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08 09:4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第36中七学年备课组 董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生词及相关的文学常识。理清文章脉络。
过程与方法:学习运用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与内心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课文,学习运用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贝多芬的语言描写所体现的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1课时
课文类型:自读课
教学准备:
1.教师通过信息网络搜集有关贝多芬的一些资料,以及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做好上课准备。
2.指导学生按照导学案要求搜集课文相关材料,并查生字词,预习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整体感知,自主合作学习,品析质疑,师生交流,在感知、感悟中学习、收获。
学情分析:
这是何为所写的一篇表现音乐巨匠贝多芬不向命运屈服的散文。文中通过人物的肖像和语言描写,刻画出一位音乐巨人对于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顽强抗争的内心世界。这正是学习本文的重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的品读,理解其方法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并将这种塑造人物的方法用在自己的写作中。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播放贝多芬的《欢乐颂》和《命运》交响曲,让学生得到音乐的感染,引其入境。) 师:刚才我们在课前欣赏了两首熟悉的交响曲,有的同学会知道它的作者,对!他就是贝多芬。说到这个人,可能同学们更多了解的是他的一些音乐作品,那么,他是怎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又是怎样呢?为什么每当我们听到他的乐曲就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今天,我们就来通过本文的阅读,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的生活,走近他的内心世界吧。
二、检查预习
1、检查字词的注音与解词
重荷 愁苦 深邃 踌躇
巴望 锁闭 磐石 惹人注目
杂乱无章 不见天日 (多媒体显示)
2、通过多媒体认识作者和文中人物
作者何为,原名何敬业,1922年生于浙江定海,历任报纸记者、刊物编辑和电影文学编辑,1937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写过诗歌、小说和散文,1956年后主要从事散文的创作,着有《第二次考试》《织锦集》《临窗集》等散文集。
贝多芬:全名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十八世纪后半叶以来世界最着名的德国音乐家。1803年完成《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从1819年起,他创作了五首钢琴奏鸣曲,五首弦乐四重奏及最伟大的《第九交响曲》等作品。称贝多芬为音乐巨人是因为他在音乐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多媒体显示)
三、整体感知、独立阅读
初读文章,请同学们思考客人是怎样拜访贝多芬的?其间写了哪几件事?
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
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会面,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自主探究)
四、品读分析、合作探究
细读文章,说说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1、从1到5自然段中,找出女佣口中描写贝多芬的语句,女佣眼中的贝多芬是怎样的一个人?(多媒体显示)
明确:女佣眼中的贝多芬是一个孤独、坚强、不拘小节、热爱音乐的人。(板书)
2、精读第69段,说说客人眼中的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a.一个身高五英尺左右的人,两肩极宽阔,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而他给人明显的印象就是他能担负得起。(两肩极宽能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
b. 他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是黄色的,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所有这些看上去都已经显得十分陈旧,甚至不整洁。上衣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么东西。(衣服陈旧不整洁,衣服后面脱着失效的助听器浪漫不拘小节,典型的艺术家性格。)
c. 人们可以看见他那只有力的大手。(有力的大手弹奏出世界最美妙、最动听的音乐不朽之作。)
d. 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外貌描写:神情、脸、头发、鼻子、嘴是一位刚毅、顽强、善良、执着的人,透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多媒体显示)(板书)
(小组合作)
3、品读1127段,看看贝多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a.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他说,虽然严肃,但脸上浮现出善良的微笑……
老狮子贝多芬。你们客人和女佣。抓老狮子的毛客人来拜访贝多芬。
这是个比喻,贝多芬自以为像老狮子一样很难接近,别人感觉他很可怕,而客人竟然来拜访他,令贝多芬吃惊。体现其幽默、善良、有个性。
b.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一是表现贝多芬向往大自然,连一棵树都能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耳聋的他却听不到。另一方面表现贝多芬讨厌人世的喧嚣和纷争,这一点社会中的人不如树。
c.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倒落了的火山:贝多芬自己; 熔岩:他的创作激情。
这是个比喻,贝多芬遭到耳聋的打击,但他不甘心放弃他的音乐事业,他要用音乐来表现他与命运的抗争。
d.贝多芬为什么会说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贝多芬以他的整个生命和热情从事音乐创作,音乐在贝多芬的笔下和心里,已经成为生命的象征,而乐队只能奏出有声的音符,却不能完美传达心灵的律动和生命的节奏,即贝多芬心里的音乐!
总结贝多芬的形象: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有坚忍无比的意志。(多媒体显示)(板书)
(品析质疑)
五、知识迁移,课堂延伸
1、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出色的外貌描写足以刻画人物的性格及形象,我们趁热打铁,用学到的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用几句话描写你最熟悉的一个同学的外貌,不说出姓名。然后,全班交流,由大家根据所写的外貌来判断是谁,最后学生互评,看谁写得最传神。(实物投影展示)
2、不向命运屈服的贝多芬,终于成为了伟大的音乐巨人。那么,你还知道其他遇到不幸的人通过坚强的意志和与世抗争的精神获得成功的例子吗?
5岁的时候,张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她以顽强的毅力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保尔·柯察金;斯蒂芬·霍金……(多媒体图片)
六、师生交流
1、好的外貌描写,可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可以使我们克服生活中的一切困难。
2、教师寄语:
a. 当命运递给我一个酸的柠檬时,让我们设法把它制造成甜的柠檬汁。 雨果
b.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痛苦来铸成欢乐。 罗曼·罗兰
七、布置作业:
1、推荐阅读《贝多芬传》。
2、推荐欣赏交响曲《英雄》、《田园》和《欢乐颂》。
3、写生字。
4、周记:选择身边一个同学或老师,通过描写人物外貌来体现人物性格,约150字。
八、板书设计
音乐巨匠贝多芬
何为
女佣眼中的贝多芬:孤独、坚强、不拘小节、热爱音乐
客人眼中的贝多芬:沉郁、坚忍、幽默、浪漫 抗争命运
贝多芬对自己的评价:热爱自然、抗争命运、献身音乐
九、设计特色:
本文是一篇刻画人物形象的佳作,学习本文,旨在让学生了解人物的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并初步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此外,贝多芬的那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坚忍无比的意志也会深深触动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时加以引导,从而使其建立良好的人生观。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人物的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这一环节,成为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教学时,教师应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