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
一、素养目标
1.知道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化和科技成就,如司马迁与《史记》、蔡伦与造纸术、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华佗的故事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
2.让学生明白刻苦钻研是成功的秘诀,能从历史优秀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素养。培养对古代科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造纸术的发明;2.医学家张仲景和华佗;3.历史巨著《史记》。
【教学难点】道教和佛教。
文化载体
彩陶
甲骨文
青铜器
丝帛
竹木简
石刻
笨重、易碎
琐碎、易霉变
成本高
笨重
不易携带
一、造纸术的发明
世界文明古国使用的书写材料
地区 材料 缺点
古埃及 植物草纸 易脆、裂、难保存
古希腊 羊皮 太贵
古巴比伦 泥板 笨重
古印度 白树皮 难保存
1、我国最早的纸
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纸,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纸。
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没有纸的发明,就不可能有现代文明。造纸术改变世界面貌。
──美国 MH哈特
广泛用于欧洲的羊皮纸两面光滑,但价格昂贵。
工艺流程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的《后汉书》
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蔡伦
从以上资料中我们得知,蔡伦用什么原料造纸?
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
蔡伦改进的这种纸有什么优点?
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1.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
2.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3.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意义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二、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
(1)张仲景
1.医学
华佗
华佗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把麻醉药试制成功。他给它起了个名字——麻沸散。他让患者和酒服下麻沸散,使患者失去知觉,再剖腹开腔、割疡洗腐,用桑皮线缝合,涂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间康复。
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
(2)华佗
鹿形
虎形
猿形
鸟形
熊形
五 禽 戏
知识拓展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陈寿《三国志》
刮骨疗毒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东汉时,掌握并实施外科手术
2.数学
东汉
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算术、代数、几何等,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数学著作。
秦汉时期
《氾(si)胜之书》
总结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提出改良土壤、适度施肥、合理密植等农业生产方法。
3.农学
时代:
内容:
时代:
内容:
书籍:
书籍:
《九章算术》
司马迁为什么能够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历史巨著?
1)汉武帝时国家的安定繁荣为司马迁写作提供了社会条件。
2)就司马迁个人来讲:博览群书,完成父愿, 寻访史迹,搜集资料,坚忍不拔,奋笔疾书。
三、司马迁与《史记》
史学价值:他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学价值:《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战于浚稽山,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群臣皆声讨李陵的罪过,唯有司马迁为其辩护,终激怒汉武帝,遭受腐刑。
三年后,获赦。司马迁发愤著书,约于55岁写成《史记》。
想一想:司马迁身上有一股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史记》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司马迁在《史记》中揭露夏桀、商纣、秦始皇的残暴行径;颂扬了陈胜、吴广起义的作用;还大胆抨击当代最高统治者的丑恶行为,“不虚美,不隐恶”,如揭露了汉武帝晚年搜刮人民的情况,抨击他迷信、梦想会仙人的荒唐事。
正直不屈
百折不挠
秉笔直书
不畏权贵
知识拓展
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想一想,司马迁这句名言的含义是什么?
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
为了人民的事业而死,比泰山还重。
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比鸿毛还轻。
知识拓展
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的综合性史书体裁。“纪”指本纪,主要是按年编写帝王的传记及国家大事;“传”指列传,以传记的方式记录各类人物;“志”或“书”采用专史体裁记录各种制度;“表”采用表格的形式列出世系、人物和史事。我国古代的“正史”,即二十四史,都是用纪传体体裁写的。
东汉时期,班固等人撰写了《汉书》。这部书记载了自汉高祖至王莽统治时期的历史,为东汉统治者治理国家提供借鉴。《汉书》继承并发展了《史记》的纪传体体裁,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对后世官方史书的编撰有很大影响。
相关史事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官吏、东汉史学家、文学家,与司马迁并称“班马”
教义:
创立背景:
东汉末年,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
张角创立太平道
张陵创立五斗米道
(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早期代表:
道教
尊奉黄帝和老子及神仙方术,主张修身养性、炼丹制药,以求长生不老
青城山、武当山。
湖北武当山
安徽齐云山
江西龙虎山
四川青城山
中国四大道教名山
道教就是道家学派。这种说法正确吗?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道家学派是春秋末期由老子创立的思想学派;道教在东汉时期逐渐形成的宗教。
佛 教
释迦牟尼
创立时间地点:_____________
创始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传入中国: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河南洛阳的_______
前6世纪古印度
乔达摩·悉达多
西汉末年丝绸之路
东汉汉明帝敕建白马寺
白马寺
丰富了中国文化
释迦牟尼
佛祖释迦牟尼像
思考:佛教为什么能在中国兴起
统治阶级每日华衣美食,不用为生计犯愁,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精神空虚,佛教正好可以填补。
东汉后期,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政治黑暗,吏治腐败,人民生活艰辛,佛教所宣扬的灵魂不灭,来世投胎等观点又成了他们的精神寄托。统治阶级也正好利用了这一点。大力扶持佛教,使其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
知识拓展
相传汉明帝夜间梦见一个金人,顶上有白光,在殿廷间飞行。第二天将此梦告诉朝臣,问他们是吉是凶。傅毅说,梦见的是佛。于是汉明帝派遣郎中蔡和博士弟子秦景等出使天竺。
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河南洛阳白马寺
白马驮经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我们日常用语里有一些和佛教、道教有关,你能找出来吗?你还发现佛教道教在现实生活其他方面影响吗?
建筑
火药发明
绘画
雕刻
舞蹈
佛教的传入的影响: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 影响。
知识拓展
五台山
普陀山
九华山
峨眉山
造纸术的发明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
知识拓展
提倡和扶植
1、对于道教和佛教的传入,统治者是什么态度?
道教:忍受苦难得道成仙 ,炼丹治病求长生。
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修行为善,才能得到解脱。
教义在一些方面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一方面,也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因此得以传播。
2、统治者为什么提倡和扶植?
拓展
道教和佛教区别
派别 发源地 时间 创立者 背景 信奉民众
道教 中国 东汉 末年 张角—太平道 张陵—五斗米道 人们需要精神上的寄托 下层民众
佛教 印度 西汉 末年 释迦牟尼 张骞通西域东汉明帝时佛经的传入 贫苦民众
课堂总结
领域 时代 人物或书籍 成就
造纸 西汉 发明造纸术
东汉 蔡伦 改进造纸术
医学 东汉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华佗 麻沸散,五禽戏
数学 东汉 《九章算术》 内容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算术、代数、几何等,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数学著作。
农学 秦汉时期 《氾胜之书》 总结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提出改良土壤、适度施肥、合理密植等农业生产方法。
历史学 西汉 司马迁 《史记》(纪传体)
宗教 西汉 张角 太平道教 五斗米道教
东汉 张陵 佛教传入中原
1.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编撰《史记》的宗旨。这部史书记述历史的起止时间是 ( )
A.黄帝一一汉武帝 B.黄帝——汉高祖 C.西汉——东汉 D.战国——五代
2. 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史官记载,还到各处实地探访考察。搜集遗闻。辨别真伪。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由此可见司马迁( )
A.侧重史书记载 B.注重史料考证 C.注重史学文学价值 D.秉承朝廷旨意著史
3. 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医。他发明了“麻沸散”。创编了“五禽戏”,这个人是 ( )
A.张仲景 B.华佗 C.祖冲之 D.李时珍
4.蔡伦被列入“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名单,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这是因为他( )
A.修筑都江堰 B.改进造纸术 C.发明活字印刷术 D.发明“麻沸散”
A
B
B
必做
D
作业布置
5.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集前人之大成,揽四代之精华”,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 )
A.“药王” B.“药圣” C.“医王” D.“医圣”
6.现代临床医学中,若要给患者做手术,一般都要在手术前对患者实施局部或全身麻醉。世界上最早研制出全身麻醉药剂的人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扁鹊 D.司马迁
4.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 )
7.道教是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而衍化形成。它在民间兴起的时间大约是在( )
A.秦朝时期 B.西汉末年 C.东汉末年 D.三国时期
8.汉永平十一年在洛阳建成了中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由材料可知,佛教在中国得以传播的主要原因是( )
A.印度僧人的传教 B.贫苦民众的信仰 C.丝绸之路的开通 D.上层统治者的支持
C
D
B
D
D
(1)经济: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
(2)政治:两汉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形成大一统的局面,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保障
(3)民族关系:两汉时期各民族间交流、交融加强,为科技文化进步提供了更多的灵感和方向。
(4)对外交往:丝绸之路的开辟,使中外交往越来越频繁,推动了科技文化的进步。
(5)群众基础: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和发明创造。
结合本单元所学知识思考:两汉时期为什么能有如此灿烂的科技文化成就?(温馨提示: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个人因素等方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