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思辨类文本阅读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 思辨类文本阅读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03 01:2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 思辨类文本阅读
  说明:共四大题,12小题,满分40分。作答时间为90分钟。
中考对接点   中考常以简答题和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选择题涉及内容理解类考点和文体知识类考点。主题主要有读书好学、人生哲理、人格修养、家国情怀等。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题。(10分)
读书的“入”与“出”
路来森
①南宋人陈善,于《扪虱新话》一书中,谈读书,曰:“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通透,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②此话,大好。懂得读书之“入”与“出”,实在是读书人之必须也。
③那么,何谓读书之“入”
④用陈善的话来说,就是“见得亲切”。看见一本书,即油然生发一种亲切感,出于兴趣,出于喜欢,自然也就能很容易地进入书中了。而只有“入得书”,也才真正能够理解古人的“用心处”。若放在今天,就不仅仅是“古人”了,拓而展之,则是理解作者的“用心处”了。
⑤不过,我认为:仅仅是“入”,还不行,“入”之后,还要抱有一种正确的读书态度才好。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但这种“疑”,似乎也应该在“读”过的前提下。读书的正确的态度首先应当是择优、择善,而不是怀疑、挑剔,甚至吹毛求疵。如金克木先生所言:“读书,可以把书当作老师,只要取其所长,不要责其所短。”
⑥熊十力先生曾教他的弟子徐复观阅读王夫之的《读通鉴论》。某日,先生问徐复观读了之后有何心得,徐复观回答说他读完有许多不赞同的地方。“你这样,怎么会读得进书!”熊先生还没听徐复观说完就生气了,怒声斥骂道,“任何书的内容,都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 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又会得到书的什么益处 读书,是要先看出它的好处,再批评它的坏处……你这样读书,真的太没出息了。”
⑦“读书,是要先看出它的好处”,这句话掷地有声,说得多好啊。因为只有“先看出它的好处”,才能读出作者的“用心处”啊。
⑧那么,又何谓读书之“出”呢
⑨陈善认为:所谓“出”,就是“用得通透”。他的着眼点,在于一个“用”字,也就是要学以致用。
⑩不过,在此之前,我觉得,读书之“出”,还有一个更基本的层面,那就是“不沉溺”,不沉溺于书中内容。像一些人那样,硬是把自己当作书中的某一个人物,读西施,则效颦;读黛玉,则葬花。卿卿我我,才子佳人,以致迷幻沉沦,此即为“沉溺”,亦谓不能“出”也。又或者,胶柱鼓瑟,执于一端,不能对书中内容作出灵活的理解,此亦是不能“出”也。
再者,就一个“用”字而言,应该也是有不同层面的。
如摘章截句,是一用。此等“用”,是借他人之话达自己之意;而所用之章句,只是自己文章的材料,是为自己的文章服务的。如现代作家中,以周作人为代表的“抄书体”。这种引“用”,若材料选择典型,引用恰当,即能使自己的文章充满知识性和趣味性,此便是“用”到了好处——材料生辉,自己的文章也生辉。
“用”的另一较高的层面,则是“化用”。非摘章截句,而是将章句化为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将故事化为典故,进行了一番浓缩、提炼,所用更精练、更精当。如古人诗词文章中的“用典”,便是如此。
陈善说“用得通透”,“通透”应该是“用”的最高境界,已然达到了一种自由灵活、深刻饱满的状态,更重要的是,这体现在某一个人身上,就是其人的读书,已然成为其学识素养的一部分,成为塑造其人格的文化基础。
换句话说,“用得通透”就是:读书,使人修身养性,化为自己生命的养分。
“出”,是读书的一个高境界,倘若不能“出”,那便是死读书,最终是“读书死”,用陈善的话来说,就是“死在言下”矣。
(有删改)
1.关于读书之“入”,作者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3分)
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本文的论证思路清晰,先通过《扪虱新话》中的句子引出本文论述的话题,然后从“入”与“出”两个方面告诉我们该如何读书。
B.作者对“读书”的“入”与“出”的看法,在陈善的观点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C.作者认为摘章截句是读书之“用”的最低境界,不可取。
D.文章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观点。
3.闻一多先生在国立青岛大学工作的时候,大量阅读古代典籍,写成了《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你觉得闻一多先生的阅读处于怎样的境界 请简述。(4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4~6题。(10分)
将幸福感的门槛降得低些
马誉炜
①现实生活中存在一种现象:有一些人总是幸福感满满,把自己拥有的一切都看作幸福,每天的日子过得滋润、乐观。但也有一些人,不容易产生幸福感,总觉得这也不满意,那也不合适,经常处于焦虑和烦躁不安中,不仅给自己带来烦恼,也给身边的人传递出负面情绪,颇影响生活质量。
②在我看来,那些幸福感满满的人,并不是没有常人所拥有的烦恼和不快,也不是生活中没有遇到困难和挫折,只不过是他们把幸福感的门槛降得低些罢了。而那些不容易产生幸福感的人,也并不是没有高兴和幸运之事,也并非时时处处都会遇到不顺和倒霉的事,而是他们将幸福感的门槛调得过高,甚至可能到了不切实际的程度。
③人生无论对谁都只有一次,仅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去百倍珍惜。健康地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在人生旅途中,不妨把自己的幸福感的门槛降得低一些,做一个知恩、知足、知进的人,不要好高骛远、见异思迁、横攀竖比,愉悦自己的身心,走好人生路,善莫大焉。
④早在20世纪30年代,梁漱溟先生就曾对人们说过这样的话:“这个时代的青年,能够把自己安排对了的很少……他容易误会一件事……就是把欲望当志气。”他还批评有些“聪明人”:“心实在应该搁在当下的。可是聪明的人,老是搁不在当下,老往远处跑,烦躁而不宁。”可谓直言不讳,一针见血。看来,把幸福感的门槛降低,首先就是要稳住心神,不要把欲望当作志气,而应该沉下心来,从当下做起,务实际,干实事,求实效。在浙江、福建等地,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取得成功的企业家,都有着“先睡地板,再当老板”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⑤把幸福感的门槛降得低些,还应该走出单纯将“安逸自在”看作幸福的误区。其实,真正的幸福和温馨往往产生于艰苦奋斗的岁月,而不是诞生于安逸自在、坐享其成“躺平”的日子。许多时候,成长过程中艰苦而又充实的日子结束了,幸福感反而变得淡了。奋斗的人生最精彩,也往往最幸福。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应该把自己的青春活力、聪明才智,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自己成为支撑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希望。在奋斗的过程中固然会吃苦受罪,甚至可能还会流血牺牲,但正因为如此,由奋斗而产生的幸福感就越强烈。在我国航天科技领域,大量“90后”成为科研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他们将人生命运与祖国航空航天事业联系在一起,勇敢地肩负起神圣的使命,在刻苦攻关中品尝到人生的甘甜,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而那些贪图安逸、总是期望一劳永逸甚至不劳而获的行为,显得多么幼稚可笑,这些人其实是毫无幸福感可言的。
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人生的强者,将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及时消化掉,是幸福感门槛降得低些的必然要求。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悲伤、失望、嫉妒、恐惧、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常常会不期而至。问题在于怎么对待和如何排解。应转变思维方式,将人生不如意的境遇看作生活的挑战和馈赠,当作人生的历练与磨砺,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积极主动地去攻克、战胜它,抑或抓住机遇将劣势转化为优势,从而逆袭,改变命运。应该学会自我克制,如同人们常常梳洗打扮一番才去见人一样,适时将负面情绪抑制起来,一脸阳光去面对多姿多彩的生活。不管遇到什么事,也要努力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幸福的人。久而久之,负面情绪也会远离你。还应该弘扬那种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的优良作风,将自己的关注点放在精神的富足上,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去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⑦此外,拥有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一个人产生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显然,经常和处于幸福状态的人在一起,要比天天与愁眉不展的人在一起愉悦、幸福得多。幸福的情感是会传染的,始终保持积极向上、健康的情绪,给人一种安全感、舒适感、满足感、快乐感,是人际交往的客观需要,我们应该努力这样做。
(有删改)
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我们要将幸福感的门槛降低,并积极创造幸福。
B.只要懂得将幸福感的门槛降低,奋斗的过程即便辛苦,也必然是幸福的。
C.文中从很多方面阐述了如何将幸福感的门槛降低让自己幸福,如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
D.文中加点的“聪明人”是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梁漱溟先生对这种人的批评。
5.下列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本文观点的一项是(3分) 【  】
A.古印度故事集《五卷书》中说:“谁要是在内心里真正是知足常乐,他就能获得一切幸福。”
B.一位成功的商界人士说:“想过得幸福很简单。要想幸福,第一条,降低自己的预期。另外,身处逆境的时候,要敢于迎难而上、埋头苦干。怨天尤人、牢骚不断,只能越来越苦、越来越难。”
C.《美丽的颜色》中居里夫人虽然在条件艰苦的铁皮屋子里工作,但是她却感到非常快乐、幸福,因为这里有她为之奋斗的事业。
D.《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当“我”踏到平地时,由衷地感到幸福,因为父亲对“我”的“帮助”,也因为“我”终于安全了。
6.文中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7~9题。(10分)
“真真假假”做学问
徐建融
①文史的学习研究需要相应的文物、文献材料作为依据,但传世的材料有真实可靠的、也有委托假造的,还有真伪莫辨的。那么,作为学习者,尤其是研究者,应该如何看待并运用这些材料呢
②通常认为,对材料作真伪的甄别是学习、研究工作的首要前提。这样的认识,大体上当然是不错的,尤其是从“为学术而学术”的立场而言,但又不可以一概而论,尤其是从“学以致用”的立场而言。
③最典型的例证是苏轼对王维的研究。他以“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为依据,得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结论,别人向他指出:“非也,好事者以补摩诘之遗。”也就是说,这首诗并不是王维所作的,而是别人伪托的。这首诗究竟是不是王维所作的呢 苏轼实在弄不明白,直到1000多年后的今天,在王维各种诗文集中,此诗仍被归于存疑的“外编”。但苏轼的这个结论究竟是错还是对呢 是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呢
④今天,对于学习、研究石涛者,《大涤子题画诗跋》肯定是重要的材料之一,舍此就很难全面、深入地理解石涛的画学思想。但此书是晚清汪绎辰据家藏并寓目的石涛画迹集录而成,有数百上千件之多。这些作品,今天大多已经散佚,但还有见得到的,有真也有伪。从这些作品上辑录下来的诗跋,当然也是有真有伪的,但我们无法考证孰真孰伪。那么,这部《大涤子题画诗跋》是否还能作为我们学习、研究石涛的材料依据呢
⑤沙孟海先生曾自述学书的经历,说到自己年轻时好颜真卿,一度用功临摹《裴将军诗帖》。有长者便告诫他,这个帖是靠不住的,书风既与颜不符,此诗也不见于《颜鲁公文集》;学颜当以《勤礼碑》《麻姑仙坛记》为正宗的法门。沙先生却不为所动,从中学得了颜真卿的真笔法、真精神,进而于晚年断言此帖非颜莫属。
⑥清代学者阎若璩,花了40年时间考证《古文尚书》及孔安国序为伪。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祛千古之大疑”的一个重大事件,一时轰动士林。且有“言官学臣”上奏朝廷,建议将这部冒牌经典剔除出科举和学校。当时皇子的老师、常州学派的开山者庄存与力排众议,认为《古文尚书》纵伪,但所记却是“圣人之真言”,尤其是《大禹谟》中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诸语,为名教“长以通于治天下”的根本。对传世的文献材料,他认为当“独得微言大义于语言文字之外”,至于“辨古籍真伪,为术浅且近者也”,因此“仍学官不废”。江南大儒钱名山先生反复告诫他的学生,做学问“当主文章文理之大者”而不宜“拘于训诂考证之微”,正是同样的意思。
⑦这种从伪作、疑作中获得真笔法、真精神的学习、研究方法,当然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就像钱锺书、钱伟长高考有的科目不及格被大学破格录取后能成为大师级人物,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高考有的科目不及格的学子,都可以被破格录取、能成为大师级的人物。苏轼不长于形象的塑造,却可以挥洒淋漓出怪怪奇奇、超以象外的“逸品”画格,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拙于“画之本法”的人,都可以放笔直扫、妙入毫颠。
⑧令人欣慰的是,对学习、研究所涉材料真伪的这种认识,吾道不孤,西方有邻。美国当代美学家莱辛在《艺术赝品的问题出在哪里 》一文中,多层次剖析了著名的汉·凡·米格伦伪造维米尔作品案,最后得出这样一个“看来自相矛盾的结论”:“对这幅在博物馆里作为维米尔的天才的体现和证据,挂了7年之久的米格伦的伪品,我们又该说什么呢 我们是否应该说,除了米格伦高明的伪造技术,这幅画里就什么也没有了呢 或者,我们是不是要承认,这幅画证明了米格伦的伟大,正如维米尔的画证明了画家的伟大一样,尽管它出自20世纪的米格伦之手,却包含和展示了17世纪维米尔的艺术的伟大。”
⑨不过,这个“令人吃惊”的观点,早在中国的10世纪以前,从苏轼、庄存与到沙孟海,便已代代相沿、习以为常了。由此联想到《红楼梦》中的经典之语:“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过去对其的理解无非是人生的真实虚幻、荣辱得失,今天看来,它应该还包含着做学问的道理。能从伪作、疑作中得到真精神,则“假作真”“无为有”;虽入宝山空手回、按图索骥得蛤蟆,则“真亦假”“有还无”。
(选自《解放日报》2023年7月9日,有删改)
7.对于文史的学习研究中的一些委托假造的,还有真伪莫辨的文物、文献材料,作者持什么观点 请简要归纳。(3分)
8.本文运用最突出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4分)
9.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开篇提出论述的话题:应该如何看待并运用委托假造或真伪莫辨的材料。
B.由于石涛的《大涤子题画诗跋》真假难辨,作者对这部作品持否定态度。
C.作者认为画得好的艺术赝品不仅体现了创作者自己的价值,还能够突出原作的价值与伟大。
D.文中第⑦段告诉读者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伪作、疑作。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0~12题。(10分)
材料一
泱泱华夏,万古江河。文物建筑是看得见的一脉精神,也是摸得着的一种力量。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五千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沿着各色文物建筑的脉络,我们最能感受到文明的底气与文化的自信。
静默的文物建筑需要被保护,也需要在时代版图上被活化利用。我们常说:“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匠心之韵、文化之美,让文物建筑与现代城市生活相融合,甚至成为集纳了社交、美食、创意、体验等属性于一体的新公共文化空间,满足年轻人的需求、重塑新城市的窗口,文物建筑就不再是“孤芳自赏”的“古董”,而可以成为日常打卡的地标。
文物建筑是有生命力的,因城制宜、因时制宜,每个城市都能探索出各具特色的活化利用之路。2020年,北京西城区发布首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对7处文物建筑进行公开招标,吸引了44份项目申请。在不断实践中,当地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家把关、市场化运作”文物活化利用的“西城模式”。放眼全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增至141座,各地也多在探索“解锁”古建筑新生力的属地之路。
(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7月17日,有删改)
材料二
今年入夏以来,搭乘文旅市场加速复苏的东风,文创雪糕的消费仍然方兴未艾。不过,一项调查显示,55%的人认为文创雪糕价格贵,算是新型“雪糕刺客”;此外,还有部分地方和景区,盲目“抄作业”,导致文创雪糕造型粗糙、乏善可陈。
市场竞争注定是大浪淘沙、推陈出新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逐渐饱和,消费热情逐渐减退,文创雪糕如何迭代、产业应该如何升级,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横向观之,文创雪糕会受到热捧也会遇冷,也启示我们文创雪糕能否切中消费者的需求,除了生产工艺和原料,关键在于内核挖掘和创新设计。同理,如果后继乏力,在产品设计方面创新不足、同质化严重,必然会造成产品效益低下。
对于“网红”产品来说,不存在一个“包打一切”的变现模式,生命周期的长短取决于消费者注意力,并且是否能有效转化为消费行为,从明信片、冰箱贴到文创雪糕,概莫能外。文创雪糕这股风还能刮多久 下一个“风口”在哪 这都有待观察。
正如某设计师所说,要“通过更多的形式去推广中国文化,不止于雪糕,不限于食品,让不可触碰的古迹风景,变得亲切和耐人寻味”。
(选自《南方日报》2023年7月12日,有删改)
材料三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成为热门“打卡地”。然而,不少人对考古缺乏了解,有的以为考古就是“挖宝”,有的认为考古离自己很远。在阳原县开展的“模拟旧石器考古发掘”公众模拟考古活动,一改以往以观摩为主的方式,让大家拿起手铲参与发掘,搭建起有趣的文史知识传播渠道,拉近了公众与考古的距离。群众近距离感受考古,能直观认识这门揭示古人类演化、生活方式与人类历史的科学,产生对文化遗产的敬畏之心、爱惜之情。一位参与活动的群众直言:“原先以为拿起铲子就能‘刨出宝贝’,结果好不容易挖出来,还有损坏。看到专业考古队的‘作品’,才知道方法和差距。”
“模拟考古”让人们身临其境,在“第一现场”探寻历史,了解文物背后的生动故事。让考古现场成为“大众课堂”,不仅可以进一步激发人们了解文物、保护文物的热情,也能不断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对考古进行科普,还应做到趣味性与知识性并重。如何用深入浅出的形式,让参与者深切体会到考古活动与文物遗产保护的价值,是考古科普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一些地方探索新的呈现形式,取得了不错的科普效果。比如,浙江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办“考古大学堂”,不仅用趣味的讲述方式激发参观者对历史文化的兴趣,还着力让他们了解考古工作的流程,带来了更丰富的文化体验。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7月11日,有删改)
10.下列与上述三则材料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材料一认为将文物建筑打造成集纳了社交、美食、创意、体验等属性于一体的新公共文化空间是文物活化利用的一种形式。
B.材料二认为文创雪糕能否保持市场生命力关键在于能否不断进行内核挖掘和创新设计。
C.材料二认为文创雪糕由于出现诸多问题,已经陷入发展的瓶颈。
D.材料三认为开展模拟考古活动能够增强人民群众对历史、对文化的敬畏之心。
11.阅读材料二、材料三,请你为材料一中的文物活化利用提出三条有价值的建议。(3分)
12.探究材料一、材料二,说说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4分)
参考答案
一、
1.读书正确的态度首先应当是择优、择善,而不是怀疑、挑剔,甚至吹毛求疵。(3分)
2.C(“摘章截句”是读书之“用”中的一种境界,并非最低境界,也并非不可取)(3分)
3.闻一多先生是真的“见得亲切”,理解古人的“用心处”,且也“用得通透”。闻一多先生的读书,已然成为其学养的一部分,成为塑造其人格的文化基础。(4分)
二、
4.B(“必然是幸福的”过于绝对,应是“往往是幸福的”)(3分)
5.D(这种幸福是因为父爱、因为安全,与降低幸福感的门槛无关)(3分)
6.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举“90后”航天科技工作者的例子,与那些贪图安逸的人形成对比,突出地论证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应该把自己的青春活力、聪明才智,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自己成为支撑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希望”这一观点;使论证更充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4分)
三、
7.无论真伪,要能从伪作、疑作中得到真精神(甚至是学以致用)。(3分)
8.举例论证,列举了大量的事例,具体突出地论证了“‘对材料作真伪的甄别是学习、研究工作的首要前提’这一观点不可以一概而论”的观点,从而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4分)
9.B(文中暗含了作者对该作品的肯定。首先,这段开篇就说“今天,对于学习、研究石涛者,《大涤子题画诗跋》肯定是重要的材料之一,舍此就很难全面、深入地理解石涛的画学思想”;其次,根据作者的中心论点可知,研究的关键在于要能从中得到真精神)(3分)
四、
10.C(从材料二看,文创雪糕没有出现瓶颈期,仍然是方兴未艾)(3分)
11.示例:①提高创新能力,要避免同质化,要有特点;②要增强互动参与,在互动中提高人们对文物的认识;③趣味性与知识性并重;④要考虑游客的承受能力,适当控制价格。(3分,能言之有理地写到三条即可)
12.①能够让国人感受到文明的底气与文化的自信;②能够促进消费,有利于繁荣文旅市场,进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