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04:文断句题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04:文断句题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5.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04 09:13:4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文言文阅读专题04:文断句题
(解析版)
考点解析:
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代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高考对断句的考查,从题型来讲有两种:一是客观题,一是主观题。从材料的来源来看,有的出自所选文段,有的出自其他典籍,还有的出自教材后的补充文段。从所选语句的特点来看,有的句式整齐,有的有明显的标志。从考查重点来看,侧重于语法停顿而非语音停顿,一般不考具体的标点,只要求用斜线断开。考查材料的选择上,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从命题的情况看,一般在阅读文段中截取一个文言要素集中的五六十字的语段,提供四种不同的断句方式,要求选择断句正确的一项。一般在整段文字中预设两处断句错误,两个选项各安排一处错误,一个选项安排两处错误,一个选项正确。
必备知识:
解题方法:
根据词性判断
利用代词、名词去判定
因为名词一般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⑴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其中“阁下”“陛下”在外交用语中还用。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⑵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⑶指示代词——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名词——尤其是人物的名、字、号、谥号、年号、地名、官名等。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利用动词、形容词判定
承担一个句子谓语成分的是动词、形容词(或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性),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点。
例如:未几,自秘书少监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正确断句:开封逻卒夜迹盗 / 盗脱去 / 民有惊出与卒遇 / 缚以为盗 / 民讼诸府 / 不胜考掠之惨 / 遂诬服 / 安中廉知之 / 按得冤状 / 即出民 / 抵吏罪分析:语句中涉及的动词或形容词有:迹、去、出、遇、为、讼、考掠、诬、知、按、出、抵等。这些词语都能作谓语。然后根据这些谓语来往前和往后判断语句的停顿点。
再如: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分析:找出其中的动词“置、浣、沉、避、戏”,就能判断妇人、虎、二小儿分别做了什么事,就可以断开。
利用文言虚词去判定
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句首发语词:其、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乎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其它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
利用虚词标志断句时必须注意灵活性。
“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点断。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一句中,“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就不能断句。
“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可点断也可不点断。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是说也,人常疑之。”
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表示并列关系,所连接的并列短语共同作句子的成分,前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断开,但如果“而”是连接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面断开。例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独以钟名,何哉?”
(4)“夫”有时可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有时也作指示代词(兼有舒缓语气的作用)用在句中,有时甚至还可作名词,这几种情况都不能点断。
(二)根据对话、引文判断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 “白” “语” “道” “谓” “对” “云” “言”等为标志 。在它们的后面一般都要断开。不过,一定要分清对话、转述及引用等不同情况。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以确定使用的标点。
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例如: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对话中“曰”的使用,引导断开: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根据句式判断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判断句式:“……者,……也”,“为、乃、即、则”等;反问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被动句式:“为……所……”“受……于……”“见……于……”;其它固定句式:“如……何”“况……乎”“何(以)……为”“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 );“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根据修辞判断
利用顶真断句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
如: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可断为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具告沛公沛公大惊(《鸿门宴》)可断为具告沛公/沛公大惊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廉蔺列传》)可断为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
利用排偶断句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可断为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这一段文字之中,“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是对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是排比;“内”“外”是对照。根据这样的语言特点,确定句读也就容易多了。
利用反复断句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如: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
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来说,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以上这几种断句方法是分别说的,在具体断句时,常常要把这些方法综合运用。
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文言文的断句是一项重要的技能。由于文言文的结构、语法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正确地断句对于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结构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学习文言文断句的注意事项:
1. 理解基本规则: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规则。例如,文言文通常不使用标点符号,而是通过词语的组合和顺序来表达意思。因此,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断句技巧,如识别主谓宾结构,理解虚词的功能等。
2. 注意语境:断句不能脱离语境进行。需要根据文言文的上下文,以及作者的意图和写作风格,来确定最恰当的断句方式。此外,也需注意词语的含义可能会因为语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3. 运用逻辑推理:在阅读文言文时,我们常常需要通过逻辑推理来断句。例如,如果一个句子的前半部分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宾结构,那么后半部分可能就是对前半部分的补充或解释。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结构和内容。
4. 注意词类和语法:理解词类和语法对于断句非常重要。例如,动词通常会跟随一个宾语,形容词通常会修饰一个名词,而副词则通常会修饰动词或形容词。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确定句子的结构。
5.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文言文的断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应用上述规则。这种实例分析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言文的断句规则和技巧。
6. 大量阅读和练习: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我们才能真正掌握文言文的断句技巧。可以通过阅读各种类型的文言文,如诗词、散文、历史文献等,来提高我们的断句技巧。
7. 反馈和修正: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获取反馈,并对我们的断句技巧进行修正。可以通过老师的点评、同学的讨论等方式,来检查我们的断句是否准确,然后进行相应的调整。
8. 持续学习:文言文的断句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更新我们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断句技巧。
总的来说,学习文言文的断句需要我们掌握一些基本的规则和技巧,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以及持续的反馈和修正,来提高我们的断句技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掌握文言文的断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言文的结构和内容。
专项训练: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习题。
初,安史之乱,数年间,天下户口十亡八九,州县多为藩镇所据,贡赋不入,朝廷府库耗竭。中国多故,戎狄每岁犯边,所在宿重兵,仰给县官,所费不赀,皆倚办于(刘)晏。
晏有精力,多机智,变通有无,曲尽其妙。常以厚直募善走者,置递相望,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制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常以为:“办集众务,在于得人,故必择通敏、精悍、廉勤之士而用之;至于句检簿书、出纳钱谷,必委之士类。”然惟晏能行之,他人效者终莫能逮。其属官虽居数千里外奉教令如在目前起居语言无敢欺绐。
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常以爱民为先。诸道各置知院官,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丰则贵籴,歉则贱粜,或以谷易杂货供官用。知院官始见不稔之端,先申,至某月须若干蠲免,及期,晏不俟州县申请,即奏行之,应民之急,未尝失时。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
晏专用榷盐法充军国之用。晏以为官多则民扰,故但于出盐之乡置盐官,收盐户所煮之盐转鬻于商人,任其所之,自余州县不复置官。其江岭间去盐乡远者,转官盐于彼贮之。或商绝盐贵,则减鬻之,谓之常平盐。官获其利而民不乏盐。
先是,运关东谷入长安者,以河流湍悍,率一斛得八斗至者,则为成劳,受优赏。晏以为江、汴、河、渭,水力不同,各随便宜,造运船,教漕卒,江船达扬州,汴船达河阴,河船达渭口,渭船达太仓,其间缘水置仓,转相受给。自是每岁运谷或至百余万斛,无斗升沉覆者。晏为人勤力,事无闲剧,必于一日中决之,不使留宿,后来言财利者皆莫能及之。
1.下列句子有三处需要断句,请选出正确的三处( )
其属官A虽居数千里外B奉教令C如在目前D起居E语言F无敢欺绐。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或相关内容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觇报四方物价”中“觇”应为“打探、查探”之意。
B.“他人效者终莫能逮”中“逮”在此处应为“及、比得上”之意。
C.“知院官始见不稔之端”中“稔”指谷物成熟。
D.“至某月须若干蠲免”中“蠲免”为偏义复词,意义偏重在“免”,“蠲”意为增加。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晏精力充沛,机智过人,善于灵活地处理多变的事情,把事情都办得恰到好处。
B.刘晏通过那些善于奔走之人掌握各地物价变化,因此食粮货物价格涨跌大权,全都控制在他手中。
C.刘晏又认为人口越多,那么征收赋税的事情就会越复杂,所以他掌管财务,以爱民为先。
D.刘晏为人勤勉努力,凡事不论缓急,必定当天解决,而绝不搁置到第二天。后来经理财政的人员,没一个能赶得上他的。
4.翻译下列语句。
(1)中国多故,戎狄每岁犯边,所在宿重兵,仰给县官,所费不赀,皆倚办于(刘)晏。
(2)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丰则贵籴,歉则贱粜,或以谷易杂货供官用。
5.根据文章第四段内容,概括刘晏是如何进行盐政改革的。
1.BDF 2.D 3.C
4.(1)中原灾乱不断,戎狄每年侵犯边境,在战事所到之处驻扎重兵,粮饷全仰赖朝廷,所花费的财物不可计量,都靠刘晏筹办。
(2)陈述(说明/开列)各州县的雨雪丰收歉收的状况,上报(报告/禀告)转运使司,丰收就以高价买入,歉收(收成不好)就以低价卖出,或者用粮食交换其他各种货物供给官府使用。
5.①只在产盐区设置盐官,其他不产盐区不再设置盐官。
②收购盐户所煮的盐贩卖给商人,随便他们出售到哪里。
③路途遥远的地方就把官盐转运过去贮存起来,遇到商人抬高盐价,官府就把盐平价卖出。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刘晏属下的官员,虽然远居于千里之外,遵奉他的教令行事,也就像是在眼前一般,日常生活,言谈行为,从没一个敢蒙骗他的。
“其属官虽居数千里外”,状语后置句,“数千里外”为后置状语修饰“居”,B处断开;
“奉教令如在目前”,“如在目前”为后置状语修饰“奉”,D处断开;
“起居语言”,为后一句的前置状语,单独成句,F处断开。
故BDF三处需要断句。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
D.“为偏义复词,意义偏重在……”错误,“蠲免”为同义复词,“蠲”意为“减免、免除”。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征收赋税的事情就会越复杂”错。原文为“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应该是“赋税就会收得越多”。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中国”,中原;“宿”,驻扎;“县官”,朝廷;“赀”,计量。
(2)“具”,陈述,说明;“白”,上报,报告,禀告;“籴”,买入;“歉”,歉收,收成不好;“粜”,卖出。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但于出盐之乡置盐官……自余州县不复置官”可概括出,只在产盐区设置盐官,其他不产盐区不再设置盐官。
结合“收盐户所煮之盐转鬻于商人,任其所之”可概括出,收购盐户所煮的盐贩卖给商人,随便他们出售到哪里。
结合“去盐乡远者,转官盐于彼贮之。或商绝盐贵,则减鬻之”可概括出,路途遥远的地方就把官盐转运过去贮存起来,遇到商人抬高盐价,官府就把盐平价卖出。
参考译文:
起初,安史之乱,几年之内,天下各户人口,十分之八九死亡(或逃亡),州县大多被藩镇占据,贡品和赋税不上交朝廷,国家府库财物耗尽,中原灾乱不断,戎狄每年侵犯边境,在战事所到之处驻扎重兵,粮饷全仰赖朝廷,所花费的财物不可计量,都靠刘晏筹办。
刘晏精力充沛,机智过人,善于灵活地处理多变的事情,办得恰到好处。他常以优厚的待遇招募善于奔走的人,并设置了前后相望的驿站,以探测和上报各地物价。即使远的地方,用不了几天,都能将消息传达到转运使司。食粮货物价格涨跌的大权,全都控制在手中。国家获得许多利益,而天下也没有过富过贫的忧患。晏常认为:“要办成一切事务,关键在于求得人才,所以一定要选用通达事理、动作敏捷、精明强干、廉洁勤勉的人;至于核对稽查簿册账目,收支银钱谷物,那就必须委任士人办理。”但是也只有刘晏能推行,别人仿效他一样做法,却始终都赶不上他。刘晏属下的官员,虽然远居于千里之外,遵奉他的教令行事,也就像是在眼前一般,日常生活,言谈行为,从没一个敢蒙骗他的。
刘晏又认为人口越多,那么赋税的收入就增多,所以他掌管财务,以爱民为先。在诸道中分置知院官,每隔十天一月,陈述(说明/开列)各州县的雨雪丰收歉收的状况,上报(报告/禀告)转运使司,丰收就以高价买入,歉收(收成不好)就以低价卖出,或者用粮食交换其他各种货物供给官府使用。知院官刚看出禾谷难以成熟的征兆,要先申报转运使司,说明某月须免除若干赋税。到时候,刘晏不等州县申请,就奏请朝廷核准执行,救助民间的危急,从未错过适当的时机。因此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人口繁殖增多。
刘晏采用食盐由政府专营的方法,充分供应军队官府的费用。刘晏认为官员愈多,人民受到的烦扰就愈多,所以只在产盐的地区中设置盐官,收购盐户所煮成的盐转售给盐商,随便他们卖到哪里,其他不产盐的州县中,就不再设盐官。江岭一带距产盐地区路程遥远的地方,便将官盐转运过去贮存起来。有时商贩垄断市场,抬高盐价,官盐就减价卖出,称常平盐,官府有利润而民间也不缺盐。
在刘晏任职之前,把关东的谷物运入长安,因为河流水流湍急凶险,大致上一斛米能有八斗运到长安的,就算是立功了,会受到丰厚的奖赏。刘晏认为江、汴、河、渭,水流缓急并不相同,各视需要与方便,营造运船,教导水运工人,长江的运船通到扬州,汴水的运船通到河阴,黄河的运船通到渭口,渭口的运船通到太仓,并在沿途水岸设置粮仓,辗转收存发放。从此每年运输米谷的数量,有时高达一百多万斛,而没有一斗一升沉覆的。刘晏为人勤勉努力,凡事不论缓急,必定当天解决,而绝不搁置到第二天。后来经理财政的人员,没一个能赶得上他的。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习题。
唐宣宗大中年间,以翰林学士、工部侍郎韦澳为京兆尹。澳既视事,豪贵敛手。 国舅郑光庄吏恣横,积年租税不入,澳执而械之。上于延英问澳,澳具奏其状,上曰:“卿何以处之?”澳曰:“欲置以法。”上曰:“郑光甚爱之,何如?”对曰:“陛下自内庭用臣为京兆,欲以清畿甸之积弊;若郑光庄吏积年为蠹,得宽重辟,是陛下之法独行于贫户耳,臣未敢奉诏。”上曰:“诚如此。但郑光殢我不置,卿与痛杖,贷其死,可乎?”对曰:“臣不敢不奉诏,愿听臣且系之,俟征足乃释之。”上曰:“灼然可。朕为郑光故挠卿法,殊以为愧。”澳归府,即杖之;督租数百斛足,乃以吏归光。上欲幸华清宫,谏官论之甚切,上为之止。上乐闻规谏,凡谏官论事,门下封驳,苟合于理,多屈意从之;得大臣章疏,必焚香盥手而读之。教坊祝汉贞,滑稽敏给上或指物使之口占摹咏有如宿构由是宠冠诸优。一日在上前抵掌诙谐颇及外事,上正色谓之曰:“我畜养尔曹,正供戏笑耳,岂得辄预朝政邪!”自是疏之。会其子坐赃,杖死,流汉贞于天德军。乐工罗程,善琵琶,自武宗朝已得幸,上素晓音律,尤有宠。程恃恩暴横,以睚眦杀人,系京兆狱。诸乐工欲为之请,曰:“罗程负陛下,万死,然臣等惜其天下绝艺,不复得奉宴游矣!”上曰:“汝曹所惜者罗程艺,朕所惜者高祖、太宗法。”竟杖杀之。上临朝,接对群臣如宾客,虽左右近习,未尝见其有惰容。每宰相奏事,旁无一人立者,威严不可仰视。奏事毕,忽怡然曰:“可以闲语矣!”因问闾阎细事,或谈宫中游宴,无所不至。一刻许,复整容曰:“卿辈善为之,朕常恐卿辈负朕,后日不复得再相见。”乃起入宫。令狐绹谓人曰:“吾十年秉政,最承恩遇;然每延英奏事,未尝不汗沾衣也!”
(摘编自《资治通鉴 唐纪六十五》)
6.下列句子有三处需要断句,请选出正确的三处( )
滑稽敏给A上或指物B使之口占C摹咏有如D宿构E由是宠F冠诸优。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或相关内容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门下”:唐行政官署名,与中书、尚书并号“三省”,共理国家政务,有封驳诏奏权。
B.“视事”:旧时指官员到任,开始处理政务。
C.“督租数百斛足,乃以吏归光”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口技》)两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D.文中“尔曹”“汝曹”“卿辈”中的“曹”和“辈”意思相近。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宣宗从谏如流。只要臣下的奏章和谏议合情合理,他大都屈意接受。每次收到臣下的奏章,都还特意焚香洗净手后才去阅读。
B.唐宣宗以国事为重。国舅郑光庄吏犯了罪,唐宣宗顾及情面,向京兆尹韦澳求情,遭到拒绝后,向韦澳道歉。
C.唐宣宗为政勤勉。他临朝听政,接待应对群臣时态度非常庄重严肃,即使是左右近侍,也不曾见过他有倦怠的面色。
D.唐宣宗富有威严。朝臣对他敬畏有加,就连最受恩遇厚待的宰相令狐绹每次在延英殿奏对时,都汗流沾衣,不敢怠慢。
9.翻译下列语句。
(1)国舅郑光庄吏恣横,积年租税不入,澳执而械之。
(2)臣不敢不奉诏,愿听臣且系之,俟征足乃释之。
10.唐宣宗与后唐庄宗(《五代史。伶官传序》)对待伶人的态度截然不同,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唐宣宗对待伶人的态度。
6.ACE 7.C 8.B
9.(1)国舅郑光庄园掌管田租的人放纵骄横,多年不向官府交纳租税,韦澳将他逮捕并戴上刑具。
(2)我不敢不听从陛下的诏令,希望陛下让我暂时关押着,等到他租税交足之后再释放他。
10.①唐宣宗蓄养伶人只是为了娱乐。②不允许伶人干政。③伶人触犯法律严厉惩处。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滑稽敏捷,皇帝有时候指着某一物件,命祝汉贞表演口戏,祝汉贞摹拟颂咏像是早已编好一样,于是他在优人中最受皇帝宠爱。
“滑稽敏给”同做前边“教坊祝汉贞”的谓语,故A处断;
“上或指物使之口占”语意完整,“之口占”做“使”的双宾语,故C处断;
“摹咏有如宿构”语意完整,“宿构”做“有如”的宾语,故E处断。
综上,ACE处断。
7.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
C.“意义和用法相同”错误。才。/竟然、却。句意:督促他交满几百斛租税以后,才把他交还给郑光。/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
D.正确。表一类人。句意:我养你们。/你们可惜的是罗程的技艺。/你们应该好自为之。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遭到拒绝后,向韦澳道歉”错。韦澳并没有拒绝皇上。
故选B。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恣”,放纵;“积年”,多年;“入”,缴纳;“执”,逮捕;“械”,给……戴上刑具。
(2):“听”,准许;“且”,暂且;“系”,关押;“俟”,等到;“征”,赋税。
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我畜养尔曹,正供戏笑耳”可得出:唐宣宗蓄养伶人只是为了娱乐。
由“岂得辄预朝政邪”可得出:不允许伶人干政。
由“上曰:‘汝曹所惜者罗程艺,朕所惜者高祖、太宗法。’竟杖杀之”可得出:伶人触犯法律严厉惩处。
参考译文:
唐宣宗大中年间,任翰林学士、工部侍郎韦澳做京兆尹。韦澳到京兆府上任办公以后,豪门贵戚都有所收敛。国舅郑光庄园掌管田租的人放纵骄横,多年不向官府交纳租税,韦澳把他逮捕并戴上刑具。唐宣宗在延英殿问韦澳,韦澳把具体情况向皇帝陈奏,皇帝说道:“你怎么处置他呢?”韦澳回答道:“要依法处置。”皇帝说道:“国舅郑光特别喜欢这个庄吏,怎么办呢?”韦澳回答道:“陛下从宫禁内庭调任我做京兆尹,希望我清扫京畿地区多年积弊;假如郑光的庄吏多年为蠹害,却能得到宽恕免于死刑,这样陛下制定的法律只是施行在穷困的民户身上,我不敢奉陛下的诏去做事。”皇帝说道:“事情确实是这样。但国舅郑光纠缠着我不罢休,你用棍杖狠狠处罚他,免他一死,行吗?”韦澳回答道:“我不敢不听从陛下的命令,希望陛下让我暂时关押着他,等到他租税交足后再释放他。”皇帝说道:“很明显这样可以。我因国舅郑光的缘故阻挠你依法行事,感到很惭愧。”韦澳回京兆府,随即重重杖责庄吏;督促他交满几百斛租税以后,才把他交还给郑光。皇帝想到华清宫去,谏官们极力上言进行劝阻,皇帝因此打消了去华清宫的想法。皇帝喜欢听到规劝进谏的话,凡是谏官们论事,门下省封还皇帝不当诏令,只要合乎道理,皇帝大都能虚心地接受并依从;得到大臣的章表奏疏,一定要焚香洗手以后再阅读。教坊里有一个名叫祝汉贞的人,滑稽敏捷,皇帝有时候指着某一物件,命祝汉贞表演口戏,祝汉贞摹拟颂咏像是早已编好一样,于是他在优人中最受皇帝宠爱。有一天,祝汉贞在皇帝面前拍着手掌说笑话逗乐,所说的内容涉及到许多外朝政事,皇帝严肃地对他说道:“我养你们,只是要你们提供戏笑罢了,怎能任意干预朝政呢!”从此就疏远了祝汉贞。恰逢祝汉贞的儿子因贪赃被用杖刑处死,祝汉贞也被流放到天德军。宫廷乐工罗程擅长弹琵琶,从唐武宗时就已得到宠幸;皇帝一向通晓音律,对罗程越发宠爱。罗程依恃皇帝的恩宠暴虐专横,因极小的仇恨而杀人,被京兆府逮捕入狱。宫廷诸乐工想为他向皇帝请求免罪,说道:“罗程负了陛下的恩情,罪该万死,但是我们可惜罗程的琵琶演奏是天下奇绝的技艺,不能再在宴游中侍奉皇上了!”皇帝说道:“你们可惜的是罗程的技艺,我珍惜的是高祖、太宗制定的国法。”最后,仍把罗程用杖刑处死了。皇帝临朝听政,接待应对群臣犹如对待宾客,即使是他的左右近侍,也不曾见过他有倦怠的面色。每当宰相奏对政事时,身旁没有一人站立,皇帝威严的神态令人不敢抬头看。宰相奏事完毕以后,皇帝忽然和颜悦色地说道:“现在可以说说闲话了!”接着就问宰相街道闾巷的细微事,有时谈论宫禁中游宴的事,什么事都能说。大约过了一刻钟,皇帝又用严肃的面容说道:“你们应该好自为之,我常担心你们会辜负我,使得以后我们不再能相见。”于是起身回宫。令狐绹对人说道:“我做了十年宰相掌管朝政,最得皇帝的恩遇;但每次在延英殿奏对政事,没有不汗流沾衣的!”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邦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尉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按之国章,杀人者死,元庆宜伏辜。又按《礼》经,父雠不同天,亦国家劝人之教也,元庆不宜诛。然臣闻在古,刑之所生,本以遏乱。仁之所利,盖以崇德。今元庆报父之仇,意非乱也;行子之道,义能仁也。仁而无利,与乱同诛,是曰能刑,未可以训。元庆之可宥,显于此矣。然而邪由正生,理心乱作。昔礼防至密,其弊不胜;先王所以明刑,本实由此。今倘义元庆之节,废国之刑,将为后图,政必多难;则元庆之罪,不可废也。何者?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雠,其乱谁救?故圣人作始,必图其终,非一朝一夕之故,所以全其政也。故曰:“信人之义,其政不行。”且夫以私义而害公法,仁者不为;以公法而徇私节,王道不设。元庆之所以仁高振古,义伏当时,以其能忘生而及于德也。今若释元庆之罪以利其生,是夺其德而亏其义;非所谓杀身成仁,全死无生之节也。
如臣等所见,谓宜正国之法,置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可使天下直道而行。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谨议。
(陈子昂《复仇议状》,有删改)
材料二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邦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尉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诛其可旌,兹谓滥;旌其可诛,兹谓僭,坏礼甚矣。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以向,违害者不知所以立,以是为典可乎?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
向使刺谳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何者?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虐于非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罪,师韫之诛,不愆于法,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法其可仇乎?仇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骜而凌上也。执而诛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焉?
且其议曰:“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是惑于礼也甚矣。礼之所谓仇者,盖其冤抑沉痛而号无告也,非谓抵罪触法,陷于大戮。而曰“彼杀之,我乃杀之”,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已,其非经背圣,不亦甚哉!《周礼》:“调人掌司万人之仇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仇之则死。有反杀者,邦国交仇之。”又安得亲亲相仇也?《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之道,复仇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
请下臣议,附于典令。有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谨议。
(柳宗元《驳〈复仇议〉》,有删改)
1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调人掌司A万人B之仇C凡杀人D而义者E令F勿仇G仇之H则死。
1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县尉,唐代县级政府机构中的重要官员,负责一县的军事、治安等工作,为县令的属官。
B.原始,推求事情的开始,原,与《伶官传序》中“抑本其成败之迹”的“本”,用法相同。
C.介然,指心有所不安,耿耿于怀的样子;自克,与“克终者盖寡”的“克”,意思不一样。
D.谢,文中的意思是“认错、道歉”,与“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谢”,意思相同。
1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子昂认为诛杀徐元庆也是为了成全其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高尚节操,诛而后旌是有效之法。
B.陈子昂认为徐元庆为父报仇体现了孝道与大义,但若赦免他,众人都可能学样去刺杀朝廷命官。
C.柳宗元认为旌与诛不应该同时施加到一个人身上,陈子昂的提议更不可以成为国家法典。
D.柳宗元引用《周礼》和《公羊传》中关于违法受诛不可复仇的规定,进一步说明礼与法的统一。
1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元庆之所以仁高振古,义伏当时,以其能忘生而及于德也。
请下臣议,附于典令。有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
15.请简要归纳柳宗元不同意陈子昂对徐元庆杀人处理方式所提建议的主要理由。
11.CEG 12.C 13.B
14.(1)徐元庆之所以仁义高尚超过古人,正义的行为使当时的人佩服,是因为他能做到舍生忘死从而达到了道德标准。
(2)请把我的意见附在法令之后颁发下去。今后凡是审理这类案件的人,不应再根据以前的意见处理。
15.①刑与礼的本质一致,旌与诛不能同时,否则不是滥刑就是坏礼。②赏罚要分明,应以事实为依据,察清是非曲直。先诛而后旌无法区别刑法与礼制的运用。③陈子昂对礼的认识模糊,先诛后旌违背《周礼》《春秋公羊传》的礼法规定。④徐元庆之父无罪被杀,徐元庆报仇既合礼又合法,不当杀。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调人,是负责调解众人怨仇的。凡是杀人而又合乎礼义的,就不准被杀者的亲属报仇,如要报仇,则处死刑。
“调人掌司万人之仇”语意完整,“万人之仇”做“掌司”的宾语,故C处断;
“凡杀人而义者”中,“而”字是连词,中间不能断开,故E处断;
“仇之则死”中的“仇”做后句主语,故G处断。
综上,CEG处断。
1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都是名词作动词,推求;推究。句意:推究案子的起因。/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
C.“介然,指心有所不安,耿耿于怀的样子”错,介然,意为“意志专一,坚定不移的样子”。“克”,约束。/能。句意:坚定地以礼约束自己。/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
D.正确。句意:去向他谢罪都来不及。/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众人都可能学样去刺杀朝廷命官”不合文意,陈子昂担心的是出现“亲亲相仇”的局面。
故选B。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伏”,使……佩服;“忘生”,舍生忘死;“及”,达到。
(2)“断”,审理;“以”,根据;“从事”,处理。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
由“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诛其可旌,兹谓滥;旌其可诛,兹谓僭,坏礼甚矣”可得出:刑与礼的本质一致,旌与诛不能同时,否则不是滥刑就是坏礼。
由“向使刺谳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可得出:赏罚要分明,应以事实为依据,察清是非曲直。先诛而后旌无法区别刑法与礼制的运用。
由“……是惑于礼也甚矣……《周礼》……《春秋公羊传》曰”可得出:陈子昂对礼的认识模糊,先诛后旌违背《周礼》《春秋公羊传》的礼法规定。
由“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可得出:徐元庆之父无罪被杀,徐元庆报仇既合礼又合法,不当杀。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据我了解,在则天皇后时,同州下县有个叫徐元庆的人,他的父亲徐爽,被县尉赵师韫杀害,徐元庆最终亲手杀死了仇人,然后将自己捆绑起来,投案自首。依据国家法律,杀人的人应当处死,元庆应该伏罪。又据《礼》,父仇不共戴天,也是国家勉励人尽孝的教化内容,元庆不应被处死。但我听说在古代,刑罚产生的原因,本来就是用来制止暴乱的。(圣贤)讲求仁德(对天下)益处,在于依靠它来(使人们)崇尚道德。如今徐元庆报杀父之仇,本意不是作乱;他在尽为人子的孝道,从道义上来看,是属于仁义的行为。行仁义之举却得不到益处,与作乱一样同被处死,这虽叫依法处刑,却不能用来教育人。从这一点可明显看出,徐元庆是可以被宽恕的。但是,邪恶的行为往往有正义的动机,有修养的心灵也会导致祸乱的发生。从前(圣贤)用礼教对人性的防范极端严密,依然无法克服人性的弊端,先王之所以严明刑罚,根本原因就在这里。现在如果认定元庆的孝道是正义的,损害国家刑法的威严,长远考虑,以后治理国家必然会多出许多艰难;因此元庆的罪行,不能赦免。为什么呢?每个人都会有孩子,每一个为人子女的人都会有亲人,如果因为爱自己的亲人而互相仇杀,这种混乱的局面该靠谁来挽救?所以圣贤君主开始做一件事,必定考虑到它的后果,因为政策不能只持续一两天。靠长远的谋划使自己的政令一致。所以说:“(国家如果任由)个人伸张自己的正义,那么它的政令是不会通行的。况且因个人的孝义而妨害公法,是仁德的人所不做的,用公法迁就个人气节,奉行王道的国家没有先例。徐元庆之所以仁德高尚超过古人,正义的行为使当时的人佩服,是因为他能舍生忘死,从而达到了道德标准。今天如果赦免了元庆的罪行而让他活着,就是磨灭了他的德行,损伤了他的义节,就不是所谓的杀身成仁,舍身赴死的节操了。
依我辈所见,认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按照刑律处死元庆,然后在他的墓前立碑表彰,赞颂他的美好节操。这样,可以使天下人按正道从事。把这个案件载入国家法律,永远作为国家法典,恭谨呈上建议。
材料二
据我了解,则天皇后时,同州下却县有个叫徐元庆的人,父亲徐爽被县尉赵师韫杀了,他最后能亲手杀掉仇人,自己捆绑着身体到官府自首。当时的谏官陈子昂建议处以死罪,同时在他家乡表彰他的行为,并请朝廷将这种处理方式“编入法令,永远作为国家的法律制度”。我个人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
我听说,礼的根本作用是为了防止人们作乱;刑法的根本作用也是为了防止人们作乱。它们的根本作用是一致的,采取的方式则不同,表彰和处死是不能同施一人的。处死可以表彰的人,这是对刑法的严重滥用。表彰应当处死的人,这是对礼制的严重破坏。如果以这种处理方式作为刑法的准则,并传给后代,那么,追求正义的人就不知道前进的方向,想避开祸害的人就不知道怎样立身行事,以此作为法则行吗?大凡圣人制定礼法,是透彻地研究了事物的道理来规定赏罚,根据事实来确定奖惩,不过是把礼、刑二者结合在一起罢了。
当时如能审察案情的真伪,查清是非,推究案子的起因,那么刑法和礼制的运用,就能明显地区分开来了。为什么呢?如果徐元庆的父亲没有犯法律规定的罪行,赵师韫杀他,只是出于他个人的私怨,施展他当官的威风,残暴地处罚无罪的人,州官又不去治赵师韫的罪,执法的官员也不去过问这件事,上下互相蒙骗包庇,对喊冤叫屈的呼声充耳不闻;而徐元庆却能够把容忍不共戴天之仇视为奇耻大辱,把时刻不忘报杀父之仇看作是合乎礼制,想方设法,用武器刺进仇人的胸膛,坚定地以礼约束自己,即使死了也不感到遗憾,这正是遵守和奉行礼义的行为啊。执法的官员本应感到惭愧,去向他谢罪都来不及,还有什么理由要把他处死呢?如果徐元庆的父亲确是犯了死罪,赵师韫杀他,那就并不违法,他的死也就不是被官吏错杀,而是因为犯法被杀。法律难道是可以仇视的吗?仇视皇帝的法律,又杀害执法的官吏,这是悖逆犯上的行为。应该把这种人抓起来处死,以此来严正国法,为什么反而要表彰他呢?
而且陈子昂的奏议还说:“人必有儿子,儿子必有父母,因为爱自己的亲人而互相仇杀,这种混乱局面靠谁来救呢?”这是对礼的认识太模糊了。礼制所说的仇,是指蒙受冤屈,悲伤呼号而又无法申告;并不是指触犯了法律,以身抵罪而被处死这种情况。而所谓“他杀了我的父母,我就要杀掉他”,不过是不问是非曲直,欺凌孤寡,威胁弱者罢了。这种违背圣贤经传教导的做法,不是太过分了吗?《周礼》上说:“调人,是负责调解众人怨仇的。凡是杀人而又合乎礼义的,就不准被杀者的亲属报仇,如要报仇,则处死刑。有反过来再杀死对方的,全国的人就都要把他当作仇人。”这样,又怎么会发生因为爱自己的亲人而互相仇杀的情况呢?《春秋公羊传》说:“父亲无辜被杀,儿子报仇是可以的。父亲犯法被杀,儿子报仇,这就是互相仇杀的做法,这样的报复行为是不能根除彼此仇杀不止的祸害的。”现在如果用这个标准来判断赵师韫杀死徐元庆的父亲和徐元庆杀死赵师韫,就合乎礼制了。而且,不忘父仇,这是孝的表现;不怕死,这是义的表现。徐元庆能不越出礼的范围,克尽孝道,为义而死,这一定是个明晓事理、懂得圣贤之道的人啊。明晓事理、懂得圣贤之道的人,难道会把王法当作仇敌吗?但上奏议的人反而认为应当处以死刑,这种滥用刑法,败坏礼制的建议,不能作为法律制度,是很清楚明白的。
请把我的意见附在法令之后颁发下去。今后凡是审理这类案件的人,不应再根据以前的意见处理。谨发表上面的意见。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昭明太子统,字德施,小字维摩,武帝长子也。太子生而聪睿,三岁受《孝经》《论语》,五岁遍读五经,悉通讽诵。太子美姿容,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每游宴祖道,赋诗至十数韵,或作剧韵,皆属思便成,无所点易。年十二,于内省见狱官将献事,问左右曰:“是皂衣何为者?”曰:“廷尉官属。”召视其书曰:“是皆可念,我得判否?”有司以统幼,绐之曰:“得。”其狱皆刑罪上,统皆署杖五十。有司抱具狱,不知所为,具言于帝,帝笑而从之。自是数使听讼,每有欲宽纵者,即使太子决之。太子自加元服,帝便使省万机,内外百司奏事者,填塞于前。太子明于庶事,每所奏谬误巧妄,皆即辨析,示其可否,徐令改正,未尝弹纠一人。平断法狱,多所全宥,天下皆称仁。性宽和容众,喜愠不形于色。引纳才学之士,赏爱无倦。时俗稍奢,太子欲以己率物,服御朴素,身衣浣衣,膳不兼肉。普通中,大军北侵,都下米贵,太子因命菲衣减膳,每霖雨积雪,遣腹心左右周行闾巷,视贫困家及有流离道路,以米密加振赐,人十石。若死亡无可敛,则为备棺槥。每闻远近百姓赋役勤苦,辄敛容变色。太子性仁恕,见在宫禁防捉荆子者,问之,云以清道驱人。太子恐复致痛,使捉手板代之。频食中得蝇虫之属密置柈边恐厨人获罪不令人知。又见后阁小儿摊戏,后属有狱牒摊者法,士人结流徒,庶人结徒。太子曰:“私钱自戏,不犯公物,此科太重。”令注刑止三岁,士人免官。狱牒应死者必降长徒,自此以下莫不减半。太子孝谨天至,每入朝,未五鼓便守城门开。东宫虽燕居内殿,一坐一起,恒向西南面台。宿被召当入,危坐达旦。三年三月,游后池,没溺而得出,因动股,恐贻帝忧,深诫不言,以寝疾闻。及稍笃,左右欲启闻,犹不许。 四月乙巳,暴恶,驰启武帝,比至已薨,时年三十一。 谥曰“昭明”。朝野惋愕,都下男女奔走宫门,号泣满路,四方甿庶及疆徼之人,闻丧皆哀恸。
(选自《南史·列传四十三·萧统传》,有删改)
1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频食中A得蝇虫之B属C密置D柈边E恐F厨人G获罪H不令人知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经,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
B.危坐,文中是端坐的意思,和《赤壁赋》中“正襟危坐”的“危坐”意思相同。
C.笃,文中指病势沉重,和“博学之,审问之,笃行之”中的“笃”含义不同。
D.乙巳,文中指古代用干支纪日的方法。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昭明太子天资聪颖,记忆力好。三岁读《孝经》《论语》,五岁遍读“五经”,读书能一目数行,过目不忘。
B.昭明太子成年后,武帝才开始锻炼他审判定案,昭明太子将刑重于罪的犯人判决杖打五十,这一做法得到了武帝的同意。
C.昭明太子参与政事时,每有官员说错或是花言巧语说假话,昭明太子都能马上分辨剖析,指出其正误,并令其慢慢改过。
D.昭明太子孝顺谨慎。在东宫闲居时,也经常面向西南面的朝廷。为免武帝担心,一再隐瞒落水受伤的真实情况。
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死亡无可敛,则为备棺槥。每闻远近百姓赋役勤苦,辄敛容变色。
朝野惋愕,都下男女奔走宫门,号泣满路,四方甿庶及疆徼之人,闻丧皆哀恸。
20.请概括文中能体现太子萧统仁爱宽恕的事件。
16,。CEH 17.A 18.B
19.(1)如有死后无力殓葬的,就为他准备棺材。每次听说远近百姓赋役辛勤劳苦时,太子就会收敛笑容面露忧色。
(2)朝野人等都惋惜惊愕,京城男女奔走到宫门,号哭流泪的人布满道路,四方平民以及边境上的人,听到太子的死讯深感哀恸。
20.①太子担心荆条驱赶的方式让百姓太痛,下令将荆条换成手板。②太子怕厨师获罪受罚,于是隐瞒饭食中吃到蝇虫。③太子觉得对赌博的处罚过重,于是将处罚改为刑限三年,士人免官。
【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太子吃的饭菜中常有蝇虫之类的东西,他暗中放在盘边,怕厨师获罪,不让人知道。
“食中”是“(于)食中”的省略,作状语,后面不能断开,“蝇虫之属”是“得”的宾语,宾语后断开,即C处;
“密置柈边”是“密置(于)柈边”的省略,中间不能断开,在后面断开,即E处;
“不令人知”省略主语“太子”,前面断开,即H处。
故在CEH三处断句。
17.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乐经》”错误。应为《春秋》。
B.正确。句意:端坐到天亮。/整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
故选A。
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昭明太子成年后”错误,由原文“年十二,……其狱皆刑罪上,统皆署杖五十”可知,改判杖打五十是昭明太子十二岁的时候做的事情,而并非成年后。
故选B。
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敛”,同“殓”,殓葬;“为备”,“为(之)备”,为他准备;“敛容”,收敛笑容。
(2)“惋愕”,惋惜惊愕;“甿庶”,平民;“疆徼”,边境。
2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由原文“太子性仁恕,见在宫禁防捉荆子者,问之,云以清道驱人。太子恐复致痛,使捉手板代之。”可知,太子担心荆条驱赶的方式让百姓太痛,下令将荆条换成手板。
②由原文“频食中得蝇虫之属,密置柈边,恐厨人获罪,不令人知”可知,太子怕厨师获罪受罚,于是隐瞒饭食中吃到蝇虫。
③由原文“太子曰:‘私钱自戏,不犯公物,此科太重。’令注刑止三岁,士人免官”可知,太子觉得对赌博的处罚过重,于是将处罚改为刑限三年,士人免官。
参考译文:
昭明太子萧统,字德施,小名维摩,是武帝的长子。太子萧统天生聪明、机灵,三岁启蒙学习《孝经》《论语》,五岁时把“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全部学完,并能加以背诵。太子身姿容貌美丽,举止得体,读书能一目数行,过目都记得,每当出游宴会或饯别亲友时,赋诗可达数十韵,有时用险韵,都能略思便成,而不用改换字句。十二岁时,在宫内看到司法官员准备判案。问左右说:“这穿黑衣服的是干什么的?”回答说:“是司法部门的官员。”萧统把他们的案卷要来看,说:“这些都可怜惜,我能判决吗?”当时官员看他年幼,哄骗他说:“可以。”这些案子都是要判徒刑以上的重罪,萧统都批为杖五十。当事官员拿着这些判下的案卷,不知该怎么办,报告给武帝,武帝笑着让照此办理。从此多次让太子审理案件,每次有想从宽处理的,就让太子决定。太子自行冠礼之后,武帝便让他观察处理国家事务,于是面前挤满了奏事的内外百官。太子通晓政务,每当有说错的或是花言巧语说假话的,都能马上分辨剖析,指出其正误。令其慢慢改过,未曾向武帝举报过一人。审断案件,多加宽宥保全,天下都称颂太子仁德。太子性情宽厚豁达,喜怒之情不表露在脸上。招纳有才学的士人,对他们倍加赏识爱惜。当时习俗喜欢奢侈,太子想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大家,使用之物都很简朴,身穿旧衣,吃饭也不要两样肉食。普通年间,大军北伐,京城中米价昂贵,太子因而命令节衣缩食,每逢霖雨、积雪天气,就派遣心腹左右巡行街巷,看到贫困人家以及流浪在道路上的人,暗中赈赐粮食,一人十石。如有死后无力殓葬的,就为他准备棺材。每次听说远近百姓赋役辛勤劳苦时,太子就会收敛笑容,面露忧色。太子本性仁爱宽恕,他看到宫禁卫队有拿荆条的,问他们,说用荆条清道驱赶百姓。太子怕被驱赶的人再生疼痛,让宫禁卫队拿手板代替荆条。太子吃的饭菜中常有蝇虫之类的东西,他暗中放在盘边,怕厨师获罪,不让人知道。又见到后阁有小孩玩赌博游戏,后来正好有处理赌博者的法律条文,官吏判定流放服刑,庶民判定徒刑。太子说:“私钱自己玩,不侵犯公物,这个处罚太重。”令改刑限三年,士人免官。狱书中判定应该处死的必定降为长期徒刑,死罪以下的都予以减半。太子的孝顺谨慎属于天性,每次上朝,时间不到五更就守在城门口等待城门开启。太子虽闲居内殿,但一坐一起,常面向西南的朝廷。晚上受召要进宫,就端坐到天亮。三年三月,太子在后宫池塘游玩,落水后虽被救出,但大腿受伤,怕武帝担心,太子告诫身边人不许声张,只以生病上奏武帝。等到伤势转重,身边的人要报告皇上,太子还不允许。四月乙巳那天,太子病情突然加重,身边人骑马启奏武帝,武帝赶到时,太子已经死去,享年三十一岁。谥号“昭明”。朝野人等都惋惜惊愕,京城男女奔走到宫门,号哭流泪的人布满道路,四方平民以及边境上的人,听到太子的死讯深感哀恸。
注意事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文言文阅读专题04:文断句题
(原卷版)
考点解析:
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代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高考对断句的考查,从题型来讲有两种:一是客观题,一是主观题。从材料的来源来看,有的出自所选文段,有的出自其他典籍,还有的出自教材后的补充文段。从所选语句的特点来看,有的句式整齐,有的有明显的标志。从考查重点来看,侧重于语法停顿而非语音停顿,一般不考具体的标点,只要求用斜线断开。考查材料的选择上,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从命题的情况看,一般在阅读文段中截取一个文言要素集中的五六十字的语段,提供四种不同的断句方式,要求选择断句正确的一项。一般在整段文字中预设两处断句错误,两个选项各安排一处错误,一个选项安排两处错误,一个选项正确。
必备知识:
解题方法:
根据词性判断
利用代词、名词去判定
因为名词一般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⑴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其中“阁下”“陛下”在外交用语中还用。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⑵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⑶指示代词——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名词——尤其是人物的名、字、号、谥号、年号、地名、官名等。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利用动词、形容词判定
承担一个句子谓语成分的是动词、形容词(或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性),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点。
例如:未几,自秘书少监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正确断句:开封逻卒夜迹盗 / 盗脱去 / 民有惊出与卒遇 / 缚以为盗 / 民讼诸府 / 不胜考掠之惨 / 遂诬服 / 安中廉知之 / 按得冤状 / 即出民 / 抵吏罪分析:语句中涉及的动词或形容词有:迹、去、出、遇、为、讼、考掠、诬、知、按、出、抵等。这些词语都能作谓语。然后根据这些谓语来往前和往后判断语句的停顿点。
再如: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分析:找出其中的动词“置、浣、沉、避、戏”,就能判断妇人、虎、二小儿分别做了什么事,就可以断开。
利用文言虚词去判定
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句首发语词:其、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乎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其它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
利用虚词标志断句时必须注意灵活性。
“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点断。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一句中,“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就不能断句。
“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可点断也可不点断。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是说也,人常疑之。”
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表示并列关系,所连接的并列短语共同作句子的成分,前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断开,但如果“而”是连接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面断开。例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独以钟名,何哉?”
(4)“夫”有时可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有时也作指示代词(兼有舒缓语气的作用)用在句中,有时甚至还可作名词,这几种情况都不能点断。
(二)根据对话、引文判断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 “白” “语” “道” “谓” “对” “云” “言”等为标志 。在它们的后面一般都要断开。不过,一定要分清对话、转述及引用等不同情况。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以确定使用的标点。
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例如: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对话中“曰”的使用,引导断开: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根据句式判断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判断句式:“……者,……也”,“为、乃、即、则”等;反问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被动句式:“为……所……”“受……于……”“见……于……”;其它固定句式:“如……何”“况……乎”“何(以)……为”“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 );“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根据修辞判断
利用顶真断句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
如: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可断为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具告沛公沛公大惊(《鸿门宴》)可断为具告沛公/沛公大惊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廉蔺列传》)可断为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
利用排偶断句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可断为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这一段文字之中,“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是对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是排比;“内”“外”是对照。根据这样的语言特点,确定句读也就容易多了。
利用反复断句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如: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
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来说,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以上这几种断句方法是分别说的,在具体断句时,常常要把这些方法综合运用。
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文言文的断句是一项重要的技能。由于文言文的结构、语法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正确地断句对于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结构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学习文言文断句的注意事项:
1. 理解基本规则: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规则。例如,文言文通常不使用标点符号,而是通过词语的组合和顺序来表达意思。因此,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断句技巧,如识别主谓宾结构,理解虚词的功能等。
2. 注意语境:断句不能脱离语境进行。需要根据文言文的上下文,以及作者的意图和写作风格,来确定最恰当的断句方式。此外,也需注意词语的含义可能会因为语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3. 运用逻辑推理:在阅读文言文时,我们常常需要通过逻辑推理来断句。例如,如果一个句子的前半部分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宾结构,那么后半部分可能就是对前半部分的补充或解释。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结构和内容。
4. 注意词类和语法:理解词类和语法对于断句非常重要。例如,动词通常会跟随一个宾语,形容词通常会修饰一个名词,而副词则通常会修饰动词或形容词。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确定句子的结构。
5.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文言文的断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应用上述规则。这种实例分析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言文的断句规则和技巧。
6. 大量阅读和练习: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我们才能真正掌握文言文的断句技巧。可以通过阅读各种类型的文言文,如诗词、散文、历史文献等,来提高我们的断句技巧。
7. 反馈和修正: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获取反馈,并对我们的断句技巧进行修正。可以通过老师的点评、同学的讨论等方式,来检查我们的断句是否准确,然后进行相应的调整。
8. 持续学习:文言文的断句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更新我们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断句技巧。
总的来说,学习文言文的断句需要我们掌握一些基本的规则和技巧,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以及持续的反馈和修正,来提高我们的断句技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掌握文言文的断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言文的结构和内容。
专项训练: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习题。
初,安史之乱,数年间,天下户口十亡八九,州县多为藩镇所据,贡赋不入,朝廷府库耗竭。中国多故,戎狄每岁犯边,所在宿重兵,仰给县官,所费不赀,皆倚办于(刘)晏。
晏有精力,多机智,变通有无,曲尽其妙。常以厚直募善走者,置递相望,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制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常以为:“办集众务,在于得人,故必择通敏、精悍、廉勤之士而用之;至于句检簿书、出纳钱谷,必委之士类。”然惟晏能行之,他人效者终莫能逮。其属官虽居数千里外奉教令如在目前起居语言无敢欺绐。
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常以爱民为先。诸道各置知院官,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丰则贵籴,歉则贱粜,或以谷易杂货供官用。知院官始见不稔之端,先申,至某月须若干蠲免,及期,晏不俟州县申请,即奏行之,应民之急,未尝失时。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
晏专用榷盐法充军国之用。晏以为官多则民扰,故但于出盐之乡置盐官,收盐户所煮之盐转鬻于商人,任其所之,自余州县不复置官。其江岭间去盐乡远者,转官盐于彼贮之。或商绝盐贵,则减鬻之,谓之常平盐。官获其利而民不乏盐。
先是,运关东谷入长安者,以河流湍悍,率一斛得八斗至者,则为成劳,受优赏。晏以为江、汴、河、渭,水力不同,各随便宜,造运船,教漕卒,江船达扬州,汴船达河阴,河船达渭口,渭船达太仓,其间缘水置仓,转相受给。自是每岁运谷或至百余万斛,无斗升沉覆者。晏为人勤力,事无闲剧,必于一日中决之,不使留宿,后来言财利者皆莫能及之。
1.下列句子有三处需要断句,请选出正确的三处( )
其属官A虽居数千里外B奉教令C如在目前D起居E语言F无敢欺绐。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或相关内容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觇报四方物价”中“觇”应为“打探、查探”之意。
B.“他人效者终莫能逮”中“逮”在此处应为“及、比得上”之意。
C.“知院官始见不稔之端”中“稔”指谷物成熟。
D.“至某月须若干蠲免”中“蠲免”为偏义复词,意义偏重在“免”,“蠲”意为增加。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晏精力充沛,机智过人,善于灵活地处理多变的事情,把事情都办得恰到好处。
B.刘晏通过那些善于奔走之人掌握各地物价变化,因此食粮货物价格涨跌大权,全都控制在他手中。
C.刘晏又认为人口越多,那么征收赋税的事情就会越复杂,所以他掌管财务,以爱民为先。
D.刘晏为人勤勉努力,凡事不论缓急,必定当天解决,而绝不搁置到第二天。后来经理财政的人员,没一个能赶得上他的。
4.翻译下列语句。
(1)中国多故,戎狄每岁犯边,所在宿重兵,仰给县官,所费不赀,皆倚办于(刘)晏。
(2)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丰则贵籴,歉则贱粜,或以谷易杂货供官用。
5.根据文章第四段内容,概括刘晏是如何进行盐政改革的。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习题。
唐宣宗大中年间,以翰林学士、工部侍郎韦澳为京兆尹。澳既视事,豪贵敛手。 国舅郑光庄吏恣横,积年租税不入,澳执而械之。上于延英问澳,澳具奏其状,上曰:“卿何以处之?”澳曰:“欲置以法。”上曰:“郑光甚爱之,何如?”对曰:“陛下自内庭用臣为京兆,欲以清畿甸之积弊;若郑光庄吏积年为蠹,得宽重辟,是陛下之法独行于贫户耳,臣未敢奉诏。”上曰:“诚如此。但郑光殢我不置,卿与痛杖,贷其死,可乎?”对曰:“臣不敢不奉诏,愿听臣且系之,俟征足乃释之。”上曰:“灼然可。朕为郑光故挠卿法,殊以为愧。”澳归府,即杖之;督租数百斛足,乃以吏归光。上欲幸华清宫,谏官论之甚切,上为之止。上乐闻规谏,凡谏官论事,门下封驳,苟合于理,多屈意从之;得大臣章疏,必焚香盥手而读之。教坊祝汉贞,滑稽敏给上或指物使之口占摹咏有如宿构由是宠冠诸优。一日在上前抵掌诙谐颇及外事,上正色谓之曰:“我畜养尔曹,正供戏笑耳,岂得辄预朝政邪!”自是疏之。会其子坐赃,杖死,流汉贞于天德军。乐工罗程,善琵琶,自武宗朝已得幸,上素晓音律,尤有宠。程恃恩暴横,以睚眦杀人,系京兆狱。诸乐工欲为之请,曰:“罗程负陛下,万死,然臣等惜其天下绝艺,不复得奉宴游矣!”上曰:“汝曹所惜者罗程艺,朕所惜者高祖、太宗法。”竟杖杀之。上临朝,接对群臣如宾客,虽左右近习,未尝见其有惰容。每宰相奏事,旁无一人立者,威严不可仰视。奏事毕,忽怡然曰:“可以闲语矣!”因问闾阎细事,或谈宫中游宴,无所不至。一刻许,复整容曰:“卿辈善为之,朕常恐卿辈负朕,后日不复得再相见。”乃起入宫。令狐绹谓人曰:“吾十年秉政,最承恩遇;然每延英奏事,未尝不汗沾衣也!”
(摘编自《资治通鉴 唐纪六十五》)
6.下列句子有三处需要断句,请选出正确的三处( )
滑稽敏给A上或指物B使之口占C摹咏有如D宿构E由是宠F冠诸优。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或相关内容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门下”:唐行政官署名,与中书、尚书并号“三省”,共理国家政务,有封驳诏奏权。
B.“视事”:旧时指官员到任,开始处理政务。
C.“督租数百斛足,乃以吏归光”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口技》)两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D.文中“尔曹”“汝曹”“卿辈”中的“曹”和“辈”意思相近。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宣宗从谏如流。只要臣下的奏章和谏议合情合理,他大都屈意接受。每次收到臣下的奏章,都还特意焚香洗净手后才去阅读。
B.唐宣宗以国事为重。国舅郑光庄吏犯了罪,唐宣宗顾及情面,向京兆尹韦澳求情,遭到拒绝后,向韦澳道歉。
C.唐宣宗为政勤勉。他临朝听政,接待应对群臣时态度非常庄重严肃,即使是左右近侍,也不曾见过他有倦怠的面色。
D.唐宣宗富有威严。朝臣对他敬畏有加,就连最受恩遇厚待的宰相令狐绹每次在延英殿奏对时,都汗流沾衣,不敢怠慢。
9.翻译下列语句。
(1)国舅郑光庄吏恣横,积年租税不入,澳执而械之。
(2)臣不敢不奉诏,愿听臣且系之,俟征足乃释之。
10.唐宣宗与后唐庄宗(《五代史。伶官传序》)对待伶人的态度截然不同,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唐宣宗对待伶人的态度。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邦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尉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按之国章,杀人者死,元庆宜伏辜。又按《礼》经,父雠不同天,亦国家劝人之教也,元庆不宜诛。然臣闻在古,刑之所生,本以遏乱。仁之所利,盖以崇德。今元庆报父之仇,意非乱也;行子之道,义能仁也。仁而无利,与乱同诛,是曰能刑,未可以训。元庆之可宥,显于此矣。然而邪由正生,理心乱作。昔礼防至密,其弊不胜;先王所以明刑,本实由此。今倘义元庆之节,废国之刑,将为后图,政必多难;则元庆之罪,不可废也。何者?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雠,其乱谁救?故圣人作始,必图其终,非一朝一夕之故,所以全其政也。故曰:“信人之义,其政不行。”且夫以私义而害公法,仁者不为;以公法而徇私节,王道不设。元庆之所以仁高振古,义伏当时,以其能忘生而及于德也。今若释元庆之罪以利其生,是夺其德而亏其义;非所谓杀身成仁,全死无生之节也。
如臣等所见,谓宜正国之法,置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可使天下直道而行。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谨议。
(陈子昂《复仇议状》,有删改)
材料二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邦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尉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诛其可旌,兹谓滥;旌其可诛,兹谓僭,坏礼甚矣。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以向,违害者不知所以立,以是为典可乎?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
向使刺谳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何者?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虐于非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罪,师韫之诛,不愆于法,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法其可仇乎?仇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骜而凌上也。执而诛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焉?
且其议曰:“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是惑于礼也甚矣。礼之所谓仇者,盖其冤抑沉痛而号无告也,非谓抵罪触法,陷于大戮。而曰“彼杀之,我乃杀之”,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已,其非经背圣,不亦甚哉!《周礼》:“调人掌司万人之仇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仇之则死。有反杀者,邦国交仇之。”又安得亲亲相仇也?《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之道,复仇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
请下臣议,附于典令。有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谨议。
(柳宗元《驳〈复仇议〉》,有删改)
1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调人掌司A万人B之仇C凡杀人D而义者E令F勿仇G仇之H则死。
1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县尉,唐代县级政府机构中的重要官员,负责一县的军事、治安等工作,为县令的属官。
B.原始,推求事情的开始,原,与《伶官传序》中“抑本其成败之迹”的“本”,用法相同。
C.介然,指心有所不安,耿耿于怀的样子;自克,与“克终者盖寡”的“克”,意思不一样。
D.谢,文中的意思是“认错、道歉”,与“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谢”,意思相同。
1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子昂认为诛杀徐元庆也是为了成全其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高尚节操,诛而后旌是有效之法。
B.陈子昂认为徐元庆为父报仇体现了孝道与大义,但若赦免他,众人都可能学样去刺杀朝廷命官。
C.柳宗元认为旌与诛不应该同时施加到一个人身上,陈子昂的提议更不可以成为国家法典。
D.柳宗元引用《周礼》和《公羊传》中关于违法受诛不可复仇的规定,进一步说明礼与法的统一。
1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元庆之所以仁高振古,义伏当时,以其能忘生而及于德也。
请下臣议,附于典令。有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
15.请简要归纳柳宗元不同意陈子昂对徐元庆杀人处理方式所提建议的主要理由。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昭明太子统,字德施,小字维摩,武帝长子也。太子生而聪睿,三岁受《孝经》《论语》,五岁遍读五经,悉通讽诵。太子美姿容,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每游宴祖道,赋诗至十数韵,或作剧韵,皆属思便成,无所点易。年十二,于内省见狱官将献事,问左右曰:“是皂衣何为者?”曰:“廷尉官属。”召视其书曰:“是皆可念,我得判否?”有司以统幼,绐之曰:“得。”其狱皆刑罪上,统皆署杖五十。有司抱具狱,不知所为,具言于帝,帝笑而从之。自是数使听讼,每有欲宽纵者,即使太子决之。太子自加元服,帝便使省万机,内外百司奏事者,填塞于前。太子明于庶事,每所奏谬误巧妄,皆即辨析,示其可否,徐令改正,未尝弹纠一人。平断法狱,多所全宥,天下皆称仁。性宽和容众,喜愠不形于色。引纳才学之士,赏爱无倦。时俗稍奢,太子欲以己率物,服御朴素,身衣浣衣,膳不兼肉。普通中,大军北侵,都下米贵,太子因命菲衣减膳,每霖雨积雪,遣腹心左右周行闾巷,视贫困家及有流离道路,以米密加振赐,人十石。若死亡无可敛,则为备棺槥。每闻远近百姓赋役勤苦,辄敛容变色。太子性仁恕,见在宫禁防捉荆子者,问之,云以清道驱人。太子恐复致痛,使捉手板代之。频食中得蝇虫之属密置柈边恐厨人获罪不令人知。又见后阁小儿摊戏,后属有狱牒摊者法,士人结流徒,庶人结徒。太子曰:“私钱自戏,不犯公物,此科太重。”令注刑止三岁,士人免官。狱牒应死者必降长徒,自此以下莫不减半。太子孝谨天至,每入朝,未五鼓便守城门开。东宫虽燕居内殿,一坐一起,恒向西南面台。宿被召当入,危坐达旦。三年三月,游后池,没溺而得出,因动股,恐贻帝忧,深诫不言,以寝疾闻。及稍笃,左右欲启闻,犹不许。 四月乙巳,暴恶,驰启武帝,比至已薨,时年三十一。 谥曰“昭明”。朝野惋愕,都下男女奔走宫门,号泣满路,四方甿庶及疆徼之人,闻丧皆哀恸。
(选自《南史·列传四十三·萧统传》,有删改)
1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频食中A得蝇虫之B属C密置D柈边E恐F厨人G获罪H不令人知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经,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
B.危坐,文中是端坐的意思,和《赤壁赋》中“正襟危坐”的“危坐”意思相同。
C.笃,文中指病势沉重,和“博学之,审问之,笃行之”中的“笃”含义不同。
D.乙巳,文中指古代用干支纪日的方法。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昭明太子天资聪颖,记忆力好。三岁读《孝经》《论语》,五岁遍读“五经”,读书能一目数行,过目不忘。
B.昭明太子成年后,武帝才开始锻炼他审判定案,昭明太子将刑重于罪的犯人判决杖打五十,这一做法得到了武帝的同意。
C.昭明太子参与政事时,每有官员说错或是花言巧语说假话,昭明太子都能马上分辨剖析,指出其正误,并令其慢慢改过。
D.昭明太子孝顺谨慎。在东宫闲居时,也经常面向西南面的朝廷。为免武帝担心,一再隐瞒落水受伤的真实情况。
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死亡无可敛,则为备棺槥。每闻远近百姓赋役勤苦,辄敛容变色。
朝野惋愕,都下男女奔走宫门,号泣满路,四方甿庶及疆徼之人,闻丧皆哀恸。
20.请概括文中能体现太子萧统仁爱宽恕的事件。
注意事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