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传统的生产制造企业一般有设计、采购、加工、装配、发运五个环节,四种生产模型,分别是“订单设计”、“订单生产”、“订单组装”“现货生产”。右图为四种模型的生产方式示意图。完成1-2题。
1.最能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是( )
A.订单设计 B.订单生产
C.订单组装 D.现货生产
2.下列产业,最不适合“订单生产”方式的是( )
A.日用商品 B.飞机制造 C.电脑主机 D.家庭装修
重庆市万州区农田基本为梯田,以前主要靠人工栽插水稻,生产成本高、效率低。近年来,为实现“一年种两季”“一田能双收”的粮油产业发展目标,万州区农业部门在部分乡镇推广“稻麦轮作”“稻油轮作”生产模式,实施全程机械化耕作。2024年1月,万州区综合农事服务与应急中心成立,主要为中小农户(劳动力少、地少)提供全程机械化生产以及相应的技术指导。完成下面小题。
3. 近年来,万州区能实现“一年种两季”“一田能双收”的粮油产业发展目标,主要得益于( )
A. 种植经验丰富 B. 全程机械化耕作 C. 气候水热充足 D. 当地劳动力充足
4. 万州区成立综合农事服务与应急中心,有利于当地( )
A. 农田撂荒减少 B. 销售渠道拓宽 C. 村民大量还乡 D. 生态环境改善
小寨天坑地处巫山腹地,是一个塌陷型天坑,由地下河溶蚀导致岩层不断崩塌并达到地表 而形成。小寨天坑坑底植物群落多样性丰富,坑壁植被较少,尤其是坑壁上部稀少,南侧多于北侧。下图为小寨天坑结构俯视图。读图,完成5-7题。
5.小寨天坑坑底植物群落多样性丰富,主要得益于( )
A. 光照 B. 热量 C. 土壤 D.水源
6.与南侧相比,小寨天坑北侧坑壁上部植被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坡度较大 B. 水汽较少 C. 环境荫蔽 D. 竞争激烈
7.推测小寨天坑坑壁植被种子可能来自
①风力传播 ②地下河搬运 ③鸟类活动 ④大气降水携带(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湿地包括湖泊、沼泽、河流等类型。甲区域曾是里海的一部分,现为淡水湿地,有狭窄水道与里海相连。该湿地流域位于伊朗北部,年均降水量超过1000 mm。据预测,21世纪60年代该湿地将全部变为沼泽。下图示意该湿地位置及湿地流域的土地利用状况。据此完成8-9题。
8.甲区域由里海的一部分演变为淡水湿地的原因有( )
①里海底部沙坝沉积 ②多条河流汇入 ③甲水域无外泄通道
④湖水蒸发减弱 ⑤甲区域降水充沛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9.推测从现在到21世纪60年代,该湿地类型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水量减少 B.太阳辐射增强 C.年降水量减少 D.侵蚀作用显著
2019年8月,中国小伙Kobe 与俄罗斯女士环环从中国武汉出发,在满洲里口岸出境进入俄罗斯,穿越远东M56道路,途经地球寒极奥伊米亚康,抵达金城马加丹,然后通过海运把车辆运送到堪察加半岛、杰日尼奥夫角(世界东极)、美洲大陆,从加拿大西海岸的温哥华横向穿越北美洲,抵达美国的底特律。图1示意Kobe和环环旅行途经的节点连线。据此完成10—12题。
10.下列旅行路线为西南向东北行进的是( )
A. 满洲里口岸→雅库茨克 B. 雅库茨克→马加丹
C. 温哥华→底特律 D. 杰日尼奥夫角→温哥华
11.旅行过程中,雅库茨克、堪察加两地相比较( )
A. 雅库茨克日出更早 B. 堪察加日落于西南
C. 雅库茨克白昼更长 D. 堪察加北极星更高
12.白令海峡最窄处为35 km,169.5°W经线从海峡中部通过,海峡东西两侧的陆地相比较( )
A. 东西两侧相差12小时 B. 西侧地方时较晚
C. 东侧的区时较早 D. 东西两侧相差1小时
2023年12月15日,我国某省份气象站测得该地一天内的气象要素的变化,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3. 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刻为( )
A. 4:00-6:00 B. 8:00-10:00 C. 14:00-16:00 D. 20:00-22:00
14. 影响该地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
A. 冷锋 B. 暖锋 C. 气旋 D. 反气旋
15. 导致该地一天内150米高度风向发生改变是因为( )
A. 冷气团的势力强大 B. 地表冷热变化 C. 气压中心位置变化 D. 植被性质改变
萝卜快跑无人驾驶网约车在武汉市正式投入运营,用户通过App等平台,即可呼叫“全无人”车辆。车辆会自己开到用户输入的乘车地,在后排落座的乘客点击屏幕上的“开启行程”之后,就能自动带你去目的地,沿途通过雷达自动规避障碍。完成16题。
16.无人驾驶网约车自己开到用户乘车地和目的地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BDS B.RS+BDS C.RS+BDS+GIS D.RS+BDS+GIS+AI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蓝湖、康斯坦茨湖形成于末次冰期,本是一个完整的湖泊,后因滑坡一分为二。蓝湖水温常年保持在0℃—8℃之间,因其能见度极高、浑浊频率低,而成为世界上最清澈的湖泊,被新西兰当地土著毛利人当作“圣湖”。下左图为蓝湖和康斯坦茨湖的区域概况,下右图为左图中ABC沿线的地质剖面图。
(1)判断ABC沿线滑坡发生的位置,并说出判断依据。(6分)
(2)说明图示区域湖泊的形成、演化过程。(6分)
(3)分析蓝湖成为世界上最清澈湖泊的原因。(6分)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土壤温度、积雪、植被覆盖影响冻土的最大冻结深度、冻结时长。受地形因素影响,山区往往发生逆温现象。伊犁河谷逆温现象在海拔800m-1600m之间,非常典型。6月的伊犁河谷,沉浸在薰衣草最大紫色花海中,8月人们就可早早品尝种植在海拔800m-1200m山坡的“糖心”苹果,满山的绿草中,牛羊成群。下图为伊犁河谷地的位置及其年降水量和土壤冻结最大深度随海拔变化情况示意图。
(1)推测伊犁河山谷最容易发生逆温的季节,简述逆温形成的过程。(6分)
(2)分析季节冻土最大冻结深度在海拔约1200m以上下降的原因。(6分)
(3)说明8月人们可品尝伊犁河“糖心”苹果的理由。(4分)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泥炭藓沼泽主要分布在北方针叶林带,适宜多水、寒冷和贫营养的生态环境,在我国亚热带地区鲜有分布。武陵山脉的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大面积的亚高山泥炭藓沼泽,4~9月是泥炭藓主要生长季,地下水位的变化是影响该地植被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同时,蕨类草本植物的生长也会在短期内促进泥炭藓的生长。下图示意泥炭藓沼泽植被正向演替过程。
(1)简析我国亚热带地区泥炭藓沼泽分布稀少的原因。(4分)
(2)分析七姊妹山形成大面积泥炭藓沼泽的自然条件。(4分)
(3)说明短期内蕨类草本植物生长会对泥炭藓生长起促进作用的原因。(6分)
(4)推测图示d阶段藓丘上植被缺失的原因。(4分)
202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1.A 2D 3. B 4.A 5.D 6.A 7.B 8.B 9.A
10.A 11.C 12.B 13. C 14. A 15. A 16.C
17. (18分)
1.位置:BC段(B地或C地、东部沿线)(2分)
依据:剖面图中,东侧基岩裸露,表层碎屑物质缺失(2分);B地附近区域海拔高于两侧或BC段等高线统一凸向高海拔,应为滑坡后形成的谷地(2分)。
2.末次冰期冰川运动旺盛,冰川侵蚀形成U形谷(2分);冰川消退后,在U形谷低洼地带积水成湖(2分);谷地东侧山体滑坡,巨量的碎屑物堆积将原本湖泊一分为二,形成现在的两片湖泊(直接抄写因滑坡一分为二不给分)(2分)。
3.康斯坦茨湖水下渗进入滑坡体,经过碎屑物过滤后在蓝泉出露,流入蓝湖(或地下水补给,含沙量少);冰雪融水补给,含沙量少;蓝湖周边以森林植被为主,保持水土能力强,地表径流含沙量少;水温常年较低,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繁殖; 是土著人的“圣湖”,受当地人的保护。(每点2分,任答三点可得6分)
【18题答案】
【答案】(1)冬季。伊犁河谷向西开口,冬季有利于大西洋暖湿西风深入,谷底温度较高;天山山体高大,冬季高山冷空气下沉,集聚谷底;谷底暖空气被抬升,从而形成下冷上热的逆温层。
(2)1200米以上降水量增多,季节性积雪厚度增大,减弱了冬季地面热量散失,保温作用增强;逆温效果明显,温度高:降水量增加和逆温现象显著使得1200m以上地区水热条件改善,植被覆盖率高。
(3)山坡逆温带热量条件好,使苹果生长快,成熟早,上市早;夏季日照时数长,正午太阳高度大,降水少,光照充足;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利于苹果光合作用,品质高。
【19题答案】
【答案】(1)亚热带地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蒸发量较大;亚热带地区人类活动(农业)强度较高,破坏了泥炭藓沼泽形成的自然环境。
(2)气候较为湿润,降水丰富;海拔相对较高,环境冷湿,利于泥炭藓沼泽形成。
(3)蕨类草本植被会对泥炭藓形成遮阴效果,减少蒸发,保障泥炭藓生长时水分的稳定;蕨类草本植被为泥炭藓生长增加养分供给;蕨类根茎对泥炭藓生长起到支撑作用。
(4)藓丘形成后地形凸起,水流由汇入变为流出,水分减少,土壤湿度下降;随着水分进一步减少,沼泽中植被的数量减少,营养成分补给减少,导致该地由富营养沼泽向贫营养沼泽转变,不利于植被生长。202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答题卡
姓名: 班级: 考场/座位号:
考 号
[ 0][ 1][ 2][ 3][ 4][ 5][ 6][ 7][ 8][ 9] [ 0][ 1][ 2][ 3][ 4][ 5][ 6][ 7][ 8][ 9] [ 0][ 1][ 2][ 3][ 4][ 5][ 6][ 7][ 8][ 9] [ 0][ 1][ 2][ 3][ 4][ 5][ 6][ 7][ 8][ 9] [ 0][ 1][ 2][ 3][ 4][ 5][ 6][ 7][ 8][ 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缺考标记
正确填涂
注意事项
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1 [ A] [ B] [ C] [ D] 5 [ A] [ B] [ C] [ D] 9 [ A] [ B] [ C] [ D] 13 [ A] [ B] [ C] [ D]
2 [ A] [ B] [ C] [ D] 6 [ A] [ B] [ C] [ D] 10 [ A] [ B] [ C] [ D] 14 [ A] [ B] [ C] [ D]
3 [ A] [ B] [ C] [ D] 7 [ A] [ B] [ C] [ D] 11 [ A] [ B] [ C] [ D] 15 [ A] [ B] [ C] [ D]
4 [ A] [ B] [ C] [ D] 8 [ A] [ B] [ C] [ D] 12 [ A] [ B] [ C] [ D] 16 [ A] [ B] [ C] [ D]
17、(18分)
(1)(6分)
(2)(6分)
(3)(6分)
(16分)
(1)(6分)
(2)(6分)
(3)(4分)
19、(18分)
(1)(4分)
(2)(4分)
(3)(6分)
(4)(4分)
202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答题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