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1.(2024四上·温岭期末) 在耳朵中 ( )可以收集声波。
A.外耳道 B.听小骨 C.耳郭
【答案】C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耳能使我们听到声音,耳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为三个部分。外耳包括耳郭和耳道,耳郭主要功能是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故选C。
2.(2024四上·温岭期末) 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 )。
A.肺 B.鼻腔 C.口腔
【答案】A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肺是身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肺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经常锻炼,可以使肺功能更加强大。故选A。
3.(2024四上·温岭期末) 人在平静状态下两分钟呼吸的次数大约是 ( )次。
A.16 B.33 C.80
【答案】B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人在平静状态下两分钟呼吸的次数大约是33次。故选B。
4.(2024四上·温岭期末) 我们的牙齿中 ( )是用来咀嚼食物的。
A.门齿 B.臼齿 C.犬齿
【答案】B
【知识点】牙齿
【解析】【分析】我们口腔中的牙齿有三种类型,门齿:用来切割食物;臼齿:用来咀嚼食物;犬齿:用来撕碎食物。故选B。
5.(2024四上·温岭期末) 不同方位的学生都能听到老师的声音,说明声音朝着 ( )传播。
A.四面八方 B.前后方向 C.左右方向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声音其实是一种能量,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的耳朵能感受到声音。故选A。
6.(2024四上·温岭期末) 把手用力压在桌子上并往前推,可以感受到( )。
A.反冲力 B.弹力 C.摩擦力
【答案】C
【知识点】摩擦力
【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把手用力压在桌子上并往前推,可以感受到摩擦力。故选C。
7.(2024四上·温岭期末) 人的( )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
A.外耳 B.中耳 C.内耳
【答案】A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耳能使我们听到声音,耳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为三个部分。外耳包括耳郭和耳道,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故选A。
8.(2024四上·温岭期末) 河岸上行人的脚步声会吓走鱼儿,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 )。
A.固体能传播声音 B.液体能传播声音 C.空气不能传播声音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但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固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最强,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最弱。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也能够传递能量。河岸上行人的脚步声会吓走鱼儿,这一现象不能说明空气不能传播声音。故选C。
9.(2024四上·温岭期末) 在右图的模拟装置中,气球皮模拟的是 ( )。
A.鼓膜 B.耳蜗 C.耳郭
【答案】A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实验中气球皮模拟的是耳的结构中的鼓膜,它接收声音后会产生振动。故选A。
10.(2024四上·温岭期末) 擦黑板时,抹布与黑板之间的摩擦情况是 ( )。
A.滚动摩擦 B.滑动摩擦 C.没有摩擦
【答案】B
【知识点】摩擦力
【解析】【分析】摩擦力是阻碍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摩擦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擦黑板时,抹布与黑板之间的摩擦情况是滑动摩擦。故选B。
11.(2024四上·温岭期末)我们平时吃的鸡肉,根据食物来源及生熟分类,分类结果是 ( )。
①动物类 ②植物类 ③熟食 ④生食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①和③
【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按照不同的的分类标准,我们可以把食物分成不同的种类。生活中我们常把食物分为主食和副食,也可按食物来源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根据食用方法分为生食食物和熟食食物。题目中鸡肉属于动物类食物、熟食。故选C。
12.(2024四上·温岭期末)我们吃的盐处在“平衡膳食宝塔”的( )。
A.最底层 B.中间层 C.最上层
【答案】C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营养配比的参考标准。在宝塔中,下一层的食物食用量要大于上一层的食物食用量。我们吃的盐处在“平衡膳食宝塔”的最上层。故选C。
13.(2024四上·温岭期末)如图,拉动小车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于 ( )。
A.桌面的摩擦力 B.细绳的重力 C.垫圈的重力
【答案】C
【知识点】重力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和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这个力叫做地球引力。地球表面附近物体所受到的地球引力叫做重力,它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图中拉动小车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垫圈的重力。故选C。
14.(2024四上·温岭期末) 由猪肉、香菇作为馅料的饺子记为 ( )种食物。
A.2 B.3 C.4
【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及水,不同的食物营养成分对人体各有不同的作用。由猪肉、香菇作为馅料的饺子应该记录为猪肉、香菇、面三种食物。故选B。
15.(2024四上·温岭期末) 如右图,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音叉,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泡沫球被弹开的幅度不同
B.听到高低不同的声音
C.泡沫球被弹开的快慢不同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声音其实是一种能量,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的耳朵能感受到声音。如右图,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音叉,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泡沫球被弹开的幅度不同。故选A。
16.(2024四上·温岭期末) 设计制作小车中,关于“团队协作,根据方案加工制作,汇报展示”属于 ( )
A.制作方案 B.实施方案 C.评估与改进
【答案】B
【知识点】设计小车
【解析】【分析】程建设中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不同工程建设过程的流程有相似性,工程师设计新产品的流程是明确问题、前期研究、提出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改进测试、展示交流。制订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与改进。设计制作小车中,关于“团队协作,根据方案加工制作,汇报展示”属于实施方案。故选B。
17.(2024四上·温岭期末) 如右图,在试管口吹气,试管 ( )发出的声音最高。
A.① B.② C.③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①号试管空气柱最短,吹气时发出的声音最高。故选A。
18.(2024四上·温岭期末) 如右图,气球喷气的方向和小车运动的方向分别是 ( )。
A.向右, 向右 B.向左,向左 C.向左,向右
【答案】C
【知识点】反冲力
【解析】【分析】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如右图,气球喷气的方向和小车运动的方向分别是向左,向右。故选C。
19.(2024四上·温岭期末) 在一个塑料袋里装上水、切成小块的馒头和煮熟的蔬菜,然后反复揉挤这个袋子。这个实验模拟的是食物在 ( )里的消化过程。
A.胃 B.食道 C.小肠
【答案】A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在一个塑料袋里装上水、切成小块的馒头和煮熟的蔬菜,然后反复揉挤这个袋子。会发现塑料膜里面的食物最终会变成糊状。这里面塑料塑料膜模拟了我们身体消化道中的胃,反复揉挤。塑料膜相当于胃,反复揉挤袋子模拟胃的蠕动。故选A。
20.(2024四上·温岭期末) 如右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此时的读数是 ( )。
A.2.6N B.2.4N C.2.2N
【答案】B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弹簧测力计由提环、指针、刻度板和挂钩组成。它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常用工具。读图可知,图中弹簧测力计此时的读数是2.4N。故选B。
21.(2024四上·温岭期末)小科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没有注意到指针在“0”刻度线以下,他用这个测力计测出一个物体重1牛,则这个物体实际重 ( )。
A.大于1牛 B.等于1牛 C.小于1牛
【答案】C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如果指针在零刻度线以上或者以下,这时候没有把指针调节至0,就会产生误差。在零刻度线以上,测出来的力比实际的力小,反之在零刻度线以下,测出来的力比实际的力大。小科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没有注意到指针在“0”刻度线以下,他用这个测力计测出一个物体重1牛,则这个物体实际重小于1牛。故选C。
22.(2024四上·温岭期末) 下列属于增大摩擦力的是 (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如鞋底的花纹防滑;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如在自行车轴承上加润滑油、磁悬浮列车、用滚木搬运重物。故选A。
23.(2024四上·温岭期末) 米饭上滴加碘酒,观察是否变蓝。这个实验主要研究的问题是( )
A.碘酒是什么颜色的
B.米饭里面是否含有淀粉
C.米饭里面是否含有蛋白质
【答案】B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
【解析】【分析】淀粉和碘酒相遇会发生反应变成蓝色。米饭上滴加碘酒,观察是否变蓝。这个实验主要研究的问题是米饭里面是否含有淀粉。故选B。
24.(2024四上·温岭期末) 如图所示,小提琴共有4根琴弦。用不同的力拨动第1根琴弦,我们主要研究的问题是 ( )
A.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有关吗
B.声音的高低与琴弦的粗细有关吗
C.声音的强弱与拨动时用力的程度有关吗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如图所示,小提琴共有4根琴弦。用不同的力拨动第1根琴弦,我们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声音的强弱与拨动时用力的程度有关吗 故选C。
25.(2024四上·温岭期末) 用相同的力拨动上题中的第1、4两根琴弦,第1根琴弦振动( )。
A.速度较快 B.速度较慢 C.幅度较大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上题中1号琴弦较粗,用相同的力拨动时第一根琴弦振动速度较慢。故选B。
26.(2024四上·温岭期末) 自制的气球动力小车在行驶过程中总是偏离赛道,下列改进方法不合理的是 ( )。
A.将气球吹的更大 B.调正气球的位置 C.调正车轴的位置
【答案】A
【知识点】小车的制作与评估
【解析】【分析】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自制的气球动力小车在行驶过程中总是偏离赛道,下列改进方法不合理的是将气球吹的更大。故选A。
27.(2024四上·温岭期末) 在撞击实验中,想让小车把木块推得更远,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换重一点的小车
B.小车从更高的位置下滑
C.小车下滑的高度不变,减小斜面的坡度
【答案】C
【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解析】【分析】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物体沿斜面向下滑动速度与斜面的坡度大小有关系,坡度越大,物体下滑速度越快。小车下滑的高度不变,减小斜面的坡度,不能让小车把木块推得更远。故选C。
28.(2024四上·温岭期末) 为了健康成长,正常体重的小学生每天应该 ( )。
A.多吃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可以使身体长得更壮
B.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可以调节身体机能
C.不偏食、不挑食才能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
【答案】C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不挑食,不偏食才能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不暴饮暴食、多运动,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让正常体重的小学生健康成长。故选C。
29.(2024四上·温岭期末) 下列流程图正确的是 ( )。
A.吸气过程:鼻腔或口腔→支气管→气管→肺
B.听音过程: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
C.食物消化过程: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
【答案】B
【知识点】听觉
【解析】【分析】耳能使我们听到声音,耳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为三个部分。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耳郭主要功能是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外耳道是声音传递的通道。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鼓膜可以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可以传递振动到内耳。内耳包括耳蜗和前庭,耳蜗可以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可以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我们就能听见声音了。故选B。
30.(2024四上·温岭期末) 小王想研究“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粗细的关系”,应该选用的实验材料是 (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的快慢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小王想研究“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粗细的关系”,应该选用的实验材料是A选项。故选A。
31.(2024四上·温岭期末)自制小乐器。
小明利用钢管自制了打击乐,并利用柱形图(如下图)记录了敲击各钢管
(1) 钢管发声后握住钢管,钢管 发出声音。(填“能”或“不能”)。
(2) 小明敲击钢管,钢管发出的声音是由 ( )振动产生的。
A.钢管内空气 B.钢管 C.小明的嘴唇
(3)小明轻轻敲击钢管,钢管发出声音,停止敲击,仍然能听到一段余音,这是因为( )。
A.钢管还在振动
B.空气能传播声音
C.钢管停止振动后仍然能发声
(4) 用不同的力敲击④号钢管,发出的声音 ( )不同。
A.音高 B.音量 C.音高和音量都
(5) 通过观察柱形图,小明发现钢管越长,发出的声音越 ( )。
A.低 B.高 C.弱
(6)小明将敲击的钢管轻触水面,俯视观察,水面会出现的现象是( )。
(7)在演奏中,小明发现①号钢管的声音不够高,他可以 进行改进。
【答案】(1)不能
(2)B
(3)A
(4)B
(5)A
(6)C
(7)锯掉一截钢管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钢管发声后握住钢管,钢管停止振动,钢管不能发出声音。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小明敲击钢管,钢管发出的声音是由钢管振动产生的。故选B。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小明轻轻敲击钢管,钢管发出声音,停止敲击,仍然能听到一段余音,这是因为钢管还在振动。故选A。
(4)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用不同的力敲击④号钢管,发出的声音音量不同。故选B。
(5)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的快慢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通过观察柱形图,小明发现钢管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故选A。
(6)声能可以让水面产生波纹,小明将敲击的钢管轻触水面,俯视观察,水面会出现波纹。故选C。
(7)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的快慢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在演奏中,小明发现①号钢管的声音不够高,他可以锯掉一截钢管进行改进。
32.(2024四上·温岭期末)呼吸与消化。
在学习了“呼吸与消化”单元后,四年级男生小东对自己的肺活量及呼吸次数进行了测试(如下图) 。
肺活量测量值 平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运动3分钟后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第1次 1230 23 36
第2次 1260 22 37
第3次 1230 22 38
(1) 小东三次测得的数据如上图,他的肺活量最终取值是 ( )。
A.1230 B.1240 C.1260
(2)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单项评分表,小东的肺活量等级是 ( )。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单项评分表
优秀 2400以上
良好 1900~2399
合格 1100~1899
不合格 1100以下
A.合格 B.良好 C.优秀
(3) 小红非常喜欢运动,肺活量比小东大,那么小红在运动3分钟后,每分钟呼吸次数最有可能是 ( )。
A.50 B.38 C.30
(4) 小东借助模型研究人体的呼吸情况,右图中代表肺的是 ( )。
A.① B.② C.③
(5) 为了提高肺活量,小东可以 ( )。
A.多喝水,多睡懒觉
B.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C.多吃饭,让身体胖一点
(6) 根据食物按所含营养的不同,小东对食物进行了分类。下列食物分别属于哪一类 (填序号)
①蔬菜 ②肥肉 ③牛奶 ④米饭
富含糖类 富含蛋白质 富含维生素 富含脂肪
【答案】(1)C
(2)A
(3)C
(4)B
(5)B
(6)④ ③ ① ②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1)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叫肺活量。肺活量是人体发育健康的一个指标。小东三次测得的数据如上图,他的肺活量最终取值是1260。故选C。
(2)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单项评分表,小东的肺活量等级是合格。故选A。
(3)肺活量的大小对身体的影响较大,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更强。小红非常喜欢运动,肺活量比小东大,那么小红在运动3分钟后,每分钟呼吸次数会比小东少,最有可能是30。故选C。
(4)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被称为身体中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小东借助模型研究人体的呼吸情况,右图中代表肺的是②。故选B。
(5)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我们的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肺活量可以通过经常跑步、游泳等身体锻炼来提高,也可以通过一些调整呼吸的方法来增加肺活量。故选B。
(6)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不同的食物中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不同营养成分对人体各有不同的作用。米饭中含有糖类;牛奶中含有蛋白质;蔬菜中含有维生素;肥肉中含有脂肪。
33.(2024四上·温岭期末)运动和力。
某一小组将赛道中的第16格定为终点,挑战用橡皮筋驱动小车从起点出发到达终点。每次挑战需从起点出发。以下是该小组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橡皮筋圈数(圈) 1 3圈半 5
行驶的格子数 3 11 14
是否达到终点 否 否 否
(1) 根据实验,橡皮筋产生弹力的原因是橡皮筋 ( )。
A.形状改变 B.悬在空中 C.受到自身重力
(2) 从上述的实验数据中可知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 ( )。
A.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慢
B.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近
C.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3) 该小组为了达到终点,第四次实验应该缠绕 ( )圈橡皮筋。
A.2 B.3 C.6
(4) 若第四次实验发现小车超过了终点,下次挑战他们应该 ( )。
A.改变橡皮筋的缠绕方向
B.将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变少
C.将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变多
(5) 如果将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增加几十倍,那么 ( )。
A.橡皮筋很有可能会被损坏
B.小车一定跑得更慢了
C.小车一定跑得更快了
(6) 该小组前三次实验都没有到达终点,这些探究 ( )。
A.白费力气
B.是失败的实验,毫无意义
C.是有效的失败,可以继续反思改进
【答案】(1)A
(2)C
(3)C
(4)B
(5)A
(6)C
【知识点】橡皮筋动力小车
【解析】【分析】(1)像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根据实验,橡皮筋产生弹力的原因是橡皮筋形状改变。故选A。
(2)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产生的能量越大,从上述的实验数据中可知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故选C。
(3)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产生的能量越大,该小组为了达到终点,第四次实验应该缠绕6圈橡皮筋。故选C。
(4)若第四次实验发现小车超过了终点,下次挑战他们应该将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变少。故选B。
(5)橡皮筋具有弹力,但有一定限度,如果将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增加几十倍,那么橡皮筋很有可能会被损坏。故选A。
(6)该小组前三次实验都没有到达终点,这些探究是有效的失败,可以继续反思改进,积累经验,最终获得胜利。故选C。
1 / 1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1.(2024四上·温岭期末) 在耳朵中 ( )可以收集声波。
A.外耳道 B.听小骨 C.耳郭
2.(2024四上·温岭期末) 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 )。
A.肺 B.鼻腔 C.口腔
3.(2024四上·温岭期末) 人在平静状态下两分钟呼吸的次数大约是 ( )次。
A.16 B.33 C.80
4.(2024四上·温岭期末) 我们的牙齿中 ( )是用来咀嚼食物的。
A.门齿 B.臼齿 C.犬齿
5.(2024四上·温岭期末) 不同方位的学生都能听到老师的声音,说明声音朝着 ( )传播。
A.四面八方 B.前后方向 C.左右方向
6.(2024四上·温岭期末) 把手用力压在桌子上并往前推,可以感受到( )。
A.反冲力 B.弹力 C.摩擦力
7.(2024四上·温岭期末) 人的( )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
A.外耳 B.中耳 C.内耳
8.(2024四上·温岭期末) 河岸上行人的脚步声会吓走鱼儿,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 )。
A.固体能传播声音 B.液体能传播声音 C.空气不能传播声音
9.(2024四上·温岭期末) 在右图的模拟装置中,气球皮模拟的是 ( )。
A.鼓膜 B.耳蜗 C.耳郭
10.(2024四上·温岭期末) 擦黑板时,抹布与黑板之间的摩擦情况是 ( )。
A.滚动摩擦 B.滑动摩擦 C.没有摩擦
11.(2024四上·温岭期末)我们平时吃的鸡肉,根据食物来源及生熟分类,分类结果是 ( )。
①动物类 ②植物类 ③熟食 ④生食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①和③
12.(2024四上·温岭期末)我们吃的盐处在“平衡膳食宝塔”的( )。
A.最底层 B.中间层 C.最上层
13.(2024四上·温岭期末)如图,拉动小车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于 ( )。
A.桌面的摩擦力 B.细绳的重力 C.垫圈的重力
14.(2024四上·温岭期末) 由猪肉、香菇作为馅料的饺子记为 ( )种食物。
A.2 B.3 C.4
15.(2024四上·温岭期末) 如右图,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音叉,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泡沫球被弹开的幅度不同
B.听到高低不同的声音
C.泡沫球被弹开的快慢不同
16.(2024四上·温岭期末) 设计制作小车中,关于“团队协作,根据方案加工制作,汇报展示”属于 ( )
A.制作方案 B.实施方案 C.评估与改进
17.(2024四上·温岭期末) 如右图,在试管口吹气,试管 ( )发出的声音最高。
A.① B.② C.③
18.(2024四上·温岭期末) 如右图,气球喷气的方向和小车运动的方向分别是 ( )。
A.向右, 向右 B.向左,向左 C.向左,向右
19.(2024四上·温岭期末) 在一个塑料袋里装上水、切成小块的馒头和煮熟的蔬菜,然后反复揉挤这个袋子。这个实验模拟的是食物在 ( )里的消化过程。
A.胃 B.食道 C.小肠
20.(2024四上·温岭期末) 如右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此时的读数是 ( )。
A.2.6N B.2.4N C.2.2N
21.(2024四上·温岭期末)小科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没有注意到指针在“0”刻度线以下,他用这个测力计测出一个物体重1牛,则这个物体实际重 ( )。
A.大于1牛 B.等于1牛 C.小于1牛
22.(2024四上·温岭期末) 下列属于增大摩擦力的是 ( )。
A.
B.
C.
23.(2024四上·温岭期末) 米饭上滴加碘酒,观察是否变蓝。这个实验主要研究的问题是( )
A.碘酒是什么颜色的
B.米饭里面是否含有淀粉
C.米饭里面是否含有蛋白质
24.(2024四上·温岭期末) 如图所示,小提琴共有4根琴弦。用不同的力拨动第1根琴弦,我们主要研究的问题是 ( )
A.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有关吗
B.声音的高低与琴弦的粗细有关吗
C.声音的强弱与拨动时用力的程度有关吗
25.(2024四上·温岭期末) 用相同的力拨动上题中的第1、4两根琴弦,第1根琴弦振动( )。
A.速度较快 B.速度较慢 C.幅度较大
26.(2024四上·温岭期末) 自制的气球动力小车在行驶过程中总是偏离赛道,下列改进方法不合理的是 ( )。
A.将气球吹的更大 B.调正气球的位置 C.调正车轴的位置
27.(2024四上·温岭期末) 在撞击实验中,想让小车把木块推得更远,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换重一点的小车
B.小车从更高的位置下滑
C.小车下滑的高度不变,减小斜面的坡度
28.(2024四上·温岭期末) 为了健康成长,正常体重的小学生每天应该 ( )。
A.多吃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可以使身体长得更壮
B.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可以调节身体机能
C.不偏食、不挑食才能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
29.(2024四上·温岭期末) 下列流程图正确的是 ( )。
A.吸气过程:鼻腔或口腔→支气管→气管→肺
B.听音过程: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
C.食物消化过程: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
30.(2024四上·温岭期末) 小王想研究“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粗细的关系”,应该选用的实验材料是 ( )。
A. B. C.
31.(2024四上·温岭期末)自制小乐器。
小明利用钢管自制了打击乐,并利用柱形图(如下图)记录了敲击各钢管
(1) 钢管发声后握住钢管,钢管 发出声音。(填“能”或“不能”)。
(2) 小明敲击钢管,钢管发出的声音是由 ( )振动产生的。
A.钢管内空气 B.钢管 C.小明的嘴唇
(3)小明轻轻敲击钢管,钢管发出声音,停止敲击,仍然能听到一段余音,这是因为( )。
A.钢管还在振动
B.空气能传播声音
C.钢管停止振动后仍然能发声
(4) 用不同的力敲击④号钢管,发出的声音 ( )不同。
A.音高 B.音量 C.音高和音量都
(5) 通过观察柱形图,小明发现钢管越长,发出的声音越 ( )。
A.低 B.高 C.弱
(6)小明将敲击的钢管轻触水面,俯视观察,水面会出现的现象是( )。
(7)在演奏中,小明发现①号钢管的声音不够高,他可以 进行改进。
32.(2024四上·温岭期末)呼吸与消化。
在学习了“呼吸与消化”单元后,四年级男生小东对自己的肺活量及呼吸次数进行了测试(如下图) 。
肺活量测量值 平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运动3分钟后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第1次 1230 23 36
第2次 1260 22 37
第3次 1230 22 38
(1) 小东三次测得的数据如上图,他的肺活量最终取值是 ( )。
A.1230 B.1240 C.1260
(2)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单项评分表,小东的肺活量等级是 ( )。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单项评分表
优秀 2400以上
良好 1900~2399
合格 1100~1899
不合格 1100以下
A.合格 B.良好 C.优秀
(3) 小红非常喜欢运动,肺活量比小东大,那么小红在运动3分钟后,每分钟呼吸次数最有可能是 ( )。
A.50 B.38 C.30
(4) 小东借助模型研究人体的呼吸情况,右图中代表肺的是 ( )。
A.① B.② C.③
(5) 为了提高肺活量,小东可以 ( )。
A.多喝水,多睡懒觉
B.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C.多吃饭,让身体胖一点
(6) 根据食物按所含营养的不同,小东对食物进行了分类。下列食物分别属于哪一类 (填序号)
①蔬菜 ②肥肉 ③牛奶 ④米饭
富含糖类 富含蛋白质 富含维生素 富含脂肪
33.(2024四上·温岭期末)运动和力。
某一小组将赛道中的第16格定为终点,挑战用橡皮筋驱动小车从起点出发到达终点。每次挑战需从起点出发。以下是该小组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橡皮筋圈数(圈) 1 3圈半 5
行驶的格子数 3 11 14
是否达到终点 否 否 否
(1) 根据实验,橡皮筋产生弹力的原因是橡皮筋 ( )。
A.形状改变 B.悬在空中 C.受到自身重力
(2) 从上述的实验数据中可知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 ( )。
A.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慢
B.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近
C.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3) 该小组为了达到终点,第四次实验应该缠绕 ( )圈橡皮筋。
A.2 B.3 C.6
(4) 若第四次实验发现小车超过了终点,下次挑战他们应该 ( )。
A.改变橡皮筋的缠绕方向
B.将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变少
C.将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变多
(5) 如果将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增加几十倍,那么 ( )。
A.橡皮筋很有可能会被损坏
B.小车一定跑得更慢了
C.小车一定跑得更快了
(6) 该小组前三次实验都没有到达终点,这些探究 ( )。
A.白费力气
B.是失败的实验,毫无意义
C.是有效的失败,可以继续反思改进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耳能使我们听到声音,耳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为三个部分。外耳包括耳郭和耳道,耳郭主要功能是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故选C。
2.【答案】A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肺是身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肺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经常锻炼,可以使肺功能更加强大。故选A。
3.【答案】B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人在平静状态下两分钟呼吸的次数大约是33次。故选B。
4.【答案】B
【知识点】牙齿
【解析】【分析】我们口腔中的牙齿有三种类型,门齿:用来切割食物;臼齿:用来咀嚼食物;犬齿:用来撕碎食物。故选B。
5.【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声音其实是一种能量,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的耳朵能感受到声音。故选A。
6.【答案】C
【知识点】摩擦力
【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把手用力压在桌子上并往前推,可以感受到摩擦力。故选C。
7.【答案】A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耳能使我们听到声音,耳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为三个部分。外耳包括耳郭和耳道,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故选A。
8.【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但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固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最强,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最弱。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也能够传递能量。河岸上行人的脚步声会吓走鱼儿,这一现象不能说明空气不能传播声音。故选C。
9.【答案】A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实验中气球皮模拟的是耳的结构中的鼓膜,它接收声音后会产生振动。故选A。
10.【答案】B
【知识点】摩擦力
【解析】【分析】摩擦力是阻碍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摩擦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擦黑板时,抹布与黑板之间的摩擦情况是滑动摩擦。故选B。
11.【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按照不同的的分类标准,我们可以把食物分成不同的种类。生活中我们常把食物分为主食和副食,也可按食物来源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根据食用方法分为生食食物和熟食食物。题目中鸡肉属于动物类食物、熟食。故选C。
12.【答案】C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营养配比的参考标准。在宝塔中,下一层的食物食用量要大于上一层的食物食用量。我们吃的盐处在“平衡膳食宝塔”的最上层。故选C。
13.【答案】C
【知识点】重力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和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这个力叫做地球引力。地球表面附近物体所受到的地球引力叫做重力,它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图中拉动小车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垫圈的重力。故选C。
14.【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及水,不同的食物营养成分对人体各有不同的作用。由猪肉、香菇作为馅料的饺子应该记录为猪肉、香菇、面三种食物。故选B。
15.【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声音其实是一种能量,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的耳朵能感受到声音。如右图,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音叉,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泡沫球被弹开的幅度不同。故选A。
16.【答案】B
【知识点】设计小车
【解析】【分析】程建设中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不同工程建设过程的流程有相似性,工程师设计新产品的流程是明确问题、前期研究、提出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改进测试、展示交流。制订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与改进。设计制作小车中,关于“团队协作,根据方案加工制作,汇报展示”属于实施方案。故选B。
17.【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①号试管空气柱最短,吹气时发出的声音最高。故选A。
18.【答案】C
【知识点】反冲力
【解析】【分析】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如右图,气球喷气的方向和小车运动的方向分别是向左,向右。故选C。
19.【答案】A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在一个塑料袋里装上水、切成小块的馒头和煮熟的蔬菜,然后反复揉挤这个袋子。会发现塑料膜里面的食物最终会变成糊状。这里面塑料塑料膜模拟了我们身体消化道中的胃,反复揉挤。塑料膜相当于胃,反复揉挤袋子模拟胃的蠕动。故选A。
20.【答案】B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弹簧测力计由提环、指针、刻度板和挂钩组成。它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常用工具。读图可知,图中弹簧测力计此时的读数是2.4N。故选B。
21.【答案】C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如果指针在零刻度线以上或者以下,这时候没有把指针调节至0,就会产生误差。在零刻度线以上,测出来的力比实际的力小,反之在零刻度线以下,测出来的力比实际的力大。小科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没有注意到指针在“0”刻度线以下,他用这个测力计测出一个物体重1牛,则这个物体实际重小于1牛。故选C。
22.【答案】A
【知识点】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如鞋底的花纹防滑;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如在自行车轴承上加润滑油、磁悬浮列车、用滚木搬运重物。故选A。
23.【答案】B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
【解析】【分析】淀粉和碘酒相遇会发生反应变成蓝色。米饭上滴加碘酒,观察是否变蓝。这个实验主要研究的问题是米饭里面是否含有淀粉。故选B。
24.【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如图所示,小提琴共有4根琴弦。用不同的力拨动第1根琴弦,我们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声音的强弱与拨动时用力的程度有关吗 故选C。
25.【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上题中1号琴弦较粗,用相同的力拨动时第一根琴弦振动速度较慢。故选B。
26.【答案】A
【知识点】小车的制作与评估
【解析】【分析】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自制的气球动力小车在行驶过程中总是偏离赛道,下列改进方法不合理的是将气球吹的更大。故选A。
27.【答案】C
【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解析】【分析】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物体沿斜面向下滑动速度与斜面的坡度大小有关系,坡度越大,物体下滑速度越快。小车下滑的高度不变,减小斜面的坡度,不能让小车把木块推得更远。故选C。
28.【答案】C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不挑食,不偏食才能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不暴饮暴食、多运动,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让正常体重的小学生健康成长。故选C。
29.【答案】B
【知识点】听觉
【解析】【分析】耳能使我们听到声音,耳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为三个部分。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耳郭主要功能是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外耳道是声音传递的通道。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鼓膜可以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可以传递振动到内耳。内耳包括耳蜗和前庭,耳蜗可以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可以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我们就能听见声音了。故选B。
30.【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的快慢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小王想研究“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粗细的关系”,应该选用的实验材料是A选项。故选A。
31.【答案】(1)不能
(2)B
(3)A
(4)B
(5)A
(6)C
(7)锯掉一截钢管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钢管发声后握住钢管,钢管停止振动,钢管不能发出声音。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小明敲击钢管,钢管发出的声音是由钢管振动产生的。故选B。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小明轻轻敲击钢管,钢管发出声音,停止敲击,仍然能听到一段余音,这是因为钢管还在振动。故选A。
(4)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用不同的力敲击④号钢管,发出的声音音量不同。故选B。
(5)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的快慢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通过观察柱形图,小明发现钢管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故选A。
(6)声能可以让水面产生波纹,小明将敲击的钢管轻触水面,俯视观察,水面会出现波纹。故选C。
(7)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的快慢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在演奏中,小明发现①号钢管的声音不够高,他可以锯掉一截钢管进行改进。
32.【答案】(1)C
(2)A
(3)C
(4)B
(5)B
(6)④ ③ ① ②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1)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叫肺活量。肺活量是人体发育健康的一个指标。小东三次测得的数据如上图,他的肺活量最终取值是1260。故选C。
(2)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单项评分表,小东的肺活量等级是合格。故选A。
(3)肺活量的大小对身体的影响较大,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更强。小红非常喜欢运动,肺活量比小东大,那么小红在运动3分钟后,每分钟呼吸次数会比小东少,最有可能是30。故选C。
(4)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被称为身体中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小东借助模型研究人体的呼吸情况,右图中代表肺的是②。故选B。
(5)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我们的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肺活量可以通过经常跑步、游泳等身体锻炼来提高,也可以通过一些调整呼吸的方法来增加肺活量。故选B。
(6)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不同的食物中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不同营养成分对人体各有不同的作用。米饭中含有糖类;牛奶中含有蛋白质;蔬菜中含有维生素;肥肉中含有脂肪。
33.【答案】(1)A
(2)C
(3)C
(4)B
(5)A
(6)C
【知识点】橡皮筋动力小车
【解析】【分析】(1)像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根据实验,橡皮筋产生弹力的原因是橡皮筋形状改变。故选A。
(2)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产生的能量越大,从上述的实验数据中可知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故选C。
(3)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产生的能量越大,该小组为了达到终点,第四次实验应该缠绕6圈橡皮筋。故选C。
(4)若第四次实验发现小车超过了终点,下次挑战他们应该将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变少。故选B。
(5)橡皮筋具有弹力,但有一定限度,如果将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增加几十倍,那么橡皮筋很有可能会被损坏。故选A。
(6)该小组前三次实验都没有到达终点,这些探究是有效的失败,可以继续反思改进,积累经验,最终获得胜利。故选C。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