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1.了解文章写作背景及文体
2.概括刘和珍的有关事迹,描述其形象特点
3.探究鲁迅“说”与“不说”的深刻含义,梳理本文的情感发展脉络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作者介绍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与之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八国联军入侵时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结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 月18日,北京各界民众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二百余人,制造了“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都是在当时遇害的。
写作背景
同学们,让我们以鲁迅之文字为舟,穿越到1923年3月,回看中华民族的至暗时刻,大声地读一读文章,感受鲁迅先生在黑暗中的大悲与大怒。
初读感知
全文共七节,前后勾连,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
第一、二节说明写这篇文章的缘由;
第三、四、五节是“记念”的主体,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
第六、七节思考这次请愿运动对于将来的意义。
透过这一结构框架,可以看到文章的内在思路:
为什么要为刘和珍写文章——写与刘和珍有关的事——总结“刘和珍们”的价值和意义。
把握结构
刘和珍形象分析
读罢鲁迅的文字,那种强烈的情感和深厚的意蕴包绕着我们的头脑。读意蕴深厚的文章,就要以题目作为切入点。《记念刘和珍君》,文章叙述了刘和珍的哪些事?从中可以看出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个人?请同学们重读文章,先自主思考3分钟,然后小组讨论2分钟。
刘和珍形象
(1)事迹:
①生前爱看鲁迅的文章;
②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
③成为学生自治会职员;
④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⑤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⑥“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
⑦中弹后又被棍打而牺牲。
(2)形象:
刘和珍是一个渴求真理与进步,富于斗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温和善良而又有思想、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
灰色的他者
除了刘和珍这样的爱国青年,文中的“庸人”“苟活者”“闲人”各指什么人?
①“庸人”即平庸之人。他们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不敢“正视淋漓的鲜血”,他们特别容易“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的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的作用。
②“苟活者”是有一定是非观念,不忘却烈士的死难而又没有行动起来的人。他们“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他们有可能走向斗争。“苟活者”中包括“苟活到现在”的“我”,这是作者的自我贬抑,意在突出刘和珍“为了中国而死”的光荣。
③“无恶意的闲人”指一般庸俗的市民。这种人尽管在政治上同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有恶意的闲人”)有着根本的区别,但是他们对世界的态度极端冷漠,冷眼旁观,甚至把烈士的鲜血当作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几乎不抱希望。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面对着遍布血痕的黑暗世界,鲁迅先生似乎在“说”与“不说”之间徘徊往复,请同学们找一找相关的语句,分别进行品读。
鲁迅的“不说”: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第一部分)
鲁迅为何“实在无话可说”?
原因:青年被杀,哀痛未定;“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让人愤怒。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我们该如何理解这段话?带着思考一起大声读一读。
解读:
①“非人间”形容当时如同地狱一般的黑暗现实。“浓黑的悲凉”运用通感,化无形为有形,突出了极度悲凉的心情。
②“快意于我的苦痛”实际上是警告反动派别高兴得太早了,总有一天血债必将血偿。“它们”指反动派和那些“所谓学者文人”。“后死者”是作者自称。
③一是更深入地体会了这“浓黑的悲凉”的“非人间”;二是因不能用更好的形式来纪念烈士而感到深深的歉疚;三是警告“非人间”的魑魅魍魉,不要因为可以肆无忌惮地杀人而高兴得太早,血债一定要用血来还。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第二部分)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原因:“出离愤怒”的另一种说法,由极度的愤慨升华为理智的思考。
鲁迅的“不说”:
“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
一是反动者极其凶残地武力镇压民众;二是统治者利用御用文人的言论进行严酷的舆论控制和思想统治。
第二段话富含哲理,向来为人所称赞,有怎样的含义?
反复运用“沉默”一词,表达了作者对国人麻木的焦虑,对民族前途的担忧,对革命爆发的渴望。“不在……就在……”这一选择复句,表达了一种非此即彼,毋庸置疑的语气,警醒和激励一切不愿也不忍民族衰亡的有血性的中华儿女在沉默中爆发。
鲁迅的“说”:
“但是,我还是有要说的话。”(第五部分)结合整段分析。
详写三个女子的遇难过程有什么作用?
一方面展现了三个女子的沉勇友爱和无畏精神,为后文赞美中国女性做铺垫;另一方面揭露了反动派的凶残,印证了前文说的“虐杀”。“斜穿心肺”“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等细节,充分证明这是一次有预谋、有组织的屠杀。
运用反复再次议论抒情:不久前还是“始终微笑的和蔼的”“沉勇而友爱的”爱国青年,竟忽然变为冰冷的尸骸,对比之下表达了作者对她们深沉的痛悼和由衷的赞美、对段祺瑞执政府残害青年的无比愤怒。
“伟绩”“武功”这两个词语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深刻含义?
“伟绩”“武功”为反语,是对中外杀人者的辛辣讽刺。“中国军人”的“伟绩”是“屠戮”柔弱的“妇婴”(刘和珍等女子),“八国联军”的“武功”是“惩创”手无寸铁的“学生”。这两个词揭露和讽刺了反动派凶残的本质。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第七部分)结合整段分析。
行文至此,我们感受到鲁迅先生强烈的情感如同百川汇海:对凶残当局者的痛恨,对下劣流言家的蔑视,对从容赴死的青年革命者的钦佩,由刘和珍们延伸出对中国革命的希望与鼓舞。
它们如澎湃滚动的江水,隆隆地在作者、在读者心中激荡着;亦如黑暗中的烈火,燃烧着青年的悲怒与热望。此时此刻,情感的烈度真的难以用语言来表达。
鲁迅的“不说”:
探毕鲁迅先生的“说”与“不说”,那鲁迅先生对于青年革命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就在惨案发生的当日,鲁迅说道:“实弹打出来的却是青年的血。血不但不掩于墨写的谎语,不醉于墨写的挽歌;威力也压它不住,因为它已经骗不过,打不死了。”(《无花的蔷薇之二》这高度评价和赞扬了这次因为反抗国内的统治权贵与海外侵华势力相勾结而爆发的群众运动的历史意义。但是,鲁迅先生的态度又是十分矛盾的,他一面说,“请愿的事,我一向就不以为然的”(《空谈》),而且在流血事件发生的当天,当他的学生许广平给他送抄写的材料时,他劝阻了意欲上街参加请愿的许。
革命的态度
从这里我们看出,在流血发生前,鲁迅先生是不乏对段祺瑞执政府采取恶劣措施的警觉的,对走上街头群众的安全他也是怀有深深的担忧的。
由此,鲁迅谈到了历史、什么是真正的历史呢?“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在鲁迅先生的理解中,历史绝非世界大同永久太平的,而是一部斗争的历史,甚至是血战前行的历史,是种簇之间、阶级之间、国家共同体之间流血斗争的历史。不把历史理解为一个斗争的充满动力的结构。我们就无法理解鲁迅杂文的战斗风格。
“煤”的比喻恰到好处地指出“真实的历史”和“书写的历史”之间存在的那种转换的关系。现在的历史学教授们告诉我们,“历史”的概念可能在好几种意义上被运用着,我们必须警惕其中那些微妙的不同。鲁迅在近一个世纪前就通过一个高明的比喻阐述过了,真实的历史就正如“大量的木材”,它们自然而然地燃烧着,而最后留下来的结果,却只是成为几本史书、几篇回忆中的也许真诚也许虚伪的文字,那么“一小块”,令人感慨唏嘘或者不可捉摸。我们怎么能够从煤想到形成它时那些数量巨大的木材呢?我们如何可以从“书写的历史”的蛛丝马迹中更加接近那个““真实的历史”呢?或者我们可能拥有一个“真实的历史”吗?当“三一八惨案”的鲜血在积案累牍的“历史”中日渐被墨迹掩埋掉的时候,谁能够回忆起这次徒手的请愿,曾经在中国大地上悲壮地为这个民族的未来贡献了自己的牺牲?
然而,“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历史正是在志士们前仆后继的“奋然前行”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的。中国历史如果值得后代为之骄傲为之自豪,正是因为有为了民族自主和人民民主而奋然前行的刘和珍这样的青年,而绝非扑压群众运动、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的“斗士”,或者游戏文字、流言蜚语的“帮闲”文人。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并不太平。鲁迅的挽歌却在那历史深邃的星空中穿行、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