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反比例函数—九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2012)单元质检卷(A卷)(含详解)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 反比例函数—九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2012)单元质检卷(A卷)(含详解)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1-01 17:5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反比例函数—九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2012)单元质检卷(A卷)
【满分:12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该图象也过点( )
A. B. C. D.
2.若函数的图象过点,则此函数图象位于( )
A.第一、二象限 B.第一、三象限
C.第二、三象限 D.第二、四象限
3.已知反比例函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点在它的图象上 B.其图象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
C.y随x的增大而减小 D.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4.如图,一次函数图象与反比例函数图象交于点,,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A.或 B.或
C.或 D.或
5.如图是三个反比例函数,,在x轴上方的图象,则,,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
6.如图为反比例函数与在第一象限中的图象,点P为其中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过点P作y轴的垂线与另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交于点A,过点P作x轴的垂线与另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交于点B,则面积应是( )
A.1 B. C. D.
7.如图,已知点,过点P作轴于点M,轴于点N,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交于点B.若四边形的面积为12,则k的值为( )
A.6 B. C.12 D.
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四个点,分别代表阻值R不同的甲、乙、丙、丁四个电阻通过不同电流I时的情况,其中甲、丙两个电阻对应的点恰好在同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这四个电阻中两端的电压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O如图所示,点,点D在BC边上,连接AD,把沿AD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OC边上点E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D,则k的值为( )
A.20 B.30 C.40 D.48
10.如图所示,正方形与(其中边,分别在x,y轴的正半轴上)的公共顶点A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直线与x,y轴分别相交于点M,N.若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且.则k的值是( )
A.5 B.1 C.3 D.2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山西拉面,又叫甩面、扯面、抻面,是西北城乡独具地方风味的面食名吃,为山西四大面食之一.将一定体积的面团做成拉面,面条的总长度与粗细(横截面面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双曲线的一支).如果将这个面团做成粗为的拉面,则做出来的面条的长度为_________cm.
12.已知点(m,n)在第三象限,点和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且,则______.(填“>”、“<”或“=”)
13.如图,直线与双曲线交于A、B两点,过点A作轴,垂足为M,连结BM,若,则k的值是______.
14.如图,点P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轴于点A,轴于点B,.一次函数的图象与PB交于点D,若D为的中点,则k的值为______.
15.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x轴的负半轴上,点B在y轴的负半轴上,,以为边向上作正方形.若图象经过点C的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则图象经过点D的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60分,解答题应写出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6.(8分)如图,点A、B分别在反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轴,求的面积.
17.(8分)视力表中蕴含着很多数学知识,如:每个“Ε”形图都是正方形结构,同一行的“Ε”是全等图形且对应着同一个视力值,不同的检测距离需要不同的视力表.
素材1国际通用的视力表以5米为检测距离,任选视力表中7个视力值n,测得对应行的“Ε”形图边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如图1. 探究1检测距离为5米时,归纳n与b的关系式,并求视力值1.2所对应行的“E”形图边长.
素材2图2为视网膜成像示意图,在检测视力时,眼睛能看清最小“E”形图所成的角叫做分辨视角.视力值n与分辨视角(分)的对应关系近似满足. 探究2当时,属于正常视力,根据函数增减性写出对应的分辨视角的范围.
18.(10分)如图,在中,,,点P为AB上一点,,过点P作交AC于点Q点P,Q的距离为,的周长与的周长之比为.
(1)请直接写出,分别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并注明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并分别写出函数,的一条性质;
(3)结合函数图象,请直接写出时x的取值范围(近似值保留小数点后一位,误差不超过0.2).
19.(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的顶点C与原点O重合,点B在y轴的止半轴上,点A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点D的坐标为.
(1)菱形ABCD的边长为________;
(2)求k的值;
(3)若将菱形ABCD沿x轴正方向平移,当菱形的顶点D落在函数的图像上时,求菱形ABCD沿x轴正方向平移的距离.
20.(12分)如图①,有一块边角料,其中,,,是线段,曲线可以看成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部分.测量发现:,,,点C到,所在直线的距离分别为2,4.
(1)小宁把A,B,C,D,E这5个点先描到平面直角坐标系上,记点A的坐标为;点B的坐标为.
请你在图②中补全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画出图形;
(2)求直线,曲线的函数表达式;
(3)小宁想利用这块边角料截取一个矩形,其中M,N在上(点M在点N左侧),点P在线段上,点Q在曲线上.若矩形的面积是,则________________.
21.(12分)如图1,四边形为正方形,点A在y轴上,点B在x轴上,且,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经过正方形的顶点C.
(1)求点C的坐标;
(2)如图2,将正方形沿x轴向右平移得到正方形,点恰好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求此时点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点P为y轴上一动点,平面内是否存在点Q,使以点O、、P、Q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
∴,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横纵坐标的乘积为,
∵四个选项中只有D选项满足横纵坐标的乘积为,
故选D.
2.答案:B
解析:
函数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
故选:B.
3.答案:D
解析:A、当时,,所以点不在它的图象上,故不符合题意;
B、由得,,此函数图象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故不符合题意;
C、由得,,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不符合题意;
D、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符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D
解析:由函数图象可知,当一次函数图象不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时,x的取值范围是:或,
∴不等式的解集是:或,
故选:D.
5.答案:C
解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布在第一象限,反比例函数和的图象分布在第二象限,
∴,,,
当时,由图象可得,
∴,
∴,
故选:.
6.答案:C
解析:P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设,
点A,点B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过点P作y轴的垂线与另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交于点A,过点P作x轴的垂线与另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交于点B,


.
故选C.
7.答案:A
解析:轴于点M,轴于点N,
四边形是矩形,


点A、B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即,

故选:A.
8.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阻值R与电流I满足反比例关系,设电阻、电流与电压函数表达式为,
甲、丙两点均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甲、丙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值相等,均为U,
过乙、丁作y轴平行线交反比例函数图象于A、B两点,如图所示:
不变时,;不变时,;
A、B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由知,
;,即四个电阻中两端的电压:丁甲丙乙,
这四个电阻中两端的电压最大的是丁,
故选:D.
9.答案:B
解析:点,,.由折叠可知,,.在中,,.在中,设,则.由勾股定理,得,解得,即,.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10.答案:C
解析:设,
由题意得:.
∵正方形与(其中边,分别在x,y轴的正半轴上)的公共顶点A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
∴,
∴,
∴,
∵,
∴,
∴.
∵,
∴,
∴,
∴,
∴,
∴,
∵,
∴.
∴.
∴,
∴.
故选:C.
11.答案:800
解析:根据题意得,图象过点,,.当时,.
12.答案:<
解析:点在第三象限,
故答案为: <
13.答案:2
解析:设,
∵直线与双曲线交于A、B两点,
∴,
∴,,
∴,
∴,,则.
又由于反比例函数图象位于一三象限,
∴,故.
故答案为2.
14.答案:4
解析:设一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M,与y轴的交点为N,则,,
,
轴于点A,轴于点B,
,
四边形AOBP是正方形,
轴,
,
,
,
为的中点,
为的中点,
,
,
,
点P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故答案为:4.
15.答案:
解析:过点C作轴,轴,轴,

∵正方形,
∴,
∴,,
∴,
同理,
∵,
∴设则,
∴,,
∴,
∴点C坐标为:,点D坐标为:,
∵图象经过点C的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
∴,解得:,
∴点D坐标为:,
∴图象经过点D的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
故答案为:.
16.答案:1
解析:如图,延长交y轴于C,
轴,
轴,
设,则,
,,
.
17.答案:探究1:;探究2:
解析:探究1
由图象中的点的坐标规律得到n与b成反比例关系,
设,将其中一点代入得:,
解得:,
,将其余各点一一代入验证,都符合关系式;
将代入得:;
答:检测距离为5米时,视力值1.2所对应行的“E”形图边长为;
探究2

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n随着的增大而减小,
当时,,

.
18.答案:(1),
(2)函数图象见解析,随x增大而增大,随x增大而减小
(3)
解析:(1),


,,
,;
(2)如图所示,即为所求;
由函数图象可知,随x增大而增大,随x增大而减小;
(3)由函数图象可知,当时x的取值范围.
19.答案:(1)5
(2)27
(3)
解析:(1)5
(2)菱形ABCD的边长为5,,.
,点A的坐标为,
代入,得.
(3)将菱形ABCD沿x轴正方向平移,使得点D落在函数的图像点处,过点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如答图所示.
,,即点的纵坐标为4.
点在的图像上,,解得.
即.
.
即菱形ABCD沿x轴正方向平移的距离为.
20.答案:(1)见解析
(2)直线的函数表达式,曲线的函数表达式
(3)
解析:(1)根据点A的坐标为,点B的坐标为,补全x轴和y轴,
∵,,,点C到,所在直线的距离分别为2,4,
∴,,
根据,,,是线段,曲线是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部分,画出图形ABCDE,如图所示,
(2)设线段的解析式为,
把,代入得,

解得,,
∴,
设曲线的解析式为,
把代入得,,,
∴;
(3)设,则,,
∴,,

∴,
∴,
∴,或(舍去),
∴.
故答案为:.
21.答案:(1)
(2)
(3)点Q的坐标为或或或
解析:(1)过点C作轴,交于点H,
∵,∴设,则,
∵四边形是正方形,
∴,,
∴,
∵,
∴,
∴,
∴,,
∴,
∴,
∵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经过正方形的顶点C,
∴,
∴;
∴;
(2)如图所示,过点D作轴,,,
同(1)方法可得:,
∵,
∴四边形为矩形,
∴,,,
∴,
∵点恰好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当时,,即点A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点,
∴即;
(3)分三种情况讨论,
由(2)得点A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点,
∴,
∴,
当时,则且,
∴,,即,;
当时,此时点与点Q关于y轴对称,;
当为对角线时,此时,
设,
∴,
解得,即,且,
∴,即,
综上可得:点Q的坐标为或或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