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02 12:00: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任务驱动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次日攻占沈阳,并相继占领东三省。随后华北亦告危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九一八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为什么说“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西安事变为什么会发生?意义何在?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普安县新店镇新店中学:冯全兵
素养目标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时空观念
从史料中提取概括信息,说出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基本经过,分析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影响。
通过九一八事变及华北危机等强化学生的空间意识,掌握历史大事件发生的时间。
通过九一八事变以及西安事变中中国共产党的选择,知道中国共产党代表全民族的利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通过东北地区人民局部抗战,感受他们保家卫国的信念;通过西安事变,感受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精神及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博大胸怀。
素养目标
一、九一八事变
材料研习
1.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
材料一:“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制定的大陆政策
材料二:“今天之满蒙地位……不仅在我国国防上,就在经济上,也可以说是我国的生命线。”
——1927年,田中义一提出了《田中奏折》
材料三: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材料四: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国民政府集中重兵三次“围剿”红军,无心北顾。
日本大陆政策(蓄谋已久)
日本将中国东北视为生命线
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
蒋介石积极内战,日本有机可乘
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
2.借口——柳条湖事件
为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另外,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事件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
3.概况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
组织抗日义勇军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
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成立
杨靖宇
东北抗日队伍抗击日军
4.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
课堂训练
1. (2021内江)1931年9月19日,《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据满洲宣言》发表,它是中共反对日本侵略的第一个《宣言》。这一《宣言》产生的背景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皖南事变
2.歌词:“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 )
A.局部抗战阶段 B.全面抗战阶段
C.局部反攻阶段 D.全面反攻阶段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1.华北危机
华北危机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①中国共产党提出什么主张和要求?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②学生——“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
平静的书桌了。”
一二·九运动 时间 1935年12月9日
地点 北平新华门前
口号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
结果 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镇压青年学生
影响 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一二·九运动
课堂训练
3.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像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儿女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士气。此时北平学生的行动是( )
A.掀起新文化运动 B.掀起五四运动
C.掀起九一八运动 D.掀起一二.九运动
三、西安事变
(1)华北危急,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矛盾
(2)中共提出了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3)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了中共主张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4)蒋介石顽固坚持内战政策,亲赴西安威逼张、杨继续进攻红军
1.历史背景
2.概况
西安事变后,各派政治力量的态度如何?
亲日派何应钦主张武力讨伐张杨,炸平西安,欲置蒋于死地,自己取而代之;
亲英美派宋美龄等主张与张杨谈判,以和平的方式营救蒋介石。
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中国共产党主张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的声音
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主张:和平解决!
和平:可以有力推动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
武力:中国有可能爆发更大的内战。内战再起,更有利于日本的侵略。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和秦邦宪、叶剑英等亲赴西安,首先与张杨沟通;然后又与蒋谈判。中共通过谈判,促成事变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课堂训练
4. 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杨虎城与红军停战,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并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  )
A.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开始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 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日本侵略
中国抗争
九一八事变
东北抗日联军
(局部抗战)
扩大侵华
华北事变
一二九运动
全国性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西安事变
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板书设计
1.五育·德育(2021北京)以下书籍出版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此类书籍在当时大量出版意在(  )
A. 宣传民主科学,开展新文化运动
B. 反对专制独裁,抨击北洋军阀统治
C. 弘扬爱国精神,致力于抗日救亡
D. 争取和平民主,推动国共两党谈判
作业设计
一、单项选择题(必做题)
2.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登载了一则重要新闻,标题为:“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该新闻报道的事件应是( )
A.黄埔军校的建立 B.百日维新
C.重庆谈判 D.西安事变
3.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A.改善国共两党关系 B.粉碎国民党亲日派企图
C.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 D.挑起国民党内部矛盾
二、非选择题 (选做题)
材料:“兵谏”事件发 生后,国民党内掌握实权的亲日派何应钦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主张讨伐“张杨”,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而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则竭力主张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估计事变发展有两种可能的前途:或者爆发内战,或者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
(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张学良“彷徨无策”的原因是什么。张、杨为此有何惊世做法
(2)“兵谏”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对此主张如何解决?结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