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试题(B)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1~8题只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9~12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是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之一
B.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运动的描述是相同的
C.位移、速度、力都是矢量
D.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时,速度不断减小,惯性不断减小
2.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能够说明物体具有惯性
B.亚里士多德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伽利略发现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3.从山东龙口港到辽宁大连港是一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要的海上运输路线。假如有甲、乙两船同时从龙口出发,甲船路线是龙口—旅顺—大连,乙船路线是龙口—大连。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港,以下关于两船全航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两船的路程相同,位移不相同
B.“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港”一句中,“两天”指的是时间,“下午三点”指的是时刻
C.“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港”一句中,“两天”和“下午三点”都指的是时间
D.在研究两船的航行时间时,不可以把船视为质点
4.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三者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量一定越大
B.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C. 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D. 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5.如图所示,P和Q叠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
A.P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 B.Q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
C.P对Q的压力和Q对P的支持力 D.Q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Q的支持力
6.如图是悬绳对称且长度可调的自制降落伞。用该伞挂上重为G的物体进行两次落体实验,悬绳的长度l1A.F1﹤F2 B.F1﹥F2 C.F1=F2﹤G D.F1=F2﹥G
7.如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物块A和斜面体B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运动。物块A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的合力方向是
A.沿斜面向下 B.竖直向下 C.竖直向上 D.水平向右
8.甲物体的重量比乙物体大5倍,甲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H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 H高处与甲物体同时自由落下,在它们落地之前(g取1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 下落H高度,它们所用的时间不同
C. 各自下落5m时,它们的速度均为10m/s
D. 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9.如右图所示,自由下落的小球下落一段时间后,与弹簧接触,从它接触弹簧开始,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则
A.小球一直做减速运动 B.小球所受的弹簧弹力等于重力时,小球速度最大
C.小球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D.小球处于先失重后超重状态
10.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
A.0~2 s内的加速度为4 m/s2 B.0~5 s内的位移为14 m
C.第1 s末与第3 s末的速度方向相反 D.第1 s末与第4.5 s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11.如图所示(俯视图),水平地面上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伸直状态的轻绳一端拴在质量为m的物块上,另一端拴在固定于B点的木桩上。用弹簧测力计的光滑挂钩缓慢拉绳,弹簧测力计始终与地面平行,物块在水平拉力作用下缓慢滑动,当物块滑动至A位置,∠AOB=120°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则
A.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B.木桩受到绳的拉力始终大于F
C.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保持不变 D.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一直增大
12.如图甲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物块A在水平向右的外力F的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0~1 s内,外力F不断增大
B.在1~3 s内,外力F的大小恒定
C.在3~4 s内,外力F不断减小
D.在3~4 s内,外力F的大小恒定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2页,用钢笔或水笔答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实验题(本题2个小题,共 16分。)
13.(1)(3分)在做“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把橡皮条的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不允许变动
C.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应与木板保持平行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
E.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2)(3分)如图所示,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甲、乙两位同学在做本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F是用作图法得到的合力,F′是通过实验测得的合力,则哪个实验结果是符合实验事实的_______ (填“甲”或“乙”) 。
14.如图甲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 http: / / www.21cnjy.com )
(1)(4分)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 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 ,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3分)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 ( http: / / www.21cnjy.com )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3)(3分)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A. 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 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 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 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6分。解答应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计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0分)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铁系统技 ( http: / / www.21cnjy.com )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快、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人们也越来越关注高铁的安全工作,假设某次列车以324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然后在离车站9 km处开始制动刹车,列车匀减速到站并刚好安全停车。求:
(1)该列车进站时的加速度;
(2)列车减速运动的时间。
16.(12分)将一轻质橡皮筋(劲度系数k=100 N/m)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如下图(甲)所示。
(1)在其下端A处用细线悬挂重为10 N的木块,静止后如图(乙)所示,求橡皮筋的伸长量
(2)再用一细线拴在图(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A处,然后用一水平的力F向右拉动,使橡皮筋与竖直方向成37°角,并保持静止,如图(丙)所示。求所加外力F的值和此时橡皮筋的伸长量。
(已知sin37°=0.6 cos37°=0.8)
17.(14分)水平传送带被广泛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如图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恒定的速率v=1 m/s运行,一质量为m=4 kg的行李无初速地放在A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行李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L=2 m,g取10 m/s2。
(1)求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加速度大小;
(2)求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3)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B处。求行李从A处传送到B处的最短时间和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
高一物理试题(B)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本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C 2.A 3.B 4.D 5.C 6.B 7.A 8.C 9.BD 10.BD 11.AD
12.BC
二、本题共2个小题,共 16分。
13.(1)BC(3分)(2)乙(3分)
14.(1)小车的质量(2分) 小车受到的合外力(2分)
(2)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3分)
(3) C(3分)
三、本题共3小题,共 36分。
15.解:(1)由得
==-. …………………………(5分)
(2)由得
……………………………………………………(5分)
16.解:(1)由平衡条件得
………………………………………………………………(6分)
(2)对丙图中橡皮筋末端A点进行受力分析,可得:
. ………………………………………………………………(7分)
17.解:(1)对行李,在刚开始运动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F=μmg=4 N ……………………………………………………(3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a=F/m=1m/s2 ………………………………(3分)
(2)设行李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行李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为v=1m/s。则由v=at,得t=(v/a)=1s …………………………………………………(3分)
(3)当行李从A处匀加速运动到B处时,传送时间最短,则
x=(1/2)atmin2 ………………………………………………(2分)
解得tmin=2s ………………………………………………(1分)
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为
vmin=atmin=2m/s ……………………………………………(2分)
5题图
7题图
6题图
9题图
10题图
11题图
12题图
乙
甲
13题图
14题图
17题图高一物理试题(A)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1~6题只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是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之一
B.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运动的描述是相同的
C.位移、速度、力都是矢量
D.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时,速度不断减小,惯性不断减小
2.从山东龙口港到辽宁大连港是一条重要的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运输路线。假如有甲、乙两船同时从龙口出发,甲船路线是龙口—旅顺—大连,乙船路线是龙口—大连。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港,以下关于两船全航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两船的路程相同,位移不相同
B.“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港”一句中,“两天”指的是时间,“下午三点”指的是时刻
C.“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港”一句中,“两天”和“下午三点”都指的是时间
D.在研究两船的航行时间时,不可以把船视为质点
3.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于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就是物体A所受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
B.物体A所受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和斜面所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A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4.如图是一种晾衣架的结构示意图,其结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质量均匀的圆环上对称的安装挂钩,三根等长的细线固定在圆环的三等分点上,细线上端连在一起固定在水平横梁上.已知每根细线长均为20 cm,圆环半径为12 cm,晾衣架的总重力为G,(不计细线重力),则每根细线所受拉力大小是
A.G B.G C.G D.G
5.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体C置于水平面上,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A.B受到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B.C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
C.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与B、C的总重力大小相等
D.若将细绳剪断,B物体依然静止在斜面上,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为零
6.甲物体的重量比乙物体大5倍,甲从H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高处与甲物体同时自由落下,在它们落地之前(g取1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下落H高度,它们所用的时间不同
C.各自下落5m时,它们的速度均为10m/s
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7.如图所示,自由下落的小球下落一段时间后,与弹簧接触,从它接触弹簧开始,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则
A.小球一直做减速运动 B.小球所受的弹簧弹力等于重力时,小球速度最大
C.小球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D.小球处于先失重后超重状态
8.甲、乙两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t=0s时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行驶,0~6s内,它们的
v﹣t图像如图所示,甲图像是曲线,乙图像是直线。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在6s时相遇 B.甲、乙在2s-6s之间的某一时刻相遇
C.0~6s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0~6s内甲、乙平均速度相等
9.如图所示(俯视图),水平地面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处于伸直状态的轻绳一端拴在质量为m的物块上,另一端拴在固定于B点的木桩上。用弹簧测力计的光滑挂钩缓慢拉绳,弹簧测力计始终与地面平行,物块在水平拉力作用下缓慢滑动,当物块滑动至A位置,∠AOB=120°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则
A.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B.木桩受到绳的拉力始终大于F
C.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保持不变 D.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一直增大
10.如图甲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物块A在水平向右的外力F的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0~1 s内,外力F不断增大
B.在1~3 s内,外力F的大小恒定
C.在3~4 s内,外力F不断减小
D.在3~4 s内,外力F的大小恒定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3页,用钢笔或水笔答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实验题(本题2个小题,共 16分。每空、每图均2分)
11.(1)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定则”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绳套把橡皮条的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不允许变动
C.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应与木板保持平行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
E.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本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F是用作图法得到的合力,F′是通过实验测得的合力,则哪个实验结果是符合实验事实的_______(填“甲”或“乙”)
12.为了探究受到空气阻力时,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某同学采用了“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时,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后,在小车上安装一薄板,以增大空气对小车运动的阻力。
(1)往砝码盘中加入一小砝码后,在释放小车________(选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2)从纸带上选取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得出各计数点的时间t与速度v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t/s 0 0.50 1.00 1.50 2.00 2.50
速度v/(m·s-1) 0.12 0.19 0.23 0.26 0.28 0.29
请根据实验数据在所给的坐标纸上作出小车的v-t图象。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该同学认为: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小车所受的空气阻力将变大。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根据 v-t图象简要阐述理由。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计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8分)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铁系统技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快、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人们也越来越关注高铁的安全工作,假设某次列车以324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然后在离车站9 km处开始制动刹车,列车匀减速到站并刚好安全停车。求:
(1)该列车进站时的加速度;
(2)列车减速运动的时间。
14.(10分)将一轻质橡皮筋(劲度系数k=100 N/m)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如下图(甲)所示。
(1)在其下端A处用细线悬挂重为10 N的木块,静止后如图(乙)所示,求橡皮筋的伸长量
(2)再用一细线拴在图(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A处,然后用一水平的力F向右拉动,使橡皮筋与竖直方向成37°角,并保持静止,如图(丙)所示。求所加外力F的值和此时橡皮筋的伸长量。 (已知sin37°=0.6 cos37°=0.8)
15.(12分)如图所示,有一块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M=4 kg,长L=1.4 m。木板右端放着一个小滑块,小滑块质量m=1 kg,其尺寸远小于L,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0.4。(取g=10 m/s2)求:
(1)现将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木板上,为使小滑块能从木板上面滑落下来,则F大小的范围是多少?
(2)其他条件不变,若恒力F=22.8 N,且始终作用在木板上,最终使得小滑块能从木板上滑落下来,则小滑块在木板上面滑动的时间是多少?
16.(14分)如图所示,质量20 kg的物体从光滑斜面上高度m处释放,到达底端时水平进入水平传送带(不计斜面底端速度大小的损失,即在斜面底端速度方向迅速变为水平,大小不变),传送带由一电动机驱动着匀速向左转动,速率为3 m/s。已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1。 物体冲上传送带后就移走光滑斜面。(g取10 m/s2)。
(1)物体滑上传送带A点时的速度大小。
(2)若皮带轮间的距离足够大,求从M滑上到离开传送带整个过程所用时间。
高一物理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本题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C 2、B 3、D 4、A 5、D 6、C 7、BD 8、BC 9、AD 10、BC
二、本题共2个小题,共 16分。
11.(1)BC(3分)(2)乙(3分)
12.(1)之前(2分)
(2)如图所示(4分)
(3)同意。在v-t图像中,速度越大时,加速度越
小,小车受到的合力越小,则小车受空气阻力
越大。(4分)
三、本题共4小题,共 44分。
13.解:(1)由得
=
=- ……………………………………………………(4分)
(2)由得
……………………………………………………(4分)
14.解:(1)由平衡条件得
………………………………………………………(4分)
(2)对丙图中橡皮筋末端A点进行受力分析,可得:
,
………………………………………………………………(6分)
15.解:(1)对小滑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ma1 ……………………………………………………………… (2分)
对长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分)
若小滑块能从木板上滑下,则需要满足a2>a1,………………………(1分)
解得F>20 N ………………………………………………………(1分)
(2)当F=22.8 N时,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μmg=Ma3 …………………………………………………(2分)
设经时间t,小滑块从木板上滑落,物块的位移
木板的位移 ………………………………………………(2分)
…………………………………………………(1分)
解得 t=2s ……………………………………………………(1分)
16.解:(1)物体从斜面上匀加速下滑过程
………………………………………………………………(2分)
由得
…………………………………………………………………(2分)
=4 m/s………………………………………………………………(2分)
(2)以地面为参考系,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皮带轮间的距离足够大,则物体滑上传送带后向右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零,后向左做匀加速运动,直到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后与传送带相对静止,从传送带左端掉下,期间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加速度大小为
. …………………………………………………………(1分)
向右减速过程vA=at ………………………………………………………(1分)
vA2=2ax0 ……………………………………………………………… (1分)
向左加速过程
…………………………………………………………………(1分)
此过程中发生的位移 v2=2ax ……………………………………………(1分)
向左匀速运动过程
………………………………………………………………(1分)
……………………………………………………………(1分)
≈8.2s ………………………………………………………………………(1分)
4题图
A
3题图
5题图
7题图
2
6
0
t/s
v/ms-1
甲
乙
8题图
9题图
10题图
乙
甲
12题图
11题图
14题图
15题图
16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