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唐县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1.(2023四上·唐县期末)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 ,也可以使物体 或 。
【答案】快慢;启动;停止
【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
【解析】【分析】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方向、大小和作用点三要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唯一原因。力的形式有很多种,如重力、摩擦力、拉力、推力、弹力、压力等。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使物体启动或停止。
2.(2023四上·唐县期末)岩石是由 或 矿物组成的。
【答案】一种;多种
【知识点】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岩石是一种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它是构成地壳的基本部分。按其成因分为三大类,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3.(2023四上·唐县期末)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大表示 ,音量小表示 。
【答案】声音强;声音弱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音量大表示声音强,音量小表示声音弱。
4.(2023四上·唐县期末)随着 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 、 也会慢慢地变化,而这样的变化是有 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答案】时间;方向;长短;规律;日晷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古人很早就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长短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正午时分物体影子的长度变化也有规律。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方向、长短也会慢慢地变化,而这样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日晷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5.(2023四上·唐县期末)将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分别连接到 中,能使灯泡发光的物体可以 ,不能使灯泡发光的物体 导电。
【答案】电路;导电;极不易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导体,如:各种金属、人体、大地、带水的材料、铅笔芯。像塑料、橡胶等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绝缘体。将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分别连接到电路中,能使灯泡发光的物体可以导电,不能使灯泡发光的物体极不易导电。
6.(2023四上·唐县期末)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只要看这一个物体就行了。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描述物体的运动
【解析】【分析】在判断一个物体时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我们要选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的物体就叫做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主要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题目说法错误。
7.(2023四上·唐县期末)我们要学习安全用电的知识,预防用电事故的发生。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安全用电
【解析】【分析】发生触电事故时,强大的电流通过人体可能使心跳呼吸停止。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懂得并遵守安全用电的原则。电器着火首先要迅速关闭电闸,切断电源;不能用水扑火,水是导体,容易触电;也不能用被子扑灭,被子会燃烧,引发安全事故。题目说法正确。
8.(2023四上·唐县期末)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但不能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下去。( )
【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
【分析】本题考查力的作用。
9.(2023四上·唐县期末)地球仪上的绿色代表低地和平原。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仪
【解析】【分析】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地球仪上常用蓝色来表示海洋,用绿色代表低地和平原。题目说法正确。
10.(2023四上·唐县期末)金属可以制成生活用品、工具、机器等。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岩石的用途
【解析】【分析】金属是一种具有光泽(即对可见光强烈反射)、富有延展性、容易导电、导热等性质的物质。金属可以制成生活用品、工具、机器等。 题目说法正确。
11.(2023四上·唐县期末)农历初一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根据月相变化规律,从农历的月初至月末,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上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右,缺面朝西,下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左,缺面朝右,月相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农历初一晚上的月亮为新月,十五十六的晚上月亮又大又圆。题目说法错误。
12.(2023四上·唐县期末)只有固体振动能产生声音,气体和液体振动不能产生声音。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 固体振动能产生声音,气体和液体振动也能产生声音 。
13.(2023四上·唐县期末)保护耳朵,就是保护我们的听力。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保护听力
【解析】【分析】耳朵是我们身体上非常重要的听觉器官。影响耳的健康的行为有:经常掏耳朵,洗头、洗澡、游泳时,污水进入外耳道,经常使用耳塞,滥用抗生素等药物,长时间处于高强度的噪声环境中,巨大的外力作用于耳朵。保护听力的措施有:不用尖锐的工具掏耳屎,尽量避开噪声,噪音环境下使用防护耳塞,防止水进入耳内,耳朵出现问题时及时就医,做耳保健,合理膳食,锻炼身体。保护耳朵,就是保护我们的听力。
14.(2023四上·唐县期末)食盐是调味品,不是矿物。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岩石的用途
【解析】【分析】世界上已发现的矿物近4000种。我们身边有许多矿物制成的物品,比如我们吃的盐,点豆腐用的石膏,做铅笔芯的石墨,中药用的雄黄,做首饰的金、银和钻石等。它们都是矿产资源,因此我们要好好地保护它们。题目说法错误。
15.(2023四上·唐县期末)汽车车身外部是导体,轮胎也是导体。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导体是指能够导电的物体。如:铁丝、铝丝、铜丝、水、人、铅笔芯和金属等物体。像导线外面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纸、陶瓷、橡胶、塑料、纤维(布、毛线、毛皮)、木头等都是绝缘体。汽车车身外部是导体,轮胎也是绝缘体。题目说法错误。
16.(2023四上·唐县期末)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到乙城用了4小时,甲城到乙城的距离是 360千米,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
A.4千米/时 B.90千米/秒 C.90千米/时
【答案】C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到乙城用了4小时,甲城到乙城的距离是 360千米,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距离÷时间=360÷4=90千米/时。故选C 。
17.(2023四上·唐县期末)地球的形状是( )。
A.接近正圆的、表面凹凸不平的球体
B.半径一致、表面光滑的球体
C.接近正圆的、表面光滑的球体
【答案】A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地球的最大周长为赤道周长,大约是40075.13千米。地球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故选A。
18.(2023四上·唐县期末)( )是绝对禁止放风筝的。
A.操场上 B.高压电线下 C.田野里 D.牛棚旁
【答案】B
【知识点】安全用电
【解析】【分析】生命只有一次,事故出于麻痹,加强用电安全意识十分重要,所以我们要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电雷雨天不要在大树下避雨,避免雷电伤人;不要用湿布擦灯泡,避免触电,不在高压电线下放风筝,避免触电,故选B。
19.(2023四上·唐县期末)编钟是我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乐师能用它超出美妙的乐曲。当乐师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时,它们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 )不同。
A.响度 B.音高 C.音乐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编钟是我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乐师能用它超出美妙的乐曲。当乐师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时,它们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高不同。故选B。
20.(2023四上·唐县期末)电视里的声音是通过( )产生的,
A.声带振动 B.话筒振动 C.喇叭振动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电视里的声音是通过喇叭振动产生的,故选C。
21.(2023四上·唐县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矿物在人们开采之后就不能再生了,因此要保护和合理利用
B.矿物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矿物在自然界中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答案】A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世界上已发现的矿物近4000种。我们身边有许多矿物制成的物品,比如我们吃的盐,点豆腐用的石膏,做铅笔芯的石墨,中药用的雄黄,做首饰的金、银和钻石等。它们都是矿产资源,不可再生,在人们开采之后就不能再生了,因此我们要好好地保护和合理的利用它们。故选A。
22.(2023四上·唐县期末)( )主要用于钢铁工业。
A.铁矿石 B.钢矿石 C.铝矿石
【答案】A
【知识点】岩石的用途
【解析】【分析】岩石和矿物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工业上所用的各种金属是从金属矿物中提炼出来的。冶金工业就是从矿物中冶炼各种工业需要的金属,如铁矿石主要用于钢铁工业。故选A。
23.(2023四上·唐县期末)取一面鼓,在鼓面上撇一些纸屑。
(1)如图甲,轻轻敲击鼓面,鼓发出声音,纸屑上下跳动,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2)如图乙,用力敲击鼓面,纸屑上下跳动的幅度变大,两次听到的鼓声的强弱 (填“相同”或“不同”)。
(3)用手按住效面,站就停止发声了,纸屑也不再跳动了,这说明 停止,发声也停止。
【答案】(1)报动
(2)不同
(3)振动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如图甲,轻轻敲击鼓面,鼓发出声音,纸屑上下跳动,这说明声音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如图乙,用力敲击鼓面,纸屑上下跳动的幅度变大,两次听到的鼓声的强弱不同。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有声音产生就一定会有物体振动,振动停止后,声音就会慢慢消失。用手按住效面,站就停止发声了,纸屑也不再跳动了,这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4.(2023四上·唐县期末)在教室和操场上,哪里能发现影子呢?
【答案】教室和操场上有光和不透明物体的地方发现影子。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我们可以在教室和操场上有光和不透明物体的地方发现影子。
25.(2023四上·唐县期末)哪些材料制成的物体能导电
【答案】由铁、钢、留等金属饼成的物体能够导电。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导体,如:各种金属、人体、大地、带水的材料、铅笔芯。像塑料、橡胶等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绝缘体。所以由铁、钢、铜等金属制成的物体能够导电。
26.(2023四上·唐县期末)常见的运动方式有哪些 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物体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根据运动路线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物体沿曲线运动。具体的运动方式有移动、往复运动、跳动、转动、摆动等。移动:直行向前运动。往复运动:在直行的基础上来回向前运动。转动:运动轨迹为圆形。摆动:一端固定、一端来回移动。跳动:向上向前运动再落下来。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的运动形式不同,根据物体的运动方式划分,分为平动、转动、摆动、滚动、振动等。
(1)平动: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物体的朝向不变)。如前进或后退的汽车车身的运动。
(2)摆动:物体绕一定轴线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的往复运动。如钟摆的摆动。
(3)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做往复运动。 如拨动钢尺时的振动。
(4)转动:物体以一点为中心或以一条直线为轴,做圆周运动,但整体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如旋转的指尖陀螺。
(5)滚动:在围绕中心转动的同时,物体的整体平动。如车轮在地面上滚动。
1 / 1河北省保定市唐县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1.(2023四上·唐县期末)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 ,也可以使物体 或 。
2.(2023四上·唐县期末)岩石是由 或 矿物组成的。
3.(2023四上·唐县期末)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大表示 ,音量小表示 。
4.(2023四上·唐县期末)随着 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 、 也会慢慢地变化,而这样的变化是有 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5.(2023四上·唐县期末)将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分别连接到 中,能使灯泡发光的物体可以 ,不能使灯泡发光的物体 导电。
6.(2023四上·唐县期末)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只要看这一个物体就行了。 ( )
7.(2023四上·唐县期末)我们要学习安全用电的知识,预防用电事故的发生。 ( )
8.(2023四上·唐县期末)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但不能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下去。( )
9.(2023四上·唐县期末)地球仪上的绿色代表低地和平原。 ( )
10.(2023四上·唐县期末)金属可以制成生活用品、工具、机器等。 ( )
11.(2023四上·唐县期末)农历初一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 ( )
12.(2023四上·唐县期末)只有固体振动能产生声音,气体和液体振动不能产生声音。 ( )
13.(2023四上·唐县期末)保护耳朵,就是保护我们的听力。 ( )
14.(2023四上·唐县期末)食盐是调味品,不是矿物。 ( )
15.(2023四上·唐县期末)汽车车身外部是导体,轮胎也是导体。 ( )
16.(2023四上·唐县期末)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到乙城用了4小时,甲城到乙城的距离是 360千米,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
A.4千米/时 B.90千米/秒 C.90千米/时
17.(2023四上·唐县期末)地球的形状是( )。
A.接近正圆的、表面凹凸不平的球体
B.半径一致、表面光滑的球体
C.接近正圆的、表面光滑的球体
18.(2023四上·唐县期末)( )是绝对禁止放风筝的。
A.操场上 B.高压电线下 C.田野里 D.牛棚旁
19.(2023四上·唐县期末)编钟是我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乐师能用它超出美妙的乐曲。当乐师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时,它们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 )不同。
A.响度 B.音高 C.音乐
20.(2023四上·唐县期末)电视里的声音是通过( )产生的,
A.声带振动 B.话筒振动 C.喇叭振动
21.(2023四上·唐县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矿物在人们开采之后就不能再生了,因此要保护和合理利用
B.矿物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矿物在自然界中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22.(2023四上·唐县期末)( )主要用于钢铁工业。
A.铁矿石 B.钢矿石 C.铝矿石
23.(2023四上·唐县期末)取一面鼓,在鼓面上撇一些纸屑。
(1)如图甲,轻轻敲击鼓面,鼓发出声音,纸屑上下跳动,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2)如图乙,用力敲击鼓面,纸屑上下跳动的幅度变大,两次听到的鼓声的强弱 (填“相同”或“不同”)。
(3)用手按住效面,站就停止发声了,纸屑也不再跳动了,这说明 停止,发声也停止。
24.(2023四上·唐县期末)在教室和操场上,哪里能发现影子呢?
25.(2023四上·唐县期末)哪些材料制成的物体能导电
26.(2023四上·唐县期末)常见的运动方式有哪些 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快慢;启动;停止
【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
【解析】【分析】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方向、大小和作用点三要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唯一原因。力的形式有很多种,如重力、摩擦力、拉力、推力、弹力、压力等。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使物体启动或停止。
2.【答案】一种;多种
【知识点】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岩石是一种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它是构成地壳的基本部分。按其成因分为三大类,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3.【答案】声音强;声音弱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音量大表示声音强,音量小表示声音弱。
4.【答案】时间;方向;长短;规律;日晷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古人很早就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长短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正午时分物体影子的长度变化也有规律。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方向、长短也会慢慢地变化,而这样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日晷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5.【答案】电路;导电;极不易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导体,如:各种金属、人体、大地、带水的材料、铅笔芯。像塑料、橡胶等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绝缘体。将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分别连接到电路中,能使灯泡发光的物体可以导电,不能使灯泡发光的物体极不易导电。
6.【答案】错误
【知识点】描述物体的运动
【解析】【分析】在判断一个物体时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我们要选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的物体就叫做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主要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题目说法错误。
7.【答案】正确
【知识点】安全用电
【解析】【分析】发生触电事故时,强大的电流通过人体可能使心跳呼吸停止。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懂得并遵守安全用电的原则。电器着火首先要迅速关闭电闸,切断电源;不能用水扑火,水是导体,容易触电;也不能用被子扑灭,被子会燃烧,引发安全事故。题目说法正确。
8.【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
【分析】本题考查力的作用。
9.【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仪
【解析】【分析】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地球仪上常用蓝色来表示海洋,用绿色代表低地和平原。题目说法正确。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岩石的用途
【解析】【分析】金属是一种具有光泽(即对可见光强烈反射)、富有延展性、容易导电、导热等性质的物质。金属可以制成生活用品、工具、机器等。 题目说法正确。
11.【答案】错误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根据月相变化规律,从农历的月初至月末,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上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右,缺面朝西,下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左,缺面朝右,月相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农历初一晚上的月亮为新月,十五十六的晚上月亮又大又圆。题目说法错误。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 固体振动能产生声音,气体和液体振动也能产生声音 。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保护听力
【解析】【分析】耳朵是我们身体上非常重要的听觉器官。影响耳的健康的行为有:经常掏耳朵,洗头、洗澡、游泳时,污水进入外耳道,经常使用耳塞,滥用抗生素等药物,长时间处于高强度的噪声环境中,巨大的外力作用于耳朵。保护听力的措施有:不用尖锐的工具掏耳屎,尽量避开噪声,噪音环境下使用防护耳塞,防止水进入耳内,耳朵出现问题时及时就医,做耳保健,合理膳食,锻炼身体。保护耳朵,就是保护我们的听力。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岩石的用途
【解析】【分析】世界上已发现的矿物近4000种。我们身边有许多矿物制成的物品,比如我们吃的盐,点豆腐用的石膏,做铅笔芯的石墨,中药用的雄黄,做首饰的金、银和钻石等。它们都是矿产资源,因此我们要好好地保护它们。题目说法错误。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导体是指能够导电的物体。如:铁丝、铝丝、铜丝、水、人、铅笔芯和金属等物体。像导线外面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纸、陶瓷、橡胶、塑料、纤维(布、毛线、毛皮)、木头等都是绝缘体。汽车车身外部是导体,轮胎也是绝缘体。题目说法错误。
16.【答案】C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到乙城用了4小时,甲城到乙城的距离是 360千米,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距离÷时间=360÷4=90千米/时。故选C 。
17.【答案】A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地球的最大周长为赤道周长,大约是40075.13千米。地球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故选A。
18.【答案】B
【知识点】安全用电
【解析】【分析】生命只有一次,事故出于麻痹,加强用电安全意识十分重要,所以我们要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电雷雨天不要在大树下避雨,避免雷电伤人;不要用湿布擦灯泡,避免触电,不在高压电线下放风筝,避免触电,故选B。
19.【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编钟是我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乐师能用它超出美妙的乐曲。当乐师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时,它们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高不同。故选B。
20.【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电视里的声音是通过喇叭振动产生的,故选C。
21.【答案】A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世界上已发现的矿物近4000种。我们身边有许多矿物制成的物品,比如我们吃的盐,点豆腐用的石膏,做铅笔芯的石墨,中药用的雄黄,做首饰的金、银和钻石等。它们都是矿产资源,不可再生,在人们开采之后就不能再生了,因此我们要好好地保护和合理的利用它们。故选A。
22.【答案】A
【知识点】岩石的用途
【解析】【分析】岩石和矿物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工业上所用的各种金属是从金属矿物中提炼出来的。冶金工业就是从矿物中冶炼各种工业需要的金属,如铁矿石主要用于钢铁工业。故选A。
23.【答案】(1)报动
(2)不同
(3)振动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如图甲,轻轻敲击鼓面,鼓发出声音,纸屑上下跳动,这说明声音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如图乙,用力敲击鼓面,纸屑上下跳动的幅度变大,两次听到的鼓声的强弱不同。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有声音产生就一定会有物体振动,振动停止后,声音就会慢慢消失。用手按住效面,站就停止发声了,纸屑也不再跳动了,这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4.【答案】教室和操场上有光和不透明物体的地方发现影子。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我们可以在教室和操场上有光和不透明物体的地方发现影子。
25.【答案】由铁、钢、留等金属饼成的物体能够导电。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导体,如:各种金属、人体、大地、带水的材料、铅笔芯。像塑料、橡胶等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绝缘体。所以由铁、钢、铜等金属制成的物体能够导电。
26.【答案】物体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根据运动路线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物体沿曲线运动。具体的运动方式有移动、往复运动、跳动、转动、摆动等。移动:直行向前运动。往复运动:在直行的基础上来回向前运动。转动:运动轨迹为圆形。摆动:一端固定、一端来回移动。跳动:向上向前运动再落下来。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的运动形式不同,根据物体的运动方式划分,分为平动、转动、摆动、滚动、振动等。
(1)平动: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物体的朝向不变)。如前进或后退的汽车车身的运动。
(2)摆动:物体绕一定轴线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的往复运动。如钟摆的摆动。
(3)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做往复运动。 如拨动钢尺时的振动。
(4)转动:物体以一点为中心或以一条直线为轴,做圆周运动,但整体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如旋转的指尖陀螺。
(5)滚动:在围绕中心转动的同时,物体的整体平动。如车轮在地面上滚动。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