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01 20:27: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使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是世界大国实力对比变化的结果,确定了新的国际秩序。这两个条约是怎样形成的?各有哪些内容?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学习目标
1.了解《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的主要内容;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新秩序。
2.通过研读史料,分析《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影响和《九国公约》对中国的影响。
3.认识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掠夺性和不公平性;认识到中国人民的抗争对中国山东问题的解决产生了重要作用。
一、《凡尔赛条约》
——巴黎和会
一、《凡尔赛条约》
1.背景
国际格局




赚380亿美元,
成为最大的债权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最庞大的殖民帝国
最大的海军强国
遭到削弱
世界头号陆军强国
东亚霸主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战使世界大国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展开新一轮争夺,只不过由战场转移到谈判桌上····
一、《凡尔赛条约》
看视频,结合课本内容:找出巴黎和会的
时 间
地 点
中心议题
操 纵 国
目 的
实 质
结 果
一、《凡尔赛条约》
时 间:
地 点:
中心议题:
参 加 国:
操 纵 国:
1.巴黎和会
1919年1月—6月
巴黎 凡尔赛宫
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
27个战胜国,苏俄和战败国排斥在外
英、法、美
一、《凡尔赛条约》
巴黎和会三巨头
劳合·乔治(前排居左)、克里孟梭(前排居中)、威尔逊(前排居右)
英国首相劳合 乔治:保留德国,牵制法国,制约苏俄,保持和加强海上霸主地位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雪耻,收复失地,削弱和肢解德国
美国总统威尔逊:维护德国,抗衡英法,对付苏俄,建立国联,逐步统治世界
你能看出列强参加和会目的是什么?巴黎和会的实质是什么?
目的:重新瓜分世界;实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一、《凡尔赛条约》
1919年6月28日,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协约国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
①对德和约—《凡尔赛条约》
一、《凡尔赛条约》
内容:
领土
军事
政治
赔款
殖民地
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
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限制德国陆军人数
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匈牙利、波兰等国的独立
德国应支付大量战争赔款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被英、法、日等国瓜分。
法国削弱德国
英国大陆均势
最能体现分赃性质
一、《凡尔赛条约》
这幅刊登在1921年一家杂志上的漫画将英、法、美、意、日比做一只五头怪兽,它将德国踩在脚下,贪婪地将其内脏吞食殆尽。
根据《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德国军用飞机被肢解
巴黎和会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一次分赃会议。
一、《凡尔赛条约》
德国终于全部还清一战战争赔款历时92年
德国政府需要支付2690亿金马克的赔款,相当于9.6万吨黄金。
直到2010年10月3日还清最后一笔赔款,总额达到220亿英镑(约合2328亿元人民币)。
德国经济成为下金蛋的母鸡
一、《凡尔赛条约》
观察两幅地图,对比一战前后,欧洲的疆域范围内出现了哪些变化?
出现了一批独立国家
出现了社会主义性质国家
德国领土面积变小
奥匈帝国解体
奥斯曼帝国解体
一、《凡尔赛条约》
巴黎和会关于中国山东问题的讨论
19世纪末,德国强行向清政府租借了胶州湾沿岸,把山东半岛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趁火打劫,以向德国宣战为由,占领了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战争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派代表参加了巴黎和会。会上,中国代表提出收回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给日本,作为日本参战的回报。
外交家 顾维钧
为抵制巴黎和会的无理决定,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出席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认识:弱国无外交,国家实力是外交的后盾
一、《凡尔赛条约》
②国际联盟
1920年1月10日,国际联盟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美国总统威尔逊是国际联盟的发起人,美国因为夺取世界领导权的野心未准《凡尔赛条约》,也不加入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任务的国际组织,但是终究未能阻止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1946年4月18日国联正式解散。
国联总部 瑞士日内瓦万国宫
1920年第一次国联大会
实质:英法帝国主义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一、《凡尔赛条约》
评价;
依靠《凡尔赛条约》来约束维系的整个世界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之上的。 ——列宁
下一次世界大战的种子已经种下了。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
“这不是和平,是20年的休战!”
——法国元帅福熙
评价凡尔赛体系:
(1)积极影响: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
(2)消极方面:虽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但加剧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二、《九国公约》
——华盛顿会议
二、《九国公约》
凡尔赛体系
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
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仍然矛盾重重
二、《九国公约》
中国
太平洋
大而弱的:
小而强的:
大而强的:
海洋霸主:
英国
中国
日本
美国
二、《九国公约》
看视频,结合课本内容:找出华盛顿会议的
时 间
地 点
中心议题
操 纵 国
目 的
实 质
结 果
二、《九国公约》
1.华盛顿会议
时 间:
地 点:
中心议题:
参 加 国:
操 纵 国:
1921年—1922年
华盛顿
中国问题
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
美国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并评价条约内容。
第一条 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
(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
(三)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取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1922年《九国公约》
《如果条约说实话》
领土和主权完整?我们只是说说而已,可千万别当真。
任何国家都不许独霸中国,“好事儿”要一起分享。
中国“门户开放”,各国“机会均等”,这是共同“吃肉”地基准。
华盛顿体系
二、《九国公约》
巴黎和会——凡尔赛体系
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非洲的关系。
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3.一战后的世界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维系了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
二、《九国公约》
二、《九国公约》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美国1923—1929年,整个工业生产率提高40%;法国1924年工业生产总量超过战前水平;英国1929年的工业常量也达到1913年水平。
材料二 :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条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材料三
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日本代表:“这哪里是什么谈判,这简直就是对日本的审判!”
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积极:这一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形成战后国际秩序,使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相对稳定,资本主义逐渐恢复发展。
消极:这一体系建立在宰割战败国和牺牲弱小国家利益基础上,极其脆弱,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埋下了新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为二战的爆发埋下隐患。
1919年巴黎和会
1921年华盛顿会议
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
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
——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
巴黎和会上强强联手压制德国,德国却偏偏成为二战的源头;
华盛顿会议上,西方国家力挫日本,日本又恰恰成为二战的东方策源地。
二、《九国公约》
4、启示
1.综合国力决定国际地位,国家利益影响国际关系
2.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增强国际竞争力
3.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新秩序
一战结束
巴黎和会
国际联盟
华盛顿会议
《凡尔赛条约》
其它和约
凡尔赛体系
调整战胜国在欧洲非洲西亚的关系
《九国公约》
华盛顿体系
调整了战胜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影响
制裁的国
制约日本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之间的矛盾,不能消除,反而滋生了更多矛盾,为下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种子。
课堂小结
小试牛刀
1.一战后,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对战后世界作出了安排,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这个新的国际关系体系称为( )
A.维也纳体系 B.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C.雅尔塔体系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有人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根据是《凡尔赛和约》
A.没有充分满足法国等战胜国的要求
B.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的新秩序
C.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D.严重损害了中国和其他弱小国家的权益
D
C
小试牛刀
3.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中国政府代表顾维钧愤怒地说:“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律撒冷一样。”这次“国际会议”是指(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开罗会议 D.雅尔塔会议
4.20世纪上半期召开的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产生了深远影响。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
A.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
B.均有损中国主权
C.对战败国进行掠夺
D.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