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蝈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绿色蝈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08 22:0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1.小小诸葛亮,稳坐中军帐。
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
2.春末夏初百花香,一天到晚花间忙。
跳起优美“8”字舞,招来同伴共品尝。
3.天热爬上树梢,总爱大喊大叫。
明明啥也不懂,偏说“知道、知道”。看谁猜得准绿色蝈蝈作者: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法布尔
(1823-1915):法
国作家、昆虫学家。
1823年12月22日,法
布尔生于法国南部一户农民家中。童年时代就迷上了户外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在他不足19岁时就立志研究昆虫。后来靠自学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博士学位。1875年开始写《昆虫记》第一卷,到1920年他80岁时第十卷问世 。 《昆虫记》主体内容集中在昆虫学问题上,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若干解决理论问题的议论,以及少量带科普知识性的文字。法布尔写《昆虫记》并不局限于仅仅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生活,而是以人性观照虫性。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死亡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整部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1.朗读课文,了解蝈蝈特点。
2.品析语言,领悟写作特色。
3.体会情感,培养科学精神。
喧嚣( ) 劫掠( ) 静谧( )
吮取( ) 喑哑( ) 篡夺( )
鸟喙( ) 莴苣( ) 狩猎( )
嗉囊( ) 螽斯( ) 下颚( )
篝火( ) 窸窣( )检查预习
xuānjiémìshǔnyīncuànhuìwōshòusù náng zhōngè gōu xī sū整体感知图片欣赏 圈点勾画出文章介绍了有关绿色蝈蝈的哪些知识?找到重点语句标划出来并用这样的句式回答:
这是一只__________的蝈蝈。根据要求,大声读课文 你觉得作者喜欢蝈蝈吗,为什么?
(要求:细读文本,通过品评赏析语言找出依据)探究赏析不断变换对蝈蝈的称呼
夜间捕蝉的蝈蝈——夜间狂热的狩猎者
入夜鸣唱的蝈蝈——夜晚的艺术家??歌手
入笼喂养的蝈蝈——笼里的囚犯
饱餐蝉肉的蝈蝈——蝉的屠夫探究赏析明确:鲜明地表现蝈蝈的特点,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 ;
流露作者对蝈蝈的情感。
用拟人手法倾注对蝈蝈的喜爱之情探究赏析明确:
①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
②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③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④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
⑤嗉囊装满后,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抓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者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 通过比较来写蝈蝈探究赏析明确: 写叫声,蝈蝈和蝉比较;
写食性,蝈蝈和螽斯比较;
写捕蝉,蝈蝈和鹰来比较;
写同类相食,蝈蝈和螳螂比较。
这些比较,既突出了蝈蝈的习性,又说明了作者对各种昆虫的习性了如指掌。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明确:
1.不断变换对蝈蝈的称呼;
2.用拟人手法倾注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3.通过比较来写蝈蝈。 请同学们细读课文,请找出你们认为描写最精彩的段落或语句,在小组内交流,并说说你要向同学推荐的理由。阅读要求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以下动物,结合自己平时对它们的了解,写一段文字,抓住事物最突出的特点,可以运用拟人和对比的手法。拓展迁移课外作业:
1.请同学们去户外静听虫鸣鸟啼,并用一段话形象地描写出来,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倾听中有所发现。
2.读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
仿写练习:
示例: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仿句:长颈鹿非常优美,它穿着一件带白色斑点的黄色大衣,身材高挑,举止端庄优雅,长长的脖子高高抬起,微微前伸,就像一位贵妇人。布置作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