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2015年一师一优课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3《河流——黄河》备课综合(课件 +教学设计+视频素材 共 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三明市2015年一师一优课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3《河流——黄河》备课综合(课件 +教学设计+视频素材 共 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3-08 08:56:29

文档简介

课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河流 第三课时】
授课教师:沙县三中 邓小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
2、了解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征;
3、了解黄河水能资源和著名的水利枢纽的分布;
4、理解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5、了解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中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角色扮演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对黄河的“利”与“害”有一个辨证的认识;
2、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黄河所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3、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辨证观。
教学重点:
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2、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
教学难点:
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黄河水害的由来; 2、黄河的治理措施。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请大家先欣赏一段音乐。
[放音乐(1)]画面为黄河,配以《黄河钢琴协奏曲》。约一分钟后,音量渐小至无,画面定格。
[提问]你能根据刚才的画面和音乐来判断这是哪条河流吗?(学生轻松而热烈地答出:黄河!)
[复习提问]提到黄河同学们并不陌生,谁能说出一些有关黄河的知识呢?(提问5-6名学生。)
[导入新课]看来,同学们对黄河确实知道的不少。那么,黄河到底为中华民族立过哪些功劳,又带来了哪些灾难?我们该怎样开发治理黄河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黄河。
要了解黄河,必须先了解黄河概况,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并思考:
[提问]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曾写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水真的是从天上来的吗?这里的“天上”指的是哪里?“海”又指的是哪个海呢?
[问画同步]巴颜喀拉山、渤海轮廓、并填注名称。
[设问]黄河自西向东共流经了我国哪些省区呢?
[演示课件]黄河自源头东流入海依次流经的省区,用不同的颜色闪动表示。让学生抢答省名或简称,课件显示省、区名称。
[问画同步]黄河的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河口,桃花峪,强调其位置特征,及主要支流汾河、渭河,强调其流经省;结合中国地形图,看看黄河流经了哪些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提问]黄河自源头到入海口全长5464千米,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能说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吗?为什么?
通过提问使学生明确河流大小按流量划分。黄河虽然长度第二,但因为其流经我国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区,降水较少,蒸发量大,水量较小。因此,不能说黄河是第二大河,而只能说是第二长河。
[承转]黄河象一条巨龙,蜿蜒在华夏大地上。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奉献。具体讲都有哪些奉献呢?
引导学生归纳出黄河的四大奉献:旅游资源,塑造平原,富蕴水能。
[教师讲解]黄河是世界上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读图,我们知道黄河的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蕴藏着丰富的水利资源。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黄河的水能资源实行梯级开发,陆续建成了刘家峡、龙羊峡、三门峡等八座大型的水利枢纽和水电站,为黄河上中游地区的工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电能和水能。
[出示龙羊峡水电站、三门峡水电站、小浪底水电站图片]
[出示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景观图]
[教师讲解]这两幅图片描绘的是位于黄河上游的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我们知道黄河流经的地区,是我国干湿地区中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一般降水都不足。是黄河水使一块块干涸的土地展现了生机,并在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此外,由于黄河上中游多在高山峡谷中穿行,水流湍急,形成了许多壮观的景象,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点开发了许多旅游项目。
[出示壶口瀑布图]
[教师讲解]壶口瀑布以其水势汹涌、奔腾而下的壮观景象,每年都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的游客来此参观游览。
[教师小结]千百年来,黄河流域的人民,在黄河的哺育下,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是,历史上黄河也曾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直至今天,它仍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忧患。
引导学生分析黄河各河段存在哪些忧患?原因是什么?
上游:荒漠化严重,凌汛;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地上河,凌汛,断流。
[重点分析讲解地上河的成因]
[讲画同步]黄河下游河床一般都比两岸地面高出3—4米,有些地方甚至高出 10米。因此,黄河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
[提问]高悬于空中的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呢?(引导学生从回忆黄河含沙量大,联想到泥沙来源,进而分析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
[讲画同步并分析]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地貌图;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容易被冲刷;②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覆盖很差,加大了冲刷之便;③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往往集中于7—8月份的几场暴雨,冲刷力强,加剧了冲刷程度;④本区支流众多,冲刷量大。因此,一遇暴雨,黄土高原上泥沙俱下,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学生阅读]阅读材料:悬河的危害。通过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数字,使学生感受黄河含沙量之大及水土流失之危害。
[启发提问]携带了这么多泥沙的黄河,出黄土高原,浩浩荡荡地进入下游的华北平原。水流速度怎样变化?携带泥沙的能力又会怎样变化?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分析归纳]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地上河”
[演示课件]“地上河”形成过程。河床一步步抬升,大堤越筑越高,给学生一个动态过程。而且筑堤束水,还有增加趋势。
[提问]如此“地上河”会造成什么危害呢?
(引导学生答出决口之险)
[承转]从传说中的大禹时代,中国人民就一直在摸索治理黄河的方法和途径,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黄河进行了一系列的治理。
[启发提问]我们分析了黄河带来的忧患以及形成的原因。那么假如你就是水利部部长,你认为治理黄河该采取哪些措施呢?(组织学生讨论)。
总结:
河段
病症
处方
上游
荒漠化严重
凌汛
退耕还草还林
引爆破冰 疏通河道
中游
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保持
下游
地上河
凌汛
断流
加筑堤坝
引爆破冰 疏通河道
跨流域调水工程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奉献。但由于它饱含泥沙,下游成为“地上河”,始终有决口的危险,因此它也是中国的一大忧患。治理黄河,每一个炎黄子孙责无旁贷。各段治理措施不尽相同,其中中游保持水土是治黄的根本。
作业设计:
《地理填充图册》
板书设计:
黄河
一、黄河知多少
1、源流概况 2、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
二、黄河的奉献
1、旅游资源 2、灌溉作用 3、水能资源丰富
三、黄河的忧患
地上河 凌汛 断流
四、黄河的治理
河段
病症
处方
上游
荒漠化严重
凌汛
退耕还草还林
引爆破冰 疏通河道
中游
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保持
下游
地上河
凌汛
断流
加筑堤坝
引爆破冰 疏通河道
跨流域调水工程
教学反思:
设置情景导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
本课采用自主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 对已有知识的重组,应用,完成对黄河概况的知识储备,归纳,推导,评估出黄河的功与过,探究出黄河的忧患及治理措施。
课件40张PPT。 黄河像一条金色的巨龙,奔腾咆哮在祖国北方广阔的原野上,她越过高原,穿过峡谷,跨过平原,汇入茫茫的大海。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孕育了中华民族悠久而又灿烂的历史文化。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们应当了解有着“中华民族摇篮”美誉的“母亲河”----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黄 河第三节 河流三、黄河
(一)、黄河知多少
1.源流概况 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渤 海几 字 型5464公里汾河、渭河河口(内蒙古)、桃花峪(豫)三、黄河
(一)、黄河知多少
1.源流概况2.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 根据下表数据分析,说明黄河为什么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水量小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三、黄河
(一)、黄河概况
1.源流概况
2.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
(二)、黄河的奉献带来水能提供旅游资源塑造平原并提供灌溉( 三)、黄河的忧患1. 水灾2. 断流{“地上河”及其危害凌汛荒漠化严重还林还草上 游中 游下 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下泄水土流失严重地上河修筑、加固堤坝( 四 )、黄河的综合治理凌汛疏通河道凌汛断流疏通河道跨流域调水工程三、黄河
(一)、黄河知多少
1.源流概况
2.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
(二)、黄河的奉献
带来水能和灌溉用水、塑造平原、提供旅游资源
( 三 )、黄河的忧患
地上河、凌汛、断流
( 四 )、黄河的综合治理
小 结源头和注入地:1和2
上、中、下游分界点:3和4
支流:5和6。231巴颜喀拉山渤海564桃花峪河口练一练再见 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为世界各河之首,若堆成1 米见方的土堤可绕地球20圈,相当地月距离的2倍。黄河每年淤积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有 4亿吨,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十余米的“悬河”。黄河下游河水完全靠人工大堤束缚,极易发生决口险情。从先秦到1949年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溢1590次,大的改道26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使黄河下游地区成为民不聊生的黄泛区。“悬河”的危害自然因素土质疏松人为因素过度开发毁林毁草植被稀少降水集中地 面“地上河”动画演示土质疏松 暴 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势低平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河床→地上河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流程图中游黄土高原下游华北平原→上游——荒漠化严重阅读课本53页《黄河凌汛》思考:
什么是凌汛?凌汛带来什么危害?凌汛一般发生在什么季节?凌汛多发生在哪一河段??黄河凌汛易发河段桃花峪冬初时,高纬水相对低纬先结冰春初时,低纬水相对高纬先融解黄河断流长度和天数结合书本50页黄河水系图完成:1、说出黄河干流形状、源头、注入地
2、说出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点河口和桃花峪所属省份巴颜喀拉山渤海内蒙古河南华北平原黄河流经的地形区黄土高原黄河流域图川内蒙古陕晋宁甘豫鲁青黄河主要支流巴颜喀拉山渤海桃花峪主要水电站壶
口龙羊峡水电站 工程以发电主,兼有防洪、灌溉、防凌、养殖、旅游等综
合效益。
李家峡水电站 目前西北最大的水电站,主供陕、甘、宁、青四省,电站以发电为主,兼有灌溉等功能。 电站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防凌、供水、养殖等综
合利用效益。
刘家峡水电站青铜峡水电站三盛公水利枢纽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主要为保证内蒙古河套灌区的灌溉用水。三门峡水电站小浪底水利工程
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有发电、灌溉、供水、养殖等综合利用效益。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华北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