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8.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02 11:5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
问题思考:视频中描述的是哪个历史事件?“他们” 指的是谁?
学习目标
2.了解红军长征过程中艰难险阻;
1.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遵义会议的内容;
3.分析理解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自学小提纲
1、长征开始的地点________
2、长征的开始的时间________
3、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________
4、遵义会议召开的地点________
5、长征途中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________
6、长征途中跳出敌人包围________
7、长征结束的时间________
8、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________


一、红军长征的原因
材料一:五次“围剿”中敌我人数对比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次序 敌 我 比例 指挥者 结果
第二次 20万 3万 约7:1 毛泽东 胜
第三次 30万 3万 约10:1 毛泽东 胜
第一次 10万 4万 约2.5:1 毛泽东 胜
第四次 30万 7万 约4:1 周恩来、朱德 胜
第五次 50万 8万 约6:1 博古、李德 败
结论:战争的胜败,不在于力量的悬殊,而是取决于正确的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
博古、李德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
材料二:一九三零年十月下旬,蒋介石就开始部署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一次围剿。在十二月下旬的“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上毛泽东列举了克敌制胜的六个有利条件。并为大会题写了对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请将红军长征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接照先后顺序排列起来。
二、红军长征的过程
湘江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二、红军长征的过程(初期)
博古
乌江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遵义会议
遵义
遵义会议会址
时间:1935年1月
地点:遵义(贵州省)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内容:①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意义: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湘江
乌江
遵义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四渡赤水
二、红军长征的过程(后期)
一渡赤水摆脱追敌
二渡赤水再占遵义
三渡赤水调敌西进
四渡赤水祥攻贵阳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巧渡金沙江
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湘江
乌江
遵义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激战腊子口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
二、红军长征的过程(后期)
毛泽东诗词欣赏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于1935年10月所作
恶劣的自然条件
缺少物资
敌人的围追堵截
红军内部的分歧和争议
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百折不挠、永不言败
团结协作、积极乐观
勇往直前、艰苦奋斗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
长征精神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习近平
湘江
乌江
遵义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二、红军长征的过程
数据材料
1. 1934年10月长征出发时:约30万人;1936年10月长征结束时:约2.5万人;抵达终点者为出发人数1/12。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3至4名战士壮烈牺牲。
2. 红军牺牲营级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
3. 共进行600余次重要战役战斗;整个长征途中,行军速度保持在平均每日70华里
4. 经过11个省,分别为: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藏、甘肃、陕西。
5. 翻越大山40座,其中5座大山终年积雪。跨过近百条河流,其中大河24条。三大主力总行程6.5万余里。
思考: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换取长征的胜利,值不值?
意义: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意义:2、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