2),据此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8.【答案】180;67.5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据题可知跳一次绳,1min=60s,所以1min跳绳180次,s重力做功W=Gh=450N×0.05m=22.5J,功率为22.5J×3=67.5W.
综上 第1空、 180; 第2空、 67.5 .
【分析】功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物理意义为做功的快慢,题目中s重力做功W=Gh=450N×0.05m=22.5J,根据P=W/t可计算物体的做功。
9.【答案】D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速度与物体运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A、 中学生的体重约50kg,A错误;
B、 中学生双脚对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5m2,根据P=F/S可知,走路时对地压强约为 1×104Pa ,B错误;
C、 功率的单位为瓦特,C错误;
D、 中学生 50m 短跑的速度约为7m/s ,D正确。
综上选D。
【分析】根据常识判识选项。
1、熟悉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质量,如一枚鸡蛋为50g,中学生质量为50kg,
2、熟悉生活重常见的温度,如体温为37℃,令人舒适的温度为24℃,
3、识记生活中常见的长度、中学生身高160cm,课桌80cm,
4、识记生活中常见的速度、心跳一分钟70次,走路的速度1.2m/s, 中学生 50m 短跑的速度约为7m/s 。
10.【答案】B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 小球和小车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由灯泡的相对位置可知,小车向东运动,CD错误; 当小车向东减速时,小球保持原来的运动速度继续向东运动,所以会出现图示内容,B正确,A错误。
综上选B。
【分析】根据惯性判识选项。
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只有物体重力有关,当物体速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当小车向东减速时,小球保持原来的运动速度继续向东运动,出现球的速度大于车的速度。
11.【答案】A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A、B、C,乙小橙子沉底,所以浮力小于重力,B错误;甲图中,橙子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乙图中大橙子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小橙子沉底,浮力小于重力,所以乙图中的浮力小于甲图的浮力,C错误,F=ρ液gv排,所以乙图的排水体积小于甲图的排水体积,所以甲图液面较高,根据P=ρgh可知,甲图的压强大,A正确。
D、根据F=ρ液gv排,小橙子下沉过程中,排水体积不变,所以浮力逐渐不变,D错误。
综上选A。
【分析】1、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浸没深度有关,且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2、物体沉浮条件:物体悬浮时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漂浮表明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小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时重力大于浮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所以乙小橙子沉底,所以浮力小于重力,甲图中,橙子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乙图中大橙子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小橙子沉底,浮力小于重力,所以乙图中的浮力小于甲图的浮力
3、浮力的公式F浮=ρ液gV排,乙图的排水体积小于甲图的排水体积,所以甲图液面较高。
12.【答案】C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速度与物体运动;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A、横纵坐标为密度和体积时,围成的面积为质量,A有意义;
B、横纵坐标为时间和速度为,围成的面积为路程,B有意义;
C、 横纵坐标为时间和路程,围成的面积无意义,C无意义;
D、 横纵坐标为时间和功率时,围成的面积为功,D有意义。
综上选C。
【分析】根据物体公式判识选项。
1、速度公式s=vt,所以当横纵坐标为时间和速度为,围成的面积为路程;
2、密度公式为m=ρv,当横纵坐标为密度和体积时,围成的面积为质量;
3、功的公式为W=Fs,当横纵坐标为时间和功率时,围成的面积为功。
13.【答案】B,C,D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A、扩散现象与重作用无关,A错误;
B、 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B正确;
C、 图丙中将一定量的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 ,C正确;
D、 图丁中两个铅块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正确。
综上选BCD。
【分析】1、微观粒子的构成特点: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引力和斥力,
2、分子热运动的特点:分子无规则运动,肉眼无法观察,常见例子有:气体颜色的改变,味道的扩散;且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速度越快。
14.【答案】A,B,C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A、当加水到6cm时,物体此时开始漂浮,物体所受浮力等于重力,浮力大小为6N,重力大小为6N,A正确;
B、绳子剪短,木块会漂浮,容器受到的水的重力和木块的重力大小不变,受力面积不变,所以压强不变,B正确;
C、当高度为16cm时,物体完全浸没,此时物体受到重力、浮力和绳子的拉力,重力为6N,浮力为10N,绳子的拉力为4N,C正确;
D、据题可知,浸没时所受的浮力为10N,体积V=10N÷(103kg/m3×10N/kg)=10-3m3,根据G=ρgv可知,ρ=6N÷10N/kg÷10-3m3= 0.6×103kg/m3,D错误。
综上选ABC。
【分析】1、物体沉浮条件:物体悬浮时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漂浮表明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小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时重力大于浮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
2、浮力的计算公式为F浮=ρ水gV排,题目中浸没时所受的浮力为10N,据此计算物体浸没的体积,结合密度公式m=ρv计算物体的密度。
15.【答案】(1)解:据题可知,倒放时物体的高度为0.12m,根据P=ρgh可知 瓶盖所受水的压强 P= 1.0×103kg/m3 ×10N/kg×0.12m= 1.2×103 Pa
(2)解:据题可知,正放时物体的高度为0.1m,根据P=ρgh 瓶底所受水的压强,P= 1.0×103kg/m3 ×10N/kg×0.1m=1×103 Pa,根据F=Ps可知 正立放置时瓶底所受水的压力 F=Ps=1×103 Pa×20×10-4m2=2N
(3)解:据题可知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为2N, 知瓶盖的面积是 5cm2 ,根据P=F/S可知P=2N÷(5×10-4m2)=4×103 Pa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据题可知,倒放时物体的高度为0.12m,根据P=ρgh计算 瓶盖所受水的压强 ,同理计算 瓶底所受水的压强,根据F=Ps计算 正立放置时瓶底所受水的压力
(3)据(2)可知水对桌面的压力,根据P=F÷s,计算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 。
16.【答案】(1)解: 小廿同学 经过 5min,行驶了 1200m 的路程 ,根据速度公式v=s/t可知,其速度v=1200m/300s= 4m/s。
(2)解: 小廿同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所以牵引力等于阻力为 25N。
(3)解: 根据P=FV可知,其功率P=25N×4m/s=100W。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分析】(1)据题可知300s经过的路程为1200m,根据v=s/t计算物体运动速度。
(2)物体匀速运动,所以牵引力等于阻力;
(3)功率计算公式P=Fv,题目中F=25N,速度v=4m/s,据此计算功率。
17.【答案】(1)解: 木块的下表面受到水给的压强为600Pa ,根据P=ρgh可知,h=600Pa÷(103kg/m3×10N/kg)=0.06m
(2)解: 据题可知物体浸没深度为6cm,所以浸没的体积为600cm3,根据F浮=ρ液gv排=103kg/m3×10N/kg×600×10-6cm3=6N
(3)解:物体漂浮,所以重力等于浮力为6N,物体的体积为10-3m3,根据m=ρv可知物体的密度ρ=0.6kg÷10-3m3=0 0.6 × 103 kg/m3。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木块的下表面受到水给的压强为600Pa,根据压强的计算P=ρgh可计算此时物体浸没深度;
(2)由(1)计算可知物体浸没深度,结合物体边长可计算浸没体积,根据F=ρgv可知物体的浮力;
(3)由(2)物体浮力,题目中物体漂浮,所以重力等于浮力,根据F=ρgv计算物体的密度。
18.【答案】(1)小;方便测量时间
(2)40.0;0.4
(3)大
(4)<
(5)C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 试验中斜面的倾斜程度要 小一些,方便测量物体的时间;
综上 第1空、 小; 第2空、 方便测量时间 ;
(2) 图中 BC段的距离sBC =40.0cm,AC的距离为80.0cm,运行时间为2s,根据速度公式可知V=0.8m/2s=0.4m/s。
综上 第1空、 40.0; 第2空、 0.4;
(3) 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 会导致运行时间偏小,所以速度偏大;
综上 第1空、 大
(4)小车在斜面上受到重力的作用,加速运动,所以 小车 AB段的平均速度 小于AC段的平均速度
综上 第1空、<;
(5)小车在斜面上受到重力的作用,加速运动,C正确,ACD错误;
综上选C。
【分析】1、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s/t计算求解,所用的工具为刻度尺和停表,为了使测量的数据更加准确,应该测量小车运动时间,所以选择较缓的斜坡
2、根据速度的公式计算分析,速度公式为v=s/t,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如已知速度时间求解路程,或者已知路程和时间求解速度,小车在斜面上受到重力的作用,做加速运动。
19.【答案】(1)右
(2)便于测量力臂,并能消除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
(3)先变小后变大;竖直向下
(4)力的方向;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解答】(1) 实验前,杠杆静止时,杠杆左偏,所以应该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综上 第1空、 右;
(2) 实验时,需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 避免杠杆自重的干扰,方便直接测量力臂;
综上 第1空、 便于测量力臂,并能消除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 ;
(3)弹簧测力计在1切换至2时,力臂先减小后增加,所以力先减小后增加;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的拉力最小。
综上 第1空、 先变小后变大; 第2空、竖直向下;
(4) 在进行如图丁所示操作时,同学们发现杠杆不再平衡 力的方向可以影响杠杆平衡;力臂垂直力作用线,据此作图
【分析】1、天平的调平:调平原理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当指针偏左表明左侧较重,所以需要增加右侧力和力臂;
2、力臂的画法:力臂是支点和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
3、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原理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其次不断改变钩码重力以及钩码的位置,记录多组试验数据,分析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大小关系;最后,使用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平衡进行动态分析,改变拉力的方向,实质为改变动力臂的大小,动力臂变小,则动力变大。
20.【答案】(1)ACD;大;2.4;1.2
(2)bacd;F1 F3=F4 F2;B
【知识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解析】【解答】(1)验证 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 ,要保证浸没深度不同,其余因素相同,所以选择ACD; A、D 、E 的三次实验 液体密度不同,其余因素相同,所以分析可知 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 物体所受的浮力越 大;物体的重力为4.8N,浸没在水中的浮力为2N,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v排=2N÷103kg/m3÷10N/kg=2×10-4m3,根据质量公式m=ρv计算物体的密度为2.4×103kg/m3,在盐水中的浮力为2.4N,根据F浮=ρ液gv排,盐水的密度ρ液=2.4N/÷10N/kg÷(2×10-4m3)=1.2 g/cm3
综上 第1空、ACD; 第2空、大; 第3空、2.4; 第4空、1.2;
(2)首先测量空烧杯的重力,避免烧杯占有水分对试验的干扰,其次测量物体的重力,所以正确顺序为bacd,如果排开水的重力为F4-F2,所受浮力为F1-F3,如果F1 F3=F4 F2则可验证结论F浮 = G排 ,如果溢水杯中水没有到达杯口,杯子水的质量偏小,对实验结果有影响,B .c 中物体没有全部浸入在水中 不影响浮力的大小;C. c 中物体触碰到了烧杯底 ,会受到杯底的支持力减小浮力,所以有影响,B正确,AC错误
综上选B。
【分析】1、称重法测量物体浮力:先测出物体的重力,然后将物体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会减小,减小的示数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
2、浮力的本质为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计算公式为F浮=ρ液gV排,所以物体所受浮力和物体所处的深度无关,与排开水的体积有关,当排开水的体积越小时,浮力越小,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时,浮力越大。
21.【答案】(1)竖直;静止
(2)4.6
(3)大;压力大小
(4)增大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
【知识点】摩擦力的大小;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1)弹簧测力计测量竖直方向的力,所以应该在竖直方向 校零 , 将棉线的一端系在弹簧测力 计挂钩上,另一端与重物相连,物体处于 处于静止状态进行读数,此时重力等于拉力。
综上 第1空、 竖直; 第2空、静止。
(2)根据受力分析可知,重物受到拉力方向向上,摩擦力方向向上,重力方向向下,所以摩擦力F=7.6N-3N=4.6N
综上 第1空、 4.6;
(3) 由图丙可知,绕绳圈数越多, 摩擦力越 大, 从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分析,增加绕绳圈数的实质是改变 压力大小
综上 第1空、 大; 第2空、压力大小;
(4) 系鞋带系得越紧越不容易松脱是利用了 增大压力的方式增加摩擦力; 鞋子穿鞋带时,小宇又发现鞋上穿鞋带的孔一般都用金属套了个环,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改变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
综上 第1空、增大压力; 第2空、接触面粗糙程度
【分析】1、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弹簧测力计竖直调零,分度值为0.2N,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据图读数
2、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控制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面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题目中增加绕绳圈数的实质是改变 压力大小,鞋上穿鞋带的孔一般都用金属套了个环,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
1 / 1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开学测试卷
1.(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nbsp;. 为了纪念在科学历程中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人们往往会用他们的名字作为物理量的单位。如以物理学家    的名字作为压强的单位,以物理学家     的名字作为功率的单位。
【答案】帕斯卡;瓦特
【知识点】功率的概念;压强
【解析】【解答】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功率的单位为瓦特。
综上 第1空、 帕斯卡 ; 第2空、瓦特。
【分析】根据物体单位判识选项。
安培是电流的单位,欧姆是电阻的单位,牛顿为力的单位,托里拆利测量的大气压的值;伽利略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功率的单位为瓦特。
2.(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如图所示是“苹果向上爬” 的趣味实验:将筷子竖直插在苹果中央,手握住筷子中上部,用锤 子向下轻敲筷子上部,苹果就慢慢向上“爬” 了,这是因为    (选填“筷子”或“苹果”)具有 惯性的结果。苹果上“爬” 时筷子对苹果的摩擦力方向为   。
【答案】苹果;竖着向下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 用锤子向下轻敲筷子上部 ,筷子向下运动,苹果由于惯性,保持静止,苹果向上爬,苹果的运动方向向上,摩擦力竖直向下。
综上 第1空、苹果; 第2空、竖着向下.
【分析】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只有物体重力有关,当物体速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苹果保持静止的运动状态,相对筷子向上运动。
摩擦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反,本题中苹果向上爬,所以摩擦力竖直向下。
3.(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暑期防溺水,安全不“放假”,如图所示,是河水中的漩涡。漩涡中心处的流速较    , 压强较    ,从而形成压力差,导致周边物体易被“吸入”漩涡。
【答案】快;小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解答】 漩涡中心处的流速较快,所以压强较小,形成压强差,吸入漩涡。
综上 第1空、 快; 第2空、小。
【分析】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压强越大,流速越小, 漩涡中心处的流速较快,压强小。
4.(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如图甲所示,龙舟比赛是中国传统运动项目之一。图乙是某运动员手中划动的船桨,其中一只手握住O点处,另一只手对船桨A处施加拉力。船桨可看作一个   杠杆,若想使水对龙舟产生更大的推力,A点应尽量   (选填“远离”或“靠近”)O点一些。
【答案】费力;远离
【知识点】杠杆的分类;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解析】【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手握住的O点相当杠杆的支点, A处的力F1相当于杠杆的动力,B处的力F2相当于杠杆的阻力。此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
(2)阻力臂不变,动力F1大小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要增加水对船的推力F2,则要增大动力臂,故A点应尽量远离O点一些。
【分析】(1)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从而确定杠杆的分类;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分析解答。
5.(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nbsp;. 用力沿水平方向推动沙发前进,人的推力   (选填“有”或“没有” )对沙发做功,沙发 的重力   (选填“有”或“没有” )对沙发做功。
【答案】有;没有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 用力沿水平方向推动沙发前进,推力的方向上有位移,所以推力做功,重力的方向和运动垂直,所以重力不做功。
综上 第1空、 有; 第2空、没有。
【分析】做功的条件:物体受到力,且在力的方向上,产生了位移,力做功。
6.(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nbsp;. “泰坦尼克号”轮船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豪华的客轮,该船的排水量为 66000t。当游客逐渐登船时,该船所受的浮力将    ,当它满载从内陆河港口驶入大西洋时,它所受的浮力将   (两空均选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答案】变大;不变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由阿基米德定律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水的重力相等, 船只漂浮,重力等于浮力, 游客逐渐登船 ,船只的重力减小,所以浮力减小, 满载从内陆河港口驶入大西洋时 ,浮力的计算公式F=ρ液gv排,液体密度不变,排水体积不变,所以浮力不变。
综上 第1空、 变大; 第2空、不变。
【分析】1、物体沉浮条件:物体悬浮时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漂浮表明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小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时重力大于浮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
2、浮力的本质为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计算公式为F浮=ρ液gV排,题目中液体的密度不变,派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浮力不变。
7.(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将一只装有配重的薄壁长烧杯放入底面积为 S容的圆柱形容器 中,烧杯静止时竖直漂在水面,此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 H1,如图甲所示。将一金属块吊在烧杯 底部,烧杯静止时露出水面的高度为 h1,容器中的水的高度 H2,如图乙所示。将金属块放在烧 杯中,烧杯静止时露出水面的高度为 h2,如图丙所示。若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烧杯底面积的 2 倍,则金属块的质量是    ,金属块的密度是    。(两空均用题目中已知信息的字母表示)
【答案】ρ水(H2-H1 )S容;水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据题目可知,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排开水的体积增加量为金属块的体积,Δv=S容(H2-H1),此时金属块悬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根据浮力公式F浮=G=ρ液gv排=ρ液gS容(H2-H1),根据重力公式G=mg可知,物体的质量m=ρ液S容(H2-H1);金属块的体积v=S烧(h1-h2),根据密度公式可知金属块的密度ρ=, 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烧杯底面积的 2 倍 ,所以 金属块的密度是水。
综上 第1空、 ρ水(H2-H1 )S容 ; 第2空、水。
【分析】1、物体沉浮条件:物体悬浮时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漂浮表明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小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时重力大于浮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所以金属块此时悬浮,重力等于浮力;
2、密度的公式为m=ρv,题中物体的质量m=ρ液S容(H2-H1),分析可知金属块的体积为v=S烧(h1-h2),据此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8.(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跳绳是我省体育与健康考试的项目之一。如图所示为某次跳绳模拟测试中,重 450N 的小红 重心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根据图像可知小红1min 跳绳    次。小红在1min 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W。
【答案】180;67.5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据题可知跳一次绳,1min=60s,所以1min跳绳180次,s重力做功W=Gh=450N×0.05m=22.5J,功率为22.5J×3=67.5W.
综上 第1空、 180; 第2空、 67.5 .
【分析】功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物理意义为做功的快慢,题目中s重力做功W=Gh=450N×0.05m=22.5J,根据P=W/t可计算物体的做功。
9.(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关于中学生以下数据正确的是(  )
A.中学生的体重约 120kg
B.中学生走路时对地压强约为 1×104Pa
C.中学生跑步的功率约为 300J
D.中学生 50m 短跑的速度约为7m/s
【答案】D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速度与物体运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A、 中学生的体重约50kg,A错误;
B、 中学生双脚对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5m2,根据P=F/S可知,走路时对地压强约为 1×104Pa ,B错误;
C、 功率的单位为瓦特,C错误;
D、 中学生 50m 短跑的速度约为7m/s ,D正确。
综上选D。
【分析】根据常识判识选项。
1、熟悉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质量,如一枚鸡蛋为50g,中学生质量为50kg,
2、熟悉生活重常见的温度,如体温为37℃,令人舒适的温度为24℃,
3、识记生活中常见的长度、中学生身高160cm,课桌80cm,
4、识记生活中常见的速度、心跳一分钟70次,走路的速度1.2m/s, 中学生 50m 短跑的速度约为7m/s 。
10.(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如图所示,小球和小车先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相机先后拍下 了甲、乙两图片,拍照过程中小车可能(  )
A.向东加速 B.向东减速 C.向西加速 D.向西减速
【答案】B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 小球和小车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由灯泡的相对位置可知,小车向东运动,CD错误; 当小车向东减速时,小球保持原来的运动速度继续向东运动,所以会出现图示内容,B正确,A错误。
综上选B。
【分析】根据惯性判识选项。
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只有物体重力有关,当物体速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当小车向东减速时,小球保持原来的运动速度继续向东运动,出现球的速度大于车的速度。
11.(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物理课上,老师将整个橙子放入水中,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所示,将其切成大小两块, 再次投入水中(杯中水量不变)。发现大块仍漂浮、小块缓慢沉入水底,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杯底所受水的压强大于乙图中杯底所受水的压强
B.小块橙子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
C.两块橙子受到浮力之和等于整个橙子受到的浮力
D.小块橙子缓慢沉入水底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小
【答案】A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A、B、C,乙小橙子沉底,所以浮力小于重力,B错误;甲图中,橙子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乙图中大橙子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小橙子沉底,浮力小于重力,所以乙图中的浮力小于甲图的浮力,C错误,F=ρ液gv排,所以乙图的排水体积小于甲图的排水体积,所以甲图液面较高,根据P=ρgh可知,甲图的压强大,A正确。
D、根据F=ρ液gv排,小橙子下沉过程中,排水体积不变,所以浮力逐渐不变,D错误。
综上选A。
【分析】1、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浸没深度有关,且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2、物体沉浮条件:物体悬浮时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漂浮表明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小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时重力大于浮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所以乙小橙子沉底,所以浮力小于重力,甲图中,橙子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乙图中大橙子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小橙子沉底,浮力小于重力,所以乙图中的浮力小于甲图的浮力
3、浮力的公式F浮=ρ液gV排,乙图的排水体积小于甲图的排水体积,所以甲图液面较高。
12.(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作图像是我们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图像中数据线和横纵坐标围成的“面积”常常有特殊 的意义,若改变横纵坐标代表的物理量,如图图像阴影部分面积没有意义的是 (  )
A.横坐标—体积,纵坐标—密度 B.横坐标—时间,纵坐标—速度
C.横坐标—时间,纵坐标—路程 D.横坐标—时间,纵坐标—功率
【答案】C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速度与物体运动;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A、横纵坐标为密度和体积时,围成的面积为质量,A有意义;
B、横纵坐标为时间和速度为,围成的面积为路程,B有意义;
C、 横纵坐标为时间和路程,围成的面积无意义,C无意义;
D、 横纵坐标为时间和功率时,围成的面积为功,D有意义。
综上选C。
【分析】根据物体公式判识选项。
1、速度公式s=vt,所以当横纵坐标为时间和速度为,围成的面积为路程;
2、密度公式为m=ρv,当横纵坐标为密度和体积时,围成的面积为质量;
3、功的公式为W=Fs,当横纵坐标为时间和功率时,围成的面积为功。
13.(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关于图所示的四个热学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因此不能发生扩散现象
B.图乙中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C.图丙中将一定量的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
D.图丁中两个铅块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答案】B,C,D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A、扩散现象与重作用无关,A错误;
B、 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B正确;
C、 图丙中将一定量的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 ,C正确;
D、 图丁中两个铅块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正确。
综上选BCD。
【分析】1、微观粒子的构成特点: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引力和斥力,
2、分子热运动的特点:分子无规则运动,肉眼无法观察,常见例子有:气体颜色的改变,味道的扩散;且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速度越快。
14.(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如图甲所示,将一圆柱体木块用细线拴在没有水的容器底部,然后向容器中逐渐加水。图 乙是木块所受浮力随容器中水的深度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的重力为 6N
B.将细线剪断,物体漂浮,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C.木块浸没时,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 4N
D.木块的密度为 0.8×103kg/m3
【答案】A,B,C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A、当加水到6cm时,物体此时开始漂浮,物体所受浮力等于重力,浮力大小为6N,重力大小为6N,A正确;
B、绳子剪短,木块会漂浮,容器受到的水的重力和木块的重力大小不变,受力面积不变,所以压强不变,B正确;
C、当高度为16cm时,物体完全浸没,此时物体受到重力、浮力和绳子的拉力,重力为6N,浮力为10N,绳子的拉力为4N,C正确;
D、据题可知,浸没时所受的浮力为10N,体积V=10N÷(103kg/m3×10N/kg)=10-3m3,根据G=ρgv可知,ρ=6N÷10N/kg÷10-3m3= 0.6×103kg/m3,D错误。
综上选ABC。
【分析】1、物体沉浮条件:物体悬浮时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漂浮表明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小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时重力大于浮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
2、浮力的计算公式为F浮=ρ水gV排,题目中浸没时所受的浮力为10N,据此计算物体浸没的体积,结合密度公式m=ρv计算物体的密度。
15.(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将一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两次水的深度 如图所示,已知瓶盖的面积是 5cm2,瓶底的面积是 20cm2,瓶重和厚度忽略不计。(g取 10N/kg , ρ 水=1.0×103kg/m3 )求:
(1)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强;
(2)正立放置时瓶底所受水的压力;
(3)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
【答案】(1)解:据题可知,倒放时物体的高度为0.12m,根据P=ρgh可知 瓶盖所受水的压强 P= 1.0×103kg/m3 ×10N/kg×0.12m= 1.2×103 Pa
(2)解:据题可知,正放时物体的高度为0.1m,根据P=ρgh 瓶底所受水的压强,P= 1.0×103kg/m3 ×10N/kg×0.1m=1×103 Pa,根据F=Ps可知 正立放置时瓶底所受水的压力 F=Ps=1×103 Pa×20×10-4m2=2N
(3)解:据题可知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为2N, 知瓶盖的面积是 5cm2 ,根据P=F/S可知P=2N÷(5×10-4m2)=4×103 Pa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据题可知,倒放时物体的高度为0.12m,根据P=ρgh计算 瓶盖所受水的压强 ,同理计算 瓶底所受水的压强,根据F=Ps计算 正立放置时瓶底所受水的压力
(3)据(2)可知水对桌面的压力,根据P=F÷s,计算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 。
16.(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如图,小廿同学每天骑自行车上学,已知她的质量为 40kg,她在一条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时的牵引力为 25N,经过 5min,行驶了 1200m 的路程,g取 10N/kg。求:
(1)该过程自行车的行驶速度;
(2)骑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3)该过程骑自行车的功率。
【答案】(1)解: 小廿同学 经过 5min,行驶了 1200m 的路程 ,根据速度公式v=s/t可知,其速度v=1200m/300s= 4m/s。
(2)解: 小廿同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所以牵引力等于阻力为 25N。
(3)解: 根据P=FV可知,其功率P=25N×4m/s=100W。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分析】(1)据题可知300s经过的路程为1200m,根据v=s/t计算物体运动速度。
(2)物体匀速运动,所以牵引力等于阻力;
(3)功率计算公式P=Fv,题目中F=25N,速度v=4m/s,据此计算功率。
17.(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如图所示,已知边长为 10cm 的正方体木块,质量分布均匀,静止漂浮在水面上,木块的下表面受到水给的压强为600Pa 。求:
(1)木块下表面所处深度:
(2)木块所受浮力;
(3)木块的密度。
【答案】(1)解: 木块的下表面受到水给的压强为600Pa ,根据P=ρgh可知,h=600Pa÷(103kg/m3×10N/kg)=0.06m
(2)解: 据题可知物体浸没深度为6cm,所以浸没的体积为600cm3,根据F浮=ρ液gv排=103kg/m3×10N/kg×600×10-6cm3=6N
(3)解:物体漂浮,所以重力等于浮力为6N,物体的体积为10-3m3,根据m=ρv可知物体的密度ρ=0.6kg÷10-3m3=0 0.6 × 103 kg/m3。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木块的下表面受到水给的压强为600Pa,根据压强的计算P=ρgh可计算此时物体浸没深度;
(2)由(1)计算可知物体浸没深度,结合物体边长可计算浸没体积,根据F=ρgv可知物体的浮力;
(3)由(2)物体浮力,题目中物体漂浮,所以重力等于浮力,根据F=ρgv计算物体的密度。
18.(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在斜面上下滑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试验中斜面的倾斜程度要    (填“小”或“大” )一些,在 C点放置了一金属片,其 好处是   ;
(2)图中 BC段的距离sBC =    cm,经测量小车在 AC段运动过程中的时间为 2s,则 此过程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vAC =    m/s;
(3)在实验过程中,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量的AC 段的平均速度会偏    (选 “大”或“小”);
(4)小车 AB段的平均速度   AC段的平均速度(选填“<” 、“>”或“=”);
(5)小组的成员分别画出小车从 A到 C 的 s﹣t 图像的大致情况。其中与事实大致相符的 是 ____。
A. B.
C. D.
【答案】(1)小;方便测量时间
(2)40.0;0.4
(3)大
(4)<
(5)C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 试验中斜面的倾斜程度要 小一些,方便测量物体的时间;
综上 第1空、 小; 第2空、 方便测量时间 ;
(2) 图中 BC段的距离sBC =40.0cm,AC的距离为80.0cm,运行时间为2s,根据速度公式可知V=0.8m/2s=0.4m/s。
综上 第1空、 40.0; 第2空、 0.4;
(3) 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 会导致运行时间偏小,所以速度偏大;
综上 第1空、 大
(4)小车在斜面上受到重力的作用,加速运动,所以 小车 AB段的平均速度 小于AC段的平均速度
综上 第1空、<;
(5)小车在斜面上受到重力的作用,加速运动,C正确,ACD错误;
综上选C。
【分析】1、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s/t计算求解,所用的工具为刻度尺和停表,为了使测量的数据更加准确,应该测量小车运动时间,所以选择较缓的斜坡
2、根据速度的公式计算分析,速度公式为v=s/t,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如已知速度时间求解路程,或者已知路程和时间求解速度,小车在斜面上受到重力的作用,做加速运动。
19.(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某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 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 100g 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杠杆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应将左端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实验时,需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    ;
(3)挂在 C点的弹簧测力计由位置 1 逐渐转至位置 2 的过程中,1、2 两位置关于竖直线对称, 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如图丙,弹簧测力计示数将    (选填“先变大后变小” 、“先 变小后变大”或“不变”);弹簧测力计沿     的方向的拉力最小。
(4)【拓展】
①在进行如图丁所示操作时,同学们发现杠杆不再平衡,这说明     可以影响杠杆平衡;
②在丁图中画出右侧绳对杠杆的拉力 F的示意图及该力的力臂 l    。
【答案】(1)右
(2)便于测量力臂,并能消除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
(3)先变小后变大;竖直向下
(4)力的方向;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解答】(1) 实验前,杠杆静止时,杠杆左偏,所以应该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综上 第1空、 右;
(2) 实验时,需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 避免杠杆自重的干扰,方便直接测量力臂;
综上 第1空、 便于测量力臂,并能消除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 ;
(3)弹簧测力计在1切换至2时,力臂先减小后增加,所以力先减小后增加;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的拉力最小。
综上 第1空、 先变小后变大; 第2空、竖直向下;
(4) 在进行如图丁所示操作时,同学们发现杠杆不再平衡 力的方向可以影响杠杆平衡;力臂垂直力作用线,据此作图
【分析】1、天平的调平:调平原理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当指针偏左表明左侧较重,所以需要增加右侧力和力臂;
2、力臂的画法:力臂是支点和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
3、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原理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其次不断改变钩码重力以及钩码的位置,记录多组试验数据,分析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大小关系;最后,使用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平衡进行动态分析,改变拉力的方向,实质为改变动力臂的大小,动力臂变小,则动力变大。
20.(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中,小华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 1: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 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 猜想 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1)为了验证猜想,小华在实验室里做了如图 1 所示的实验。
①要验证猜想 2 .应比较序号为     的三次实验;
②比较序号为 A、D 、E 的三次实验,分析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 物体所受的浮力越    。
③根据图 1 可以得出 P 物体密度为    g/cm3,E 图中盐水密度为    g/cm3。
(2)小明接着又探究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过程如图2 所示,其中 a 、b 、c、d 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依次是F1 、F2 、F3、F4 。
①探究操作的最合理顺序是    (只填字母)。若图中F1 、F2 、F3、F4 四个力之间满足   ·(写关系式)成立,就可得出结论F浮 = G排 ;
②不会影响图 2 实验探究结论能否正确得出的操作是    (只填序号)。
A.c 中,物体浸入水中前,水面未到达烧杯口
B.c 中物体没有全部浸入在水中 C.c 中物体触碰到了烧杯底
【答案】(1)ACD;大;2.4;1.2
(2)bacd;F1 F3=F4 F2;B
【知识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解析】【解答】(1)验证 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 ,要保证浸没深度不同,其余因素相同,所以选择ACD; A、D 、E 的三次实验 液体密度不同,其余因素相同,所以分析可知 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 物体所受的浮力越 大;物体的重力为4.8N,浸没在水中的浮力为2N,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v排=2N÷103kg/m3÷10N/kg=2×10-4m3,根据质量公式m=ρv计算物体的密度为2.4×103kg/m3,在盐水中的浮力为2.4N,根据F浮=ρ液gv排,盐水的密度ρ液=2.4N/÷10N/kg÷(2×10-4m3)=1.2 g/cm3
综上 第1空、ACD; 第2空、大; 第3空、2.4; 第4空、1.2;
(2)首先测量空烧杯的重力,避免烧杯占有水分对试验的干扰,其次测量物体的重力,所以正确顺序为bacd,如果排开水的重力为F4-F2,所受浮力为F1-F3,如果F1 F3=F4 F2则可验证结论F浮 = G排 ,如果溢水杯中水没有到达杯口,杯子水的质量偏小,对实验结果有影响,B .c 中物体没有全部浸入在水中 不影响浮力的大小;C. c 中物体触碰到了烧杯底 ,会受到杯底的支持力减小浮力,所以有影响,B正确,AC错误
综上选B。
【分析】1、称重法测量物体浮力:先测出物体的重力,然后将物体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会减小,减小的示数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
2、浮力的本质为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计算公式为F浮=ρ液gV排,所以物体所受浮力和物体所处的深度无关,与排开水的体积有关,当排开水的体积越小时,浮力越小,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时,浮力越大。
21.(2024九上·青山湖开学考)在生活中常看到船在码头停泊时把缆绳绕在码头的船桩上几圈,即使不打结也能固定住船。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绳子缠绕之后,会增大摩擦力。那摩擦力的大小与缠绕的圈数之间存在怎 样的关系呢 带着这一问题小宇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实验器材:课桌、铁架台、弹簧测力计,粗 棉线,圆柱形铁棒,重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铁架台置于水平桌面上,弹簧测力计挂在铁架台细杆上。考虑到本实验测摩擦力的方法, 应将弹簧测力计在    (选填“竖直”或“水平”)方向上校零。将棉线的一端系在弹簧测力 计挂钩上,另一端与重物相连,物体处于    状态读数测力计示数为 7.6N。
(2)把铁棒固定在铁架台的底座上,将棉线在铁棒上绕 1 圈如图甲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为 3N,则棉线与铁棒之间的摩擦力为    N。
(3)小宇按紧密排列缠绕的方法,逐次增加棉线绕在铁棒上的圈数,如图乙所示,将相关数据 记录并画出拉力的大小随绕绳圈数变化的大致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丙可知,绕绳圈数越多, 摩擦力越     ,从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分析,增加绕绳圈数的实质是改变    (选填“压力大小”或“接触面粗糙程度”)。
(4)放学后,小宇又想到,系鞋带系得越紧越不容易松脱是利用了    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给鞋子穿鞋带时,小宇又发现鞋上穿鞋带的孔一般都用金属套了个环,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改变   (选填“压力大小”或“接触面粗糙程度” )来减小摩擦力。
【答案】(1)竖直;静止
(2)4.6
(3)大;压力大小
(4)增大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
【知识点】摩擦力的大小;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1)弹簧测力计测量竖直方向的力,所以应该在竖直方向 校零 , 将棉线的一端系在弹簧测力 计挂钩上,另一端与重物相连,物体处于 处于静止状态进行读数,此时重力等于拉力。
综上 第1空、 竖直; 第2空、静止。
(2)根据受力分析可知,重物受到拉力方向向上,摩擦力方向向上,重力方向向下,所以摩擦力F=7.6N-3N=4.6N
综上 第1空、 4.6;
(3) 由图丙可知,绕绳圈数越多, 摩擦力越 大, 从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分析,增加绕绳圈数的实质是改变 压力大小
综上 第1空、 大; 第2空、压力大小;
(4) 系鞋带系得越紧越不容易松脱是利用了 增大压力的方式增加摩擦力; 鞋子穿鞋带时,小宇又发现鞋上穿鞋带的孔一般都用金属套了个环,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改变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
综上 第1空、增大压力; 第2空、接触面粗糙程度
【分析】1、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弹簧测力计竖直调零,分度值为0.2N,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据图读数
2、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控制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面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题目中增加绕绳圈数的实质是改变 压力大小,鞋上穿鞋带的孔一般都用金属套了个环,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