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声的世界(1~3分)
【基础作业】
1.声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下列事例中属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
A.利用声呐探测海洋的深度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C.接收地震、台风产生的次声波,确定其发生的方位和强度
D.利用“B超”为患者检查身体
2.医生给病人检查时使用听诊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3.(2024·泉州三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从物理学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噪声
B.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C.医生用听诊器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利于诊断病情
D.一般来说,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强烈,常被用来清洗物体
4.(2024·福州联考)在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艺术家与中国音乐家一起相聚云端,共同演唱《一带繁花一路歌》,唱出了“一带一路”的团结与繁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不同艺术家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
C.歌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歌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5.(2024·宁德一模)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演奏小提琴用手指按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响度
C.观众能分辨不同动物的叫声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D.“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液体可以传声
6.(2024·厦门联考)(科技时事)如图所示,这是一款声波灭火装置,通过发出30Hz~50Hz的声波,能够在几秒之内扑灭火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装置的声源每分钟振动30~50次
B.该装置发出的声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C.该装置发出的声波属于次声波
D.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7.2023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在古城西安圆满举办。好客的陕西人民用热情的腰鼓、欢快的秧歌来欢迎国际友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力敲鼓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
B.人们主要根据声音的响度分辨出腰鼓的声音
C.鼓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腰鼓发出的声音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8.(地方特色)2024年9月8日晚,“福州节拍”街角音乐会热力上演,让人全方位感受到福州的文化魅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歌手发出的声音由声带振动产生
B.男、女歌手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同
C.使用扩音器主要是为了改变歌声的音调
D.歌声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
9.(2024·潭州二模)如图,音叉M、N完全相同,M发出440 Hz的声音,原来静止的N随之振动,N也发出440 Hz的声音,则 ( )
A.M发声时,每分钟振动440次
B.M和N发出的声音的频率相同
C.M和N发声时的振幅一定相同
D.M发出的声音无需介质就能传播
10.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弹开的幅度越大,音叉发出声音的 ( )
A.音调越高 B.响度越大
C.音色越好 D.速度越大
【素养作业】
11.(2024·福州联考)一种身高测量仪如图所示,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反射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5×10-3s。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5 m,空气中的声速取340 m/s,则该同学的身高为 ( )
A.1.70 m B.1.65 m
C.0.85 m D.0.80 m
12.(2024·宁德三模)绷紧在纸盒上的两条橡皮筋,粗细不同(如图),用手拨动橡皮筋可发出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拨动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B.手拨动越快,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传播越快
C.拨动两条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不同
D.拨动不同橡皮筋,可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13.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溅出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作 (选填“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14.在使用吉他之前,演奏者要先调整弦的松紧,并仔细听,辨别是否准确,这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要大点声,自习课研究问题要小点声,这里指的是声音的 。
15.如图甲所示,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另外,在医院里我们还经常看到如图乙所示的“静”字,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
16.(2024·宁德一模)利用超声波可测海洋深度,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103米/秒,若我国深海探测器某次下潜到水面下500米深处静止时发出信号,静待6秒钟后收到海底反射回来的声波。
(1)探测器此时到海底的距离是多少
(2)若探测器平均下潜速度为2.5米/秒,从水面潜到海底需要多长时间
【参考答案】
1.B 2.C 3.C 4.A 5.D 6.D 7.D 8.C 9.B 10.B 11.B 12.D
13.振动 转换法
14.音调 响度
15.信息 声源
16.解:(1)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103米/秒,传播的时间6秒,传播的路程
s2=vt=1.5×103 m/s×6 s=9 000 m
探测器此时到海底的距离:
s3=s2=×9 000 m=4 500 m
(2)探测器离水面距离500米,此处海洋深度:
s=s1+s3=500 m+4 500 m=5 000 m
探测器从水面潜到海底需要的时间:
t'===2 000 s