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宰便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宰便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04 08:37:40

文档简介

从江县宰便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
七年级 历史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
1.贵州招果洞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同学们参观完该遗址后,开展了体验“招果洞遗址古人生活的一天”活动。在活动的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
A.使用牛耕 B.住半地穴式房屋 C.使用打制石器 D.会纺织、制衣
2.某校学生开展中国古代文明主题设计活动,从下列材料中可知他们设计的主题是( )
①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稻谷  ②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③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④河姆渡房屋遗址
A.原始农业的兴起 B.生产工具的改进C.制陶工艺的发展 D.早期房屋的出现
3.距今5 000年左右,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分别出现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它们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据此可知,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特征是( )
A.单一起源 B.非连续性 C.完全一致 D.多元一体
4.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悠久的古代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朝代兴亡史。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5.“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两段话反映的是( )
A.夏朝的“家天下” B.西周的分封制
C.秦朝的郡县制 D.西汉的“大一统”
6.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战国时期社会动荡 B.铁制农具、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各国纷纷变法,以求图强
7.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
A.加强刑罚 B.鼓励耕织C.确立县制 D.奖励军功
8.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
A.《论语》 B.《诗经》 C.《周易》 D.《春秋》
9.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
B.战国时期问世的《黄帝内经》是一部中医理论著作
C.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定都咸阳
D.灵渠的修建促进了水路交通的发展
10.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价值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趾,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秦朝法律还规定,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这说明( )
A.秦朝实行严刑峻法,法令严苛 B.秦朝注重社会治安的管理
C.秦朝重视家族邻里的团结 D.秦朝时团体犯罪现象普遍
11.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反映的史实是( )
A.秦灭六国 B.陈胜、吴广起义C.楚汉之争 D.西汉的建立
12.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公元前202年换算为世纪纪年是( )
A.公元前3世纪初 B.公元前3世纪末C.公元3世纪初 D.公元3世纪末
13.汉高祖让部分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和兵役负担;汉文帝和汉景帝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可见,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A.休养生息 B.严刑苛法
C.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 D.北击匈奴
14.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并加以解释,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环节之一。下面是一份学生的阅读笔记,从中可以看出( )
在位皇帝 内容摘抄
汉高祖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汉文帝 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
汉武帝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A.西汉从残破到强盛的过程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C.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D.汉代科学技术达到较高水平
15.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进一步完善了秦王朝创造的监察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表现在( )
A.推行郡县制度 B.实行分封制度C.建立刺史制度 D.创立察举制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华夏儿女同根同祖,血脉相连。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炎帝和  。(2分)
17.禹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标志着   取代禅让制,从此“公天下”变成“家天下”。(2分)
18.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开始。(2分)
19.兵家创始人孙武著有《   》一书,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2分)
20.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   ”。(2分)
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他任用贤才,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相对安定,这也促进了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的辉煌。
——卜宪群《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图一 西周毛公鼎 图二 司母戊鼎 图三 四羊方尊
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的毛公鼎是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高53.8厘米,口径47厘米,重34.7千克。口饰重环纹一道,敞口,双立耳,三蹄足。毛公鼎铭文长度接近五百字(有497字、499字、500字三说),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的司母戊鼎是商代后期的青铜器,因其内部刻有“司母戊”而得名(有学者认为应称为“后母戊鼎”)。该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司母戊鼎形制巨大,雄伟庄严,工艺精巧;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足上铸的蝉纹,图案表现蝉体,线条清晰。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 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的四羊方尊是商代晚期青铜礼器。其每边边长为52.4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千克。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肩饰高浮雕蛇神而有爪的龙纹。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的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代取得文明成就的原因。(4分)
(2)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等多种类型,材料二中图片所示文物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 根据材料二,试比较图二、图三所示文物的共同点。(5分)
(3)根据材料二并仿照图一示例,从图二或图三中任选一个历史文物制作一份简介卡。(要求:制表,并从文物名称、铸造时间、造型特点、历史地位四个方面进行介绍)(5分)
[图①示例]
文物名称:毛公鼎 铸造时间:西周晚期 造型特点:口饰重环纹一道,敞口,双立耳,毛公鼎铭文长度接近五百字 历史地位: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答:
文物名称: 铸造时间: 造型特点: 历史地位: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2题15分,第23题16分,共31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① 》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② 》
  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墨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③ 》
材料二 春秋时代,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促成这一社会变革的物质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一些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的诸侯国,积极从事霸业活动。……到了战国时期,夺权胜利的地主阶级为了巩固和扩展利益,先后开展了社会改革,掀起了变法运动。面对当时的社会大变革,人们提出不同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材料一中的经典名句选自先秦典籍,请将①②③处的典籍名称补充完整。(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提出你的建议。(3分)
23.历史上把“秦皇汉武”相提并论。有史学家说,中国的政治统一完成于秦始皇,而中国的文化统一完成于汉武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建制]
材料一 如图
图一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二 如图
图二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
(1)根据材料一图一所示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指出秦朝在地方上实行的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2)材料二反映出西汉初期的统治面临什么问题 汉武帝为解决该政治问题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 (4分)
[经济措施]
材料三 如图
图三   图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写出图三和图四中形状相同的两个货币名称。(2分)
[思想文化]
材料四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烧毁书籍。第二年他又在咸阳郊外活埋一批反对他的儒生和方士。而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他重视儒学,重用儒生,确立儒学的特殊地位,断绝了研读其他学说的人求取功名利禄之路。
(4)材料四中秦始皇为加强思想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 概括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内容。(4分)
(5)综上所述,归纳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2分)答案:
1.(C)
2.(A)
3.(D)
4.(A)
5.(B)
6.(B)
7.(D)
8.(B)
9.(D)
10.(A)
11.(B)
12.(B)
13.(A)
14.(A)
15.(C)
16. 黄帝 。
17. 世袭制 
18. 商朝 开始。(2分)
19.《 孙子兵法 》
20.“ 文景之治 ”。(2分)
21.
(1)答案:商汤励精图治;社会经济发展。(4分)
(2)答案:实物史料。(1分)共同点:两者都是青铜礼器;采用多重纹饰;都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性成就。(4分)
(3)
答案:(5分)(任选一例回答)
文物名称:司母戊鼎 铸造时间:商代后期 造型特点:形制巨大,雄伟庄严,工艺精巧,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足上铸的蝉纹,图案表现蝉体,线条清晰 历史地位: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文物名称:四羊方尊 铸造时间:商代晚期 造型特点: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尊的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造型精美 历史地位: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22.(1)答案:①老子或道德经 ②论语 ③韩非子(6分)
(2)答案: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诸侯争霸;各国纷纷变法改革;等等。(6分)
(3)答案: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和道德精髓;加强国学经典教育,培养文化底蕴;大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走向世界,树立文化自信;等等。(3分)
23(1)答案:郡县制。(2分)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2分)
(2)答案:西汉初期,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到中央统治。(2分)汉武帝采纳主父偃建议,实行“推恩”政策。(2分)
(3)答案:圆形方孔半两钱;五铢钱。(2分)
(4)答案:焚书坑儒。(2分)尊崇儒术。(2分)
(5)答案: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