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第三单元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1.甲数是乙数的,甲数是20时,乙数是( )。
A.100 B.4 C.25
2.已知a≠0,且a是自然数,那么( )。
A.是倒数 B.a和互为倒数
C.a和都是倒数 D.a是倒数
3.商比被除数大的算式是( ).
A.÷ B.÷1 C.45÷ D.5÷32
4.一件T恤衫,降价12元后,现在的售价比原来降低了。这件T恤衫原价是( )元。
A. B. C. D.
5.一副羽毛球拍和一盒羽毛球共72元,一盒羽毛球的价钱是一副羽毛球拍的,一副羽毛球拍多少元?( )
A.12 B.64 C.6
二、填空题
6.通过计算,我发现( )。
7.根据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 )。
8.24的是( );( )的是9。
9.某学校有教师28人,是全校学生总数的,全校学生( )人。
10.“一桶油用去,正好用去6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这道题中是把( )看作单位“1”;等量关系式为( )×千克。
11.把吨煤平均分成3堆,每堆煤是吨的,每堆煤重( )吨。
12.一部书稿,甲单独打需要4天完成,乙单独打需要5天完成,如果二人同时合作完成,则打完这部书稿需要( )天。
13.刘佳步行去学校,小时行千米。他平均每小时行( )千米,他步行1千米需要( )小时。
14.在括号里填上“>”“<”或“=”。
( ) ( ) ( ) ( )
15.小红小时行千米,她每小时行( )千米,她每千米用( )小时。
三、判断题
16.一个数乘的积是1,那么这个数的倒数是。( )
17.梨的质量比苹果质量重,也就是苹果的质量比梨轻。( )
18.一件上衣先涨价,若要想恢复到原价,则应降价。( )
19.一个数除以,相当于把这个数缩小到原来的。( )
20.两个假分数相除,商可能是整数。( )
四、计算题
21.直接写得数。
2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3.看图列式,并计算。
五、解答题
24.图书馆有科普读物320本,科普读物的数量是故事书的。图书馆有故事书多少本?
25.育红小学全校共有男生760人,男生人数占全校人数的,全校共有多少人?
26.校园里栽的杨树有48棵,比栽的柳树棵数的还多20棵,柳树有多少棵?
27.修一条水渠,张师傅单独修要15天完成,李师傅单独修要12天完成。当李师傅独自修了时,因抗旱需要尽快完工,请来张师傅合修,还要多少天才能修完?
28.水果店分别以60元/箱的价格出售一箱橘子和苹果,结果橘子赚了,苹果亏了,请问蔬果店是赚了还是亏了?赚了或者亏了多少?
29.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已行全程的,这时离中点已有30千米,这时还有多少千米可到达乙地?
30.美术社团共有学生58人,已知女生人数的等于男生人数的。美术社团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试卷第11页,共33页
试卷第11页,共3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A B A A B
1.A
【分析】根据题意,甲数是乙数的,把乙数看作单位“1”,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可求出乙数。
【详解】20÷
=20×5
=100
乙数是100。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除法的应用,找出单位“1”,单位“1”未知,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解答。
2.B
【分析】倒数是两数之间的关系,不能说一个数是倒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已知a≠0,且a是自然数,那么a和互为倒数;
故答案为:B。
【点睛】明确倒数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A
【详解】略
4.A
【分析】把这件T恤的原价看作单位“1”,现在的售价比原来降低了,对应的是降价12元,求单位“1”,用12÷解答。
【详解】12÷
=12×
=42(元)
一件T恤衫,降价12元后,现在的售价比原来降低了。这件T恤衫原价是12÷元。
故答案为:A
5.B
【分析】由题意可知:一副羽毛球拍的价格为单位“1”,一盒羽毛球拍的价格为,则总钱数是一副羽毛球拍的(1+)。一副羽毛球拍×(1+)=72(元),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72÷(1+)=64(元)
故答案为:B。
【点睛】明确总钱数是一副羽毛球拍的几分之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它的倒数
【分析】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一个数除以分数,就是用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
【详解】
=
=
我发现(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点睛】
7.
【分析】根据乘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可得,“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据此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详解】根据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点睛】本题考查乘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的应用。
8. 10 15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
【详解】24×=10
9÷=15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420
【分析】根据题意,教师有28人,是全校学生总数的,把全校学生总数看作单位“1”,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28÷
=28×15
=420(人)
所以,全校人数为420人。
10. 这桶油的重量 这桶油的重量
【分析】把这桶油的重量看作单位“1”,这桶油的重量×=用去的重量,用去的重量÷对应分率=这桶油的重量,由此解答本题即可。
【详解】6÷=6×=10(千克)
这桶油重10千克。
把这桶油的重量看作单位“1”,这桶油的重量×=6千克。
11.;
【分析】求每堆煤是吨的几分之几,把这堆煤的总吨数看作单位“1”,把“1”平均分成3份,用1除以3;
求每堆煤的重量,是把这堆煤的总重量平均分成3份,用这堆煤的总重量除以3。
【详解】1÷3=
÷3
=×
=(吨)
每堆煤是吨的,每堆煤重吨。
12.
【分析】把这部书稿的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先分别求出甲、乙单独完成时的工作效率,两人的工作效率相加就是他们合作的工作效率,再根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求出合作的天数。
【详解】1÷4=
1÷5=
1÷(+)
=1÷(+)
=1÷
=1×
=(天)
【点睛】掌握工程问题中的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3. //4.8
【分析】平均每小时行的距离叫速度,根据路程÷时间=速度,求出第一个空;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第二个空。
【详解】(千米)
(小时)
他平均每小时行千米,他步行1千米需要小时。
14. > < > =
【分析】(1)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2)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3)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详解】(1),所以;
(2),所以;
(3),则,,所以;
(4),所以。
【点睛】本题考查不用计算判断积与因数之间大小关系、商与被除数之间大小关系的方法。
15.
【分析】根据“路程÷时间=速度”求出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即可;用路程÷速度求出行1千米要用多少小时,据此解答。
【详解】
=
= (千米)
=
= (时)
小红小时行千米,她每小时行()千米,她每千米用()小时。
【点睛】根据题意,灵活运用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
16.√
【分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据此判断。
【详解】×=1,的倒数是。
所以,一个数乘的积是1,那么这个数的倒数是。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倒数的意义及应用。
17.×
【分析】梨的质量比苹果质量重,是把苹果的质量看做单位“1”,则梨的质量为(1+);要求苹果的质量比梨轻多少,就列式为:÷(1+)。
【详解】÷(1+)
=÷
=
故答案为:×。
【点睛】梨的质量比苹果质量重几分之几,是把苹果的质量看做单位“1”;苹果的质量比梨轻几分之几,是把梨的质量看做单位“1”;两次比较的单位“1”不同,所以结果不同。
18.√
【分析】根据题意,设这件上衣的原价为1,先把这件上衣的原价看作单位“1”;先涨价,则现价是原价的(1+),单位“1”已知,用原价乘(1+),求出现价;
求若要想恢复到原价,则应降价几分之几,先用现价减去原价,求出需要降低的价格,再除以现价,就是需要降低的价格是现价的几分之几。
【详解】设这件上衣的原价为1。
1×(1+)
=1×
=
(-1)÷
=÷
=×
=
一件上衣先涨价,若要想恢复到原价,则应降价。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9.×
【分析】除以一个分数,相当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详解】,相当于扩大到原来的5倍。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0.√
【分析】假分数的分子大于等于分母,据此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找出两个假分数,并计算出商,从而判断题干的正误。
【详解】÷=3
和都是假分数,它们的商是整数,所以两个假分数相除,商可能是整数。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掌握假分数的定义以及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1.;6;1.5;;;
;;2;;
【解析】略
22.12;
49;0
【分析】(1)先把除法转化成乘法,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进行简算;
(2)先把除法转化成乘法,然后根据乘法交换律a×b=b×a进行简算;
(3)先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4)先算除法,然后根据减法的性质a-b-c=a-(b+c)进行简算。
【详解】(1)
(2)
(3)
(4)
23.144厘米
【分析】看图可知,哥哥身高是单位“1”,妹妹身高是哥哥的(1-),妹妹身高÷对应分率=哥哥身高,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120÷(1-)
=120÷
=120×
=144(厘米)
24.240本
【分析】把故事书的数量看作单位“1”,单位“1”未知,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用科普读物的数量除以,即可求出图书馆有故事书多少本。
【详解】(本)
答:图书馆有故事书240本。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数除法的应用,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计算方法,从而解决问题。
25.1216人
【分析】根据题意,把全校人数看作单位“1”,再根据单位“1”的量未知,几分之几对应的量÷几分之几 = 单位“1”的量,即可解答。
【详解】760760×=1216(人)
答:全校共有1216人。
26.56棵
【分析】由题意,杨树的棵数比柳树棵数的还多20棵,也就是说杨树棵数减去20棵后,剩下的棵数恰好占柳树棵数的,把柳树棵数看作单位“1”,根据: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用杨树剩下的棵数除以,就是柳树的棵数。
【详解】(48-20)÷
=28÷
=28×2
=56(棵)
答:柳树有56棵。
【点睛】本题比一般的分数除法应用题稍复杂些,如果能画线段图辅助分析,则可较快的确定好单位“1”、对应量以及对应分率。
27.6天
【分析】把这条水渠的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分别求出张师傅、李师傅各自的工作效率,两人的工作效率相加即是合作工效;
当李师傅独自修了时,工作量还剩下(1-),两人合修,根据“合作工时=合作工作量÷合作工效”,即可求出两人合修完成还需要的天数。
【详解】张师傅工作效率:1÷15=
李师傅工作效率:1÷12=
(1-)÷(+)
=÷(+)
=÷
=×
=6(天)
答:还要6天才能修完。
28.亏了;亏了5元
【分析】分别将橘子和苹果的进价看作单位“1”,橘子赚了,橘子的售价是进价的(1+),橘子的售价÷对应分率=橘子的进价;苹果亏了,苹果的售价是进价的(1-),苹果的售价÷对应分率=苹果的进价,分别求出卖出的总钱数和总进价,比较并求差即可。
【详解】60÷(1+)
=60÷
=60×
=50(元)
60÷(1-)
=60÷
=60×
=75(元)
60×2=120(元)
50+75=125(元)
125>120
125-120=5(元)
答:蔬果店是亏了,亏了5元。
29.120千米
【分析】将甲地到乙地的距离看作单位“1”,中点即全程的处,用 -=,也就是30千米占全程的分率,依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30÷,即可求出全程;已行全程的,则这时还剩下全程的(1-),用全程×剩下的分率,即可求出这时还剩下多少千米。
【详解】30÷(-)×(1-)
=30÷×
=30×10×
=120(千米)
答:这时还有120千米可到达乙地。
30.男生30人;女生 28人
【分析】已知女生人数的等于男生人数的,那么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则美术社团的总人数58人是男生人数的(1+),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即可求出男生人数;再用美术社团的总人数减去男生人数,即是女生人数。
【详解】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
=×
=
男生人数:
58÷(1+)
=58÷
=58×
=30(人)
女生人数:58-30=28(人)
答:美术社团男生有30人,女生有28人。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除法的应用,也可以先求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分析出总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女生人数,进而求出男生人数。
答案第11页,共22页
答案第11页,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