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高频易错题综合检测卷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高频易错题综合检测卷二(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64.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1-02 09:2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高频易错题综合检测卷二
一、选择题(共16分)
1.下列物体的容量比1升小的是( )。
①热水壶 ②电饭锅 ③盒装酸奶 ④奶瓶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2.( )两杯中的果汁合起来是1升。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3.从910里面连续减去45,减( )次以后还余55。
A.19 B.20 C.21
4.水果店运来798箱橙子,每天卖出42箱,几天可以卖完?用竖式计算结果,竖式中箭头所指的数表示( )。21*cnjy*com

A.卖出1天后还剩378箱 B.卖出10天后还剩378箱 C.卖出19天后还剩378箱
5.从右面看下面三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完全相同的是( )。

A.图①和图② B.图①和图③ C.图②和图③
6.一个长方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这个长方体是由( )个小正方体摆成的。
A.2 B.4 C.无法确定
7.军军小组的4位同学平均身高是146厘米,已知其他三位人的身高分别是152厘米、148厘米、140厘米。军军的身高是( )厘米。【来源:21cnj*y.co*m】
A.158 B.146 C.144
8.第一小组投篮成绩如下图,如果用一条虚线表示这个小组投中个数的平均数,下面( )图中的虚线可能是正确的。【版权所有:21教育】
A.B.C.
二、填空题(共16分)
9.这三个物体从( )面和( )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从( )面看到的形状不相同。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0.有种浓缩型洗衣液,在6升水里加入8毫升的洗衣液,效果达到最佳。妈妈在洗衣机里放了24升水,需要倒入( )毫升的洗衣液,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11.实验小学有4个班级参加植树活动,第一天植树22棵,第二天植树24棵,第三天植树26棵,平均每天植树( )棵,平均每班植树( )棵。
12.在数学演讲比赛中,评委老师给小明打出的分数如表:
评委 王老师 赵老师 张老师 徐老师 许老师 朱老师
评分 92 93 97 90 94 99
按照比赛规则,计算选手的平均分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按规则计算,小明的平均得分是( )分。21cnjy.com
13.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组成的物体,从前面看是,从右面看是,从上面看是,这是由( )个正方体组成的物体。21·cn·jy·com
14.李大爷采摘了一些橙子,如果每箱装60个,那么这些橙子一共可以装50箱。如果每箱装75个呢?请把如表填写完整。www.21-cn-jy.com
每箱个数 60 75 ( ) ( )
箱数 50 ( ) 30 20
15.小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82看成28,结果得到商13还余12,正确的计算结果是( )。
16.在括号里填“升”或“毫升”。
(1)一袋奶有220( )。
(2)一瓶眼药水有5( )。
(3)一个浴缸大约能装水400( )。
三、判断题(共8分)
17.如果A÷B=20,那么(A×2)÷(B×2)=40。( )
18.小河的平均水深是120厘米,天天的身高是130厘米,他到这条小河里游泳仍然是很危险的。( )
19.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同时能看到它的四个面。( )
20.小东今天喝了150升牛奶。( )
四、计算题(共12分)
21.(6分)用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
567÷63= ★875÷43= 950÷50=
22.(6分)直接写得数。
90×80= 84÷4= 73-29= 38+53=
150÷50= 0÷78= 360÷40= 4500÷50=
五、作图题(共6分)
23.(6分)画一画。按要求分别画出下面模型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
上面 正面 右面
六、解答题(共42分)
24.(6分)一箱芦柑有50个,从中随意取出6个。称得它们的质量如表。
编号 1 2 3 4 5 6
质量/克 60 68 70 64 57 59
照这6个芦柑质量的平均数计算,这箱芦柑大约重多少克?
25.(6分)阳光社区计划上午要完成500人的核酸检测,到10:00已经检测了276人,剩下的如果每15分检测28人,还要检测多久才结束?
26.(6分)李大爷用850元在饲料商店买了25袋饲料,同样的产品从厂家直接网购,每袋只要25元,李大爷如果从厂家直接网购,能多买几袋?
27.(6分)小明用一个容量是200毫升的量杯测量一个瓶子的容量,他将量杯装满水倒入瓶中,倒第5次时才倒满,这时量杯中还有150毫升的水。这个瓶子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28.(6分)一瓶饮料,倒满4个容量为450毫升的杯子后,还剩200毫升,这瓶饮料原有多少升?
29.(12分)星光小学五年级(1)班学生的身高情况如下:(单位:厘米)
(1)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
五年级(1)班学生的身高情况统计表
身高/厘米 120~129 130~139 140~149 150及以上
人数 ( ) ( ) ( ) ( )
(2)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①统计图中,纵轴上一格代表( )人。
②该班级身高在( )厘米范围段的人数最多,在( )厘米范围段的人数最少。
参考答案
1.C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容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计量一个热水壶和一个电饭锅用“升”做单位,且容量大于1升;计量一盒盒装酸奶和一个奶瓶用“毫升”做单位,且容量小于1升,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得,容量小于1升的有③盒装酸奶④奶瓶;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2.A
【分析】杯子中一格表示100毫升,则①杯中果汁是700毫升,②杯中果汁是300毫升,③杯中果汁是800毫升。分别求出各选项中两杯果汁容量和,看哪个容量和等于1000毫升,即为1升。
【详解】A.700+300=1000(毫升)=1(升),
B.300+800=1100(毫升)
C.700+800=1500(毫升)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容积单位的换算,关键是明确1升=1000毫升。
3.A
【分析】用910减去55,求出差,再用差除以45,求出减的次数。
【详解】(910-55)÷45
=855÷45
=19
减19次以后还余55。
故答案为:A
【点睛】解决类似问题时,先用总数减去余下的数,再根据除法的意义解答。
4.B
【分析】观察上图可知,箭头所指的数是798减420的差,420是10天卖出橙子的箱数,所以箭头所指的数表示卖出10天后还剩378箱,据此即可解答。21教育网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图中竖式中箭头所指的数表示:卖出10天后还剩378箱。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B
【分析】根据观察,可知图①和图③的右面图为;图②的右面图为。据此解答。
【详解】右面看下面三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完全相同的是图①和图③。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6.C
【分析】一个长方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可以确定这个长方形最底层有2个小正方体,但不能确定这个长方体有几层,所以不能确定这个长方体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成的。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一个长方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不能确定这个长方体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成的。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方位感和空间想象力。
7.C
【分析】先用4位同学的平均身高乘4,从而计算出4位同学的总身高,然后用4位同学的总身高减其他三位同学的身高之和,即可计算出军军的身高,依此解答。
【详解】146×4=584(厘米)
584-(152+148+140)
=584-440
=144(厘米)
军军的身高是144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平均数的求法,先计算出4位同学的总身高,是解题的关键。
8.C
【分析】根据选项中的统计图可知:共有5个数据,分别是10、1、7、2、5,先求出这5个数据的和,再用和除以5,求出这个小组投中个数的平均数。
【详解】(10+1+7+2+5)÷5
=25÷5
=5(个)
图C中的虚线刚好表示5个。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明确总数量÷份数=平均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 前 侧 上
【分析】观察可知,图形从正面看是;从侧面看是;从上面看是。
观察可知,图形从正面看是;从侧面看是;从上面看是。
观察可知,图形从正面看是;从侧面看是;从上面看是。
【详解】这三个物体从前面和侧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从上面看到的形状不相同。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认识,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10.32
【分析】用除法计算出24升里有几个6升,就需要几个8毫升的洗衣液。
【详解】24÷6×8
=4×8
=32(毫升)
即需要倒入32毫升的洗衣液。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归一归总问题,关键是先求得每份数。
11. 24 18
【分析】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因此用三天植树的总棵数除以3即可;用三天植树的总棵数除以班级的个数即可,依此解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详解】22+24+26=72(棵)
72÷3=24(棵)
72÷4=18(棵)
平均每天植树24棵,平均每班植树18棵。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平均数的求,先计算出三天植树的总棵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94
【分析】平均数=总数÷总份数,去掉朱老师打的最高分99分,去掉徐老师打的最低分90分,将其余四位老师的打分相加再除以4,即可算出小明的平均得分。
【详解】(92+93+97+94)÷4
=(185+97+94)÷4
=(282+94)÷4
=376÷4
=94(分)
按照比赛规则,计算选手的平均分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按规则计算,小明的平均得分是(94)分。www-2-1-cnjy-com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及应用,关键是明确:平均数会受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所以比赛规则中,一般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算平均数。
13.4
【分析】从前面看是,有3个正方体,第一层有2个正方体,第二层有1个正方体。从右面看是,说明第一层共3个正方体,摆成,第二层的1个正方体摆在右下方的这个正方体的上面。此时这个图形从上面看是。据此解答。
【详解】
如图所示,从前面看是,从右面看是,从上面看是,这是由4个正方体组成的物体。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三视图确定几何体,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14. 100 150 40
【分析】每箱装的橙子个数乘装的箱数可以算出一共有(60×50)个橙子,橙子总数不变,橙子总数除以每箱装的个数即可算出需要箱子的个数,橙子总数除以箱子的个数即可算出每箱装几个橙子。
【详解】60×50=3000(个)
3000÷75=40(箱)
3000÷30=100(个)
3000÷20=150(个)
每箱个数 60 75 (100) (150)
箱数 50 (40) 30 20
【点睛】此题属于归总应用题,抓住橘子总数不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4……48
【分析】根据题意,在除法中被除数除以除数,求得的结果是商,剩余的是余数,那么根据题意给出的除数是28,那么被除数是28×13+12=376,得出被除数的数值,再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28×13+12
=364+12
=376
376÷82=4……48
小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82看成28,结果得到商13还余12,正确的计算结果是4……48。
【点睛】本题考查了熟练掌握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明确数量间的关系,准确计算即可。
16.(1)毫升
(2)毫升
(3)升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解题。
【详解】(1)一袋奶的容积应该以“毫升”为单位,所以一袋奶有220毫升。
(2)一瓶眼药水的容积应该以“毫升”为单位,所以一瓶眼药水有5毫升。
(3)一个浴缸的容积应该以“升”为单位,所以一个浴缸大约能装水400升。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17.×
【分析】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如果A÷B=20,那么(A×2)÷(B×2)=20,题干算式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商的变化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8.√
【分析】平均水深120厘米的小河,并不是小河所有地方的水深都是120厘米,有的地方有可能比120厘米深得多,也有可能比120厘米浅得多。21·世纪*教育网
【详解】小河的平均水深是120厘米,天天的身高是130厘米,他到这条小河里游泳仍然是很危险的。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做题时应认真分析,考虑要周全,不要被数据所迷惑。
19.×
【分析】观察一个长方体,从不同的角度看可能看到一个面、两个面、三个面,即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详解】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同时能看到它的三个面,所以这句话是不对的。
故答案为:×
【点睛】观察的方位不同,看到长方体的面以及面数都不同。
20.×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容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小东喝的牛奶用毫升做单位。
【详解】小东今天喝了150毫升牛奶。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21.9;20……15;19
【分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另外,在求出商的最高位数之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这一位商0。竖式写完后要把正确的商和余数写在横式上。有余数的除法用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进行验算。【出处:21教育名师】
【详解】567÷63=9 875÷43=20……15 950÷50=19
验算:
22.7200;21;44;91;
3;0;9;90;
【详解】略
23.见详解
【分析】根据题意,从不同方向看物体,从上面看图形,第二层有2块,分别位于中间空着的两侧,第一层有3块;从正面看,第二层有紧挨着的3块,第一层有1块位于中间;从右侧看,第二层有2块,第一层有1块,位于右侧。
【详解】
上面 正面 右面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24.3150克
【分析】根据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先求出这6个芦柑的平均质量,用6个芦柑的质量总和除以6;再用平均质量乘50个即可。据此解答。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详解】(60+68+70+64+57+59)÷6×50
=(128+70+64+57+59)÷6×50
=(198++64+57+59)÷6×50
=(262+57+59)÷6×50
=(319+59)÷6×50
=378÷6×50
=63×50
=3150(克)
答:照这6个芦柑质量的平均数计算,这箱芦柑大约重3150克。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平均数的相关公式,正确计算。
25.2小时
【分析】要完成500人的检测,已经检测276人,500减276求出还有多少人未检测,因为每15分钟检测28人,所以用剩下的人数除以28再乘15即可求出还需要多少分钟能检测完,最后根据1小时=60分钟将单位化为小时即可。
【详解】500-276=224(人)
224÷28×15
=8×15
=120(分钟)
120分钟=2小时
答:还要检测2小时才结束。
【点睛】此题最后求的是时间段,所以得先求出需要几个15分钟,再求需要多长时间。
26.9袋
【分析】用总钱数除以从厂家买时每袋饲料的价钱,求出从厂家买饲料的袋数,再减去在饲料商店买饲料的袋数解答。
【详解】850÷25-25
=34-25
=9(袋)
答:能多买9袋。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根据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求出从厂家买饲料的袋数。
27.850毫升
【分析】根据“倒第5次时才倒满,这时量杯中还有150毫升的水”这句话可知:5个200毫升再减去剩余的150毫升,就是这个瓶子的容量。2-1-c-n-j-y
【详解】200×5-150
=1000-150
=850(毫升)
答:这个瓶子的容量是850毫升。
【点睛】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用末尾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28.2升
【分析】由题目可知,用每个杯子的容积乘4,计算出4个杯子能装的饮料之和,再用4个杯子能装的饮料之和加上还剩下的200毫升,即可计算出这瓶饮料原来有多少毫升,再把毫升换算成升。2·1·c·n·j·y
【详解】由分析可知:
450×4+200
=1800+200
=2000(毫升)
2000毫升=2升
答:这瓶饮料原来有2升。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加法的意义与乘法的意义列式计算,需熟练掌握。
29.(1)6;8;5;3
(2)见详解
①2
②130~139;150及以上
【分析】(1)分别数出各个身高范围的人数,并填入统计表中。想要把统计表绘制成条形统计图,首先要找到每类对应的具体数据,然后将对应数据与条形图中每竖条代表的长度对应。
(2)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纵轴上一格代表2人。比较各个身高范围内的人数大小。
【详解】(1)五年级(1)班学生的身高情况统计表
身高/厘米 120~129 130~139 140~149 150及以上
人数 6 8 5 3
(2)
①统计图中,纵轴上一格代表2人。
②8>6>5>3,该班级身高在130~139厘米范围段的人数最多,在150及以上厘米范围段的人数最少。21*cnjy*com
【点睛】本题考查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数据分析和整理。根据统计图表找出需要的数据,列式计算即可。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