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猫》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猫》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02 17:0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2张PPT)
郑振铎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识记生字、词语。(重点)
2.厘清文章结构,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重点)
3.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通过品读探究,学会关爱动物、善待生命,与动物和谐相处。(素养)


新知背景
PART 01
解读课文
PART 02
深入探究
PART 03
总结拓展
PART 04
第一章
新课背景
新课导入
猫,是一种温顺、活泼乖巧,而被许多人所喜爱的动物。可是,著名作家、学者郑振铎却见不得猫,再也养不得猫。这是为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郑振铎,一起解读《猫》,去探个究竟。
走进作者
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1958年10月17日他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翌日因飞机失事遇难殉职。郑振铎在文学创作、翻译、文物保护等方面都有极为突出的贡献,著作有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学术专著《中国文学论集》《中国俗文学史》等。
创作背景
本文选自《郑振铎选集》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猫》是郑振铎早期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品,适逢五四运动时期提倡自由平等、个性解放,他认为即使对不会说话的猫也应如此。他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了新思想、新观念,表达了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
第二章
解读课文
默读课文
按照下面的要求默读文章,并完成相关任务。
默读时间为5分钟。
圈出文中的易错生字,将易误读的生字注上拼音,读不准的字做好标记,集中订正。
文章写了什么事?这些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请用一句话概括。
字词积累
逗(dòu) 缕(lǚ)
倚(yǐ) 妄(wàng)
消耗(xiāo hào)
忧郁(yōu yù)
字词积累
怂恿(sǒng yǒng)
懒惰(lǎn duò)
安详(ān xiáng)
乞丐(qǐ gài)
预警(yù jǐng)
怅然(chàng rán)
字词积累
蜷伏(quán fú)
叮嘱(ding zhǔ)
惩戒(chéng jiè)
悲楚(bēi chǔ)
断语(duàn yǔ)
冤枉(yuān wǎng)
字词积累
虐(nüè)待(dài)
芙(fú)蓉(róng)鸟(niǎo)
畏(wèi)罪(zuì)潜(qián)逃(táo)
多音辨析

bǐng
(屏气)
píng
(屏障)

zhē
(折腾)
zhé
(折叠)
形近辨析
蜷(quán)
(蜷缩)
倦(juàn)
(疲倦)
虐(nüè)
(虐待)
谑(xuè)
(戏谑)
怅(chàng)
(怅然)
胀(zhàng)
(膨胀)
衔(xián)
(衔着)
街(jiē)
(街道)
理解词意
污涩:肮脏且不光滑。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安详:从容不迫,稳重。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预警:指事先觉察可能发生某种情况的感觉。
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理解词意
蜷伏:弯着身体卧着。
畏罪潜逃:犯了罪怕受到制裁而偷偷地逃走。
悲楚:悲伤凄楚,悲苦。
惩戒:通过处罚来警戒。
妄下断语:胡乱、随意地下结论。
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对待。
整体感知
1. 作者写了几次养猫的经历?哪一次是详写,哪几次是略写?作者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1)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前两次是略写,第三次是详写。
(2)作者是按照“得—养—失”的顺序分别描写三只猫的。
整体感知
2.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1、2段):第一次养猫的情景,突出描写小猫的活泼有趣。
第二部分(3—14段):第二次养猫的情景。这只小猫更活泼可爱。
第三部分(15—34段):写第三只猫被“我”冤枉并责打,最后死亡。“我”痛悔不已。
第三章
深入探究
深入探究
1. 作者笔下的三只猫,特点不同,命运各异。请摘录课文内容,填写下表。
来 历 外 貌 性 情 在家中的地位 结局 对“我”的影响
第一次: 花白猫 (1、2)
从隔壁
要来的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很活泼
很受喜爱
病死
一缕酸辛
深入探究
来 历 外 貌 性 情 在家中的地位 结局 对“我”
的影响
第二次: 小黄猫 (3—14)
从舅舅家要来的
浑身黄色
活泼、会爬树、捉鼠
全家人都喜爱它
被一个过路的人捉去了
怅然、愤恨、诅咒路人、久不养猫
第三次: 丑猫 (15—34)
流浪猫
毛色花白,并不好看,又很瘦。烧脱了好几块毛之后,样子更难看了
忧郁
懒惰
若有若无,大家都不喜欢,不大注意它
被冤枉、误打、
流浪而死
更难过得多、永不养猫
深入探究
结合表格内容,从来历、外形、性情、地位和结局(命运)方面对三只猫进行比较,概括它们有哪些相似和不同之处。
相似:三只猫的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不同:第一只猫和第二只猫因为是要来的,自然显得珍贵,外形好看,性情活泼可爱,在家中备受喜爱,结局不是病死就是丢失,都是外因所致。而第三只猫是捡来的,自然没人拿它当回事,外形难看甚至令人讨厌,性情忧郁懒惰,遭受冷遇,结局是被冤枉后忽然死去。人凭着个人的好恶、偏见对待事物,造成了第三只猫的悲剧。它们的特点、命运形成鲜明的对比。
深入探究
文中写三只猫的文段都有明显的结束标志,请用波浪线勾画相关语句,并说说它们在结构上的作用。
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深入探究
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作用:表现第一只猫的死让我们难过,但不至于太伤心,也为第二只猫的到来做铺垫,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深入探究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作用:表现第二只猫的死让我们很难过,以至于好长一段时间不养猫,总结上文;也为第三只猫的到来做铺垫,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深入探究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作用:“永不”显示作者态度的决绝,比前面的伤心程度更深,总结全文,呼应开头。
这些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总结上文、总结全文的关键性语句,使文章衔接自然,层次清晰。
深入探究
2.文中是怎样描写三只猫的?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进行分析。
第一只小猫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猫比作“带着泥土的白雪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猫讨人喜欢的样子。“滚来滚去与“白雪球”相照应,表现出小猫的活泼可爱和“我们” 对它的喜爱。”
(1)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深入探究
(3)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2)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小猫的动作、情态,表现了它玩耍时可爱的样子,体现了“我们”对它的喜爱之情。
直接抒发愉悦之情,对小猫的喜爱溢于言表。
深入探究
①经过上面的分析,你总结出第一只小猫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花白的毛,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
好看
活泼、有趣
很受喜爱
深入探究
(1)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跑”“爬”“扑”“捉”“跃”的动作描写,描绘出了小猫的活泼可爱。字里行间透露出“我们”对小猫的喜爱之情。
第二只小猫
深入探究
(2)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捕捉什么似的。把它捉了下来,又极快地爬上去了。
(3)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了。
大家都非常喜欢这只小猫,这只小猫也给大家带来了欢乐。
表达出“我”对小猫捉到老鼠后的惊喜之情,说明“我”对小猫的喜爱更深了一层。
深入探究
②经过上面的分析,你总结出第二只小猫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乱跑、爬树、捉蝴蝶
跑到街上晒太阳
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
太活泼了
不怕人
有本领,非常受喜爱
深入探究
第三只小猫
(1)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
(2)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
“蜷伏”表现了小猫虚弱无助的姿态;“并不好看”直接点出了小猫的外貌不受作者喜爱。
表明“我们”收养这只猫完全是出于怜悯和无奈。
深入探究
(3)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4)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的胖胖的。
“钻到火炉底下” 说明小猫虽被收养,但仍然没有被宠爱,从侧面表现出家人对这只猫的态度。
“终日”“胖胖的”表现出这只猫的懒惰与不讨喜的性情。
深入探究
毛色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
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不喜欢玩游,不活泼,天生忧郁
长相不美观
性格不讨喜
③经过上面的分析,你总结出第三只小猫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
没有贡献
深入探究
3. 第三只猫无论它是难看,还是忧郁,按常理来说并不妨碍它的成长。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改变了它的命运?
改变命运的事件:
芙蓉鸟被害
深入探究
案发现场
鸟死了一只
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
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
深入探究
案件“分析”
猫会吃鸟
花白猫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凶手是花白猫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证据“确凿”
实施惩罚:(我)一时怒气冲天,拿起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深入探究
案件的真凶:
案件的性质:
案件转折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
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案件结果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黑猫
冤案
深入探究
前面两只猫与第三只猫的特点、命运形成鲜明的对比,用前面两只猫的惹人喜爱来衬托第三只猫的遭人冷遇,突出第三只猫的悲苦命运。
写前面两只猫的受宠,层次渐进,更能突出第三只猫的悲惨命运及造成悲惨命运的原因:人凭着个人的好恶、私心、偏见处理事情,容易造成错误、悲剧。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4.最让“我”难过的是第三只猫的亡失,为什么还要写前面两只猫呢?有什么好处?
深入探究
这篇课文通过回忆三次养猫的经历,告诉我们要平等地对待生命。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与其他的小生命共同相处的时候,我们只有平等地对待它们,尊重它们,才能感受到生命之美,才能避免看到生命之悲。
5.作者通过回忆三次养猫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人生道理?
第四章
总结拓展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本文主要写了“我”家先后养的三只猫的故事,表现了“我”因冤枉棒打第三只猫的伤心与自责,同时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决不可主观臆断。此外,作者身上还表现出一个知识分子严于律己、勇于剖析自己的可贵精神。
课堂小结
学后感悟
感悟一: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根据一点儿可疑的迹象就主观臆断,不能依靠自己的强势和暴力对小动物进行随意的惩戒。
感悟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一方面,我们要营造一个充满爱心的良好环境,使弱者得到帮助,得到幸福;另一方面,作为弱者要不甘落后,不逃避,积极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写作特色
结构严谨,首尾呼应。
作者围绕养猫叙写了三个故事。三个故事按时间顺序排列,组成一串家庭养猫的悲剧史:得猫→养猫→亡失→再得猫→再养猫→再亡失→复得猫→复养猫→复亡失→永不养猫。情节三起三落,层层推进。文章开头先交代几次养猫的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总领全文。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收束全文,呼应开头,结构完整严谨。
写作特色
本文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描写生动,无论是猫的各种形态,还是一家人的喜怒哀乐,都跃然纸上。文中的三只猫,各有各的特点,令人难忘。第一只猫天真活泼,常在太阳里滚来滚去。第二只猫更有趣,更活泼生动,不仅乱跑、爬树,还扑蝴蝶。第三只猫则忧郁、懒惰,不讨人喜欢。通过描写,这三只猫栩栩如生地出现在读者面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抓住特征,描写生动。
文章结构

第一只猫
可爱小猫因病亡
难过酸辛首次养
第二只猫
活泼有趣却亡失
怅然愤恨久不养
第三只猫
平白无故蒙冤死
自责内疚永不养
同情弱小
善待生命
练习检测
A.消耗(hào) 一缕(lǚ )   晌(shǎnɡ)午
B.丫(yā)头   虐(nüē)待  瞰(kàn)望
C.咕噜(gū lū)   怅(chàng)然 愤懑(mèn)
D.诅(zǔ)骂  蜷(quán)伏  墙垣(yuán)
B
【解析】B项中,“虐”应读nüè。
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练习检测
A.凝望  惩戒  无与纶比  若有若无
B.恍惚  叮嘱 畏罪潜逃  提心吊胆
C.悲楚 安祥  恼羞成怒  妄下断语
D.辩护  衔着  怒不可扼 怒气冲天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解析】A项“纶”应为“伦”;
C项“祥”应为“详”;
D项“扼”应为“遏”。
练习检测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   )
①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    ,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
②在小园里找了一遍,也不见。心里便有些亡失的    。
③妻常常    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
A.酸辛  预兆  叮嘱
B.酸楚  预警  叮咛
C.酸辛  预警  叮嘱
D.酸楚  预兆  叮咛
C
练习检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B.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C.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
D.他们看见了,为什么不出来阻止
【解析】A项中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项中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项中的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