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5.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1-02 17:4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1.每盒彩笔24元,李老师买12盒要花多少钱,这是一道求( )的题。
A.单价 B.总价 C.数量
2.在列竖式计算496×28的时候,4×8表示( )。
A.4×8 B.400×8 C.40×80
3.要使21×41的积是五位数,里最小填( )。
A.4 B.3 C.2
4.可可用计算器计算59×150,但却错误地输入了59×1500,除了按清除键清除1500再输入外,下列操作( )也可以弥补她的错误。
A.×2 B.×10 C.÷10 D.÷100
5.一棵大树一天可以吸收100克二氧化碳,产生75克氧气,这棵大树60天可以吸收( )千克二氧化碳。
A.6 B.4500 C.6000
二、填空题
6.口算35×400时,可先计算35×( ),再将积扩大( )倍。
7.根据算式24×25=600,在下面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24×250=( ),12×25=( ),( )×50=600。
8.学校买了80盒中性笔,每盒15元,求一共花了多少钱?列式为( ),利用的数量关系是( )。
9.152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最大的两位数与118的积是( )。
10.亮亮1分钟能打122个字,照这样计算,半小时能打( )个字。
11.计算器上的数字键“3”坏了,那可用什么方法用计算器算756×30,请用式子表示计算过程( )。
12.小丹每分钟打104个字,她打一篇文章用了25分钟,这篇文章有( )个字。
13.列竖式计算318×12时,12十位上的“1”乘318得( )。
14.205的26倍是( );103与52相乘的积是( );乙数是140,甲数是乙数的60倍,甲数是( )。
15.一只小蜗牛4分钟能爬120厘米,照这样的速度,它18分钟可以爬( )厘米。
三、判断题
16.“304×73”的因数中有一个0,那么积中间也有一个0。( )
17.一个三位数乘一个两位数,它们的末尾没有0,积的末尾可能有0。( )
18.一块长方形草地长125米,宽80米,它的面积是1公顷。( )
19.125×35的积比125×25的积多了10个125。( )
20.甲数是425,乙数是63,求两数之积,用乘法,列式为425×63。( )
四、计算题
21.口算.
12×3= 80×90= 25×40= 400×70=
20×4= 0×55 = 20×7= 130×20=
22.用竖式计算。

23.递等式计算。
85×(55-27) 145+55×17 305×30-150 4100-28×35
五、解答题
24.高速列车每小时行325千米,12小时行多少千米?
25.动物园里的老虎平均每天要吃116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1800千克食物,这些食物够这些老虎吃14天吗?
26.阳光小学四年级师生共190人,准备包车去看三峡大坝。旅行社包车的价格是38元/人,老师带8000元钱,够吗?
27.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6个班,每班150本,还需要留50本作为备用。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
28.再生纸是以废纸为原料加工生产出来的纸张,因而被誉为环保型用纸。1吨废纸可以造出850千克再生纸,中心小学上学期整理出了12吨废旧报纸、书籍,用这些废旧报纸、书籍能造出多少千克再生纸?
29.水稻的亩产量受品种、种植条件、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将一块长400米,宽300米的长方形稻田改进种植技术后,每公顷收稻谷8000千克,一共能收稻谷多少吨?
30.新学期,学校买了45张课桌、260张椅子,学校一共花了多少元?
31.一架照相机和它的三脚架共值1130元,照相机比三脚架贵830元.明明爸爸为单位一次性购入35台这样的照相机,外加8个三脚架,一共花多少元?
试卷第11页,共33页
试卷第11页,共3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 B B C A
1.B
【分析】每盒彩笔24元,这是单价,买12盒,这是数量,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可知要求的是总价,据此解答。
【详解】据分析可知:
每盒彩笔24元,李老师买12盒要花多少钱,这是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的题。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关系的运用。
2.B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4×8,表示的是三位数的百位上的数字乘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字,所以表示的是400×8,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在列竖式计算496×28的时候,4×8表示400×8。
故答案为:B
3.B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要想积是五位数,三位数的百位乘两位数的十位大于等于10,或者积的千位加上百位进上的数可以向前一位进一,据此作答即可。
【详解】321×41=13161
221×41=9061
所以□里最小填3。
4.C
【分析】59×150错误的输入成了59×1500,一个因数59没变,另一个因数由150变成了1500,相当于乘了10,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积也会乘10,因此再除以10,就会得到原来正确的积。
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据此可得到答案。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可可用计算器计算59×150,但却错误地输入了59×1500,除了按清除键清除1500再输入外,下列操作÷10也可以弥补她的错误。
故答案为:C
5.A
【分析】先用100乘60,求出这棵大树60天可以吸收多少克二氧化碳,再根据1千克=1000克,将克换算为以千克作单位即可,据此作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得:
100×60=6000(克)
6000克=6千克
所以这棵大树60天可以吸收6千克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A
6. 4 100
【分析】观察题目算式,一个因数是整百数,口算时应先算一个因数与整百数的百位的积,再扩大100倍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口算35×400时,可先计算35×4,再将积扩大100倍。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百数的口算乘法,应熟练掌握。
7. 6000 300 12
【分析】如果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如果一个因数乘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那么积不变。
【详解】24×250=6000,12×25=300, 12×50=60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8. 15×80=1200(元) 单价×数量=总价
【分析】要求一共花了多少钱,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总价,用每盒中性笔的价钱乘盒数,求出总钱数。
【详解】15×80=1200(元)
列式为:15×80=1200(元),利用的数量关系是单价×数量=总价。
9. 1520 11682
【分析】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据此求出152×10以及99×118的积。
【详解】152×10=1520,99×118=11682
则152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1520,最大的两位数与118的积是11682。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0.3660
【分析】已知亮亮1分钟能打122个字,即工作效率,照这样的效率,打半小时,即时间是30分钟,求能打多少个字,就是求工作总量,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用122×30,计算即可。
【详解】122×30=3660(个)
所以,半小时能打3660个字。
11.756×30=756×25+756×5
【分析】数字键“3”坏了,不能按出30,可以将30看成25+5,756×30表示30个756相加的和,也等于25个756相加的和,再加上5个756相加的和,即756×30=756×25+756×5。据此解答。
【详解】计算器上的数字键“3”坏了,那可用什么方法用计算器算756×30,请用式子表示计算过程756×30=756×25+756×5。(答案不唯一)
12.2600
【分析】这篇文章的总字数=小丹每分钟打字的个数×时间,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104×25=2600(个)
这篇文章有2600个字。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的掌握。
13.318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是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个位对齐;接着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依此即可解答。
【详解】
12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1个十乘318得318个10,即3180;因此列竖式计算318×12时,12十位上的“1”乘318得3180。
14. 5330 5356 8400
【分析】要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要求205的26倍是多少,用205乘26解答。用103×52求出103与52相乘的积。甲数是乙数的60倍,则用乙数乘60,求出甲数。
【详解】205×26=5330
103×52=5356
140×60=8400
205的26倍是5330;103与52相乘的积是5356;乙数是140,甲数是乙数的60倍,甲数是8400。
15.540
【分析】先求出小蜗牛一分钟爬行长度,再乘18即可解答。
【详解】120÷4×18
=30×18
=540(厘米)
【点睛】熟练掌握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
【分析】根据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出304×73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详解】304×73=22192
“304×73”的因数中有一个0,积中间没有0,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7.√
【分析】采用举例法,例如分别计算出125×12、156×15的积,然后再判断即可。
【详解】125×12=1500,156×15=2340,因此一个三位数乘一个两位数,它们的末尾没有0,积的末尾可能有0。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
【分析】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据此求出草地的面积。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是10000,据此将草地面积换算成公顷。
【详解】125×80=10000(平方米)=1(公顷)
则草地的面积是1公顷。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长方形面积公式和面积单位的换算,关键是熟记公式以及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
19.√
【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125×35表示的是35个125,125×25表示的25个125,依此判断。
【详解】35-25=10,即125×35的积比125×25的积多了10个125。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
【解析】略
21.36 7200 1000 28000
80 0 140 2600
【解析】略
22.23112;8400;15390
【分析】(1)(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法则:先用两位数的个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的十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将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3)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法则:先用三位数的个位分别与两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接着用三位数的十位分别与两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再用三位数的百位分别与两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百位对齐。最后,将三次乘得的积相加。
【详解】428×54=23112 168×50=8400 38×405=15390

23.2380;1080;9000;3120
【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
【详解】85×(55-27)
=85×28
=2380
145+55×17
=145+935
=1080
305×30-150
=9150-150
=9000
4100-28×35
=4100-980
=3120
24.3900千米
【分析】高速列车每小时行325千米,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12小时行325×12=3900(千米)。
【详解】325×12=3900(千米)
答:12小时行3900千米。
【点睛】本题为简单的行程问题,考查行程问题的基本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
25.够
【分析】用天数乘每天吃的食物质量,即可求出14天吃的食物质量,再与1800元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116×14=1624(千克)
1624<1800
答:这些食物够这些老虎吃14天。
【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14天吃的质量。
26.够
【分析】用总人数乘每人的价钱,即可求出实际需要的钱数,再与8000元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190×38=7220(元)
7220<8000
答:老师带8000元钱,够。
【点睛】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27.2450本
【分析】先计算发给班级的练习本总数:有16个班,每班150本,那么发给班级的练习本总数为本。
再加上备用的练习本数量:还需要留50本作为备用,所以学校应该买的练习本总数列式为:。
【详解】
(本)
答:学校应买2450本练习本。
28.10200千克
【分析】已知1吨废纸可以造出850千克再生纸,中心小学上学期整理出了12吨废旧报纸、书籍,也就可以造出12个850千克再生纸,用乘法计算。用废旧报纸、书籍的质量12吨乘850千克,即可求出用这些废旧报纸、书籍能造出多少千克再生纸。据此解答。
【详解】12×850=10200(千克)
答:用这些废旧报纸、书籍能造出10200千克再生纸。
【点睛】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29.96吨
【分析】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先计算出长方形稻田的面积,1公顷=10000平方米,再根据进率转换单位;然后乘8000千克,计算出一共能收稻谷多少千克,1吨=1000千克,最后根据进率转换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400×300=120000(平方米)
120000平方米=12公顷
12×8000=96000(千克)
96000千克=96吨
答:一共能收稻谷96吨。
30.20985元
【分析】先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分别求出买45张课桌的总价和买260张椅子的总价,进而把课桌的总价和椅子的总价相加,即可求得学校一共花了多少元。
【详解】45×189=8505(元)
260×48=12480(元)
8505+12480=20985(元)
答:学校一共花了20985元。
31.35500元
【详解】三脚架(1130-830)÷2 =150(元)
照相机150+830=980(元) 980×35+150×8=35500(元)
答案第11页,共22页
答案第11页,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