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02 10:4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教材《中国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第10课,主要叙述的是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后期,欧美等地相继发生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本课内容主要有三目:工业革命的背景、工业革命的进程、工业革命的影响。
本课以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为题,把两次工业革命作为一个整体来阐述,重点强调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通过分析工业革命的发生、经过,以及它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分析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人类社会生活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三、学情分析
1.知识储备方面:本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的学生,他们基础较好且在初中时已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有所了解,能列举两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及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2.思维能力方面: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但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也有待提高。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时空定位,了解18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工业革命的原因和条件,并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2.通过两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比较,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特点,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并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简单延续。
3.通过史料分析,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使学生理解工业革命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作用是不同的,理解历史事件影响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五、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展示1851年5月1日,世界上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召开。在占地9.6万平方米的展区中,展览用的桌子总长约13公里,14000件展出品,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
设问:如果你参加了这次世博会,在展会上,你可能会看到哪些先进的展品?
【学生回答】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蒸汽机等等。
设计意图:设置情境,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时空,回到历史现场。
(二)新课讲授
【板书】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 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
【教师讲述】工业革命作为一个整体,常常被划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同学们刚才列举的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表格)引导学生从表格中得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开始于轻工业——棉纺织业;首先发生于英国。
【教师提问】请阅读课本59页第2段,并结合已学知识思考,工业革命为什么会首先发生在英国?
【板书】2.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教师提示】从政治前提、资金、劳动力、技术和市场5个方面分析英国首先开始工业革命的原因和条件。
【学生回答,课件展示】(1)政治前提: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推动经济发展;(2)资金:殖民扩张与掠夺,贩卖黑奴;(3)劳动力: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4)技术:①工场手工业的积累;②科技发展以及英国科学家对生产技术的关心;(5)市场:①国内市场——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②海外市场——殖民扩张。
(展示书本P59史料阅读)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教师讲述】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工场手工业已不能满足需求,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工业革命由此开始。比如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突破主要发生在棉纺织业,也是由于英国公众对棉纺织品的喜爱,导致棉纺织品价格上涨,棉纺织业获利丰厚,市场的需求刺激了棉纺织业的发展,也催生了新的技术发明。因此,市场是工业革命发生的最重要的原因和条件。
设计意图:采用设疑引思、自主学习、教师引导的模式逐步深化,帮助学生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技术创新及其特点,并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和条件。
【教师讲述】(展示时间轴)18世纪60年代,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为开端,机器生产开始代替手工劳动,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它首先在英国发生,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为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教师提醒】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60——70年代,有些国家还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如德国、日本、俄国等,因此,对一些后进的国家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
设计意图:通过时间轴的展示和教师的讲述,帮助学生掌握工业革命的进程。
【板书】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 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
【教师讲述】(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1.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表现为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 内燃机的发明是这一时期应用技术上的又一重大成就,由于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这一领域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3. 化学工业的建立也是19世纪晚期应用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4. 新的技术革命也推动了一些老工业部门的发展。
【教师提问】相比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什么显著特点?
【板书】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学生回答】(1)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取得了更多、更重要的成果;(2)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
【展示书本P59学思之窗材料】这个时期(19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的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英】哈巴库克、波斯坦主编,王春法等译《剑桥欧洲经济史》第6卷
【教师分析】通过这段材料,我们可以了解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企业的盈利离不开科技创新,认识到科技创新对工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突破,来带动相应的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
(展示一组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1. 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1838年,俄国物理学家雅可比采用电磁铁做转子,之称第一台实用的电动机。
2. 19世纪初,欧美的一些发明家开始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研制通信装置。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机。
3. 1876年,美国人贝尔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发明了电话机。
4. 意大利人马可尼将电磁波的理论首先运用到无线电通信上,1902年,他横跨大西洋传送无线电信息的试验获得了成功。
……
由于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以及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使得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更多、更大的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两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的比较和书本材料的分析,让学生明白第二次工业革命并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简单延续,它具有不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板书】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师讲述】首先,技术的革新使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工业成为社会经济的先导,给工业化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
【板书】1. 生产力
【展示材料1】以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例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英国的社会生产力,并使英国率先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展示材料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崛起的新型产业一电力、钢铁、化学、石油工业等具有先进的生产能力,……同时这些新工业部门都具有大生产的特点,自身具备一体化要求,如石油企业要求统一经营开采、提炼、运输、销售,钢铁企业要求进行钢铁和焦炭的联合生产,制铝企业要求同时控制电力公司等。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
【教师提问】工业革命还带来了什么变化?
【学生思考,回答】生产组织发生重大变革
【板书】2. 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
【教师讲述】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代替了过去的工场手工业(引导学生了解工厂与工场手工业的区别),但是企业的规模不大,基本上还是中小型企业。但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或者由于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复杂,如汽车工业,炼钢工业等,都需要大型的生产设备,同时需要大批量生产才能赢利,因此,工业革命使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革,于是,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开始出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正式进入垄断阶段。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工业革命推动了西方国家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导致生产关系的调整,帮助学生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经济发展客观规律。
【教师提问】垄断组织的出现带来了什么影响?
【展示材料3】资金雄厚的垄断组织所能提供的条件,使科学技术的研究能够更大规模和更有组织更有计划地进行,从而取得新的成果,运用于生产之中。……通过企业合并而极大地扩大了它的规模之后,在生产和经营管理方面可以产生如下一些优越性:企业合并后拥有大量的生产资料,这就有可能使用那些位置最有利的工厂和最有效率的机器设备来进行生产;大规模的生产可以实行更有效的分工,在不同的工厂里实行生产的专业化,同时它也能使副产品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学生思考、回答】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管理也更加科学。
【展示材料4】漫画《垄断资本家控制下的美国参议院》
【教师提问】垄断组织的出现对国家的经济、政治产生怎样的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垄断资本家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经济、政治生活,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为攫取高额利润,垄断资本不但要求继续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及原料供应地,而且要求扩大资本输出地,促使政府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更多的国家、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
【板书】3. 世界格局
【展示材料5】“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开始了夺取殖民地的高潮,到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世界已瓜分完毕……整个非洲大陆,除利比里亚和埃塞俄比亚外,都已成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在面积达1681万平方公里的亚洲地区,至少有9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由欧洲列强统治。中国、土耳其、波斯、阿富汗、尼泊尔等国,虽然名义上是独立的,实际上是半殖民地。此外,世界上还有大片地区,如拉丁美洲、澳大利亚等,都已欧化。欧洲人向这些地区移民,不同程度地代替了土著民族。”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教师讲述】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工业革命提供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向外侵略扩张,使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对被殖民国家,又意味着什么?
【展示材料6】(书本P61问题探究材料)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使英国棉纺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乡……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
——【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对被殖民国家而言,一方面,使其成为西方殖民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剧了这些地区的贫困和落后;另一方面,破坏了其原有的经济结构,使其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推动了这些国家的近代化进程。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材料,教师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工业革命对被殖民国家的双重影响,理解历史影响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工业革命对不同地区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教师讲述】工业革命对东西方社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那么,对于西方殖民国家而言呢?随着生产力的大幅度发展,工业革命造成西欧社会阶级结构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他们通过一系列改革,进一步巩固了统治地位。而对于工业无产阶级呢?
【板书】4.阶级结构
【展示材料7】据1840年的调查,利物浦工人的平均寿命只有15岁,曼彻斯特工人的孩子57%以上不到5岁就死亡。
——李岚《马克思恩格斯的灾荒观》
【教师提问】说明了什么?
【学生思考】命运悲惨、贫困、工作条件差……
【教师讲述】工业革命使得社会财富急剧增长,但是工人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明显提高,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发生,造成工人阶级绝对贫困,同时,工人阶级享有的政治权利也非常有限。这种政治、经济上的不平等,使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19世纪30年代,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英国宪章运动,工人阶级为争取自己的权利不断地进行斗争,虽然运动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它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阶级和实践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解读材料,让学生认识到工业革命一方面使资本主义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而另一方面却造成了工人阶级的绝对贫困,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兴起,理解工业革命对不同群体产生不同影响的同时,为下一课铺垫。
【教师提问】请学生阅读书本P62,思考:工业革命还带来了哪些变化?
【学生回答】
【展示书本P62历史纵横】英国作家狄更斯如此描述19世纪中叶的一座工业城镇:“这是个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的市镇,无穷无尽的长蛇般浓烟,一直不停地从烟囱里冒出来……镇上有一条黑色的水渠,还有一条河,这里面的水被气味难闻的染料冲成深紫色,许多庞大的建筑物上面开满了窗户,里面整天只听到嘎啦嘎啦的颤动声响,蒸汽机上的活塞单调地移上移下,就像一个患了忧郁症的大象的头。”
【教师提问】工业革命给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为此,有人提出人类应该要回到“前工业时代”,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
【板书】5.社会生活
6.社会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并通过教师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工业革命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弊端。对工业革命的影响作出合理客观的评价。深刻认识历史事件影响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教师总结】
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后期,欧美等地相继发生的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六、板书设计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成果
2.背景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成果
2.特点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
2.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
3.世界格局
4.阶级结构
5.社会生活
6.社会问题
8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