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2节 呼吸作用
有人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更新居室的空气,于是在卧室里摆放多盆绿色植物。你认为这种做法科学吗?为什么?
不科学,夜晚时,只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导入新课
1.学会检测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2.说明植物生长所需的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3.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导入新课
一、观察植物的呼吸现象
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可作为观察植物呼吸现象的实验材料。
讲授新课
实验现象:甲瓶内蜡烛 _____,因为 被萌发的种子吸收了。乙瓶蜡烛仍在_____。
实验结论:种子在呼吸作用中消耗 。
熄灭
氧气
燃烧
氧气
实验1: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
甲(萌发的种子)
乙(煮熟的种子)
讲授新课
为什么放在左边瓶子中的蜡烛较快熄灭了?
瓶子中没有氧气,蜡烛不能燃烧
说出演示实验中煮熟种子的作用。
对照作用
为什么将实验装置放到温暖环境中?
温暖环境,种子的呼吸作用强,实验效果好
分析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种子萌发进行呼吸时吸收氧气
讲授新课
实验2: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
甲、乙两个玻璃瓶中分别装有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后冷却至室温的种子,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运用加水排气法,将瓶中气体排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实验现象:甲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乙瓶中无明显变化。
实验结论:萌发的种子进行
呼吸作用时释放二氧化碳。
讲授新课
(1)说出漏斗加水到瓶中的作用?
(2)是什么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3)分析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排出瓶子中的气体
二氧化碳气体
萌发种子进行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
讲授新课
实验3:种子萌发时释放能量
甲、乙两个保温瓶中分别装有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后冷却至室温的种子,各插入一支温度计,密封三四个小时后,观察甲、乙两个保温瓶内温度的变化
讲授新课
(1)两保温瓶的温度有何变化?
(2)煮熟的种子能呼吸吗?为什么?
(3)分析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左边的保温瓶温度升高了,右边的没有什么变化。
不能。细胞死亡了,已经没有了生命力。
种子萌发进行呼吸时产生热量。
讲授新课
装有萌发种子的保温瓶内的温度升高。装有煮熟的种子的保温瓶内温度不升高。
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放出了热量。
实验现象:
实验证明:
讲授新课
实验小结
上述实验的结果表明,萌发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不
但吸收_______,释放_______,而且会产生_________。
氧气
二氧化碳
热量
讲授新课
1.探究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
植物的呼吸作用吸入什么气体 呼出什么气体
提出问题:
植物的呼吸作用吸入氧气, 呼出二氧化碳。
作出假设:
“实验1”说明:
实验验证:
“实验2”说明:
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吸收氧气。
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
二、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讲授新课
2.植物体的根、茎、叶细胞也能进行呼吸作用
注意!不仅是萌发的种子能够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所有器官都要进行呼吸作用。
讲授新课
三、呼吸作用的原理及意义
1.呼吸作用的概念:
植物体吸收氧气,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呼吸作用公式:
氧气
+
有机物
二氧化碳
水
+
+ 能量
线粒体
3.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讲授新课
4.意义
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除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外,其余部分用于植物的各种生命活动。
讲授新课
呼吸作用每时每刻,二十四小时不休。
5.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温 度: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强度影响最大。温度升高,
呼吸作用加强;温度过高,呼吸作用减弱。
水 分:植物含水量增加,呼吸作用加强。
氧 气:在一定范同内,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呼吸
作用显著加强。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大大超出正常值时,抑制呼吸
作用。
讲授新课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进行场所
对光需求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叶绿体
线粒体
在光下进行
有光无光均可进行
无机物合
成有机物
有机物分
解成无机物
贮存能量
释放能量
5.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
讲授新课
在黑暗处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同时进行
光合作用停止
只进行呼吸作用
光下
讲授新课
四、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水果保鲜:抑制呼吸作用(低温、低氧)
讲授新课
粮食贮存 : 抑制呼吸作用(低温、干燥)
讲授新课
中耕松土: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讲授新课
植物的呼吸作用
植物的呼
吸现象
种子萌发吸收氧气
种子萌发释放二氧化碳
种子萌发产生热量
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
原理及意义
原理: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意义: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课堂小结
1.瓶中萌发的种子所释放出的气体,能使燃烧的火
苗熄灭,这是因为( )。
A.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B.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C.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
D.光合作用,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A
随堂训练
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物质是( )
A.水 B. 氧气 C.二氧化碳 D. 氮气
C
随堂训练
3.正确表达了呼吸作用过程的公式是( )。
A.水+二氧化碳→有机物+氧+能量
B.氧气+有机物→二氧化碳+水+能量
C.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气+能量
D.水+氧→有机物+二氧化碳+能量
B
随堂训练
4.呼吸作用的最重要意义在于( )
A.呼出二氧化碳 B.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消耗氧 D.分解有机物
5.能进行呼吸作用的器官是( )
A.根、茎、叶 B.茎和叶的绿色部分
C.花、果实、种子 D.六种器官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B
D
随堂训练
6.下列有关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有错误的是( )。
A.光合作用在叶绿本内进行,而呼吸作用在所有活细胞中都进行
B.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夜间进行
C.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所贮存的能量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既矛盾,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B
随堂训练
7.浇花过勤,花土总是含有大量的水分,这样会导致根烂掉,植物死亡,其原因是( )。
A.水分过多,根毛无法吸收
B.水分过多,根无法呼吸
C.水分过多,使细胞能大量繁殖,导致根烂掉
D.根吸收的水分过多而死亡
B
随堂训练
8.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原因是( )
A.缺少肥力,妨碍光合作用
B. 缺少水分,妨碍光合作用
C.缺少二氧化碳,妨碍根的呼吸作用
D. 缺少氧气,妨碍根的呼吸作用
D
随堂训练
9.农民将收获的稻谷立即摊开翻晒,直到晒得很干时才放
入仓库贮存。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 )
A.光合作用的强度 B.呼吸作用的强度
C.蒸腾作用的强度 D.吸收作用的强度
B
随堂训练
10.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实质上都包含着两个转化:一
是_______转化,二是 转化。呼吸作用所分解的________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所释放
的 ,正是光合作用储存在_______中的 。
物质
能量
有机物
能量
有机物
能量
随堂训练
11.用两个暖水瓶(甲装有萌发的种子,乙装有煮熟已冷却的种子),各插入一个温度计(如图所示)两瓶内均有空气
存在。据图分析回答:
(1)甲暖水瓶放置几小时后,和实验初时比较,温度上升
了,导致瓶内温度升高的热量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瓶在与甲瓶同样的时间里,瓶内的温度和实验之初相
比没有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瓶在整个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种子的呼吸作用
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对照作用
随堂训练
一昼夜24小时光合呼吸作用强度变化曲线
1.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图1中曲线光合作用只有在6~18点的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一天中变化不大。所以图1中,甲代表呼吸作用,乙代表光合作用。
2.在a、d点,光合=呼吸作用强度。
超过a点,光合>呼吸作用,一直到d点之后,光合<呼吸作用。
a点(早上6时左右)有机物积累最少,氧气浓度最低,二氧化碳浓度最高;
d点(傍晚18时左右)有机物积累最多,氧气浓度最高,二氧化碳浓度最低。
3.乙曲线bc段下降是由于中午12时左右温度过高,蒸腾作用过强散失水分过多,部分气孔关闭,如图乙②状态。光合作用下降,是因为缺少原料二氧化碳。
图1的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绿色植物在夏季晴朗的一昼夜间某些生理活动强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图2表示气孔的两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