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君兰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物理试题
1.(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华为手机Mate60Pro,如图所示,这台手机的重力约为( )
A.0.22N B.2.2N C.22N D.220N
【答案】B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物理常识可知,华为手机Mate60Pro的质量约为220g,则可得其受到的重力约为:G=mg=0.22kg×10N/kg=2.2N
故选B。
【分析】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值,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应用日常知识积累解答此题。
2.(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如图所示,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设计是为了( )
A.增大压力 B.增大摩擦力 C.减小压力 D.减小摩擦力
【答案】B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压力不变时,增大了摩擦力,B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如图所示,单摆在从B运动到C,上升过程中摆球的( )
A.动能不变 B.重力势能不变
C.动能变小 D.重力势能变小
【答案】C
【知识点】机械能及其转化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单摆在从B运动到C,上升过程中单摆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所以单摆的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变小,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4.(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如图所示,一个同学用水平力F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推车时水平力F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f的大小关系是 ( )
A.F一定小于f B.F可能小于f C.F一定等于f D.F可能大于f
【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水平力F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汽车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f,故C正确。
故选C。
【分析】物体受到推力保持静止,受到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时,力的大小相等,判断摩擦力大小。
5.(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如图所示,体重相近的小明和小红站在雪地上,小明陷下去了,小红却没有陷下去的主要原因是( )
A.小明对雪地压力大 B.小明对雪地受力面积大
C.小红对雪地压力大 D.小红对雪地受力面积大
【答案】D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AC.小明和小红对雪地的压力等于其各自的重力,两个人的体重相近,则重力相近,故对雪地的压力相近,故AC不符合题意;
BD.穿着滑雪板的小红比小明受力面积要大得多,根据可知,小红对雪地产生的压强小,所以穿着滑雪板的小红没有陷入雪地,故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穿滑雪板、站在滑雪传送带上以及直接站在雪中时下陷程度不同,可知压力作用效果不同;穿滑雪板、站在滑雪传送带上没有下陷,则压力作用效果变小了,分析导致这个变化的原因,根据控制变量法,从而提出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问题。
6.(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图甲为我国古代的滴水计时工具—漏刻,图乙为它的模拟示意图。漏水壶通过底部的出水口向受水壶中滴水,受水壶中的箭尺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当受水壶中液面升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箭尺受到的浮力变大 B.箭尺排开水的体积变大
C.箭尺排开水的重力不变 D.水对受水壶底压强不变
【答案】C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B.箭尺在受水壶中,始终处于漂浮状态,浮力始终等于重力,箭尺的重力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根据,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故AB错误;
C.根据,箭尺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不变,排开水的重力不变,故C正确;
D.受水壶中液面升高,根据,水的深度变大,对受水壶底压强变大,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漂浮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浮力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变大,液体压强变大。
7.(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如图所示,用剪刀将一张纸片缓慢地一刀剪断的过程中,阻力臂l阻和动力F动的变化情况是( )
A.l阻不变,F动变大 B.l阻不变,F动不变
C.l阻变大,F动变大 D.l阻变大,F动不变
【答案】C
【知识点】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解析】【解答】在用剪刀剪纸时,纸的接触位置在不断向前移动,离支点变远,阻力臂在不断变大,而动力臂大小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大小不变,在变大,大小不变,则在变大,C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阻力到支点的距离变大,使阻力臂变大,在阻力和动力臂一定时,动力变大。
8.(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用力踢足球,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在踢球的瞬间,球会有一些凹陷,这说明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优秀运动员的脚踢在球的恰当的位置,球会划出一道弧线飞转绕过“人墙”而进入球门,就是所谓的“香蕉球”,从力的三要素分析“恰当的位置”,是指力的 。
【答案】运动状态;形状;作用点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踢足球时,足球在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球被脚踢的瞬间,在力的作用下有一些凹陷,即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运动员在踢球时,若脚踢球的位置恰当,球会成弧线绕过人墙进入球门,这里的“恰当的位置”,是指力的作用点。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深入理解力的两个作用效果,可解答此题。
9.(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家用小轿车多呈流线型,外形如图所示。在快速行驶中,小汽车上方的流速 下方气流流速,从而使汽车上方压强 下方压强(选填“大于”或“小于”),产生升力,同时也使汽车对地面压力变 ,从而使摩擦力变小。
【答案】大于;小于;小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解答】轿车快速行驶时,车子上方凸起,空气的流速大于车子下方流速,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上方气体的压强小于下方气体的压强,轿车受到向上的升力,对地面的压力变小,摩擦力减小。
【分析】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10.(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当汽车突然加速或刹车,车内的人由于具有 容易受到伤害。如图所示,头枕和安全带 (选填“能”或“不能”)减小人的惯性, (选填“头枕”或“安全带”)可以减小汽车被追尾时给人带来的伤害。
【答案】惯性;不能;头枕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汽车突然加速或刹车时,人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状态,容易后仰或前倾,使车内的人受到伤害。
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头枕和安全带不能减小人的惯性,但能减少惯性带来的伤害。
当轿车被追尾时,轿车突然加速,人由于惯性向后倾倒,靠背上的头枕,可以减小对人的伤害。
【分析】惯性是物体继续保持原来的状态;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11.(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为了记录运动会中精彩的瞬间,学校邀请摄影师携带无人机来进行航拍。如图所示,当无人机悬停在空中时,升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无人机的重力;当无人机水平飞行时,升力对无人机 (选填“做功”或“不做功”)。重为30N的无人机竖直向上飞行100m,无人机克服重力做的功为 J。
【答案】等于;不做功;3000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当无人机悬停时,竖直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升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则升力等于无人机的重力。
升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当水平飞行时,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升力对无人机不做功。
根据上升的距离,计算无人机克服重力做的功W=Gh=30N×100m=3000J。
【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结合重力计算升力;物体受力且在力的方向移动距离,力对物体做功;根据W=Gh,可以计算做功多少。
12.(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如题图所示是两个壶身相同的茶壶, (选填“甲”或“乙”)茶壶能装更多的水。乙茶壶加满水后,水对壶底的压强是 Pa,壶盖密封性良好,若按住小孔,则壶中的水 (选填“能”或“不能”)顺利倒出。(ρ水=1×103kg/m3;g=10N/kg)
【答案】甲;;不能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连通器原理;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连通器,根据图像,甲图的壶嘴高于乙图,甲茶壶能装更多的水。
乙茶壶加满水后,水面到茶壶处,水的深度为,
对壶底的压强是;
若按住小孔,倒出部分水后,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壶中的水不能顺利倒出。
【分析】壶嘴与壶身构成连通器;根据p=ρgh,计算液体压强;大气压使密闭容器内的液体不易流出。
13.(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如图所示滑轮组中定滑轮的作用是 。小铭用该滑轮组将重的物体匀速提高,动滑轮重为,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小铭所用拉力 ;若物重增大,该滑轮组机械效率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答案】改变力的方向;50;变大
【知识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增大或减小机械效率的方法;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解答】使用定滑轮时,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
根据图像,承担总重的绳子股数,
计算拉力;
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当动滑轮重不变时,物重G增大,机械效率将变大。
【分析】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根据,可以计算拉力大小;动滑轮一定时,物体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大。
14.(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如图所示的热气球,其下方开口处燃烧液化气,随着热气球内部气体温度升高,热气球体积膨胀到一定程度,徐徐升空,则气球内的气体密度 ,气球所受浮力 (以上两空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体积为的热气球悬浮在空中,热气球及吊篮和乘客的总重是 。(空气密度,)
【答案】变小;变大;7800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热气球升空时,燃烧燃料,内部气体温度升高,气体体积增大,气球内的空气密度减小,根据,气球体积变大,浮力变大,计算浮力为
,
在空中悬浮,物体重力等于浮力,则有。
【分析】气体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根据F浮=ρ气gV排,密度一定时,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可以计算浮力。
15.(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作图题:
(1)北京冬奥会钢架雪车运动员比赛时在斜面上下滑时的情景,如图所示(钢架雪车简化图)请画出它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示意图;
(2)工人用滑轮组把重物提升,请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上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并标上F;
(3)如图所示,钓鱼竿可视为以O为支点的杠杆,请在A点画出动力F1,在B点画出阻力F2,并画出阻力臂l2。
【答案】(1)
(2)
(3)
【知识点】重力示意图;摩擦力的方向;力臂的画法;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解析】【解答】(1)钢架雪车所受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如下图所示:
(2)最省力的绕法为:先接动滑轮,然后绕过定滑轮往下再经动滑轮,如下图所示:
(3)根据题意,阻力即为鱼线对B点的拉力,从支点向阻力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即为阻力臂l2;由于阻力使得鱼竿顺时针转动,因此动力应使鱼竿逆时针转动,这样鱼竿才保持平衡,所以,动力的方向垂直鱼竿向上,注意的是:由于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大于阻力,所以,表示动力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应大于表示阻力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如图所示:
【分析】(1)画力的示意图要遵循作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做好受力分析和把握好力的三要素,这样就不会出错。(2)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取决于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也就是看有几段绳子连着动滑轮,段数越多越省力。(3)本题考查力的示意图以及力臂画法的掌握情况;确定力的作用点和方向,是正确画出力的示意图的前提。
(1)钢架雪车所受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如下图所示:
(2)最省力的绕法为:先接动滑轮,然后绕过定滑轮往下再经动滑轮,如下图所示:
(3)根据题意,阻力即为鱼线对B点的拉力,从支点向阻力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即为阻力臂l2;由于阻力使得鱼竿顺时针转动,因此动力应使鱼竿逆时针转动,这样鱼竿才保持平衡,所以,动力的方向垂直鱼竿向上,注意的是:由于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大于阻力,所以,表示动力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应大于表示阻力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如图所示:
16.(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按要求填空:
(1)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应将弹簧测力计在 (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进行调零,如图1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2)如图2为托里拆利实验,可知当地的大气压相当于 mmHg柱产生的压强;若竖直提升玻璃管,管口未离开水银面,则水银面上方的水银柱高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如图3所示;
①用小车代替木块进行实验,是为了 ;
②为方便实验操作,应将小车处于 状态作为平衡状态;
③实验过程中调整钩码数量,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 关系。
【答案】(1)竖直;2.0
(2)755;不变
(3)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静止;大小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1)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要在竖直方向上使用测力计,应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进行调零。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0N。
(2) 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时,气压等于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产生的压强,即大气压与此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所以由图知当地的大气压相当于755mmHg柱产生的压强。外界大气压不变时,支持管内的水银柱高度不变,所以在管口未离开水银面前,竖直提升玻璃管,水银面上方的水银柱高度不变。
(3)用小车代替木块进行实验,是为了变滑动为滚动,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匀速直线运动不好控制,为方便实验操作,应将小车处于静止状态作为平衡状态。实验过程中调整钩码数量可以改变两端拉力的大小,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关系。
故答案为: (1) 竖直;2.0; (2) 755;不变; (3) 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静止;大小。
【分析】(1)此题考查的是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规则,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弹簧测力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2)脱离拆了实验中,水银管中的液面差指和水银槽中的液面高度差,大气压不变,水银柱的高度差不变,若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则水的沸点降低。(3)二力平衡是初中物理力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需要掌握;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实验的分析能力,考查的是实验过程,这也是近几年中考考查的一个重要方式,是一道好题。
(1)[1] 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要在竖直方向上使用测力计,应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进行调零。
[2]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0N。
(2)[1] 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时,气压等于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产生的压强,即大气压与此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所以由图知当地的大气压相当于755mmHg柱产生的压强。
[2] 外界大气压不变时,支持管内的水银柱高度不变,所以在管口未离开水银面前,竖直提升玻璃管,水银面上方的水银柱高度不变。
(3)[1] 用小车代替木块进行实验,是为了变滑动为滚动,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2] 匀速直线运动不好控制,为方便实验操作,应将小车处于静止状态作为平衡状态。
[3] 实验过程中调整钩码数量可以改变两端拉力的大小,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关系。
17.(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物理小组的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
(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题甲图所示。此时应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便于测量 ;同时消除杠杆 对实验的影响;
(2)完成三次实验,每次实验均用同样的测量器材和测量方法且读数均无误,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通过实验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为 。如题乙图所示,要使杠杆水平平衡,应在a点悬挂 个钩码,平衡后将杠杆左右所挂的钩码同时向远离支点O的方向移动一个小格,则杠杆 (选填“左侧下降”“右侧下降”或“保持水平平衡”);
次数 F1/N L1/cm F2/N L2/cm
1 1 10 2 5
2 2 10 1 20
3 2 15 3 10
(3)为了探究动力与阻力方向相反时是否还能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物理小组利用如题丙图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应沿着图中 (选填“1”或“2”)的方向拉。
【答案】(1)右;力臂;自身重力
(2)F1l1=F2l2;1;左侧下降
(3)1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解答】(1)如图甲所示,杠杆左端下沉,其右端偏高,应将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同时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2)由表中数据得到1N×10cm=2N×5cm;2N×10cm=1N×20cm;1N×15cm=3N×10cm;可以得到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数学表达式为F1l1=F2l2。设杠杆的每小格为L,一个钩码的重为G,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2G×2L=nG×4L
解得n=1,应在a点悬挂1个钩码。将杠杆左右所挂的钩码同时向远离支点O的方向移动一个小格,杠杆左边:2G×3L=6GL
杠杆右边:G×5L=5GL可知左端力与力臂的乘积大于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则杠杆左侧下降。
(3)为了探究动力与阻力方向相反时,动力与阻力应在杠杆的同侧,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测量动力的大小,所以弹簧测力计应沿着图中1的方向拉。
故答案为: (1) 右;力臂;自身重力; (2) F1l1=F2l2;1;左侧下降; (3) 1。
【分析】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都称为平衡状态;如果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平衡,可通过反向调节(向偏高的一端)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动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阻力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力臂(重力的方向跟杠杆垂直),同时能够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可以得到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分析的出结论。
(1)[1][2][3]如图甲所示,杠杆左端下沉,其右端偏高,应将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同时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2)[1]由表中数据得到
1N×10cm=2N×5cm
2N×10cm=1N×20cm
1N×15cm=3N×10cm
可以得到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数学表达式为F1l1=F2l2。
[2]设杠杆的每小格为L,一个钩码的重为G,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2G×2L=nG×4L
解得n=1,应在a点悬挂1个钩码。
[3]将杠杆左右所挂的钩码同时向远离支点O的方向移动一个小格,杠杆左边
2G×3L=6GL
杠杆右边
G×5L=5GL
可知左端力与力臂的乘积大于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则杠杆左侧下降。
(3)为了探究动力与阻力方向相反时,动力与阻力应在杠杆的同侧,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测量动力的大小,所以弹簧测力计应沿着图中1的方向拉。
18.(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班级的“物理小博士”为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实验中的铜块与铝块体积相同。
(1)做①③④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在液体密度相同时, 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分析 三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内的深度无关;
(3)做①②④⑥四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重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的体积一定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 无关;
(4)做 三次实验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 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答案】(1)排开液体体积;物体排开液体体积
(2)①④⑤
(3)重力
(4)①④⑦;液体的密度
【知识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解析】【解答】(1)①③④比较知: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受到的浮力不同,所以这三步是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由这三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
(2)要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深度的关系,需要保持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所以选择①④⑤。
(3)由①②④⑥四次实验,物体的重力不同,体积相同,都是完全浸没,液体密度相同,所受浮力相同,故可得出结论:物体的体积一定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无关。
(4)由①④⑦可知,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深度相同,液体密度不同,故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所受到的浮力越大。
故答案为: (1) 排开液体体积;物体排开液体体积; (2) ①④⑤; (3) 重力; (4) ①④⑦;液体的密度。
【分析】探究的是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关键要利用控制变量法;先分别找到图之间的区别;③④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液体密度相同,所以探究的因素是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浸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应控制物体浸入液体的密度不变,改变物体浸入的深度,比较浮力变化;探究的因素是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控制的变量应该是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浸没的深度,改变液体密度,比较浮力变化。
(1)[1][2]①③④比较知: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受到的浮力不同,所以这三步是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由这三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
(2)要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深度的关系,需要保持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所以选择①④⑤。
(3)由①②④⑥四次实验,物体的重力不同,体积相同,都是完全浸没,液体密度相同,所受浮力相同,故可得出结论:物体的体积一定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无关。
(4)[1][2]由①④⑦可知,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深度相同,液体密度不同,故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所受到的浮力越大。
19.(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如图所示,密封的容器内装有2kg的水,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为12cm,容器底面积为0.01m2;容器中的A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为3cm,求:
(1)A点受到水的压强为多少Pa?
(2)水对杯底的压力为多少N?
(3)若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为2500Pa,则容器的重力多少N?
【答案】(1)A点水的深度
,
A点受到水的压强为:
(2)水对杯底的压强:
水对杯底的压力:
(3)若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为2500Pa,容器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水和容器的总重力,即
,
水的重力:
容器的重力: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压力和压强的计算,要注意液体对容器底先压强p=ρgh,后压力F=pS,固体对桌面先压力F=G,后根据平衡计算水的的重力。
(1)A点水的深度
A点受到水的压强为
(2)水对杯底的压强
水对杯底的压力
(3)若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为2500Pa,容器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水和容器的总重力,即
水的重力
容器的重力
20.(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如图甲所示,工人用推力F将重为1000N的箱子从斜面底端推到水平车厢中,斜面长2m,高1m。整个过程推力F的大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方向始终与箱子运动方向相同,箱子在斜面和车厢均做速度大小相同的匀速直线运动。求:
(1)0~10s克服箱子重力所做的功;
(2)在水平车厢中推力F做功的功率。
【答案】解:(1)由题意可知,0~10s箱子在斜面上运动,10~20s箱子在水平车厢中运动,所以0~10s箱子竖直方向移动的距离h=1m,0~10s克服箱子重力所做的功
(2)由题意可知,箱子移动的速度
在水平车厢中推力F做功的功率
答:(1)0~10s克服箱子重力所做的功为1000J;
(2)在水平车厢中推力F做功的功率为40W。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W=Gh,计算克服重力做功多少;
(2)根据,计算速度,利用P=Fv,计算功率大小。
21.(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某段道路的交通标志牌如图甲所示,请你完成下面的问题回答:
(1)对机动车的最高的行驶速度进行限制主要是由于动能的大小跟物体的 有关;而在同样的道路上,对不同车型设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主要是由于动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2)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不允许超过最大限制速度,从物理角度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小汽车的 (填字母);
A.摩擦力 B.惯性 C.动能 D.功率
(3)小明想验证物体动能的影响因素中,哪一个因素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一些,为此他请教了老师获得了一个信息:同一个物体由不同高度下落时,当下落高度增大到原来4倍时,则下落的速度会增大到原来的2倍。于是小明利用图乙装置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步骤一:让质量为m1的钢球A与质量为m2的钢球B(2m1=m2)在斜面的同一高度(h1)由滑下,记下A、B钢球将木块撞开的距离分别为s1=0.225m,s2=0.45m。(为方便研究,数据已作近似处理,下同)
步骤二:让A钢球分别在高度为h1和h2(4h1=h2)的位置滑下,记录钢球两次将木块撞开的距离分别为s1’=0.225m,s2’=0.9m。
①在步骤一、二实验中,钢球都应该由 开始滑下;
②由步骤一、二实验数据可知,同一高度滑下的钢球,当质量增大2倍时,其动能增大到原来 倍;同一钢球滑下的速度增大2倍时,其动能增大到原来的 倍;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交流讨论,认识到交通规则要求汽车不能超速行驶,是因为汽车质量一定时,其行驶速度越大, (选填“动能”或“势能”)越大,发生交通事故时,造成的伤害越严重。
【答案】速度;C;静止;2;4;动能
【知识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1)在速度方面对行车做出限制,主要是因为速度影响车子动能的大小。
(2)汽车动能大小与汽车质量与速度有关,在质量不变情况下,速度越大,汽车的动能越大。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不允许超过最大限制速度,从物理角度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小汽车的动能。
故选C。
(3)在实验中,为使球到达水平面上的速度相同,都应使球在斜面上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
实验中,是通过木块被撞击的距离来推测小球的动能大小的,小于动能大小与它将木块撞击的距离成正比。由步骤一可知,B的质量是A的2倍,而B将木块撞出的距离是A的2倍。二者从同高度下滑,到达平面时的是相同的,而撞击前B的动能是A的2倍。
同一小球下滑前在斜面上的高度是4倍关系,即运动到平面上时速度2倍关系,但它将小球撞出的距离是4倍关系。即:两次动能是4倍关系。故同一物体速度增大到原来2倍,动能增大到原来4倍。
(4)当汽车的质量不变、速度越大时,动能越大,做功的本领越大,造成的破坏越大。
故答案为: (1) 速度; (2) C; (3) 静止;2;4; (4) 动能。
【分析】本题考查了影响动能的因素的知识,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22.(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学校科技节中,跨学科实践小组制作了水火箭,如题图甲所示,图乙为其结构示意图。将制作好的水火箭竖直立于地面,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内压强足够大时,瓶内的水向下喷出,水火箭竖直向上飞起。
(1)水火箭的头部通常做成流线型,这是为了 ;
(2)水火箭向下喷水的过程中,水火箭对水向下的作用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对它向上的作用力;
(3)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水火箭竖直上升的最大高度,可以转换为测量水火箭从发射到落地的 来间接反映这个高度。你认为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水火箭飞行的最大高度: ;
(4)图丙是水火箭发射后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时刻水火箭受到平衡力, 时刻水火箭升到最高点(以上两空均选填“t1”“t2”或“t3”)。
【答案】减小阻力;等于;时间;见解析;t1;t2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平衡状态的判断;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1)水火箭的头部做成流线型,能减小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
(2)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水火箭对水向下的作用力与水对它向上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3)水火箭上升的高度越高,从发射到落地的所需的时间越长,可以测量水火箭从发射到落地的所需的时间来,反映水火箭竖直上升的最大高度。
水火箭所装水的质量不同,上升高度不同,水的质量和起飞前瓶内气压可能会对水火箭飞行的最大高度产生影响。
(4)图中,0~t1时间段内,水火箭的速度逐渐增大,推力大于重力,t1~t2时间段内,水火箭的速度逐渐减小,说明推力小于重力,所以t1时刻速度最大,此时水火箭受力平衡,推力等于重力。
t2时刻速度为零,t2之后速度方向相反,说明水火箭开始向下运动,所以t2时刻水火箭升到最高点。
【分析】(1)水火箭做成流线型,可以减小阻力;
(2)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3)物体上升高度越高,落回到地面的时间越长,通过时间,可以反映高度的不同;
(4)物体变速运动时,受到非平衡力。
23.(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龙骨水车亦称“翻车”、“踏车”、“水车”,因为其形状犹如龙骨,故名“龙骨水车”,是我国历史上的主要灌溉农具。龙骨水车由水槽、木齿轮、刮水板、木制链条等组成。如图甲、乙所示,车身是木板制成的水槽,车头和车尾各装有一个木齿轮,车尾装的是小轮,车头装的是大轮,大轮连着拐木,木制链条上装有刮板,并套在两木齿轮上。水车灌溉时,用力转动拐木,使大轮轴转动,带动槽内刮板刮水上行,倾灌于地势较高的田中。若某龙骨水车大轮上有8根辐条,木制链条上装有60块刮水板,平均每块刮水板每次能运送0.5kg的水。
(1)车头大轮与拐木组成了一个 (填写简单机械名称)。拐木长度大于大轮半径,相当于 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
(2)要想龙骨水车运送水更快,下列做法可行的有________;
A.将大轮的半径做得更大 B.增加木链条上刮片的数量
C.增加大轮上辐条的数量 D.增加小轮上辐条的数量
(3)人工插秧时,稻田里的水深3~5cm比较合适。现有一亩地(666.7m2),水深为1cm,农民伯伯需用该龙骨水车给稻田蓄水,他以20r/min匀速转动大轮,待运水稳定后,每分钟能运送 kg的水。若将水蓄至4cm深,需 min;
(4)随着科技发展,现在常用抽水机进行浇灌工作。若用如图丙所示抽水机按第(3)小题的水深变化要求进行抽水,则工作1h能灌溉 亩地。
7.5kW大流量自吸泵铭牌表
功率 7.5kW 流量 10m3/h
电压 380V 扬程 25m
口径 4寸 吸程 8m
【答案】(1)轮轴;省力
(2)A
(3)80;250
(4)0.5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杠杆的分类;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解析】【解答】(1)车头大轮与拐木组成了一个轮轴,拐木长度大于大轮半径,当轮轴匀速转动时,有,因,故。因此此时轮轴可以省力,相当于省力杠杆。
(2)A.将大轮的半径做得更大,可使刮水板的速度变大,使龙骨水车运送水更快,故A符合题意;
BCD.木链条上刮片的数量、大轮上辐条的数量、小轮上辐条的数量协同变化才能步调一致运行,且这些数量增加了,刮片的密度增加,间距变小,平均每块刮水板每次能运送水的量变少,所以不能使龙骨水车运送水更快,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以20r/min匀速转动大轮,待运水稳定后,每分钟能运送的水的质量为:,若将水蓄至4cm深,需要的水的体积为:,需要的水的质量为,需要的时间为:
(4)由表格数据可知,抽水机的流量为10m3/h,工作1h能灌溉地的亩数为:
故答案为: (1) 轮轴;省力; (2) A; (3 80;250; (4) 0.5。
【分析】省力杠杆,顾名思义,就是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减少所需力量,从而达到省力的目的。这种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即力的作用线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臂,因此在平衡状态下,动力(即作用于杠杆上的力量)会小于阻力。将大轮的半径做得更大,可使刮水板的速度变大,使龙骨水车运送水更快,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计算水的质量。再根据表中水的流速计算 工作1h能灌溉多少亩。
(1)[1][2]车头大轮与拐木组成了一个轮轴,拐木长度大于大轮半径,当轮轴匀速转动时,有
因,故。因此此时轮轴可以省力,相当于省力杠杆。
(2)A.将大轮的半径做得更大,可使刮水板的速度变大,使龙骨水车运送水更快,故A符合题意;
BCD.木链条上刮片的数量、大轮上辐条的数量、小轮上辐条的数量协同变化才能步调一致运行,且这些数量增加了,刮片的密度增加,间距变小,平均每块刮水板每次能运送水的量变少,所以不能使龙骨水车运送水更快,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1]以20r/min匀速转动大轮,待运水稳定后,每分钟能运送的水的质量为
[2]若将水蓄至4cm深,需要的水的体积为
需要的水的质量为
需要的时间为
(4)由表格数据可知,抽水机的流量为10m3/h,工作1h能灌溉地的亩数为
1 / 1广东省佛山市君兰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物理试题
1.(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华为手机Mate60Pro,如图所示,这台手机的重力约为( )
A.0.22N B.2.2N C.22N D.220N
2.(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如图所示,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设计是为了( )
A.增大压力 B.增大摩擦力 C.减小压力 D.减小摩擦力
3.(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如图所示,单摆在从B运动到C,上升过程中摆球的( )
A.动能不变 B.重力势能不变
C.动能变小 D.重力势能变小
4.(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如图所示,一个同学用水平力F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推车时水平力F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f的大小关系是 ( )
A.F一定小于f B.F可能小于f C.F一定等于f D.F可能大于f
5.(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如图所示,体重相近的小明和小红站在雪地上,小明陷下去了,小红却没有陷下去的主要原因是( )
A.小明对雪地压力大 B.小明对雪地受力面积大
C.小红对雪地压力大 D.小红对雪地受力面积大
6.(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图甲为我国古代的滴水计时工具—漏刻,图乙为它的模拟示意图。漏水壶通过底部的出水口向受水壶中滴水,受水壶中的箭尺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当受水壶中液面升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箭尺受到的浮力变大 B.箭尺排开水的体积变大
C.箭尺排开水的重力不变 D.水对受水壶底压强不变
7.(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如图所示,用剪刀将一张纸片缓慢地一刀剪断的过程中,阻力臂l阻和动力F动的变化情况是( )
A.l阻不变,F动变大 B.l阻不变,F动不变
C.l阻变大,F动变大 D.l阻变大,F动不变
8.(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用力踢足球,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在踢球的瞬间,球会有一些凹陷,这说明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优秀运动员的脚踢在球的恰当的位置,球会划出一道弧线飞转绕过“人墙”而进入球门,就是所谓的“香蕉球”,从力的三要素分析“恰当的位置”,是指力的 。
9.(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家用小轿车多呈流线型,外形如图所示。在快速行驶中,小汽车上方的流速 下方气流流速,从而使汽车上方压强 下方压强(选填“大于”或“小于”),产生升力,同时也使汽车对地面压力变 ,从而使摩擦力变小。
10.(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当汽车突然加速或刹车,车内的人由于具有 容易受到伤害。如图所示,头枕和安全带 (选填“能”或“不能”)减小人的惯性, (选填“头枕”或“安全带”)可以减小汽车被追尾时给人带来的伤害。
11.(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为了记录运动会中精彩的瞬间,学校邀请摄影师携带无人机来进行航拍。如图所示,当无人机悬停在空中时,升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无人机的重力;当无人机水平飞行时,升力对无人机 (选填“做功”或“不做功”)。重为30N的无人机竖直向上飞行100m,无人机克服重力做的功为 J。
12.(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如题图所示是两个壶身相同的茶壶, (选填“甲”或“乙”)茶壶能装更多的水。乙茶壶加满水后,水对壶底的压强是 Pa,壶盖密封性良好,若按住小孔,则壶中的水 (选填“能”或“不能”)顺利倒出。(ρ水=1×103kg/m3;g=10N/kg)
13.(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如图所示滑轮组中定滑轮的作用是 。小铭用该滑轮组将重的物体匀速提高,动滑轮重为,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小铭所用拉力 ;若物重增大,该滑轮组机械效率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4.(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如图所示的热气球,其下方开口处燃烧液化气,随着热气球内部气体温度升高,热气球体积膨胀到一定程度,徐徐升空,则气球内的气体密度 ,气球所受浮力 (以上两空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体积为的热气球悬浮在空中,热气球及吊篮和乘客的总重是 。(空气密度,)
15.(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作图题:
(1)北京冬奥会钢架雪车运动员比赛时在斜面上下滑时的情景,如图所示(钢架雪车简化图)请画出它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示意图;
(2)工人用滑轮组把重物提升,请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上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并标上F;
(3)如图所示,钓鱼竿可视为以O为支点的杠杆,请在A点画出动力F1,在B点画出阻力F2,并画出阻力臂l2。
16.(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按要求填空:
(1)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应将弹簧测力计在 (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进行调零,如图1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2)如图2为托里拆利实验,可知当地的大气压相当于 mmHg柱产生的压强;若竖直提升玻璃管,管口未离开水银面,则水银面上方的水银柱高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如图3所示;
①用小车代替木块进行实验,是为了 ;
②为方便实验操作,应将小车处于 状态作为平衡状态;
③实验过程中调整钩码数量,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 关系。
17.(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物理小组的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
(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题甲图所示。此时应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便于测量 ;同时消除杠杆 对实验的影响;
(2)完成三次实验,每次实验均用同样的测量器材和测量方法且读数均无误,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通过实验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为 。如题乙图所示,要使杠杆水平平衡,应在a点悬挂 个钩码,平衡后将杠杆左右所挂的钩码同时向远离支点O的方向移动一个小格,则杠杆 (选填“左侧下降”“右侧下降”或“保持水平平衡”);
次数 F1/N L1/cm F2/N L2/cm
1 1 10 2 5
2 2 10 1 20
3 2 15 3 10
(3)为了探究动力与阻力方向相反时是否还能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物理小组利用如题丙图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应沿着图中 (选填“1”或“2”)的方向拉。
18.(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班级的“物理小博士”为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实验中的铜块与铝块体积相同。
(1)做①③④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在液体密度相同时, 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分析 三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内的深度无关;
(3)做①②④⑥四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重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的体积一定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 无关;
(4)做 三次实验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 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19.(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如图所示,密封的容器内装有2kg的水,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为12cm,容器底面积为0.01m2;容器中的A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为3cm,求:
(1)A点受到水的压强为多少Pa?
(2)水对杯底的压力为多少N?
(3)若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为2500Pa,则容器的重力多少N?
20.(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如图甲所示,工人用推力F将重为1000N的箱子从斜面底端推到水平车厢中,斜面长2m,高1m。整个过程推力F的大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方向始终与箱子运动方向相同,箱子在斜面和车厢均做速度大小相同的匀速直线运动。求:
(1)0~10s克服箱子重力所做的功;
(2)在水平车厢中推力F做功的功率。
21.(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某段道路的交通标志牌如图甲所示,请你完成下面的问题回答:
(1)对机动车的最高的行驶速度进行限制主要是由于动能的大小跟物体的 有关;而在同样的道路上,对不同车型设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主要是由于动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2)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不允许超过最大限制速度,从物理角度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小汽车的 (填字母);
A.摩擦力 B.惯性 C.动能 D.功率
(3)小明想验证物体动能的影响因素中,哪一个因素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一些,为此他请教了老师获得了一个信息:同一个物体由不同高度下落时,当下落高度增大到原来4倍时,则下落的速度会增大到原来的2倍。于是小明利用图乙装置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步骤一:让质量为m1的钢球A与质量为m2的钢球B(2m1=m2)在斜面的同一高度(h1)由滑下,记下A、B钢球将木块撞开的距离分别为s1=0.225m,s2=0.45m。(为方便研究,数据已作近似处理,下同)
步骤二:让A钢球分别在高度为h1和h2(4h1=h2)的位置滑下,记录钢球两次将木块撞开的距离分别为s1’=0.225m,s2’=0.9m。
①在步骤一、二实验中,钢球都应该由 开始滑下;
②由步骤一、二实验数据可知,同一高度滑下的钢球,当质量增大2倍时,其动能增大到原来 倍;同一钢球滑下的速度增大2倍时,其动能增大到原来的 倍;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交流讨论,认识到交通规则要求汽车不能超速行驶,是因为汽车质量一定时,其行驶速度越大, (选填“动能”或“势能”)越大,发生交通事故时,造成的伤害越严重。
22.(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学校科技节中,跨学科实践小组制作了水火箭,如题图甲所示,图乙为其结构示意图。将制作好的水火箭竖直立于地面,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内压强足够大时,瓶内的水向下喷出,水火箭竖直向上飞起。
(1)水火箭的头部通常做成流线型,这是为了 ;
(2)水火箭向下喷水的过程中,水火箭对水向下的作用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对它向上的作用力;
(3)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水火箭竖直上升的最大高度,可以转换为测量水火箭从发射到落地的 来间接反映这个高度。你认为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水火箭飞行的最大高度: ;
(4)图丙是水火箭发射后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时刻水火箭受到平衡力, 时刻水火箭升到最高点(以上两空均选填“t1”“t2”或“t3”)。
23.(2024九上·佛山开学考)龙骨水车亦称“翻车”、“踏车”、“水车”,因为其形状犹如龙骨,故名“龙骨水车”,是我国历史上的主要灌溉农具。龙骨水车由水槽、木齿轮、刮水板、木制链条等组成。如图甲、乙所示,车身是木板制成的水槽,车头和车尾各装有一个木齿轮,车尾装的是小轮,车头装的是大轮,大轮连着拐木,木制链条上装有刮板,并套在两木齿轮上。水车灌溉时,用力转动拐木,使大轮轴转动,带动槽内刮板刮水上行,倾灌于地势较高的田中。若某龙骨水车大轮上有8根辐条,木制链条上装有60块刮水板,平均每块刮水板每次能运送0.5kg的水。
(1)车头大轮与拐木组成了一个 (填写简单机械名称)。拐木长度大于大轮半径,相当于 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
(2)要想龙骨水车运送水更快,下列做法可行的有________;
A.将大轮的半径做得更大 B.增加木链条上刮片的数量
C.增加大轮上辐条的数量 D.增加小轮上辐条的数量
(3)人工插秧时,稻田里的水深3~5cm比较合适。现有一亩地(666.7m2),水深为1cm,农民伯伯需用该龙骨水车给稻田蓄水,他以20r/min匀速转动大轮,待运水稳定后,每分钟能运送 kg的水。若将水蓄至4cm深,需 min;
(4)随着科技发展,现在常用抽水机进行浇灌工作。若用如图丙所示抽水机按第(3)小题的水深变化要求进行抽水,则工作1h能灌溉 亩地。
7.5kW大流量自吸泵铭牌表
功率 7.5kW 流量 10m3/h
电压 380V 扬程 25m
口径 4寸 吸程 8m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物理常识可知,华为手机Mate60Pro的质量约为220g,则可得其受到的重力约为:G=mg=0.22kg×10N/kg=2.2N
故选B。
【分析】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值,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应用日常知识积累解答此题。
2.【答案】B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压力不变时,增大了摩擦力,B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答案】C
【知识点】机械能及其转化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单摆在从B运动到C,上升过程中单摆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所以单摆的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变小,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4.【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水平力F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汽车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f,故C正确。
故选C。
【分析】物体受到推力保持静止,受到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时,力的大小相等,判断摩擦力大小。
5.【答案】D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AC.小明和小红对雪地的压力等于其各自的重力,两个人的体重相近,则重力相近,故对雪地的压力相近,故AC不符合题意;
BD.穿着滑雪板的小红比小明受力面积要大得多,根据可知,小红对雪地产生的压强小,所以穿着滑雪板的小红没有陷入雪地,故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穿滑雪板、站在滑雪传送带上以及直接站在雪中时下陷程度不同,可知压力作用效果不同;穿滑雪板、站在滑雪传送带上没有下陷,则压力作用效果变小了,分析导致这个变化的原因,根据控制变量法,从而提出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问题。
6.【答案】C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B.箭尺在受水壶中,始终处于漂浮状态,浮力始终等于重力,箭尺的重力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根据,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故AB错误;
C.根据,箭尺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不变,排开水的重力不变,故C正确;
D.受水壶中液面升高,根据,水的深度变大,对受水壶底压强变大,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漂浮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浮力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变大,液体压强变大。
7.【答案】C
【知识点】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解析】【解答】在用剪刀剪纸时,纸的接触位置在不断向前移动,离支点变远,阻力臂在不断变大,而动力臂大小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大小不变,在变大,大小不变,则在变大,C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阻力到支点的距离变大,使阻力臂变大,在阻力和动力臂一定时,动力变大。
8.【答案】运动状态;形状;作用点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踢足球时,足球在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球被脚踢的瞬间,在力的作用下有一些凹陷,即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运动员在踢球时,若脚踢球的位置恰当,球会成弧线绕过人墙进入球门,这里的“恰当的位置”,是指力的作用点。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深入理解力的两个作用效果,可解答此题。
9.【答案】大于;小于;小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解答】轿车快速行驶时,车子上方凸起,空气的流速大于车子下方流速,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上方气体的压强小于下方气体的压强,轿车受到向上的升力,对地面的压力变小,摩擦力减小。
【分析】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10.【答案】惯性;不能;头枕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汽车突然加速或刹车时,人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状态,容易后仰或前倾,使车内的人受到伤害。
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头枕和安全带不能减小人的惯性,但能减少惯性带来的伤害。
当轿车被追尾时,轿车突然加速,人由于惯性向后倾倒,靠背上的头枕,可以减小对人的伤害。
【分析】惯性是物体继续保持原来的状态;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11.【答案】等于;不做功;3000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当无人机悬停时,竖直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升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则升力等于无人机的重力。
升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当水平飞行时,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升力对无人机不做功。
根据上升的距离,计算无人机克服重力做的功W=Gh=30N×100m=3000J。
【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结合重力计算升力;物体受力且在力的方向移动距离,力对物体做功;根据W=Gh,可以计算做功多少。
12.【答案】甲;;不能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连通器原理;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连通器,根据图像,甲图的壶嘴高于乙图,甲茶壶能装更多的水。
乙茶壶加满水后,水面到茶壶处,水的深度为,
对壶底的压强是;
若按住小孔,倒出部分水后,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壶中的水不能顺利倒出。
【分析】壶嘴与壶身构成连通器;根据p=ρgh,计算液体压强;大气压使密闭容器内的液体不易流出。
13.【答案】改变力的方向;50;变大
【知识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增大或减小机械效率的方法;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解答】使用定滑轮时,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
根据图像,承担总重的绳子股数,
计算拉力;
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当动滑轮重不变时,物重G增大,机械效率将变大。
【分析】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根据,可以计算拉力大小;动滑轮一定时,物体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大。
14.【答案】变小;变大;7800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热气球升空时,燃烧燃料,内部气体温度升高,气体体积增大,气球内的空气密度减小,根据,气球体积变大,浮力变大,计算浮力为
,
在空中悬浮,物体重力等于浮力,则有。
【分析】气体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根据F浮=ρ气gV排,密度一定时,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可以计算浮力。
15.【答案】(1)
(2)
(3)
【知识点】重力示意图;摩擦力的方向;力臂的画法;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解析】【解答】(1)钢架雪车所受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如下图所示:
(2)最省力的绕法为:先接动滑轮,然后绕过定滑轮往下再经动滑轮,如下图所示:
(3)根据题意,阻力即为鱼线对B点的拉力,从支点向阻力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即为阻力臂l2;由于阻力使得鱼竿顺时针转动,因此动力应使鱼竿逆时针转动,这样鱼竿才保持平衡,所以,动力的方向垂直鱼竿向上,注意的是:由于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大于阻力,所以,表示动力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应大于表示阻力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如图所示:
【分析】(1)画力的示意图要遵循作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做好受力分析和把握好力的三要素,这样就不会出错。(2)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取决于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也就是看有几段绳子连着动滑轮,段数越多越省力。(3)本题考查力的示意图以及力臂画法的掌握情况;确定力的作用点和方向,是正确画出力的示意图的前提。
(1)钢架雪车所受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如下图所示:
(2)最省力的绕法为:先接动滑轮,然后绕过定滑轮往下再经动滑轮,如下图所示:
(3)根据题意,阻力即为鱼线对B点的拉力,从支点向阻力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即为阻力臂l2;由于阻力使得鱼竿顺时针转动,因此动力应使鱼竿逆时针转动,这样鱼竿才保持平衡,所以,动力的方向垂直鱼竿向上,注意的是:由于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大于阻力,所以,表示动力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应大于表示阻力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如图所示:
16.【答案】(1)竖直;2.0
(2)755;不变
(3)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静止;大小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1)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要在竖直方向上使用测力计,应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进行调零。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0N。
(2) 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时,气压等于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产生的压强,即大气压与此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所以由图知当地的大气压相当于755mmHg柱产生的压强。外界大气压不变时,支持管内的水银柱高度不变,所以在管口未离开水银面前,竖直提升玻璃管,水银面上方的水银柱高度不变。
(3)用小车代替木块进行实验,是为了变滑动为滚动,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匀速直线运动不好控制,为方便实验操作,应将小车处于静止状态作为平衡状态。实验过程中调整钩码数量可以改变两端拉力的大小,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关系。
故答案为: (1) 竖直;2.0; (2) 755;不变; (3) 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静止;大小。
【分析】(1)此题考查的是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规则,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弹簧测力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2)脱离拆了实验中,水银管中的液面差指和水银槽中的液面高度差,大气压不变,水银柱的高度差不变,若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则水的沸点降低。(3)二力平衡是初中物理力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需要掌握;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实验的分析能力,考查的是实验过程,这也是近几年中考考查的一个重要方式,是一道好题。
(1)[1] 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要在竖直方向上使用测力计,应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进行调零。
[2]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0N。
(2)[1] 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时,气压等于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产生的压强,即大气压与此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所以由图知当地的大气压相当于755mmHg柱产生的压强。
[2] 外界大气压不变时,支持管内的水银柱高度不变,所以在管口未离开水银面前,竖直提升玻璃管,水银面上方的水银柱高度不变。
(3)[1] 用小车代替木块进行实验,是为了变滑动为滚动,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2] 匀速直线运动不好控制,为方便实验操作,应将小车处于静止状态作为平衡状态。
[3] 实验过程中调整钩码数量可以改变两端拉力的大小,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关系。
17.【答案】(1)右;力臂;自身重力
(2)F1l1=F2l2;1;左侧下降
(3)1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解答】(1)如图甲所示,杠杆左端下沉,其右端偏高,应将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同时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2)由表中数据得到1N×10cm=2N×5cm;2N×10cm=1N×20cm;1N×15cm=3N×10cm;可以得到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数学表达式为F1l1=F2l2。设杠杆的每小格为L,一个钩码的重为G,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2G×2L=nG×4L
解得n=1,应在a点悬挂1个钩码。将杠杆左右所挂的钩码同时向远离支点O的方向移动一个小格,杠杆左边:2G×3L=6GL
杠杆右边:G×5L=5GL可知左端力与力臂的乘积大于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则杠杆左侧下降。
(3)为了探究动力与阻力方向相反时,动力与阻力应在杠杆的同侧,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测量动力的大小,所以弹簧测力计应沿着图中1的方向拉。
故答案为: (1) 右;力臂;自身重力; (2) F1l1=F2l2;1;左侧下降; (3) 1。
【分析】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都称为平衡状态;如果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平衡,可通过反向调节(向偏高的一端)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动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阻力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力臂(重力的方向跟杠杆垂直),同时能够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可以得到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分析的出结论。
(1)[1][2][3]如图甲所示,杠杆左端下沉,其右端偏高,应将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同时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2)[1]由表中数据得到
1N×10cm=2N×5cm
2N×10cm=1N×20cm
1N×15cm=3N×10cm
可以得到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数学表达式为F1l1=F2l2。
[2]设杠杆的每小格为L,一个钩码的重为G,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2G×2L=nG×4L
解得n=1,应在a点悬挂1个钩码。
[3]将杠杆左右所挂的钩码同时向远离支点O的方向移动一个小格,杠杆左边
2G×3L=6GL
杠杆右边
G×5L=5GL
可知左端力与力臂的乘积大于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则杠杆左侧下降。
(3)为了探究动力与阻力方向相反时,动力与阻力应在杠杆的同侧,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测量动力的大小,所以弹簧测力计应沿着图中1的方向拉。
18.【答案】(1)排开液体体积;物体排开液体体积
(2)①④⑤
(3)重力
(4)①④⑦;液体的密度
【知识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解析】【解答】(1)①③④比较知: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受到的浮力不同,所以这三步是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由这三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
(2)要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深度的关系,需要保持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所以选择①④⑤。
(3)由①②④⑥四次实验,物体的重力不同,体积相同,都是完全浸没,液体密度相同,所受浮力相同,故可得出结论:物体的体积一定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无关。
(4)由①④⑦可知,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深度相同,液体密度不同,故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所受到的浮力越大。
故答案为: (1) 排开液体体积;物体排开液体体积; (2) ①④⑤; (3) 重力; (4) ①④⑦;液体的密度。
【分析】探究的是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关键要利用控制变量法;先分别找到图之间的区别;③④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液体密度相同,所以探究的因素是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浸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应控制物体浸入液体的密度不变,改变物体浸入的深度,比较浮力变化;探究的因素是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控制的变量应该是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浸没的深度,改变液体密度,比较浮力变化。
(1)[1][2]①③④比较知: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受到的浮力不同,所以这三步是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由这三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
(2)要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深度的关系,需要保持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所以选择①④⑤。
(3)由①②④⑥四次实验,物体的重力不同,体积相同,都是完全浸没,液体密度相同,所受浮力相同,故可得出结论:物体的体积一定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无关。
(4)[1][2]由①④⑦可知,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深度相同,液体密度不同,故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所受到的浮力越大。
19.【答案】(1)A点水的深度
,
A点受到水的压强为:
(2)水对杯底的压强:
水对杯底的压力:
(3)若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为2500Pa,容器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水和容器的总重力,即
,
水的重力:
容器的重力: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压力和压强的计算,要注意液体对容器底先压强p=ρgh,后压力F=pS,固体对桌面先压力F=G,后根据平衡计算水的的重力。
(1)A点水的深度
A点受到水的压强为
(2)水对杯底的压强
水对杯底的压力
(3)若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为2500Pa,容器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水和容器的总重力,即
水的重力
容器的重力
20.【答案】解:(1)由题意可知,0~10s箱子在斜面上运动,10~20s箱子在水平车厢中运动,所以0~10s箱子竖直方向移动的距离h=1m,0~10s克服箱子重力所做的功
(2)由题意可知,箱子移动的速度
在水平车厢中推力F做功的功率
答:(1)0~10s克服箱子重力所做的功为1000J;
(2)在水平车厢中推力F做功的功率为40W。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W=Gh,计算克服重力做功多少;
(2)根据,计算速度,利用P=Fv,计算功率大小。
21.【答案】速度;C;静止;2;4;动能
【知识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1)在速度方面对行车做出限制,主要是因为速度影响车子动能的大小。
(2)汽车动能大小与汽车质量与速度有关,在质量不变情况下,速度越大,汽车的动能越大。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不允许超过最大限制速度,从物理角度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小汽车的动能。
故选C。
(3)在实验中,为使球到达水平面上的速度相同,都应使球在斜面上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
实验中,是通过木块被撞击的距离来推测小球的动能大小的,小于动能大小与它将木块撞击的距离成正比。由步骤一可知,B的质量是A的2倍,而B将木块撞出的距离是A的2倍。二者从同高度下滑,到达平面时的是相同的,而撞击前B的动能是A的2倍。
同一小球下滑前在斜面上的高度是4倍关系,即运动到平面上时速度2倍关系,但它将小球撞出的距离是4倍关系。即:两次动能是4倍关系。故同一物体速度增大到原来2倍,动能增大到原来4倍。
(4)当汽车的质量不变、速度越大时,动能越大,做功的本领越大,造成的破坏越大。
故答案为: (1) 速度; (2) C; (3) 静止;2;4; (4) 动能。
【分析】本题考查了影响动能的因素的知识,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22.【答案】减小阻力;等于;时间;见解析;t1;t2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平衡状态的判断;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1)水火箭的头部做成流线型,能减小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
(2)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水火箭对水向下的作用力与水对它向上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3)水火箭上升的高度越高,从发射到落地的所需的时间越长,可以测量水火箭从发射到落地的所需的时间来,反映水火箭竖直上升的最大高度。
水火箭所装水的质量不同,上升高度不同,水的质量和起飞前瓶内气压可能会对水火箭飞行的最大高度产生影响。
(4)图中,0~t1时间段内,水火箭的速度逐渐增大,推力大于重力,t1~t2时间段内,水火箭的速度逐渐减小,说明推力小于重力,所以t1时刻速度最大,此时水火箭受力平衡,推力等于重力。
t2时刻速度为零,t2之后速度方向相反,说明水火箭开始向下运动,所以t2时刻水火箭升到最高点。
【分析】(1)水火箭做成流线型,可以减小阻力;
(2)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3)物体上升高度越高,落回到地面的时间越长,通过时间,可以反映高度的不同;
(4)物体变速运动时,受到非平衡力。
23.【答案】(1)轮轴;省力
(2)A
(3)80;250
(4)0.5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杠杆的分类;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解析】【解答】(1)车头大轮与拐木组成了一个轮轴,拐木长度大于大轮半径,当轮轴匀速转动时,有,因,故。因此此时轮轴可以省力,相当于省力杠杆。
(2)A.将大轮的半径做得更大,可使刮水板的速度变大,使龙骨水车运送水更快,故A符合题意;
BCD.木链条上刮片的数量、大轮上辐条的数量、小轮上辐条的数量协同变化才能步调一致运行,且这些数量增加了,刮片的密度增加,间距变小,平均每块刮水板每次能运送水的量变少,所以不能使龙骨水车运送水更快,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以20r/min匀速转动大轮,待运水稳定后,每分钟能运送的水的质量为:,若将水蓄至4cm深,需要的水的体积为:,需要的水的质量为,需要的时间为:
(4)由表格数据可知,抽水机的流量为10m3/h,工作1h能灌溉地的亩数为:
故答案为: (1) 轮轴;省力; (2) A; (3 80;250; (4) 0.5。
【分析】省力杠杆,顾名思义,就是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减少所需力量,从而达到省力的目的。这种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即力的作用线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臂,因此在平衡状态下,动力(即作用于杠杆上的力量)会小于阻力。将大轮的半径做得更大,可使刮水板的速度变大,使龙骨水车运送水更快,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计算水的质量。再根据表中水的流速计算 工作1h能灌溉多少亩。
(1)[1][2]车头大轮与拐木组成了一个轮轴,拐木长度大于大轮半径,当轮轴匀速转动时,有
因,故。因此此时轮轴可以省力,相当于省力杠杆。
(2)A.将大轮的半径做得更大,可使刮水板的速度变大,使龙骨水车运送水更快,故A符合题意;
BCD.木链条上刮片的数量、大轮上辐条的数量、小轮上辐条的数量协同变化才能步调一致运行,且这些数量增加了,刮片的密度增加,间距变小,平均每块刮水板每次能运送水的量变少,所以不能使龙骨水车运送水更快,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1]以20r/min匀速转动大轮,待运水稳定后,每分钟能运送的水的质量为
[2]若将水蓄至4cm深,需要的水的体积为
需要的水的质量为
需要的时间为
(4)由表格数据可知,抽水机的流量为10m3/h,工作1h能灌溉地的亩数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