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自探自学 留心观察
敢于质疑 善于表达
认真倾听 勇于评价
不断反思 科学归纳
704班学生“三疑三探” 要求:宛城区汉冢中学 刘玉荣 7.2 二元一次方程组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复习目标1.使学生对方程组以及方程组的解有进一步的理解,能灵活运用代人法和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把“二元” 转化为“一元’’的消元思想,从而进一步理解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复杂”转化为“简单”的思想方法。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主动分析问题的习惯。复习重点、难点1.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题方法。
2.难点:加减法和消元法在方程组中的运用。 看了本节课的复习目标和复习重难点,你有哪些想复习的问题?并把问题写在演草本上。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复习课文P24—P36,用划线批注的方法在课本上标记出自己所提问题的答案。
复习时间为3分钟。
———学贵有疑,疑则进也1.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2.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4.什么是代入消元法?步骤是什么?5.什么是加减消元法?步骤是什么?
6.怎样用代入法解:自探提示: 7.怎样用加减法解:——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合探提示:
1.将你的复习效果放在小组内统一一下。
2.将你在复习过程中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
放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
3.组长做好分工和记录。
展示评价分工表3x-4y=10①
5x+6y=42②X+2y=16①
X - y =1②﹛展示要求:
书面展示:书写迅速,字迹工整、答题规范、内 容简练。
口头展示:声音洪亮,条理清晰,语言简练。
评价要求:1.声音洪亮,条理清晰,突出重点,语言简练。
2.点评解题方法及思路。
3.恰当指出展示成果的优缺点 , 并打分(100分)。
4.补充或阐述不同观点。
答案展示:1.只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系数都不是0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由两个一次方程组成,共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2.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3.常用方法————代入法和加减法
4.将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步骤:
(1).求表达式:从方程组中选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将此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如y,用
含x的代数式表示。
(2).把这个含x的代数式代入另一个方程中,
消去y,得到一个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
(3).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x的值;
(4).再把求出的x的值 代入变形后的方程,求出y的值.5. 利用等式的性质使方程组中两个方程中的某一个未知数前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然后把两个方程相加(或相减),以消去这个未知数,是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而得以求解。
步骤:
(1).将其中一个未知数的系数化成相同(或互为相反数);
(2). 通过相减(或相加)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3). 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这个未知数的值;
(4). 将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的任一个方程,求得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5). 写出方程组的解。
6.解:由②得: 7. 解: ① ×3,② ×2得:
x=y+1③ ③
把③代入①得: ④
y+1+2y=16 ③ + ④得:
9x=114
解得: 解得:
y=5 x=6
把y=5代入③得: 把x=6代入②得:
x=5+1=6 30+6y=42
∴ 解得: y=2
∴
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你又产生了哪些新疑惑或又有了什么新的发现,请大胆的提出来,大家共同来解决。
学入佳境始有疑,疑而得解方见真请你根据复习内容,用适当的
题型自编1道习题,巩固所
学内容,加强知识的运用。——画龙在于点睛,学习在于运用1、若方程5x 2m-n + 4y 3m-2n = 9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求m 、n 的值.解:根据已知条件可列方程组:2m - n = 13m – 2n = 1①②由①得:把③代入②得:n = 2m-1③3m – 2( 2m-1)= 13m – 4m +2= 1-m = -1
m=1教师预设题:把m= 1 代入得;
n=2 × 1 -1=1
∴m=1,n=1
2.已知 是方程组 的解,
求m和n的值。 解:把 代入方程组得:
①②解得: 2.已知 是方程组 的解,
求m和n的值。 解得:
K=14解:解这个方程组得:
∵ x+y=12 ∴ (2k-6) +(4-k)=121.课本P46页,复习第2题
布置作业.小结由学科班长惠春政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1.可以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内容理解、深刻感悟等方面来总结。
2.可以对本节课中优秀同学及优胜小组给予肯定和鼓励。
3.可以对全体同学提出要求和希望。谢谢指导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