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市第四中学高中语文鲁教版选修《命若琴弦》课件(11张ppt)+教学设计(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威海市第四中学高中语文鲁教版选修《命若琴弦》课件(11张ppt)+教学设计(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08 11:02:08

文档简介

《命若琴弦》导学案
教师寄语:“也许人在路上,这就是人生。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我们出生后学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走路,从此我们就走在了路上。我们一辈子走在两条路上,心灵之路和现实之路,这两条路互相补充互相丰富,心灵之路指引现实之路,现实之路充实心灵之路。当我们的心灵不再渴望越过高山大川时,心灵就失去了活力和营养;当我们的现实之路没有心灵指引时,即使走遍世界也只是行尸走肉。一年又一年我们不断走过,每一个人的生命走得如此地不同。”
????????——俞敏洪《走在路上》
【学习目标】:
1.通读小说全文,能够说出小说的故事情节。
2.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复述课文的片段。
3.通过分析人物在情节发展中的心理变化,感悟小说深刻的哲理及寓意,进而实现对文本的个性解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习评价】
通过做预习学案考查学生对预习目标的掌握程度。
【作者简介】
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1951年生于北京,16岁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18岁去延安插队,后来因腿病住进医院,从此就再也没有站起来,而那天是他21岁的生日。他说,“也许是因为人缺了什么就更喜欢什么吧,我最喜欢并且羡慕的人就是刘易斯。假如人真能有来世,我不要求别的,只要求有刘易斯那样一副身材就好。”但羡慕归羡慕,史铁生还是为自己找到了定位。他在做了7年的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在他32岁时,发表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成了专业作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代表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合欢树》《夏日的玫瑰》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史铁生1951年出生在北京,21岁时双腿瘫痪,30岁那年患上了严重的肾病,从1998年开始做透析。经过1000多次针刺的史铁生,动脉和静脉点已经成了蚯蚓状。史铁生坚强的意志力使他的医生都受到震动,以至于有人宣称:“史铁生之后,谈生是奢侈的,谈死是矫情的。”但仍坚持写作,哪怕一天只写几行,他说:“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写一点东西。”
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摩,作品呈现平淡质朴而意蕴深沉的“散文化”倾向。1985年以来,开始思考人的命运,略带哲理玄思,揭示人与生俱来的局限是能力与愿望之间的永恒距离,生命的目的就是不断跨越困境的过程。
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组委会对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的授奖词
史铁生曾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的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与去向。”
【基础导学】
1.给下列划线字注意。
躜动 野山坳 叨咕 鹞鹰 瑟瑟
莽苍 憔悴 孱弱 篝火
请你简要梳理故事情节。




3.边读边在课本上记下的阅读感受。
【能力提升】
请你提出有关小瞎子或老瞎子的问题,不少于三个。
(1)
(2)
(3)
(4)
(5)
2.小瞎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老瞎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4.画出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并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七、创意复述课文:在备选方式中,选择一种方式来对课文进行复述。只能选择一种:
1.以老瞎子的口吻复述


2.以小瞎子的口吻复述


【合作探究】
1、小说中的琴弦有何象征意义?请结合全文探讨说明。



2.小说的情节很简单,语言也很朴素,作品的整个重心都放在对人生的更改思考上,读完本文后,你有何感悟?








【课外延伸】
史铁生语录
·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

·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
·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使一个人愿意活着比使一个人活着重要得多,也有效得多
·人生最根本的两种面对,无非生与死。对于生,我从基督精神中受益;对于死,我也相信佛说。
·通常所谓的死,不过是指某一生理现象的中断,但其实,宇宙间无限的消息并不因此而有丝毫减损,所以,死,必牵系着对整个宇宙之奥秘的思悟。对此,佛说常让我惊佩,顿悟是智者的专利,愚顽如我者只好倚重一个渐字。
·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在心里安家落户。心里的事情一多,就会变得杂乱无序,然后心也跟着乱起来。有些痛苦的情绪和不愉快的记忆,如果充斥在心里,就会使人萎靡不振。所以,扫地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把一些无谓的痛苦扔掉,快乐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间。
【他人评价】
铁生忍耐着许多男人无法忍受的痛苦,而他却像一泓深蓝的湖,轻轻荡漾着,没有一丝涟漪,因为远离尘嚣,所以淡泊宁静,因为懂得生命,所以活的从容。
---张海迪《不沉的船》
文学之于铁生,似乎算不上“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他说过,“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而这样的找,后来发现利于这个史铁生,利于世间一颗最为躁动的心走向宁静”。然而,他用笔蹚出的这条心灵之路,难道仅仅有着个人救赎的意义吗?
或许他就是这样秉持着自己的信念去思考,去写作,去完成自己的一生的,而他的涅槃之路,却烛照了我们,使我们自惭形秽。
至少我,愿意学他,哪怕只学到皮毛。
---陈建功《铁生轶事》
我们有时候会背着史铁生议论,倘若史铁生不残疾,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也许是,“章台柳,昭阳燕”,也许是,“五花马,千斤裘”,也许是“左牵黄,右擎苍”……不是说史铁生本性里世俗心重,而是,外部生活总是诱惑多,凭什么,史铁生就必须比其他人更加自律。现在,命运将史铁生限定在了轮椅上,剥夺了他的外部生活,他只得往内心走去,用思想做脚,越行越远。命运就是以疾病、先天、遭际、偶然性和必然性种种手法,选定人担任各种角色,史铁生曾经发过天问:为什么是我?真不知道是为什么,只知道,因为是史铁生,所以是史铁生。仿照《务虚笔记》的方法,约为公式:因为此,所以彼,此和彼的名字都叫“史铁生”。
---王安忆《倘若史铁生不残疾 》
和死不期而遇,他会不会惊诧,会不会委屈?不会的。他早已无数次地与死洽谈,对死质疑。在那次谈话中,他告诉我,他想证明死是不可能的。当然,死是不可能的,他的高贵的灵魂就是证明,一定有天国。 ---周国平《哭铁生》
课件11张PPT。Page ? 1命若琴弦 史铁生学习目标 通过分析人物在情节发展中的心理变化,感悟小说深刻的哲理和寓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活动一:预习回顾,梳理情节活动二:一张药方,一世艰辛 老瞎子在追求药方的人生历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请你按照继承药方时——追求药方中——
得到药方后的顺序来分析
要求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
活动三:一张药方,升华人生 老瞎子虽然最终也没见到光明,但他的人生却在药方中华丽的蜕变,那么小瞎子呢?他仅仅只是故事中的一个陪衬?
活动四:一张药方,济世良药 人生需要目标,哪怕是虚设的
生命的精髓在于过程的精彩
活动四:一张药方,济世良药 在《命若琴弦》之前我写的是残疾人,这是一个个体的问题,是我个人的问题。《命若琴弦》之后,我发现所有人都是残疾的,我开始写人的残疾,这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是整个人类面临的困境。
因为人生来残缺,人生艰难、充满困境,当人面临的困境没有尽头的时候,会变得焦躁而脆弱,这时候需要一种对生命的理解。
—— 史铁生
灵魂的震撼 精神的洗礼 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史铁生 作业: 请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一段心灵感悟的文字,让它支撑起你的梦想,找到你自己困境突围的方式。 史铁生1951年出生在北京,21岁时双腿瘫痪,30岁那年患上了严重的肾病,从1998年开始做透析。经过1000多次针刺的史铁生,动脉和静脉点已经成了蚯蚓状。但他仍坚持写作,哪怕一天只写几行,他说:“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写一点东西。”人生哲理的深层体悟
——《命若琴弦》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读小说全文,能够说出小说的故事情节。
2.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复述课文的片段。
3.通过分析人物在情节发展中的心理变化,感悟小说深刻的哲理和寓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评价设计】
1.通过小组交流,能够分析说出人物性格
2.通过课堂交流,考查学生对本文的把握深度
盲人体验
大家对自己的教室环境熟悉吗?那么请大家全部闭上眼睛,在黑暗中摸索到自己的《中国现当代小说》,并拿出自己的笔。可能你的课本在后面的书橱,那么你猜测一下大概哪个位置的书橱是你的,大概哪本书是《中国现当代小说》。
要求:1.注意安全,自觉避开危险的事物和人。
2.为了达到体验效果,请不要在中途睁开眼睛。
3.时间五分钟。
二,畅谈体验感受。
三,自由阅读《命若琴弦》
纠正字音
第一课时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精彩对话
梳理故事情节
探讨交流导学案【能力提升】部分提出的问题,明确老瞎子和小瞎子的人物形象。
PPT展示学生的问题:
老瞎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1、老瞎子为什么总是催促小瞎子?
2、老瞎子为什么說咱们不是花子?
3、老瞎子的说书技艺如何?他有着怎样的心理体验?
4、老瞎子为什么不让小瞎子接近兰秀儿?
5、老瞎子有着怎样的愿望?
6、老瞎子原来說走十几天,可是为什么冬天才回来?
7、老瞎子知道秘密以后有什么变化?他为什么不告诉小瞎子真相反而欺骗小瞎子?
小瞎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1、小瞎子为什么总是喜欢鼓捣电匣子?
2、为什么小瞎子总是问“曲折的游廊”?
3、知道是野羊坳后有什么心理变化?
4、从小瞎子和兰秀儿对话中你能够揣摩出小瞎子怎样的心理?
5、兰秀儿不可能跟小瞎子文章作了怎样的铺垫?
6、兰秀儿嫁人了,小瞎子遭受了怎样的心理打击?
7、小瞎子会相信老瞎子的1200根琴弦的谎言吗?
四、创意复述课文:在备选方式中,选择一种方式来对课文进行复述。只能选择一种:
1.以老瞎子的口吻复述
2.以小瞎子的口吻复述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一张药方可以很简单,简单到只是一张薄薄的便签纸,可以帮我们解除医患病痛;一张药方也可以很厚重,厚重的可以承担起生命的重量,可以是一根救命的稻草,可以是一生的执着,也可以是支撑他人生的砥柱!今天,我们的故事就从一张药方开始!从一张药方看百味人生。
学习目标
通过分析人物在情节发展中的心理变化,感悟小说深刻的哲理和寓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活动一:预习回顾,梳理情节
以药方为线索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活动二:一张药方,一世艰辛
老瞎子在追求药方的人生历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请你按照继承药方时——追求药方中——得到药方后的顺序来分析
要求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
活动三:一张药方,升华人生
老瞎子虽然最终也没见到光明,但他的人生却在药方中华丽的蜕变,那么小瞎子呢?他仅仅只是故事中的一个陪衬?
活动四:一张药方,济世良药
人生需要目标,哪怕是虚设的 生命的精髓在于过程的精彩
这张药方仅适用于老瞎子和小瞎子吗?
拓展延伸:
在《命若琴弦》之前我写的是残疾人,这是一个个体的问题,是我个人的问题《命若琴弦》之后,我发现所有人都是残疾的,我开始写人的残疾,这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是整个人类面临的困境。
因为人生来残缺,人生艰难、充满困境,当人面临的困境没有尽头的时候,会变得焦躁而脆弱,这时候需要一种对生命的理解。
—— 史铁生
史铁生在为自己找到了活着的理由之后,也为别人寻找活着的理由。“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无所谓谁是谁。”这不是一个人的痛苦的挣扎,不是一类人的艰难行走,而是全部人的自我救赎。让我们在史铁生的文字中受到精神的洗礼和锤炼。
课堂小结:灵魂的震撼 精神的洗礼
补充材料:
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史铁生
作业
请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一段心灵感悟的文字,让它支撑起你的梦想,找到你自己困境突围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